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楼画的普遍“误读”与“重构”现象刍议
1
作者 许军杰 《曹雪芹研究》 2022年第1期167-181,共15页
乾隆五十六年,程甲本的刊行标志着“红楼画”的诞生,自此开启了《红楼梦》的图像传播时代,迄今已230周年。红楼画暗含画家对文本的理解与诠释,构成了艺术再生产活动,其间包括选择、接受、阐释、误读、重构的过程。本文从“木石前盟”插... 乾隆五十六年,程甲本的刊行标志着“红楼画”的诞生,自此开启了《红楼梦》的图像传播时代,迄今已230周年。红楼画暗含画家对文本的理解与诠释,构成了艺术再生产活动,其间包括选择、接受、阐释、误读、重构的过程。本文从“木石前盟”插图是否成立、宝钗的金锁戴在哪里、妙玉的装束是否合乎身份三个最具代表性的个案问题入手,以画作的文本语境、图题语境、历史语境作为评判标准,考察红楼画对原著的普遍“误读”与“重构”现象及其深层次的不同形成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画 “误读”与“重构” 木石前盟 金锁 妙玉
下载PDF
“花落水流红”之美与憾:法国拉罗谢尔馆藏红楼画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惠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53-265,共13页
法国拉罗谢尔馆藏红楼画作为海外博物馆珍稀藏品,具备极高的艺术价值与中西交流之意义。画家通过对玻璃花窗、西洋自鸣钟和凫靥裘的精湛描绘,精确地展示出贾府作为身处中西文化交汇的清代世家贵族的特殊性。画家通过猫犬动态表现出追踪... 法国拉罗谢尔馆藏红楼画作为海外博物馆珍稀藏品,具备极高的艺术价值与中西交流之意义。画家通过对玻璃花窗、西洋自鸣钟和凫靥裘的精湛描绘,精确地展示出贾府作为身处中西文化交汇的清代世家贵族的特殊性。画家通过猫犬动态表现出追踪摄形、传神写照的艺术功力,通过梦游太虚、湘云醉卧呈现出诗画合一的艺术境界。法国拉罗谢尔馆藏红楼画中的家具基本上都为明式家具,其工艺制作和造型艺术的成就达到当时世界上最高水平,不但是中式家具的巅峰之作,还成为世界家具的文化遗产,深刻影响了西洋家具的发展。外国人在购买和收藏东方情调的红楼画之时,很可能也不自觉地受“相似性”心理偏好影响,选择与本国有局部类似的画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拉罗谢尔馆藏红楼画 宝琴立雪 湘云醉卧 明式家具 中西交流
原文传递
万树桃花月满天——当代红楼梦绘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静轩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0-223,共14页
当代红楼梦绘画是延续清代红楼梦绘画的发展轨迹形成的。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以上海和北京两大红楼画的创造基地。上海以普及为主、北京以经典为主,各自形成鲜明的艺术特点。连环画的普及成为当代人认识了解《红楼梦》的窗口,红学研究... 当代红楼梦绘画是延续清代红楼梦绘画的发展轨迹形成的。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以上海和北京两大红楼画的创造基地。上海以普及为主、北京以经典为主,各自形成鲜明的艺术特点。连环画的普及成为当代人认识了解《红楼梦》的窗口,红学研究与红楼画创作同步发展,使《红楼梦》得到普及,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红楼画 北京红楼画 红楼梦》连环
原文传递
古意流转--评改琦《红楼梦》画的艺术风格
4
作者 陈天白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34-247,共14页
清朝画家改琦的红楼人物画,选择了魏晋时期的"高古游丝描""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等艺术形式,描绘出简约隽永的红楼人物群像。相比较清代的其他红楼人物画家如费丹旭、孙温的作品,改琦的人物画充满古意。清代《红... 清朝画家改琦的红楼人物画,选择了魏晋时期的"高古游丝描""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等艺术形式,描绘出简约隽永的红楼人物群像。相比较清代的其他红楼人物画家如费丹旭、孙温的作品,改琦的人物画充满古意。清代《红楼梦》画中所描绘的仕女贤达无不是清瘦柔弱、文气愁怨的共有范式,比拟着包括曹雪芹、改琦等清代文人的相似的内在精神向度清新尚古而又无可奈何的末世伤悲。改琦以独具个性的“飘逸灵动”"抽象空阔""写意达观"的艺术魅力,表达了以他为代表的清末艺术家对尘世繁华的厌倦和超脱,让我们欣赏到《红楼梦》画中一种古意流动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 改琦 高古游丝 以形写神 气韵生动
原文传递
稀世罕见的“红楼金画”
5
作者 徐珣 《文史天地》 2005年第1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藏品 红楼 “烟 制作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