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提取方式下红瓜子仁油成分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谭韩英 高丹 +1 位作者 谢冬娣 陈振林 《现代食品》 2023年第3期200-202,共3页
本文以红瓜子仁油为研究对象,采用两种提取方法对所获得红瓜子仁油的酸价、过氧化值、碘值、角鲨烯含量以及脂肪酸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索氏提取法和水酶提取法两种提取方式下红瓜子仁油中酸价和碘值差异显著,角鲨烯含量分别为921 mg... 本文以红瓜子仁油为研究对象,采用两种提取方法对所获得红瓜子仁油的酸价、过氧化值、碘值、角鲨烯含量以及脂肪酸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索氏提取法和水酶提取法两种提取方式下红瓜子仁油中酸价和碘值差异显著,角鲨烯含量分别为921 mg·kg^(-1)、926 mg·kg^(-1),属于植物油中角鲨烯含量较高的一类油脂。索氏提取法所获得的红瓜子仁油脂肪酸种类为10种,水酶法提取所获得的红瓜子仁油脂肪酸种类为13种,但两种提取方法下红瓜子仁油脂肪酸组成相对含量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瓜子仁油 提取 成分分析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红瓜子仁油工艺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谭韩英 陈振林 +3 位作者 杨军君 胡蓉 凌海 何星存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4-27,共4页
以红瓜子为原料、红瓜子仁油萃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进行红瓜子仁油萃取工艺优化,并对获得的红瓜子仁油进行了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红瓜子仁油最佳工艺条件为:红瓜子仁粒径40目,萃取压力40 MPa,CO_2... 以红瓜子为原料、红瓜子仁油萃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进行红瓜子仁油萃取工艺优化,并对获得的红瓜子仁油进行了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红瓜子仁油最佳工艺条件为:红瓜子仁粒径40目,萃取压力40 MPa,CO_2流量24 L/h,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3.5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红瓜子仁油萃取率为99.27%。红瓜子仁油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62.1%)、油酸(16.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79%,可作为一种优质植物油进行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瓜子仁油 超临界CO2萃取 工艺 脂肪酸
下载PDF
水酶法提取红瓜子仁油工艺条件优化及其挥发性成分分析
3
作者 谭韩英 高丹 +3 位作者 谢冬娣 陈振林 李淑梅 韦佳萍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8-32,共5页
为了获得红瓜子仁水酶法提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了解红瓜子仁油贮藏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以红瓜子仁油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红瓜子仁油的水酶法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HS-GC-IMS技术对贮藏0 d和1年(4℃冰箱中存... 为了获得红瓜子仁水酶法提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了解红瓜子仁油贮藏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以红瓜子仁油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红瓜子仁油的水酶法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HS-GC-IMS技术对贮藏0 d和1年(4℃冰箱中存放)的红瓜子仁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红瓜子仁油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碱性蛋白酶添加量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3 h、pH 10,在此条件下红瓜子仁油提取率为75.68%;红瓜子仁油中主要的挥发性成分有25种,不同贮藏时间下红瓜子仁油中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其中3-甲基-1-丁醇和3-羟基-2-丁酮可初步确定为新鲜红瓜子仁油挥发性成分的标志物。研究结果说明水酶法提取红瓜子仁油可以获得较高的油脂提取率,贮藏时间影响红瓜子仁油中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酶法 红瓜子仁油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红瓜子仁油溶剂法提取工艺及理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禤莉婷 陈振林 +1 位作者 谭韩英 杨军君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6-39,共4页
以广西贺州信都红瓜子为原料,对溶剂法提取红瓜子仁油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并测定了红瓜子仁油主要理化特性参数。结果表明:石油醚是提取红瓜子仁油适宜的溶剂,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料液... 以广西贺州信都红瓜子为原料,对溶剂法提取红瓜子仁油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并测定了红瓜子仁油主要理化特性参数。结果表明:石油醚是提取红瓜子仁油适宜的溶剂,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料液比1∶8(g/m L)、提取时间5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红瓜子仁油提取率为96.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瓜子仁油 溶剂法提取 工艺条件 理化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