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细胞介素12在伯氏疟原虫红细胞内期感染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姝 陆惠民 +3 位作者 张山鹰 高琪 唐学恒 孙臻安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2 (IL 12 )在伯氏疟原虫 (P berghei)红细胞内期感染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BALB/c小鼠接种 5× 10 5个感染P berghei的RBC ,分别以不同剂量 ( 0 0 1、0 0 3、0 10和 0 15 μg/d)IL 12 ,或分别在不...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2 (IL 12 )在伯氏疟原虫 (P berghei)红细胞内期感染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BALB/c小鼠接种 5× 10 5个感染P berghei的RBC ,分别以不同剂量 ( 0 0 1、0 0 3、0 10和 0 15 μg/d)IL 12 ,或分别在不同给药时间 (感染前 1d、感染同时、感染后第 3d)给予 0 0 3 μg/dIL 12 ,各组均连续用药 6d。观察各组小鼠原虫血症变化及存活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较低剂量 ( 0 0 1或 0 0 3 μg/d)IL 12均可显著推迟血中原虫的出现及原虫血症达峰值的时间 ,但仅 0 0 3 μg/d剂量可明显提高生存率 ;较惯剂量 ( 0 1或 0 15 μg/d)IL 12则增加原虫密度 ,加速小鼠死亡。在感染的第 3d给予 0 0 3 μg/dIL 12 ,对原虫血症、生存率均无明显影响。IL 12不能改变感染的结局 ,最终各组小鼠均死亡。[结论 ]IL 12具有免疫保护和毒副反应双重活性。诱导保护作用而减少毒副作用 ,剂量及给药时间是关键 ,适时地给予适当剂量的IL 12可诱导抗红内期疟原虫的部分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介素12 伯氏疟原虫 红细胞内期 免疫保护 毒副反应
下载PDF
鸡疟原虫红细胞内期电镜观察
2
作者 高兴政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1997年第1期1-5,共5页
鸡疟原虫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后,圆锥体、致密内膜和膜下微管均没立即消失。随着虫体发育,滋养体逐渐增大,形状不规则,由单层表膜包绕,虫体一侧有胞口,胞口直径与食物泡大小并非有关,食物泡形状各异,其内有结晶状疟色素,细胞质内... 鸡疟原虫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后,圆锥体、致密内膜和膜下微管均没立即消失。随着虫体发育,滋养体逐渐增大,形状不规则,由单层表膜包绕,虫体一侧有胞口,胞口直径与食物泡大小并非有关,食物泡形状各异,其内有结晶状疟色素,细胞质内具有一个大的有嵴线粒体和球形体。细胞核分裂从细胞核变长开始,核膜两极出现染色体团块,两极之间形成纺锤体,核分裂时虫体内细胞器也发生较大的变化,线粒体断裂成多个,裂殖体多处表膜形成致密内膜和膜下微管,内膜覆盖区向含虫空泡凸出形成裂殖子芽,棒状体、细胞核、线粒体和球形体相继进入裂殖子芽中,最终形成多个裂殖子。裂殖子由表膜复合物包绕,顶端呈截状圆锥形突起,有极环,虫体内有棒状体、细胞核、线粒体和球状体等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原虫 鸡疟原虫 红细胞内期 超微结构 电镜观察
下载PDF
间日疟原虫红细胞外期的体外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3
作者 刘多 罗树红 +2 位作者 舒衡平 傅冉定 叶炳辉 《医学研究杂志》 1997年第11期23-24,共2页
哺乳类疟原虫生活史中最为隐蔽并难于研究的是红细胞外期,如人类的间日疟原虫红细胞内期虽早1890年即已发现,但其红外期则在1949年才查明。至于与间日疟的复发及长潜伏期有密切关系的休眠体阶段更是80年代初期才被观察到。我国的疟疾种... 哺乳类疟原虫生活史中最为隐蔽并难于研究的是红细胞外期,如人类的间日疟原虫红细胞内期虽早1890年即已发现,但其红外期则在1949年才查明。至于与间日疟的复发及长潜伏期有密切关系的休眠体阶段更是80年代初期才被观察到。我国的疟疾种类以间日疟为主,并证明各地均兼有长、短潜伏期的病人,但越往北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日疟原虫 红细胞 红外 体外培养 休眠体 疟原虫子孢子 短潜伏 红细胞内期 生活史 缓发型
下载PDF
从疟疾疫苗能期望到什么 被引量:1
4
作者 Greenwood BM 周慧娟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1998年第2期66-67,共2页
作者对红细胞前期、红细胞内期、阻断传播三类疫苗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在人群中试用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疟疾 疫苗 疫苗接种 红细胞 红细胞内期
下载PDF
青蒿素类抗疟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黄小燕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983-984,共2页
关键词 青蒿素类抗疟药 内酯类化合物 青蒿素类药物 药学工作者 结构改造 红细胞内期 提取分离 菊科植物
下载PDF
输血性疟疾32例报告
6
作者 王瑞云 屠聿修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1期14-14,共1页
近几年输血性疟疾的发生率在上升,我院1987~1988两年内,住院后获得的输血性疟疾就有32例,为了引起重视,报告如下: 一、病例选择:32例选自1987~1988年住院患者,既往无疟疾史,均在输血后因畏寒、发热经查末梢血发现疟原虫而确诊者,或... 近几年输血性疟疾的发生率在上升,我院1987~1988两年内,住院后获得的输血性疟疾就有32例,为了引起重视,报告如下: 一、病例选择:32例选自1987~1988年住院患者,既往无疟疾史,均在输血后因畏寒、发热经查末梢血发现疟原虫而确诊者,或有疟疾典型发作经抗疟治疗有效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5~65岁,平均32.84岁。分布在全院各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性疟疾 抗疟治疗 抗疟药 末梢血 疟原虫感染 经查 输入带 驰张热 红细胞内期 异常淋巴细胞
下载PDF
恶性疟疾的免疫缺陷小鼠模型研究进展
7
作者 姚凤兰 王恒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由于恶性疟原虫的宿主特异性,人们很难在小动物体内进行恶性疟疾红细胞内期的研究,这已成为制约该领域发展的一大难题。免疫缺陷小鼠以其体液免疫或/和细胞免疫缺陷的特点,除了在肿瘤学、免疫学、毒理学、感染性疾病等领域的基础性研究... 由于恶性疟原虫的宿主特异性,人们很难在小动物体内进行恶性疟疾红细胞内期的研究,这已成为制约该领域发展的一大难题。免疫缺陷小鼠以其体液免疫或/和细胞免疫缺陷的特点,除了在肿瘤学、免疫学、毒理学、感染性疾病等领域的基础性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外,也被用于对疟原虫无性生殖期的研究。本文将针对恶性疟原虫红细胞内期的免疫缺陷小鼠模型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疾 红细胞内期 免疫缺陷小鼠模型 SCID小鼠 BXN小鼠
下载PDF
疟原虫在人体内发育过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姚鹏飞 张鹏江 孙杨 《传染病信息》 2021年第4期369-372,共4页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在全球尤其是热带地区肆虐流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疟原虫主要在人类宿主体内发育繁殖,具有复杂的生命周期,包括疟原虫入侵、迁移、逃避免疫攻击、肝细胞内分裂增殖、入侵红细胞并在红细胞内大量繁...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在全球尤其是热带地区肆虐流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疟原虫主要在人类宿主体内发育繁殖,具有复杂的生命周期,包括疟原虫入侵、迁移、逃避免疫攻击、肝细胞内分裂增殖、入侵红细胞并在红细胞内大量繁殖、周期性释放等系列过程,最终导致疟疾患者症状周期性发作。本文重点围绕疟原虫(即子孢子、裂殖子)人体红细胞外、红细胞内入侵及发育过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疟疾疫苗研发和疟疾防控救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恶性疟原虫 子孢子 裂殖子 人类宿主 红细胞 红细胞内期 发育
下载PDF
间日疟发烧阈的观察
9
作者 张克仁 耿章文 +3 位作者 杨遵善 王恒礼 史冬元 庄建安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1989年第2期25-27,共3页
红细胞内期疟原虫的成熟破裂是与疟疾临床发作相一致,引起疟疾发作对的血症疟原虫数称为发烧阈数。此阈数究竞多少?各书说法不一,有的说每立方毫米血液有间日疟原虫10—50个;有的说是10—15至200—500个;有的是300—600个。1944年 Boyd... 红细胞内期疟原虫的成熟破裂是与疟疾临床发作相一致,引起疟疾发作对的血症疟原虫数称为发烧阈数。此阈数究竞多少?各书说法不一,有的说每立方毫米血液有间日疟原虫10—50个;有的说是10—15至200—500个;有的是300—600个。1944年 Boyd 报告间日疟初次发烧时约有16.9%查不到疟原虫,61.2%病例虫数不到100个/mm^3,潜伏期短于14天者没有一例原虫数超过500个/m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日疟 红细胞内期 临床发作 天血 立方毫米 抗疟药 血症 卫生防疫站 王连成 血清抗体
下载PDF
自我测验
10
作者 杜之鸣 王慧贤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1989年第9期31-,11,共2页
下面每道题都有多个答案,请将正确的挑选出来。参考答案在第55页,有关内容请参阅第3~9页刊载的文章。 1.疟原虫在人体内发育有哪些期?A.红细胞外期 B.红细胞内期 C.配子体形成期 D.孢子体期 2.间日疟原虫的复发原因除……之外,全是错误... 下面每道题都有多个答案,请将正确的挑选出来。参考答案在第55页,有关内容请参阅第3~9页刊载的文章。 1.疟原虫在人体内发育有哪些期?A.红细胞外期 B.红细胞内期 C.配子体形成期 D.孢子体期 2.间日疟原虫的复发原因除……之外,全是错误的:A.配子体形成 B.速发型子孢子 C.迟发型子孢子 D.抗原变异的疟原虫 3.生活史发育过程中需要经过肺的蠕虫是:A.钩虫 B.蛲虫 C.鞭虫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日疟原虫 抗原变异 红细胞内期 子孢子 红细胞 配子体 速发型 参考答案 孢子体 迟发型
下载PDF
马达加斯加雨林中发现的抗疟先导化合物
11
作者 穆瑞琰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2007年第3期235-235,共1页
关键词 先导化合物 马达加斯加 抗疟 多药耐药性 化学药物 红细胞内期 特异性作用 缩短病程
下载PDF
疟原虫的潜伏期 被引量:2
12
《中国地方病防治》 2012年第2期115-115,共1页
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口腔温度超过37.8℃),称潜伏期。潜伏期包括整个红细胞外期和红细胞内期的第1个繁殖周期。一般间日疟、卵形疟14 d,恶性疟12 d,三日疟30 d。感染原虫量、株的不一,人体免疫力的差异,感染方式的不同均可造成不... 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口腔温度超过37.8℃),称潜伏期。潜伏期包括整个红细胞外期和红细胞内期的第1个繁殖周期。一般间日疟、卵形疟14 d,恶性疟12 d,三日疟30 d。感染原虫量、株的不一,人体免疫力的差异,感染方式的不同均可造成不同的潜伏期。温带地区有所谓长潜伏期虫株,可长达8~14个月。输血感染潜伏期7~10 d。胎传疟疾,潜伏期就更短。有一定免疫力的人或服过预防药的人,潜伏期可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潜伏 疟原虫 人体免疫力 人体感染 红细胞内期 红细胞 口腔温度 感染方式
原文传递
疟疾的临床治疗及预防
13
作者 井立华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2期162-163,共2页
疟疾是由疟原虫经按蚊叮咬传播的传染病。临床上以周期性定时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出汗退热,以及贫血和脾肿大为特点。因原虫株、感染程度、免疫状况和机体反应性等差异,临床症状和发作规律表现不一[1]。疟原虫在人体内发育增殖分... 疟疾是由疟原虫经按蚊叮咬传播的传染病。临床上以周期性定时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出汗退热,以及贫血和脾肿大为特点。因原虫株、感染程度、免疫状况和机体反应性等差异,临床症状和发作规律表现不一[1]。疟原虫在人体内发育增殖分为两个时期,即寄生于肝细胞内的红细胞外期和寄生于红细胞内的红细胞内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治疗 疟疾 红细胞内期 预防 发作规律 红细胞 免疫状况 临床症状
原文传递
疟疾的发病原理与病理改变
14
《中国地方病防治》 2012年第3期184-184,共1页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疾病。由于被寄生的肝细胞周围没有明显炎症反应,推测红细胞外期不引起宿主I临床症状。从疟疾症状发作与疟原虫红细胞内期成熟时间一致情况看,认为系疟原虫在红细胞内摄噬血红蛋白产生代谢产物及疟色素,当裂殖...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疾病。由于被寄生的肝细胞周围没有明显炎症反应,推测红细胞外期不引起宿主I临床症状。从疟疾症状发作与疟原虫红细胞内期成熟时间一致情况看,认为系疟原虫在红细胞内摄噬血红蛋白产生代谢产物及疟色素,当裂殖体成熟后胀破红细胞,随同裂殖子一起进入血流,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及其他有关症状。不同种的原虫裂体增殖时间不一致,因而临床发作周期也不一致,一般间日疟和卵形疟为隔日1次,三日疟隔2d1次,恶性疟由于原虫发育不整齐,遂使发作不规律,且恶性疟原虫的红细胞内期裂体增多在内脏微血管内进行,易致内脏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改变 发病原理 疟疾 恶性疟原虫 红细胞内期 红细胞 体温调节中枢 临床症状
原文传递
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增殖
15
《中国地方病防治》 2012年第2期118-118,共1页
疟原虫在人体内发育增殖分为2个时期,即寄生于肝细胞内的红细胞外期和寄生于红细胞内的红细胞内期。红细胞外期(exoeryghrocytic stage)当受染的雌性按蚊吮吸人血时,疟原虫子孢子随蚊唾液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约半小时全部侵入肝细胞,速... 疟原虫在人体内发育增殖分为2个时期,即寄生于肝细胞内的红细胞外期和寄生于红细胞内的红细胞内期。红细胞外期(exoeryghrocytic stage)当受染的雌性按蚊吮吸人血时,疟原虫子孢子随蚊唾液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约半小时全部侵入肝细胞,速发型子孢子即进行裂体增殖,迟发型子孢子则进入休眠状态,在肝细胞内裂体增殖的疟原虫,经过5~40 d发育成熟,胀破肝细胞逸出成千上万的裂殖子(merozoite)进入血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原虫子孢子 发育增殖 体内 红细胞内期 红细胞 人体血液循环 裂体增殖 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