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氧、药物治疗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球结膜微循环、红细胞变形及TCD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沈君 沈新 +2 位作者 时敏秀 张丽 郭述苏 《微循环学杂志》 2001年第1期20-21,共2页
目的 :探讨高压氧 (HBO)对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治疗价值及机理。方法 :对 40例脑梗塞患者予以HBO加尼莫地平治疗 (HBO组 ) ,40例脑梗塞患者予以尼莫地平加甘露醇治疗 (药物组 ) ,于治疗前后检测红细胞变形指数 (DI)、球结膜微循环 (BCM ... 目的 :探讨高压氧 (HBO)对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治疗价值及机理。方法 :对 40例脑梗塞患者予以HBO加尼莫地平治疗 (HBO组 ) ,40例脑梗塞患者予以尼莫地平加甘露醇治疗 (药物组 ) ,于治疗前后检测红细胞变形指数 (DI)、球结膜微循环 (BCM )、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的改变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BO组治疗后BCM改善显著 (P <0 .0 1) ,DI明显增强 (P <0 .0 1) ,但TCD无明显变化 (P >0 .0 5 )。药物组治疗后BCM、DI及TCD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 <0 .0 5 ) ,BCM、TCD与HBO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P <0 .0 5 )。DI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疗效评价 ,HBO组与药物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HBO在治疗缺血性脑中风方面并不优越于常规药物的疗效 ,它具有双重性 ,既有有利的一面 ,也存在不利的影响 ,必须适当选择适应症 ,并应与扩血管药、钙离子拮抗剂联合使用以对抗其不利的影响 ,有利于缺血脑中风的治疗及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药物治疗 急性脑梗塞 红细胞变形 球结膜微循环
下载PDF
当归多糖对放射损伤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和造血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7
2
作者 洪艳 刘煜敏 +2 位作者 熊小红 张渝侯 王红玲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2年第1X期32-32,共1页
目的进一步了解当归多糖的药用价值.方法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照射对照组,当归多糖治疗组,检测三组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外周血象.结果照射对照组红细胞 C3b受体花环率和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当归... 目的进一步了解当归多糖的药用价值.方法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照射对照组,当归多糖治疗组,检测三组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外周血象.结果照射对照组红细胞 C3b受体花环率和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当归多糖治疗组的红细胞 C3b受体花环率和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显著高于照射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当归多糖对放射损伤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和造血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多糖类 红细胞 免疫学 造血系统 药物作用 辐射损伤 小鼠
下载PDF
冬虫夏草对剧烈运动后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赵春景 吴西 +1 位作者 杨瑞芳 吴云鹏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6年第2期46-47,14,共3页
在5000m长跑后红细胞的变形性下降,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物水平升高,微粘度升高,流动性下降。冬虫夏草在体外对运动后红细胞的变形能力下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有量效关系。
关键词 红细胞变形 升高 剧烈运动 冬虫夏草 改善作用 体外 运动后 流动性 粘度 酸性
下载PDF
红细胞变形性的生理意义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30
4
作者 陈清 郑盼 张之南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42-146,共5页
红细胞变形性影响红细胞自骨髓向血循环释放、衰老和异常红细胞的截阻和清除,以及全血粘度和血流等。红细胞膜的组份和结构、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性质和浓度、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是影响红细胞变形性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红细胞 变形 生理作用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力竭游泳对大鼠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及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李翠珍 贾静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8期198-199,共2页
目的:观察力竭游泳对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作用以及对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4在中国医科大学生化实验室完成。选用普通级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运动后即刻组,运动后lh组,运动后24h组,每组6只。运动组... 目的:观察力竭游泳对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作用以及对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4在中国医科大学生化实验室完成。选用普通级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运动后即刻组,运动后lh组,运动后24h组,每组6只。运动组大鼠在水温32℃的玻璃泳槽中做无负重的力竭性游泳。对照组不做游泳。力竭标准以大鼠下沉后10s不露出水面为标准,迅速取出大鼠擦干,按不同时期运动后即刻,运动后1h,24h对大鼠进行摘眼球取血,肝素抗凝。制备红细胞膜,红细胞膜蛋白含量的测定采用Bradford蛋白定量法。红细胞膜丙二醛含量采用荧光法测定,红细胞变形性的测定采用Judlklewlcy改进的离心群集法。评估标准:红细胞群集差越大,其变形性越大。通过t检验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无大鼠死亡,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力竭游泳运动后即刻组和运动后1h组、运动后24h组红细胞膜上的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显著高于对照组(0.629±0.087),(0.593±0.062),(0.542±0.079),(0.476±0.083)μmol/g;P<0.01。大鼠力竭游泳运动后即刻组和运动后1h组红细胞群集差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14.51±11.16),(14.90±1.12),(12.80±1.66);P<0.01,即红细胞变形性在运动后即刻和1h后极显著下降,运动后24h组红细胞群集差基本恢复正常,说明红细胞变形性基本恢复正常。②红细胞群集差与红细胞膜上丙二醛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17(P<0.05),即红细胞变形性与红细胞膜上丙二醛含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力竭游泳能够引起大鼠红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发生,可造成对红细胞的直接损伤,从而导致红细胞变形性下降。红细胞变形性下降很有可能是运动性贫血的重要诱因。有关力竭游泳对血液流变学影响方面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阐明运动对红细胞的损伤以及运动性贫血发生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 自由基 脂质过氧化作用 红细胞变形
下载PDF
小剂量阿斯匹林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素华 宋滇平 +1 位作者 邱鸿鑫 古泉高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3期175-176,共2页
小剂量阿斯匹林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影响的观察张素华,宋滇平,邱鸿鑫,古泉高本文观察了81例Ⅱ型糖尿病(DM)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RCD)改变,且通过降血糖药物治疗以及降血糖药物联合小剂量阿斯匹林(ASA)治... 小剂量阿斯匹林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影响的观察张素华,宋滇平,邱鸿鑫,古泉高本文观察了81例Ⅱ型糖尿病(DM)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RCD)改变,且通过降血糖药物治疗以及降血糖药物联合小剂量阿斯匹林(ASA)治疗的对比观察,评价ASA对Ⅱ型D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糖尿病 红细胞变形能力 降血糖药物 糖基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古泉 血脂变化 张素华 脂代谢 微血管病
下载PDF
糖尿病病人红细胞变形能力与脂质过氧化损伤及血浆sC5b-9浓度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丽君 刘成玉 高建青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177-178,共2页
1目的 探讨糖尿病病人红细胞变形能力 (ED)与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物 (L PO)及血浆补体激活片段 (s C5 b- 9)浓度变化的关系。2方法 采用 DXC- 30 0 A核孔滤膜红细胞变形能力测定仪、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 ,检测... 1目的 探讨糖尿病病人红细胞变形能力 (ED)与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物 (L PO)及血浆补体激活片段 (s C5 b- 9)浓度变化的关系。2方法 采用 DXC- 30 0 A核孔滤膜红细胞变形能力测定仪、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 ,检测了 79例糖尿病病人红细胞滤过指数 (EFI)、红细胞膜 L PO和 s C5 b- 9浓度变化。3结果 糖尿病病人 EFI,L PO和 s C5 b- 9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t=6 .2 5 0~ 2 6 .119,P<0 .0 0 1)。有血管病变者各指标增高较无血管病变者更明显 (t=8.82 5~ 2 0 .0 0 0 ,P<0 .0 0 1)。糖尿病病人和有血管病变者 EFI与 L PO和s C5 b- 9呈正相关 (r=0 .714,0 .779,P<0 .0 0 1)。4结论 糖尿病病人 ED降低与红细胞膜 L PO和血浆 s C5 b- 9浓度增高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红细胞变形 红细胞 脂质过氧化作用 补体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丁倩 熊利泽 《医学新知》 CAS 2005年第2期53-55,共3页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 中枢神经系统 保护作用 抗神经细胞凋亡 system 神经干细胞 Epo 造血因子 研究发现 神经营养 作用机制 CNS GNS 药物
下载PDF
11种药用真菌对红细胞变形和血小板聚集与粘附的影响
9
作者 汪培清 冯亚 +2 位作者 吴作干 汪碧萍 阮景绰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2年第3期167-169,共3页
实验表明香菇、木耳、银耳具有显著的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粘附性的作用;灵芝、冬虫夏草、茯芩、猪芩、蘑菇仅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性的作用;香菇、茯苓、木耳具有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的作用。
关键词 真菌类/药理学 血瘀/中医药疗法 血小板凝集/药物作用 血小板粘附/药物作用 红细胞变形/药物作用
下载PDF
一氧化氮在红细胞缺氧适应与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押金 王翔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65-165,共1页
目的研究表明一氧化氮(NO)参与调节RBC生理功能,但其对缺氧过程中RBC变形性与携氧释氧功能的调节作用及机制不甚清楚。方法分析不同缺氧时间下RBC变形性和携氧释氧功能情况及NO水平变化的关系,然后通过补充和抑制NO水平来探索NO在其中... 目的研究表明一氧化氮(NO)参与调节RBC生理功能,但其对缺氧过程中RBC变形性与携氧释氧功能的调节作用及机制不甚清楚。方法分析不同缺氧时间下RBC变形性和携氧释氧功能情况及NO水平变化的关系,然后通过补充和抑制NO水平来探索NO在其中的作用及机制。结果在缺氧初期,RBC变形性无明显下降,P50和T50均显著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时间 作用及机制 一氧化氮 变形 红细胞 缺氧适应 RBC
下载PDF
老年性白内障病人的红细胞变形能力的研究
11
作者 彭渤 王德润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S1期70-70,共1页
本文通过使用DXC-300型红细胞变形能力(RCD)测定仪,对31名老年性白内障病人和32名正常老年人的RCD测定,结果表明,老年性白内障病人的RCD明显低于正常人。RCD减低,使得红细胞的切变变形能力降低,血流阻力增加,粘度升高,使微循环障碍发生。
关键词 老年性白内障 红细胞变形能力 血流阻力 微循环障碍 定仪 细胞膜蛋白 代谢药物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对32例脑梗死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士旗 《中医研究》 2017年第3期40-41,共2页
目的:采用HP-2000型磁板测量仪检测不同质量分数丹参注射液内脑梗死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强弱。方法:选择住院脑梗死男性患者32例,空腹抽血4 m L,以3.8 g/L枸橼酸钠抗凝(比例1∶9),1 500 r/min离心5 min后用等渗磷酸盐洗涤红细胞2次,用... 目的:采用HP-2000型磁板测量仪检测不同质量分数丹参注射液内脑梗死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强弱。方法:选择住院脑梗死男性患者32例,空腹抽血4 m L,以3.8 g/L枸橼酸钠抗凝(比例1∶9),1 500 r/min离心5 min后用等渗磷酸盐洗涤红细胞2次,用生理盐水将红细胞释释成血球比值为10%的悬浮液备用。取该悬浮液1 m L,分别加入5,10,20,40 mg/L丹参注射液2 m L中,置于37.5℃的恒温水浴箱内孵化1 h,作为实验组。另以等渗的生理盐水2 m L加10%的红细胞悬液1 m L作为对照组,也孵化1 h。取上述各组少许红细胞悬液置于磁板测量仪下观察,照相,以HP-2000型磁板测量仪测量红细胞长、短轴,计算比值(L/W)。结果:与对照组对比,5,10,20,40 mg/L丹参注射液组的红细胞L/W比值均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丹参注射液4个剂量组中,以丹参注射液10 mg/L组红细胞L/W比值最高。结论:丹参注射液能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以10 mg/L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注射液/作用 红细胞变形能力 红细胞L/W 磁板测量仪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类似促红细胞生成素结构对缺血性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的新化合物
13
作者 肖璐 杨卓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13-713,共1页
近10年来广泛报道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虽然具有强大的心肌缺血保护作用,但是却很难作为一种心肌缺血保护药物推广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其主要原因在于该药物使用同时也激活红细胞生成以及血栓生成。
关键词 心肌缺血保护作用 红细胞生成素 缺血性心肌损伤 新化合物 结构 临床治疗 保护药物 药物使用
下载PDF
多肽药物有望同时治疗罕见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
14
《中国处方药》 2016年第6期I0001-I0001,共1页
最近一项新研究发现一种人工合成多肽minihepcidins,可能对两种严重的血液疾病具有潜在治疗作用,这两种疾病分别是β-地中海贫血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关键词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Β-地中海贫血 治疗作用 多肽药物 人工合成多肽 血液疾病
下载PDF
卡兰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红细胞变形能力的观察
15
作者 何英和 王学德 《淮海医药》 1999年第3期67-67,共1页
我们于1991年-1994年经用卡兰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128例,通对观察红细胞变形能力(RCD)改变,探讨ICVD的RCD降低发生机理及卡兰治疗ICVD的作用机制,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病 红细胞变形能力 观察 ICVD 改变 作用机制 降低
全文增补中
顺铂对大鼠红细胞生成素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丽萍 刘永平 +2 位作者 苏安英 李笑天 李恩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06-209,共4页
目的 探讨顺铂 (DDP)对大鼠肾脏红细胞生成素 (Epo)产生、分泌的影响及与贫血的关系。 方法 经尾静脉注射DDP (8mg/kg)诱发大鼠贫血 ,采用胎肝细胞3 H TdR掺入法检测大鼠血清Epo的含量 ,并同时观察了大鼠肾组织在光镜及电镜下形态的... 目的 探讨顺铂 (DDP)对大鼠肾脏红细胞生成素 (Epo)产生、分泌的影响及与贫血的关系。 方法 经尾静脉注射DDP (8mg/kg)诱发大鼠贫血 ,采用胎肝细胞3 H TdR掺入法检测大鼠血清Epo的含量 ,并同时观察了大鼠肾组织在光镜及电镜下形态的改变。结果 在DDP诱发大鼠贫血过程中 ,血清Epo升高的幅度较小 ,血红蛋白 (Hb)降低持续的时间较长 ,血清尿素氮 (BUN)显著升高 ,病理切片证实DDP可引起大鼠明显的肾损伤。结论 DDP可抑制大鼠Epo的产生 ,Epo的缺乏是导致大鼠贫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 顺铂 贫血 肾毒性 药物作用
下载PDF
丹芍丸对肝肾阴虚湿热未清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莫穗林 李俊彪 罗致强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0-31,共2页
以外周血红细胞膜C3b受体花环率(E—C3bR)为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指标,观察了自拟丹芍丸对17例肝肾阴虚湿热未清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丹芍丸能改善肝肾阴虚湿热未清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红细胞免疫功能,疗程前后E... 以外周血红细胞膜C3b受体花环率(E—C3bR)为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指标,观察了自拟丹芍丸对17例肝肾阴虚湿热未清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丹芍丸能改善肝肾阴虚湿热未清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红细胞免疫功能,疗程前后E—C3bR(%)分别为8.91±4.09和10.01±3.21,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对上述病例利用丹芍丸水溶液粗提物进行体外干扰试验,空白管和实验管E—C3bR(%)分别为8.91±4.09和13.11±4.58,差异有显著性(P<0.05)。平均激活率为22.98±17.10%。证实了丹芍丸不但在临床上,在体外试验中也同样能改善肝肾阴虚湿热未清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红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小球肾炎 中医药治疗 免疫活性 药物作用 丹芍丸 红细胞免疫功能 肝肾阴虚湿热未清型
下载PDF
丙酸睾丸酮与小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肾性贫血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加军 孙建芝 潘祥林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57-58,共2页
目的 :观察丙酸睾丸酮与小剂量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rHuEPO)治疗慢性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联用组 16例患者同时使用丙酸睾丸酮 (30 0mg/周 ,分 3次肌肉注射 )与小剂量的rHuEPO(30 0 0U/周 ,分 3次皮下注射 ) ,共... 目的 :观察丙酸睾丸酮与小剂量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rHuEPO)治疗慢性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联用组 16例患者同时使用丙酸睾丸酮 (30 0mg/周 ,分 3次肌肉注射 )与小剂量的rHuEPO(30 0 0U/周 ,分 3次皮下注射 ) ,共用 6~ 8周 ;对照组 16例患者采用常规剂量的rHuEPO皮下注射治疗 (30 0 0U/次 ,每周 3次 ) ,共 6~ 8周。治疗期间停用输血及透析等治疗措施。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含量均升高 ,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两组的临床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但联用组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与常规剂量的rHuEPO相比 ,丙酸睾丸酮与小剂量的rHuEPO联合治疗慢性肾性贫血具有疗效肯定、副作用少等优点 ,是一种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酸睾丸酮 红细胞生成素 贫血 肾功能不全 药物作用 疗效
下载PDF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 被引量:3
19
作者 舒青 《医药导报》 CAS 1999年第3期205-206,共2页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 高血压 EPO 药物作用
下载PDF
速尿、苯氧比酸、硫唑嘌呤对慢性炎症性肠病患者红细胞TPMT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辛华雯 Christine Fischer +1 位作者 Matthias Schwab Ulrich Klotz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6期655-658,共4页
目的:研究利尿剂速尿、苯氧比酸及其硫唑嘌呤对慢性炎症性肠病患者红细胞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高效液相法(HPLC)测定慢性炎症性肠病患者红细胞TPMT活性,其中中等活性、正常活性、较高活性的患者各6例,依据浓度... 目的:研究利尿剂速尿、苯氧比酸及其硫唑嘌呤对慢性炎症性肠病患者红细胞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高效液相法(HPLC)测定慢性炎症性肠病患者红细胞TPMT活性,其中中等活性、正常活性、较高活性的患者各6例,依据浓度效应曲线计算每个药物的IC50。结果:速尿对TPMT活性的抑制作用较强,平均IC50为15~19μmol·L-1,在健康志愿者的正常血浆浓度范围内。苯氧比酸和硫唑嘌呤的平均IC50值分别为300~313μmol·L-1、430~532μmol·L-1,均远高于体内所能达到的血浆浓度。3种药物的IC50值在3个不同TPMT活性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速尿可抑制红细胞TPMT活性,当速尿和硫嘌呤类药物合用时,应警惕发生不良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炎症性肠病 TPMT 硫唑嘌呤 红细胞 速尿 患者 硫嘌呤甲基转移酶 IC50 不良相互作用 高效液相法 健康志愿者 抑制作用 浓度范围 血浆浓度 药物合用 利尿剂 高活性 嘌呤类 平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