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色素通路相关基因在红背和黑背中华蜜蜂成年工蜂背板中的表达模式分析
1
作者 王若虹 杨振慧 +8 位作者 周诗文 吴雨珈 李秋方 梁立强 石丹丹 杨尚宁 苗刘畅 苏松坤 聂红毅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7,共9页
【目的】分析红背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色素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揭示红背中华蜜蜂色素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体视显微镜观察刚出房红背中华蜜蜂和黑背中华蜜蜂(正常个体)成年工蜂的体色差异。通过同源比对鉴定中华蜜... 【目的】分析红背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色素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揭示红背中华蜜蜂色素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体视显微镜观察刚出房红背中华蜜蜂和黑背中华蜜蜂(正常个体)成年工蜂的体色差异。通过同源比对鉴定中华蜜蜂成年工蜂黑色素代谢通路相关8个基因(PAH,TH,DDC,ebony,tan,aaNAT,yellow-y和laccase 2)、蝶呤通路相关4个基因(GTPCH I,SPR,PTPS和GC-1)、眼色素通路相关2个基因(vermilion和cinnabar)以及尿酸盐转运相关4个基因(BLOS2,HPS5,OK和Varp)的同源基因;运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上述色素通路相关基因在红背中华蜜蜂和黑背中华蜜蜂成年工蜂胸部背板和腹部体壁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红背中华蜜蜂和黑背中华蜜蜂成年工蜂体色差异表现在胸部背板:红背中华蜜蜂胸部背板呈现棕红色,黑背中华蜜蜂胸部背板则为黑色。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胸部背板中tan,laccase 2,SPR,vermilion,cinnabar,BLOS2和OK的表达量以及腹部体壁中OK的表达量在红背中华蜜蜂成年工蜂与黑背中华蜜蜂成年工蜂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红背中华蜜蜂和黑背中华蜜蜂明显的体色差异位于胸部背板,这种体色分化的现象受到蜜蜂体内黑色素、蝶呤、眼色素通路及尿酸盐转运相关基因共同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背中华蜜蜂 形态观察 色素通路 胸部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壮药红背娘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梁冰 屈信成 +2 位作者 覃兰芳 蒋珍藕 赖茂祥 《中医药导报》 2018年第2期40-43,共4页
目的:建立壮药红背娘的质量标准。方法:对红背娘药材的性状、显微鉴别、薄层鉴别、水分和总灰分检查、浸出物和没食子酸的含量测定等进行研究。结果:各鉴别方法专属性强;拟定了水分、总灰分和浸出物的合理限度;没食子酸在0.039~0.469μ... 目的:建立壮药红背娘的质量标准。方法:对红背娘药材的性状、显微鉴别、薄层鉴别、水分和总灰分检查、浸出物和没食子酸的含量测定等进行研究。结果:各鉴别方法专属性强;拟定了水分、总灰分和浸出物的合理限度;没食子酸在0.039~0.469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n=7),平均回收率为96.85%,RSD%为1.15%(n=6)。结论:该研究拟定的质量标准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红背娘药材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背 红背山麻杆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标准
下载PDF
红背叶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2
3
作者 鲁俊华 陈月圆 +3 位作者 黄荣韶 陈换莹 李典鹏 文永新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4-138,共5页
采用DPPH法、FRAP法、ABTS法和清除羟基自由基法四种抗氧化活性方法,测定了红背叶不同溶剂萃取60%EtOH提取物得到的部位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强于阳性对照VC和Trolox;其次是60%乙醇提取物,其抗... 采用DPPH法、FRAP法、ABTS法和清除羟基自由基法四种抗氧化活性方法,测定了红背叶不同溶剂萃取60%EtOH提取物得到的部位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强于阳性对照VC和Trolox;其次是60%乙醇提取物,其抗氧化能力基本与阳性对照BHA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PH FRAP ABTS 羟基自由基 抗氧化活性 红背
下载PDF
红背丝绸提取物和单体CA-1201对内皮素1效应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峰 杨连春 +4 位作者 程言亮 吕敏 刘敏 吉小莉 贾恒明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37-340,共4页
目的:观察红背丝绸2种提取物和单体(CA1201)对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生物效应的拮抗作用。方法:用红背丝绸3种提取物对ET1致小鼠急性死亡、血管收缩和升压作用的拮抗,探索用中草药拮抗... 目的:观察红背丝绸2种提取物和单体(CA1201)对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生物效应的拮抗作用。方法:用红背丝绸3种提取物对ET1致小鼠急性死亡、血管收缩和升压作用的拮抗,探索用中草药拮抗ET的生物效应。结果:3种提取物对ET1致小鼠急性死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使小鼠的死亡率下降;并可拮抗ET1致胸主动脉的缩血管效应,醇提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10-7母液)拮抗ET缩血管效应分别为57.27%和58.61%;CA120110-8mol·L-1和10-9mol·L-1亦能拮抗ET1的缩血管效应;醇提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ig及CA1201iv后能拮抗ET1的升压作用,拮抗ET1作用均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红背丝绸 提取物 单体
下载PDF
抗蛇毒中草药红背丝绸对内皮素-1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连春 王峰 +4 位作者 刘敏 吕敏 贾恒明 房秀华 李展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7期455-458,共4页
目的 :研究我国广西抗蛇毒中草药红背丝绸 [Cissusassamica (Laws.)Craib]对内皮素 1(endothelin 1,ET 1)的拮抗作用。方法 :对红背丝绸进行提取分离 ,用不同提取物拮抗ET 1引起的小鼠急性死亡、大鼠离体血管条收缩和整体大鼠升压作用... 目的 :研究我国广西抗蛇毒中草药红背丝绸 [Cissusassamica (Laws.)Craib]对内皮素 1(endothelin 1,ET 1)的拮抗作用。方法 :对红背丝绸进行提取分离 ,用不同提取物拮抗ET 1引起的小鼠急性死亡、大鼠离体血管条收缩和整体大鼠升压作用。结果 :红背丝绸乙醇提取物、乙醇提取物之乙酸乙酯萃取物以及从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的白藜芦醇 (resveratrol)在整体和离体水平对ET 1均具拮抗作用。该 3种提取物对ET 1致小鼠急性死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亦可明显地拮抗由ET 1引起的离体大鼠主动脉条的收缩并呈剂量依赖性 ,并且能够拮抗ET 1导致的大鼠血压的上升幅度。结论 :红背丝绸及其有效成分白藜芦醇对ET 1具有生物效应拮抗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背丝绸 白藜芦醇 内皮素 内皮素拮抗剂 中药
下载PDF
红背丝绸拮抗内皮素-1生物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王峰 杨连春 +3 位作者 程言亮 刘敏 吕敏 贾恒明 《中国药房》 CAS CSCD 1997年第4期160-161,共2页
本研究用内皮素-1(ET-1)引起动物的急性死亡、升压及编血管作用为模型,以评价中草药桔抗ET生物效能,并用红背丝绸醇提物在该模型上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红背丝绸醇提物能减少ET-1引起的小鼠死亡数并延长死亡时间、降低ET-1的... 本研究用内皮素-1(ET-1)引起动物的急性死亡、升压及编血管作用为模型,以评价中草药桔抗ET生物效能,并用红背丝绸醇提物在该模型上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红背丝绸醇提物能减少ET-1引起的小鼠死亡数并延长死亡时间、降低ET-1的升压效应,并在体外有桔抗ET-1的缩血管作用。提示中草药具有桔抗内皮素-1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中草药 拮抗作用 ET-1 红背丝绸
下载PDF
红背叶根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宋雨鸿 刘强 +1 位作者 陈育尧 吕志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94-496,共3页
目的探讨红背叶根对卡介苗和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尾静脉注射卡介苗+脂多糖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称重并计算小鼠的胸腺、肝脏、脾脏系数,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一氧化氮的活性以及测定肝组织匀浆... 目的探讨红背叶根对卡介苗和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尾静脉注射卡介苗+脂多糖诱导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称重并计算小鼠的胸腺、肝脏、脾脏系数,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一氧化氮的活性以及测定肝组织匀浆中TNF-α、IL-1β的含量。结果红背叶根可显著改善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胸腺、肝脏、脾脏系数,降低血清中谷丙转氨酯、谷草转氨酶、一氧化氮的活性以及肝组织匀浆中TNF-α、IL-1β的含量。结论红背叶根对免疫性肝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背叶根 卡介苗 脂多糖 免疫性肝损伤
下载PDF
红背叶根拮抗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4
8
作者 吕小燕 刘强 +2 位作者 陈育尧 宋雨鸿 吕志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目的研究红背叶根拮抗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作用机理。方法制备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观察红背叶根对该模型动物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的影响及透明质酸酶、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IV型胶原、谷... 目的研究红背叶根拮抗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作用机理。方法制备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观察红背叶根对该模型动物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的影响及透明质酸酶、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IV型胶原、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的变化。结果红背叶根组血清中的以上8项指标与模型组相比显著减少。结论红背叶根抗肝纤维化,可能是通过对转化生长因子β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表达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背叶根 肝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下载PDF
红背叶根不同提取物体外抑制HBsAg和HBeAg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沈海容 刘妮 +6 位作者 张奉学 杨静雯 陈淳 朱晓霞 刘强 黄少慧 吕志平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观察红背叶根4种不同提取物对HepG 2.2.15细胞分泌HBsAg和HBeAg的影响,探讨红背叶根不同提取物体外抗HBV作用。方法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观察红背叶根水提取物(WE)、石油醚提取取物(EE)及正丁醇提取物(BE)对HepG 2.2.15细胞的... 目的观察红背叶根4种不同提取物对HepG 2.2.15细胞分泌HBsAg和HBeAg的影响,探讨红背叶根不同提取物体外抗HBV作用。方法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观察红背叶根水提取物(WE)、石油醚提取取物(EE)及正丁醇提取物(BE)对HepG 2.2.15细胞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分析红背叶根4种提取物对HepG 2.2.15细胞分泌HBsAg和HBeAg的抑制作用。结果红背叶根正丁醇提取物在无毒浓度下对HepG2.2.15分泌的HBsAg、HBeAg的抑制率分别达65.2%、94.4%,治疗指数分别为>9.8和>67.1;红背叶根乙酸乙酯提取物对HBeAg抑制率达53.4%,治疗指数>2,而对HBsAg的无抑制作用;其他两种提取物对HBsAg、HBeAg则无抑制效果。结论红背叶根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均有抗HBV作用,正丁醇提取物效果比乙酸乙酯效果更好,具有潜在的抗HBV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背叶根提取物 HEPG2 2 15 HBSAG HBEAG 抗病毒
下载PDF
红背桂花化学成份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汪云松 黄荣 +2 位作者 张洪彬 李良 杨靖华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6-159,共4页
利用色谱技术对云南西双版纳产红背桂花(Excoecaria cochinchinensis Lour.)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从其乙醇提取物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经理化和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桦木酸(1)、没食子酸(2)、对羟基苯甲醛(3)、β-谷甾醇... 利用色谱技术对云南西双版纳产红背桂花(Excoecaria cochinchinensis Lour.)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从其乙醇提取物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经理化和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桦木酸(1)、没食子酸(2)、对羟基苯甲醛(3)、β-谷甾醇(4)、胡萝卜甙(5)、豆甾醇(6)、棕榈酸(7)、6-羟基豆甾醇(8)。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红背桂花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背桂花 大戟科 化学成分
下载PDF
红背桂花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业玲 黎平 +2 位作者 郭凯静 陈丽宇 童庆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7-49,共3页
为了对红背桂花(Excoecaria cochinchinensis Lour.)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了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等色谱方法,对红背桂花的80%乙醇提取物进行系统的分离,得到了10个单体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与波谱数... 为了对红背桂花(Excoecaria cochinchinensis Lour.)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了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等色谱方法,对红背桂花的80%乙醇提取物进行系统的分离,得到了10个单体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1)、2α,3β,23-三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arjunolic acid,2)、山奈酚(kaempferol,3)、槲皮素(quercetin,4)、高山黄芩(isoscutellarein,5)、6-甲氧基-7-羟基香豆素(scopoletin,6)、3,4,5-三羟基苯甲酸(3,4,5-trihydroxybenzoic acid,7)、间苯三酚(phloroglucinol,8)、β-谷甾醇(β-sitosterol,9)和胡萝卜苷(daucosterol,10)。化合物2,5和8为首次从海漆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和6为首次从红背桂花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背桂花 化学成分 提取 分离 结构鉴定
下载PDF
红背叶根提取物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黄洁春 吕志平 +5 位作者 刘强 陈育尧 熊苗 张艳萍 陶杨 覃桂强 《陕西中医》 2011年第1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红背叶根提取物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l4制备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72只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Cl4模型组、联苯双酯组及各红背叶根提取物组,各给药组连续给药5d,测定血清丙氨酸... 目的:探讨红背叶根提取物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l4制备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72只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Cl4模型组、联苯双酯组及各红背叶根提取物组,各给药组连续给药5d,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胆红素(T-Bili)的含量。结果:红背叶根提取物均能明显降低CCL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及T-Bili的活性。结论:红背叶根三种不同提取物对CCL4致急性肝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中医药疗法 @红背叶根 小鼠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红背叶根抗四氯化碳致大鼠肝纤维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吕小燕 刘强 +1 位作者 陈育尧 吕志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68-669,共2页
目的:探讨红背叶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建立四氯化碳(CCL4)复合因素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观察红背叶根对模型动物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影响。结果:红背叶根能显著抑制大鼠血清中的TGFβ... 目的:探讨红背叶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建立四氯化碳(CCL4)复合因素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观察红背叶根对模型动物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影响。结果:红背叶根能显著抑制大鼠血清中的TGFβ1、TIMP-1、透明质酸酶(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IV型胶原(CIV)、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表达。结论:红背叶根对肝纤维化形成中两个重要因子TGFβ1和TIMP-1表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背叶根 肝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
下载PDF
红背叶根提取物对Con-A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沈海容 杨静雯 +5 位作者 朱晓霞 陈淳 陈育尧 刘强 黄少慧 吕志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1266-1268,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红背叶根4种提取物:水提物,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对Con-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尾静脉注射Con-A诱导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检测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结构变... 目的:探讨红背叶根4种提取物:水提物,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对Con-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尾静脉注射Con-A诱导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检测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结构变化情况。结果:红背叶根4种不同提取物不仅可显著降低血清中谷丙转氨酯、谷草转氨酶,还可以改善肝脏的组织形态。结论:红背叶根4种不同提取物对Con-A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背叶根提取物 Con-A 急性肝损伤
下载PDF
棕背(鼠平)和红背(鼠平)种间区分的分子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金建丽 刘铸 +2 位作者 郝爱平 杨春文 金志民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7-131,共5页
棕背(鼠平)(Myodes rufocanus)和红背(鼠平)(M.rutilus)的分布有重叠区且外形相似,在特定情况下存在种间区分困难,给两种鼠的数量调查带来不便和误判。本研究通过mtDNA控制区构建系统树、mtDNA控制区电泳和RAPD3种分子生物学方法有效地... 棕背(鼠平)(Myodes rufocanus)和红背(鼠平)(M.rutilus)的分布有重叠区且外形相似,在特定情况下存在种间区分困难,给两种鼠的数量调查带来不便和误判。本研究通过mtDNA控制区构建系统树、mtDNA控制区电泳和RAPD3种分子生物学方法有效地对棕背(鼠平)和红背(鼠平)已知的8个样本和16个待定样本进行了准确鉴定。其中,mtDNA控制区电泳进行种间区分的方法具有简便、准确而又快捷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平) 红背(鼠平) 种间区分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红背叶根不同提取物对Con-A致急性肝损伤小鼠治疗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静雯 沈海容 +6 位作者 朱晓霞 陈淳 陈育尧 刘强 钟伟超 赵晓华 吕志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894-2897,共4页
目的:探讨红背叶根4种不同提取物:原药水提物,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对Con-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筛选其有效部位。方法:尾静脉注射Con-A诱导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以红背叶根4种不同提取物各分高中低剂... 目的:探讨红背叶根4种不同提取物:原药水提物,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对Con-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筛选其有效部位。方法:尾静脉注射Con-A诱导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以红背叶根4种不同提取物各分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3 d。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红背叶根4种不同提取物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ALT、AST并可改善肝脏的组织形态。结论:红背叶根4种不同提取物对Con-A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免疫性肝损伤 红背叶根 Con-A 治疗作用
下载PDF
红背叶根生物碱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预防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洁春 熊苗 +2 位作者 刘强 陈育尧 吕志平 《陕西中医》 2016年第5期628-630,共3页
目的:研究南药红背叶根生物碱对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预防和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经典的方法制造肝损伤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先后给予红背叶根生物碱提取物的不同浓度干预5d,后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胆红素(... 目的:研究南药红背叶根生物碱对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预防和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经典的方法制造肝损伤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先后给予红背叶根生物碱提取物的不同浓度干预5d,后测定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胆红素(T-Bili)的含量。结果:红背叶根生物碱可以显著减低肝损伤小鼠转氨酶的指标,使肝细胞避免受损,以达到预防和治疗肝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中医药疗法 生物碱类 动物实验 小鼠 @红背叶根
下载PDF
红背桂叶片的延迟发光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维江 邢达 +1 位作者 谭石慈 韩俊英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10-314,共5页
采用超弱发光图像探测系统对红背桂叶片及其它一些植物样品进行了延迟发光图像探测。结果表明,延迟发光与生物样品的种类及所处的代谢阶段有关,可提供植物光合作用、细胞分裂和能量转换的重要信息.叶绿素在植物延迟发光中起重要作用... 采用超弱发光图像探测系统对红背桂叶片及其它一些植物样品进行了延迟发光图像探测。结果表明,延迟发光与生物样品的种类及所处的代谢阶段有关,可提供植物光合作用、细胞分裂和能量转换的重要信息.叶绿素在植物延迟发光中起重要作用,但细胞分裂对延迟发光也有影响.植物经白光诱导后的发光衰减接近双曲线规律,与生物光子的相干理论相吻合.另外,实验结果也能较好地用双指数曲线拟合,表明延迟发光可能来源于植物细胞内两个不同的随机发光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延发光 红背 植物样品 图像探测系统
下载PDF
棕背、红背血清蛋白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金建丽 刘泓玮 +2 位作者 曹明星 杨春文 田新民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90-193,共4页
为了给棕背[鼠平]、红背[鼠平]的深入研究及实验动物化提供生理生化指标依据,试验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的方法,对棕背[鼠平]、红背[鼠平]血清蛋白进行分离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棕背[鼠平]雌、雄个体和红背[鼠平]雌、... 为了给棕背[鼠平]、红背[鼠平]的深入研究及实验动物化提供生理生化指标依据,试验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的方法,对棕背[鼠平]、红背[鼠平]血清蛋白进行分离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棕背[鼠平]雌、雄个体和红背[鼠平]雌、雄个体血清蛋白分别分离出28条、27条、26条、24条谱带,其电泳迁移率范围为0.648~0.013。棕背[鼠平]与红背[鼠平]亲缘关系较近,但棕背[鼠平]和红背[鼠平]间、不同性别间血清蛋白谱带的数量、谱带分布和活力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平] 红背[鼠平] 血清蛋白 电泳迁移率 谱带
下载PDF
红背叶根不同提取物对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静雯 沈海容 +6 位作者 朱晓霞 陈淳 陈育尧 刘强 钟伟超 赵晓华 吕志平 《陕西中医》 2014年第8期1082-1085,共4页
目的:探讨红背叶根4种不同提取物:原药水提物,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对Con-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筛选其有效部位。方法:尾静脉注射Con-A诱导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以红背叶根4种不同提取物以高中低剂量... 目的:探讨红背叶根4种不同提取物:原药水提物,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对Con-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治疗作用,筛选其有效部位。方法:尾静脉注射Con-A诱导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以红背叶根4种不同提取物以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3d。检测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TNF-α、IFN-γ及肝组织SOD、MDA含量;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红背叶根4种不同提取物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TNF-α、IFN-γ及肝组织MDA含量,提高肝组织SOD活力,并可改善肝脏的组织形态。结论:红背叶根4种不同提取物对Con-A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背叶根不同提取物 药效学肝损伤 急性免疫性 小鼠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