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场地微气候对红花石蒜开花物候的影响
1
作者 萨日娜 温婷 +2 位作者 魏绪英 张瑶 蔡军火 《南方林业科学》 2024年第1期5-10,共6页
为了解石蒜属植物开花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本文以红花石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气候监测和定株物候观察法,调查了林下和露地两种不同微气候场地栽培的红花石蒜开花物候。结果表明:(1)林下栽培场地的最高气温、最高土壤温度、平均温差和... 为了解石蒜属植物开花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本文以红花石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气候监测和定株物候观察法,调查了林下和露地两种不同微气候场地栽培的红花石蒜开花物候。结果表明:(1)林下栽培场地的最高气温、最高土壤温度、平均温差和湿度差均低于露地栽培场地。(2)红花石蒜的群体花期为15~20 d,其中,林下栽培场地的群体花期早且相对集中(16 d),露地栽培场地群体花期较晚且持续时间略长(19 d)。林下栽培场地的开花时期较露地栽培场地早60 d左右,出莛期、始花期和盛花期分别早52 d、61 d、61 d。(3)主成分分析表明,温度(依次为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高土温、昼夜空气温差)对红花石蒜的开花影响最大,其次为空气湿度(月均空气湿差)。红花石蒜的开花物候与环境因子(温度、湿度)密切相关,在实际生产中可考虑综合采用夏季适当降温和增湿的措施促进提前开花和提高开花整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石蒜 开花 物候 微气候 温度 湿度
下载PDF
独脚金内酯及其抑制剂对红花石蒜小鳞茎发育的影响
2
作者 赵小琼 姜燕婷 +4 位作者 杨昆 王奕 张志坤 陈沫先 李克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24-29,共6页
【目的】探明独脚金内酯(SL)及独脚金内酯抑制剂对石蒜小鳞茎发育的影响,为石蒜类植物繁育方法提供参考。【方法】以红花石蒜为材料,分别用1μmol/L、5μmol/L、10μmol/L的人工合成独脚金内酯(rac-GR24)及其抑制剂(Tis108)对基盘切割... 【目的】探明独脚金内酯(SL)及独脚金内酯抑制剂对石蒜小鳞茎发育的影响,为石蒜类植物繁育方法提供参考。【方法】以红花石蒜为材料,分别用1μmol/L、5μmol/L、10μmol/L的人工合成独脚金内酯(rac-GR24)及其抑制剂(Tis108)对基盘切割后的种球进行浸泡处理,通过分析比较小鳞茎发育过程的形态学特征和处理后60 d小鳞茎的发生数量和重量,明确独脚金内酯对红花石蒜小鳞茎发育的影响。【结果】rac-GR24和Tis108处理对红花石蒜小鳞茎的发生数量和膨大速度有不同影响,其中,1μmol/L rac-GR24处理的小鳞茎发生数量最多,繁殖系数达5.31;10μmol/L Tis108处理的小鳞茎发生数量最少,繁殖系数只有2.76;1μmol/L Tis108处理的小鳞茎膨大速度最快,处理60 d后新生小鳞茎平均重量达0.133 g,1μmol/L、5μmol/L和10μmol/L rac-GR24处理的小鳞茎膨大速度与CK(清水处理)无显著差异;10μmol/L Tis108处理的小鳞茎膨大速度最慢,处理60 d后新生小鳞茎平均重量达0.026 g。【结论】独脚金内酯及其抑制剂低浓度处理有利于促进红花石蒜小鳞茎的发生,独脚金内酯抑制剂低浓度处理能显著促进红花石蒜小鳞茎增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石蒜 小鳞茎 生长发育 独脚金内酯 独脚金内酯抑制剂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对红花石蒜植株及根际土壤养分影响
3
作者 温婷 吴靖 +5 位作者 蔡军火 王琼 姜雪茹 魏绪英 萨日娜 钟良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96-1207,共12页
【目的】筛选适宜红花石蒜(Lycoris radiata)产业化栽培的丛枝菌根真菌(AMF),揭示其对红花石蒜植株及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以摩西斗管囊霉(FM)和根内根孢囊霉(RI)为试验菌剂,分别采用单接和混合双接的方式对人工气候箱内的盆栽... 【目的】筛选适宜红花石蒜(Lycoris radiata)产业化栽培的丛枝菌根真菌(AMF),揭示其对红花石蒜植株及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以摩西斗管囊霉(FM)和根内根孢囊霉(RI)为试验菌剂,分别采用单接和混合双接的方式对人工气候箱内的盆栽石蒜进行接种,并测定不同生长时期的根系侵染率以及根际土壤和植株不同器官内的全N、全P和全K含量。【结果】(1)3种不同AMF处理组的根系侵染率差异明显,由高到低依序表现为FM+RI>RI>FM;在生长前期以RI组的根系侵染率最高(达92.00%),而在生长后期则以FM+RI组的侵染率最高(达93.67%)。(2)接种AMF可以有效提高根际土壤中的N、P、K的积累,尤其能显著提高土壤中的全P含量,且混合接菌的改善效果优于单一接菌处理;与CK相比,在展叶期、叶旺长期、叶成熟期和叶黄枯期,FM+RI组石蒜的根际土壤全P含量分别增加了19.15%、27.91%、15.22%和20.00%。(3)接种AMF也可以显著增加石蒜各器官中的N、P、K积累,尤其能显著促进植株对N的吸收。(4)与叶片和根系相比,接菌处理对鳞茎的全N含量增加影响最显著,RI组鳞茎全N含量在叶旺长期、叶成熟期和叶黄枯期分别较CK增加了32.80%、44.92%和49.92%。(5)通过主成分分析将各性状提取为3个主成分因子,其累计贡献率达84.18%。根据综合评价得分高低,各菌剂对红花石蒜养分含量的改善效果由好到差依序表现为RI、FM、FM+RI。【结论】不同AMF对宿主植物红花石蒜根系的侵染能力不同,从侵染速度和最终侵染率看,以RI接菌组的综合效果最好。接种AMF真菌可以有效地提高红花石蒜的根际土壤肥力,并增加植株不同器官中N、P、K的积累,且RI对植株体内养分含量影响最大。综合来看,以RI处理的促进效应最佳,可考虑用于石蒜的产业化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石蒜 丛枝菌根真菌(AMF) 侵染率 养分含量
下载PDF
红花石蒜离体再生技术研究
4
作者 钟良涛 饶出林 +2 位作者 龚岚 蔡军火 程强强 《南方林业科学》 2023年第6期1-5,50,共6页
以3~5年生红花石蒜鳞茎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激素处理和有机添加物对外植体诱导、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的影响,筛选出红花石蒜高效组培再生体系。结果表明:采用双鳞片法,外植体进瓶诱导培养以MS+6-BA 5 mg·L^(-1)+IBA 3 mg·L^(-1... 以3~5年生红花石蒜鳞茎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激素处理和有机添加物对外植体诱导、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的影响,筛选出红花石蒜高效组培再生体系。结果表明:采用双鳞片法,外植体进瓶诱导培养以MS+6-BA 5 mg·L^(-1)+IBA 3 mg·L^(-1)培养基为宜,平均分化芽数为2.53个;愈伤组织进瓶诱导以MS+TDZ 10 mg·L^(-1)+NAA 1 mg·L^(-1)为宜,愈伤组织诱导率达69.05%。芽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 5 mg·L^(-1)+IBA 3 mg·L^(-1)+椰汁50 g·L^(-1)最佳,平均分化芽数为4.13个,芽数量多,生长健壮;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培养基以MS+TDZ 20 mg·L^(-1)+NAA 1 mg·L^(-1)最好,平均分化芽数为12.83个。最适生根培养基为MS+IBA 1 mg·L^(-1),生根率达100%。通过小鳞茎诱导芽的直接再生和愈伤组织诱导芽的间接再生两种方式获得了红花石蒜离体再生体系,为红花石蒜良种快繁和遗传转化体系构建奠定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石蒜 离体再生 不定芽 生根
下载PDF
红花石蒜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4
5
作者 杨志玲 冯刚利 +2 位作者 谭梓峰 栾启福 王承南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9-512,共4页
以红花石蒜叶片基因组DNA为模板,分析了模板DNA、引物、dNTPs、Mg2+的浓度及Taq DNA聚合酶的用量对ISSR-PCR扩增结果的影响。建立了石蒜ISSR分析最优化的反应体系及应用程序:即25μL反应体系中,有20 ng模板DNA、0.5μmol.L-1随机引物、... 以红花石蒜叶片基因组DNA为模板,分析了模板DNA、引物、dNTPs、Mg2+的浓度及Taq DNA聚合酶的用量对ISSR-PCR扩增结果的影响。建立了石蒜ISSR分析最优化的反应体系及应用程序:即25μL反应体系中,有20 ng模板DNA、0.5μmol.L-1随机引物、150μmol.L-1dNTPs、2.0 mmol.L-1Mg2+、1.0 U Taq DNA聚合酶。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 m in;然后45个循环:每个循环94℃变性45 s,55℃退火60 s,72℃延伸2 m in;循环结束后72℃延伸7 m 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石蒜 叶片 ISSR-PCR
下载PDF
不同生长发育期红花石蒜无性繁殖系数及子球生物学性状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志玲 谭梓峰 +1 位作者 杨旭 左慧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8-313,共6页
在红花石蒜不同生长发育期进行八分法切割繁殖,研究无性繁殖系数和子球生物学性状差异性。结果表明:(1)不同生长发育期无性繁殖系数在0.80~6.80之间浮动,休眠期的6、7月和旺盛生长初期的9月繁殖系数较高;(2)不同生长发育期... 在红花石蒜不同生长发育期进行八分法切割繁殖,研究无性繁殖系数和子球生物学性状差异性。结果表明:(1)不同生长发育期无性繁殖系数在0.80~6.80之间浮动,休眠期的6、7月和旺盛生长初期的9月繁殖系数较高;(2)不同生长发育期无性繁殖的子球鲜质量、最大直径、子球高度、根系长度、根基粗度及根系数量等生物学性状均呈现1%水平极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认为休眠期的6、7月,旺盛生长初期的9月及生长后期的4月是适宜无性繁殖的季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石蒜 无性繁殖系数 生物学性状 不同生长发育期
下载PDF
环境温度对红花石蒜生长节律的调控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蔡军火 魏绪英 +1 位作者 李金峰 张露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4-31,共8页
采用物候观测和小气候监测法,研究了环境温度、湿度对红花石蒜(Lycoris radiata)生长节律的影响,为石蒜的栽培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结果表明,石蒜的叶片生长、抽葶与开花受气温的影响较大。适当的低温(9~19℃)和昼夜温差(9℃左右)... 采用物候观测和小气候监测法,研究了环境温度、湿度对红花石蒜(Lycoris radiata)生长节律的影响,为石蒜的栽培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结果表明,石蒜的叶片生长、抽葶与开花受气温的影响较大。适当的低温(9~19℃)和昼夜温差(9℃左右)有利于石蒜的营养生长,日均气温14℃左右最适合叶片的高生长;22℃以上会明显抑制叶片的生长,并启动叶片的衰老过程;高温(>26℃)高湿(>83%)且温差较小(<9℃)的环境则利于石蒜花器官的发育与开花,而花茎的伸长生长要求更高的温度(日均土温>31℃、日均气温>28℃)和较大的昼夜温差(9.8℃左右)。此外,持续日极端高温(28~30℃)、较大的"土-气"温差及长日照的环境很可能诱导石蒜生长相转换的综合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石蒜 温度 物候 生长发育
下载PDF
红花石蒜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左慧 杨志玲 +2 位作者 杨旭 谭梓峰 于华会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68-772,共5页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4个居群的红花石蒜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POPGEN32分析显示红花石蒜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很高,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2.31%,Shannon指数(H)为0.459 7,Ne i指数(I)为0.302 5;居群水平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多态位点百...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4个居群的红花石蒜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POPGEN32分析显示红花石蒜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很高,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2.31%,Shannon指数(H)为0.459 7,Ne i指数(I)为0.302 5;居群水平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多态位点百分率平均为49.65%,Shannon指数(H)平均为0.262 0,Ne i指数(I)平均为0.176 3;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503 5,基因流(Nm)为0.698 3。AMOVA分子变异分析显示:居群间遗传分化程度高,46.12%的变异发生在居群内,53.88%的变异发生于居群间。生境的片段化使居群间的基因流受阻,可能是居群间高遗传分化和居群水平低遗传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石蒜 I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遗传分化
下载PDF
红花石蒜的组织培养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燕 许锋 +1 位作者 李琳玲 程水源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7年第7期57-59,共3页
选用双鳞片法切割红花石蒜鳞茎为外植体,采用MS基本培养基,以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NAA和6-BA不同浓度配伍,研究了不同消毒时间和不同激素浓度对小植株诱导和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0.1%升汞溶液浸泡石蒜鳞茎10~15min消毒... 选用双鳞片法切割红花石蒜鳞茎为外植体,采用MS基本培养基,以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NAA和6-BA不同浓度配伍,研究了不同消毒时间和不同激素浓度对小植株诱导和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0.1%升汞溶液浸泡石蒜鳞茎10~15min消毒效果最好;MS+2mg/L6-BA+0.2mg/L NAA是小植株诱导的最佳培养基;MS+NAA2mg/L+6-BA2mg/L是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MS+2mg/L NAA对于小鳞茎的生根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石蒜 鳞茎 组织培养 不定芽 生根
下载PDF
施肥对红花石蒜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22
10
作者 杨志玲 谭梓峰 +1 位作者 杨旭 钱寿生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0-154,共5页
以2年生红花石蒜小球为研究对象.设6种施肥处理.研究物质积累和分配规律.结果表明。总鲜质量、球茎鲜质量、根鲜质量以及体积在施肥处理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叶鲜质量、萌芽数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折干率在处理间不存在显... 以2年生红花石蒜小球为研究对象.设6种施肥处理.研究物质积累和分配规律.结果表明。总鲜质量、球茎鲜质量、根鲜质量以及体积在施肥处理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叶鲜质量、萌芽数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折干率在处理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所有处理的叶片鲜质量与总鲜质量的相关系数最高,均值高于0.9911总干质量、球茎干质量和根干质量在施肥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叶片干质量在处理间达到显著差异,球茎干质量与总干质量的相关系数最高,均值在0.990以上;处理1~3有利于干鲜物质积累,为较好的施肥方案,建议在实践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 红花石蒜 施肥 营养物质 积累和分配
下载PDF
红花石蒜茎尖的玻璃化超低温保存 被引量:8
11
作者 林田 刘灶长 +2 位作者 李天菲 李锡香 罗利军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63-1066,共4页
2~3mm的石蒜茎尖放在MS+0.4mol·L-1蔗糖的培养基上预培养5d,在25℃下用预处理液处理20min,接着用冰浴的玻璃化保护剂PVS2在冰浴中处理80min后,换新鲜PVS2并迅速投入液氮。液氮保存24h后,于40℃水浴中快速解冻2min,用MS+1.2mol... 2~3mm的石蒜茎尖放在MS+0.4mol·L-1蔗糖的培养基上预培养5d,在25℃下用预处理液处理20min,接着用冰浴的玻璃化保护剂PVS2在冰浴中处理80min后,换新鲜PVS2并迅速投入液氮。液氮保存24h后,于40℃水浴中快速解冻2min,用MS+1.2mol·L-1蔗糖的液体培养基洗涤20min,滤纸吸干后接种到恢复培养基中,在25℃下暗培养7d后,转入光照强度为36μmol·m-2·s-1和光暗周期12/12h条件下培养。2周后的成活率最高可达90%,植株再生率达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石蒜 茎尖培养 玻璃化法 超低温保存
下载PDF
变温处理对红花石蒜鳞茎生理及开花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魏绪英 陈慧婷 +1 位作者 李金峰 蔡军火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86-1092,共7页
为进一步探究温度对休眠期石蒜的影响及有效的花期调控方法,以红花石蒜4年生鳞茎(D=(3.2±0.2)cm)为试验材料,调查了13种变温贮藏处理对鳞茎内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贮后生长与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较CK相比,20℃以上... 为进一步探究温度对休眠期石蒜的影响及有效的花期调控方法,以红花石蒜4年生鳞茎(D=(3.2±0.2)cm)为试验材料,调查了13种变温贮藏处理对鳞茎内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贮后生长与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较CK相比,20℃以上的变温(昼/夜)贮藏会显著促进红花石蒜提前出叶,25℃/15℃处理会显著提高翌年的开花率,30℃/30℃处理对出叶虽无显著影响,却会明显降低开花率;而5℃的低温处理不仅会相应地延迟红花石蒜的展叶时间,减少须根数,还会显著降低翌年的开花率,但不会显著影响切花品质。休眠期对鳞茎进行变温(25℃/15℃)或低温(5℃/5℃)贮藏(8周),会显著提高鳞茎内的可溶性糖含量(P<0.05),并相应提高可溶性蛋白和淀粉的相对含量(与CK相比)。贮藏时间(尤其在6~8周)也会显著影响鳞茎内的可溶性糖、淀粉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此外,鳞茎内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快速下降在一定程度与贮后的展叶期的提前呈现一定的关联(R=-0.823,P<0.01);由此推测,适度的变温处理有利于石蒜的花芽分化或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温 贮藏 红花石蒜 鳞茎生理 开花
下载PDF
红花石蒜中一个新的石蒜生物碱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隽 李正辉 +2 位作者 冯涛 刘吉开 艾洪莲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4-56,共3页
石蒜生物碱结构独特,生物活性多样.本文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半制备HPLC等方法,从采自昆明的红花石蒜球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了一个新的石蒜生物碱,通过高分辨质谱、红外、紫外以及一维、二维核磁共振等多种... 石蒜生物碱结构独特,生物活性多样.本文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半制备HPLC等方法,从采自昆明的红花石蒜球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了一个新的石蒜生物碱,通过高分辨质谱、红外、紫外以及一维、二维核磁共振等多种波谱手段确定了其结构,并命名为6β-ethoxycrinamine(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石蒜 石蒜生物碱 分离和结构鉴定
下载PDF
红花石蒜mago nashi(Lrmago)基因的克隆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晓丹 夏冰 +3 位作者 江玉梅 王春燕 彭峰 汪仁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85-887,共3页
关键词 红花石蒜 mago nashi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黔产红花石蒜中生物碱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誉怀 穆淑珍 +3 位作者 晏晨 孙志峰 张建新 郝小江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17-522,共6页
目的对黔产红花石蒜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应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黔产红花石蒜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加兰他敏(galanthami... 目的对黔产红花石蒜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应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黔产红花石蒜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加兰他敏(galanthamine,1)、水仙花碱(tazettine,2)、网球花胺(haemanthamine,3)、去甲基加兰他敏(O-demethylgalantamine,4)、2-羟基-6-甲氧基香水仙灵(2α-hydroxyl-6-O-methyloduline,5)、小星蒜碱(hippeastrine,6)、高石蒜碱(homolycorine,7)、9-O-去甲基高石蒜碱(9-O-demethylhomolycorine,8)、葱莲碱(zephyranthine,9)、力可拉敏(lycora-mine,10)、6α-去氧-8-氧多花水仙碱(macronine,11)。结论化合物3、5和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和4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同时首次对化合物11进行了NMR数据的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石蒜 生物碱 分离鉴定
下载PDF
温州地区红花石蒜野生资源分布及其特性观察
16
作者 姚丽娟 钱仁卷 +2 位作者 徐晓薇 张旭乐 杨燕萍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5期189-190,共2页
红花石蒜(Lycoris radiate)又名石蒜,是分布最广的一个种.也是我国较少能在夏秋开花的重要观赏花卉之一,其花形奇特,花色艳丽,可作切花、盆花和地被植物之用.被誉为“中国郁金香”、“蜘蛛百合”。我所植物园林间地被已种有石... 红花石蒜(Lycoris radiate)又名石蒜,是分布最广的一个种.也是我国较少能在夏秋开花的重要观赏花卉之一,其花形奇特,花色艳丽,可作切花、盆花和地被植物之用.被誉为“中国郁金香”、“蜘蛛百合”。我所植物园林间地被已种有石蒜,每年秋季林间地被红花怒放,景色迷人。石蒜的观赏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生长发育期,一是在其营养生长期的前期,此时叶色浓绿,叶片似水仙而比水仙端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石蒜 资源分布 温州地区 特性 野生 地被植物 生长发育期 营养生长期
下载PDF
红花石蒜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研究
17
作者 柳正葳 张露 龙婉婉 《现代园艺》 2009年第8期32-33,共2页
红花石蒜(Lyeoris radiata Herb.)是一类经济价值较大的球根花卉植物,素有“中国郁金香”之美称。因石蒜开花时无叶陪伴。夏秋季叶落后花茎突然从裸露的地面开出美丽的花朵,颇为奇特,在国外又称之为“魔术花”,主要分布于长江中... 红花石蒜(Lyeoris radiata Herb.)是一类经济价值较大的球根花卉植物,素有“中国郁金香”之美称。因石蒜开花时无叶陪伴。夏秋季叶落后花茎突然从裸露的地面开出美丽的花朵,颇为奇特,在国外又称之为“魔术花”,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尤其以温暖地区种类繁多。本研究对石蒜小孢子发生、雄配子体的形成与发育及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和研究,以丰富石蒜胚胎学和生物学资料,并为其切花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配子体发育 红花石蒜 小孢子发生 长江中下游地区 生物学特性 花卉植物 经济价值 温暖地区
下载PDF
红花石蒜生物碱成分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靳朋举 张于 +2 位作者 郝小江 王清 李顺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19-1323,共5页
我们实验室的前期研究发现红花石蒜中的石蒜西啶类生物碱具有较强的抗烟草花叶病毒(TMV)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开展了对红花石蒜化学成分的研究。从红花石蒜中共分离的到11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鉴定(~1H NMR、^(13)... 我们实验室的前期研究发现红花石蒜中的石蒜西啶类生物碱具有较强的抗烟草花叶病毒(TMV)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开展了对红花石蒜化学成分的研究。从红花石蒜中共分离的到11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鉴定(~1H NMR、^(13)C NMR、2D NMR、HR-ESI-MS)分别鉴定为pancratinine D(1)、小星蒜碱(2)、8-O-去甲基高石蒜碱(3)、6α-O-甲基石蒜伦碱(4)、力克拉敏(5)、水仙花碱(6)、石蒜碱(7)、力克拉敏N-氧化物(8)、去甲基加兰他敏(9)、二氢石蒜碱(10)、文殊兰碱(11)。采用半叶枯斑法,对其中的三个化合物1、3、10进行了抗TMV活性筛选,发现均有一定的抗TMV活性。其中化合物3的抑制率超过阳性对照宁南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花叶病毒 红花石蒜 生物碱 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
下载PDF
电子束转靶X射线对红花石蒜、韭兰的诱变效应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玲 王丹 +8 位作者 闵可怜 陈敏 黎熠睿 湛晓蝶 杨青青 崔正旭 田甲 陈浩 黄敏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20-626,共7页
【目的】本试验以研究电子束转靶X射线对红花石蒜、韭兰的辐射诱变效应为目的。【方法】以剂量分别为25、50、75、100 Gy,能量为2 MeV 10 Ma的电子束转靶X射线辐照红花石蒜和韭兰种球,统计分析辐照后的发芽率、株高、叶片数量、叶片面... 【目的】本试验以研究电子束转靶X射线对红花石蒜、韭兰的辐射诱变效应为目的。【方法】以剂量分别为25、50、75、100 Gy,能量为2 MeV 10 Ma的电子束转靶X射线辐照红花石蒜和韭兰种球,统计分析辐照后的发芽率、株高、叶片数量、叶片面积、根长、根数、可溶性糖、还原糖及淀粉含量。【结果】不同剂量的辐照对植株均有损伤效应,主要表现为发芽滞后,植株变矮,叶片数量变少,叶面积减小,根长变短,根的数量减少;处理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均大于对照组,红花石蒜的还原糖含量低于对照组,韭兰的还原糖随着辐照剂量的升高呈现出先下降再上升趋势。处理组之间的生长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展现出来的形态特征相似,但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较大,红花石蒜和韭兰在经电子束转靶X射线辐照后生长均受到抑制。【结论】本研究主要探索不同剂量的电子束转靶X射线对红花石蒜、韭兰的生长发育影响,以期为成功选育新品种奠定基础,为辐照诱变育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石蒜 韭兰 电子束转靶X 射线 辐射 种球
下载PDF
红花石蒜开花过程中不同部位糖类和蛋白质含量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瑶 蔡军火 +4 位作者 魏绪英 马美霞 杨玉 吴靖 萨日娜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19-1427,共9页
【目的】石蒜属为东亚特有,具有较高的药用和观赏价值。了解石蒜的开花规律,尤其是开花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可为有效调控花期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以不同开花时期红花石蒜的根系、鳞茎、花葶为研究材料,首先采用定株观察法进行开花物候... 【目的】石蒜属为东亚特有,具有较高的药用和观赏价值。了解石蒜的开花规律,尤其是开花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可为有效调控花期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以不同开花时期红花石蒜的根系、鳞茎、花葶为研究材料,首先采用定株观察法进行开花物候形态学观测,再分别采用蒽酮比色法、考马斯亮蓝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器官内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淀粉、葡萄糖、果糖、蔗糖含量。【结果】(1)在红花石蒜开花过程中,鳞茎内的蔗糖和葡萄糖含量呈逐渐升高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则呈先升后降趋势,而淀粉、果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变化不显著。(2)在开花过程中,花葶和根系内的6种内含物的含量均有显著变化。其中,从出葶期至始花期,花葶和根系内的可溶性蛋白质和蔗糖含量均呈显著下降趋势,花葶内的葡萄糖含量则持续上升,根系内的葡萄糖含量则呈先升后降趋势;而花葶与根内的果糖含量变化趋势正好相反。(3)不同器官间的6种内含物的含量差异显著。其中,可溶性糖、果糖、蔗糖、可溶性蛋白质均以鳞茎中最高;葡萄糖含量以花葶中最高,而淀粉含量却以根系中最高。(4)鳞茎内葡萄糖的含量变化与开花时期呈极显著正相关,蔗糖的含量变化与开花时期呈极显著负相关;且葡萄糖与可溶性糖、蔗糖的含量变化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淀粉、果糖含量变化的相关性均不显著。【结论】石蒜开花是一个耗能过程,且以可溶性糖中的蔗糖消耗最为显著。同时,石蒜的开花也是一个能量合成过程,主要表现为体内有大量的葡萄糖积累,这可能与花葶的光合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石蒜 开花期 可溶性蛋白 糖类物质 不同器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