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添加纤维素酶与藜麦麸皮及小麦麸皮对台湾红藜青贮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赵小雪 郭凤根 罗富成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64-770,共7页
为研究纤维素酶与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麸皮及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麸皮对台湾红藜(Chenopodium formosanum Koidz.)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本试验设对照组(CK)、纤维素酶组(0.5 g·kg^(-1)鲜草,A1)、纤维素酶(0.5 g&... 为研究纤维素酶与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麸皮及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麸皮对台湾红藜(Chenopodium formosanum Koidz.)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本试验设对照组(CK)、纤维素酶组(0.5 g·kg^(-1)鲜草,A1)、纤维素酶(0.5 g·kg^(-1)鲜草)+5%藜麦麸皮组(A2)、纤维素酶(0.5 g·kg^(-1)鲜草)+5%小麦麸皮组(A3)等4个处理组合,青贮60 d后分析发酵品质。结果表明:CK组在感官评价上低于试验组;与CK相比,A2,A3组粗蛋白含量、相对饲喂价值、粗饲料分级指数显著提高,中性洗涤纤维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的pH值均显著低于CK(P<0.05),根据Fleigh评分法,CK,A1组饲料品质为良,A2,A3组为优;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纤维素酶(0.5 g·kg^(-1)鲜草)+5%藜麦麸皮可显著提高台湾红藜青贮饲料的饲用价值,效果最佳,上述结果为藜麦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红藜 青贮品质 纤维素酶 麦麸皮 小麦麸皮
下载PDF
贮藏时间及纤维素酶对台湾红藜青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赵小雪 郭凤根 罗富成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6-80,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贮藏时间及纤维素酶对台湾红藜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分为2组,对照组与纤维素酶组(0.5 g/kg),贮藏60、120、180、240 d分析发酵品质。结果显示: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红藜粗蛋白、干物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及乳酸含量呈下... 试验旨在研究贮藏时间及纤维素酶对台湾红藜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分为2组,对照组与纤维素酶组(0.5 g/kg),贮藏60、120、180、240 d分析发酵品质。结果显示: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红藜粗蛋白、干物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及乳酸含量呈下降趋势,粗脂肪、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乙酸含量逐渐增加。贮藏时间及纤维素酶均对粗蛋白含量、pH值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乳酸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二者交互作用对粗脂肪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pH值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氨态氮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60 d红藜的相对饲喂价值及粗饲料分级指数显著高于其他贮藏时间(P<0.05),且酶贮处理得分均高于对应的直接青贮。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酶贮60 d及120 d品质较好,直接青贮180、240 d品质较差。研究表明,贮藏时间、纤维素酶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影响台湾红藜青贮饲料的品质,青贮饲料贮藏时间不宜超过4个月,无添加剂时贮藏时间越长青贮品质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 台湾红藜 贮藏时间 纤维素酶 青贮品质
下载PDF
红藜种子黄酮物质的提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涛 刘婷 周琼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8期173-179,共7页
以台湾红藜(Chenopodium formosanum Koidz)种子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法,探讨酶的质量分数、料液比、酶解温度和超声时间等因素对台湾红藜种子黄酮物质提取的影响,并通过分析台湾红藜种子黄酮物质对DPPH·和·OH的清除能力测定... 以台湾红藜(Chenopodium formosanum Koidz)种子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法,探讨酶的质量分数、料液比、酶解温度和超声时间等因素对台湾红藜种子黄酮物质提取的影响,并通过分析台湾红藜种子黄酮物质对DPPH·和·OH的清除能力测定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提取红藜种子黄酮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质量分数0.6%的纤维素酶,料液比1∶40,酶解温度60℃,超声时间10 min。在此条件下,黄酮物质的提取率高达27.81 mg/g。体外抗氧化性试验显示,从台湾红藜种子中提取的黄酮物质对DPPH·和·OH的清除率分别达92.91%和94.72%,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藜(Chenopodium formosanum Koidz)种子 黄酮 工艺优化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5个红藜品系在浙西南地区的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叶增新 何勇清 +2 位作者 吴应齐 陈吴伟 周秋慧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11期2684-2687,共4页
为了筛选适宜浙西南地区种植的红藜品系,我们对收集的5个红藜品系的农艺性状、抗病性状和生产性状等指标进行考察,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对其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个红藜品系皆能在浙西南地区正常成熟,全生育期在104~117 d;Q_(1)... 为了筛选适宜浙西南地区种植的红藜品系,我们对收集的5个红藜品系的农艺性状、抗病性状和生产性状等指标进行考察,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对其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个红藜品系皆能在浙西南地区正常成熟,全生育期在104~117 d;Q_(1)品系株型高大,抗病性及生产性状相对较好。对14个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表明,提取的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8.789%;根据主成分综合评价,筛选出综合评价得分>0,适应性最好的2个品系Q_(1)和Q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藜 主成分 农艺性状 浙西南地区 综合评价
下载PDF
播期与地力对藜麦品种红藜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奕浪 范道付 +5 位作者 吴应齐 何勇清 吴俊 姚理武 余久华 陈吴伟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10期1935-1937,1940,共4页
进行不同播期和地力对藜麦品种红藜农艺性状影响的试验,在土壤肥力等级分别为大田(P1)和油茶林下(P2)分别布设7月3日至8月5日(D1~D4)4个播期。结果表明:1)4个播期的红藜皆能正常成熟,全生育期83~118 d,总体上,随着播期的推迟,生育期延长... 进行不同播期和地力对藜麦品种红藜农艺性状影响的试验,在土壤肥力等级分别为大田(P1)和油茶林下(P2)分别布设7月3日至8月5日(D1~D4)4个播期。结果表明:1)4个播期的红藜皆能正常成熟,全生育期83~118 d,总体上,随着播期的推迟,生育期延长;随着地力等级下降,生育期缩短7~20 d。2)随着播期的推迟,倒伏率下降;分枝数、有效分枝数减少,第1有效分枝部位上移,株高、茎粗、主穗粗、主穗长呈抛物线变化趋势。地力等级间的倒伏率差别不明显,但P1的株高、茎粗、第1有效分枝部位、分枝数、有效分枝数显著大于P2。3)随播期推迟,产量呈抛物线变化趋势,D2播期产量最高,D1播期次之,D3、D4最低;相同播期P1、P2产量间存在一定差异,以D1播期差别最大,D2播期次之,D3、D4播期产量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藜 播期 地力等级 农艺性状 产量 庆元
下载PDF
门头沟区台湾红藜引种栽培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喻泓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1期257-258,271,共3页
台湾红藜7月底开始抽穗开花,9月下旬至10月初成熟,平均谷物产量可达178 kg/亩,表现出较好的生长适宜性和丰产特性,门头沟山区比较适宜台湾红藜的栽培种植。幼苗期是台湾红藜生产管理的关键时期,应依据土壤墒情适时进行浇水灌溉;生长期... 台湾红藜7月底开始抽穗开花,9月下旬至10月初成熟,平均谷物产量可达178 kg/亩,表现出较好的生长适宜性和丰产特性,门头沟山区比较适宜台湾红藜的栽培种植。幼苗期是台湾红藜生产管理的关键时期,应依据土壤墒情适时进行浇水灌溉;生长期进行一般的锄草松土、浇水、施肥等农作物生产管理措施即可。台湾红藜抗性强,病虫害也较少,基本不需要进行药物防治或仅在危害发生地段进行针对性的局部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红藜 引种栽培 生产管理
下载PDF
台湾红藜皂苷诱导乳腺癌4T1细胞凋亡的机制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周业威 陈松彪 +2 位作者 王宗华 陈燕琼 朱艳阳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8279-8285,共7页
探讨台湾红藜皂苷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法和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和纯化台湾红藜皂苷;通过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台湾红藜皂苷对4T1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 探讨台湾红藜皂苷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法和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和纯化台湾红藜皂苷;通过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台湾红藜皂苷对4T1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凋亡情况;最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和Bcl-2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台湾红藜皂苷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4T1细胞增殖(IC50为123.9μg/mL);流式结果显示,低浓度台湾红藜皂苷可以促进细胞凋亡,但对细胞周期影响不大;其中,与凋亡相关的Bax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调,而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调。这些研究初步表明台湾红藜皂苷对小鼠乳腺癌4T1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能够促进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Bax/Bcl-2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红藜 皂苷 乳腺癌 凋亡
原文传递
药用植物红落藜组织培养研究
8
作者 何碧珠 吴少华 邱万翔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308-312,共5页
以红落藜为试验材料,进行茎段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75%酒精5s+0.1%升汞8min既可进行彻底消毒,又保证具有较高的成活率;通过初代培养筛选出NAA为最适的生长激素,最适培养基为MS + 6-BA 1.5 mg?L-1 + NAA 0.2mg... 以红落藜为试验材料,进行茎段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75%酒精5s+0.1%升汞8min既可进行彻底消毒,又保证具有较高的成活率;通过初代培养筛选出NAA为最适的生长激素,最适培养基为MS + 6-BA 1.5 mg?L-1 + NAA 0.2mg?L-1+琼脂0.8%+蔗糖2%+活性炭0.2%;通过继代培养筛选出最适培养基为MS + 6-BA 2.0 mg?L-1 + NAA 0.2mg?L-1+琼脂0.8%+蔗糖2%+活性炭0.2%;最适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 + IBA1.0 mg?L-1 + NAA 0.1mg?L-1+琼脂0.8% + 蔗糖2% + 活性炭0.2%,生根率为80%。当试管苗叶片数3~5片,苗高2cm~3cm,生根数3~4条时,移栽至蛭石和腐殖土(1∶2)混合的基质中,保湿遮阴,成活率可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茎段 丛生芽 组织培养 植株再生 快速繁殖
下载PDF
Rapid Detection on Quinoa Fiber Based on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9
作者 曹晓宁 田翔 +5 位作者 王君杰 刘思辰 穆志新 陆平 陶梅 乔治军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6年第10期2383-2385,2422,共4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a rapid determination method for fiber content in grains of quinoa. [Method] Near infrared spectra of 100 quinoa samples were collected. The predicted models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fiber c... [Objective] To explore a rapid determination method for fiber content in grains of quinoa. [Method] Near infrared spectra of 100 quinoa samples were collected. The predicted models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fiber contents in the grains were built using near infrared transmittance spectroscopy (NITS). [Result] In the wavelength range of 10 000-4 000 cm-1, the near infrared quantitative model of quinoa crude fiber was set up via first derivative + vector normalization preprocessing and combining with the data from chemical methods. The calibration and prediction effect were best, and then the cross validation determination coefficient (FFcv) and external validation determination coefficient (FFval) of fiber by near in- frared quantitative model were 0.884 8 and 0.876 1,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model of NITS about complete grains quinoa fiber can be available for fast detecting quinoa fiber cont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nopodium quinoa Willd FIBER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不同藜麦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10
作者 温日宇 刘建霞 +4 位作者 张珍华 郭耀东 代旭瑶 姜庆国 樊丽生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1-126,共6页
为研究不同干旱程度对不同藜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期耐旱性的影响,以忻藜1号(黑藜)、忻藜2号(白藜)和忻藜3号(红藜)为材料,采用培养皿萌发、土培育苗的方法,设置6个PEG 6000浓度梯度(0、5%、10%、15%、20%、25%),对3种藜麦的种子和幼苗... 为研究不同干旱程度对不同藜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期耐旱性的影响,以忻藜1号(黑藜)、忻藜2号(白藜)和忻藜3号(红藜)为材料,采用培养皿萌发、土培育苗的方法,设置6个PEG 6000浓度梯度(0、5%、10%、15%、20%、25%),对3种藜麦的种子和幼苗进行处理,测定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下胚轴长、根长等指标和幼苗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随着PEG 6000浓度的升高,藜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下胚轴长和根长都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用回归分析求得白藜半致死PEG 6000干旱胁迫浓度为20.02%,黑藜为20.25%,红藜为24.70%;(2)随着PEG 6000浓度的升高,3种藜麦幼苗SOD和POD活性都呈先升后降的趋势;MDA和脯氨酸含量与干旱胁迫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由此可得,红藜耐旱性最强,黑藜次之,白藜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藜 干旱胁迫 种子萌发 生理特性
原文传递
Enrichment of Resveratrol in Wine through a New Vinification Procedure 被引量:2
11
作者 Raul Francisco Pastor Magdalena Raquel Gargantini +6 位作者 Marcelo Murgo Sebastian Prieto Humberto Manzano Carla Aruani Claudia In6s Quini Maria-Isabel Covas Roberto H6ctor Iermoli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2015年第7期327-333,共7页
Sulphur dioxide is used in the vinification process as an antimicrobial agent, but it is also considered as an important risk factor for liver diseases. Stilbenes have inhibitory effects on the growth of lactic acid b... Sulphur dioxide is used in the vinification process as an antimicrobial agent, but it is also considered as an important risk factor for liver diseases. Stilbenes have inhibitory effects on the growth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strains isolated from wine.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the viability of obtaining free-SO2 resveratrol-enriched red wines. Substitution of sulfite (7 g/100kg) for resveratrol (150 mg/L and 300 mg/L) in the vinification process did not change the basic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wine or its sensorial profile To the best of the authors'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this type of vinification procedure is repor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nification sulfur dioxide RESVERATROL WINE enrichmen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