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人血清地红霉胺浓度及其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本杰 郭瑞臣 卜凡龙 《中国药事》 CAS 2005年第3期175-177,共3页
进行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测定人血清中地红霉胺浓度的方法学及其药动学研究。血清样品经0 1mol·L-1氢氧化钠溶液 0 .1ml碱化 ,乙酸乙酯提取 ,采用HypersilODS2色谱柱 ;乙腈∶甲醇∶水 (6 2∶30∶8,V V V)流动相 ;流速为 1.0ml&... 进行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测定人血清中地红霉胺浓度的方法学及其药动学研究。血清样品经0 1mol·L-1氢氧化钠溶液 0 .1ml碱化 ,乙酸乙酯提取 ,采用HypersilODS2色谱柱 ;乙腈∶甲醇∶水 (6 2∶30∶8,V V V)流动相 ;流速为 1.0ml·min-1。质谱条件为AP -ESI离子源 ,正离子模式 ,电喷雾电压 35psig ,干燥气 (N2 )流速 10.0L·min-1,干燥气温度 32 0℃ ,毛细管电压 4 0 0 0V ,碎片电压 170V ,选择性监测质荷比 (M Z)为 735.5的分子离子峰 (M +H)。结果 :在 5.0~ 12 0 0 . 0ng·ml-1范围内地红霉胺血清浓度呈线性关系 ,方法回收率大于 90 %。试验制剂地红霉素肠溶胶囊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 97.0 3%± 9.98%。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测定人血清中地红霉胺浓度 ,灵敏、准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霉胺 药动学 生物利用度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血清中红霉胺 被引量:1
2
作者 魏敏吉 赵彩芸 +3 位作者 吕媛 张朴 张明 刘燕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07-910,共4页
建立了人血清中地红霉素活性代谢物红霉胺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用甲基叔丁基醚萃取血清中红霉胺,用NBD-Cl衍生化后于反相C18柱上进行分离测定。流动相为V(0.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pH6.0)∶V(乙腈)=80∶20混合液,流速为1.0 mL/m... 建立了人血清中地红霉素活性代谢物红霉胺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用甲基叔丁基醚萃取血清中红霉胺,用NBD-Cl衍生化后于反相C18柱上进行分离测定。流动相为V(0.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pH6.0)∶V(乙腈)=80∶20混合液,流速为1.0 mL/min,地洛他定为内标,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010~1.245 mg/L,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9%。最低定量限为10μg/L。应用本方法对受试者给予地红霉素后血清中的红霉胺浓度进行了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霉胺 高效液相色谱 氯化硝基苯并氧二氮茂 柱前衍生化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红霉胺的含量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茜 王桂凤 +3 位作者 陈天书 杨伦 史振鹏 邸东华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93-396,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人体内红霉胺血药质量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为地红霉素药物动力学研究提供方法学依据。方法待测血浆0.5mL用乙醚-二氯甲烷萃取。色谱柱:Zobax XDB C18柱;流动相:甲醇-水-甲酸(体积比80:20:0.5... 目的建立测定人体内红霉胺血药质量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为地红霉素药物动力学研究提供方法学依据。方法待测血浆0.5mL用乙醚-二氯甲烷萃取。色谱柱:Zobax XDB C18柱;流动相:甲醇-水-甲酸(体积比80:20:0.5);流速:0.6mL·min^-1。液相色肾串联质谱采用多反应离子检测,正离子模式。结果血浆中无干扰测定的内源性物质;每个样品分析时间小于4min;线性范围为1.0~1000μg·L^-1,定量下限为1.0μg·L^-1;批内、批间精密度均小于15%。结论LC-MS-MS法可用于红霉胺的临床药物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霉胺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血浆浓度 含量测定
下载PDF
(9S)-红霉胺合成工艺的改进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明东 刘超 +1 位作者 罗小勇 范举正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8-169,共2页
目的改进地红霉素关键中间体(9S)-红霉胺的合成工艺。方法以红霉素为原料,经亲核加成、重氮化、氢化三步合成(9S)-红霉胺。结果优化工艺后,(9S)-红霉胺总收率为45.8%。结论改进后的方法成本低,操作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 (9S)-红霉胺 合成 中间体
下载PDF
超声波作用下NaBH_4/ZrCl_4还原9(E)-红霉素肟制备9(S)-红霉胺(英文)
5
作者 张为革 包凯 +7 位作者 林金光 王虹 张良 张传良 任岩 屈英薇 王乃利 姚新生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13-115,共3页
9(S) - 红霉胺是合成地红霉素和CP -5 4 4 372的中间体,此化合物可在超声波的作用下利用NaBH4/ZrCl4于室温下还原9(E) - 红霉素肟制得,收率为6 9% ,其结构经IR、NMR和MS确证。该方法是制备9(S) - 红霉胺的方便、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药物化学 工艺改进 还原反应 红霉胺 超声作用
下载PDF
人血浆中红霉胺的LC-MS/MS法测定
6
作者 郭立志 赵曦 +2 位作者 杨汉煜 殷立新 任进民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62-365,共4页
建立了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红霉胺的含量。样品用固相萃取提取,采用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5%甲酸水溶液(50∶50),以酚妥拉明为内标,电喷雾离子化,选择正离子多离子反应监测(MRM),检测离子分别为m/z735.7→577.5(红霉胺)和m/z282.2→2... 建立了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红霉胺的含量。样品用固相萃取提取,采用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5%甲酸水溶液(50∶50),以酚妥拉明为内标,电喷雾离子化,选择正离子多离子反应监测(MRM),检测离子分别为m/z735.7→577.5(红霉胺)和m/z282.2→212.2(内标)。红霉胺在5~1000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回收率大于93%,提取回收率大于90%,日内和日间RSD小于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霉胺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固相萃取 测定
下载PDF
微波辐射催化下一步合成红霉胺衍生物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涛 姜凤超 +1 位作者 蒋云霞 陈阳建 《中国药师》 CAS 2006年第8期694-697,共4页
目的:寻找合成红霉胺衍生物的简便方法。方法:以红霉素A和相应的胺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利用Leuckart反应一步合成目标化合物。结果:合成了6个红霉胺衍生物,其结构均经IR、ESI-MS及13C-NMR确证。结论:微波辐射催化下一步合成红霉胺衍生物,... 目的:寻找合成红霉胺衍生物的简便方法。方法:以红霉素A和相应的胺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利用Leuckart反应一步合成目标化合物。结果:合成了6个红霉胺衍生物,其结构均经IR、ESI-MS及13C-NMR确证。结论:微波辐射催化下一步合成红霉胺衍生物,方法简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合物制备 微波辐射 红霉胺 Leuckart反应
下载PDF
地红霉素的合成 被引量:6
8
作者 安明 常珍 +1 位作者 高雷 李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26-528,共3页
以红霉素 A为原料 ,与水合肼缩合后 ,经重氮化 /硼氢化钠还原制得 (9S) -红霉胺 ,再与 2 - (2 -甲氧乙氧基 )乙醛缩合 ,精制后得到地红霉素 ,总收率 37%。本制备工艺立体选择性高、反应条件温和。
关键词 (9S)-红霉胺 合成
下载PDF
地红霉素肠溶颗粒在健康人体的生物利用度及药动学
9
作者 张志华 周彦彬 +1 位作者 丁劲松 田娟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建立正常人血浆中红霉胺HPLC-MS测定法,研究地红霉素两种肠溶制剂的人体生物利用度和药动学。方法:以克拉霉素为内标,血浆样品碱化后用乙酸乙酯萃取,经Thermo Hypersil-Hypurity C18柱(150mm×2.1mm,5μm)分离,以MS... 目的:建立正常人血浆中红霉胺HPLC-MS测定法,研究地红霉素两种肠溶制剂的人体生物利用度和药动学。方法:以克拉霉素为内标,血浆样品碱化后用乙酸乙酯萃取,经Thermo Hypersil-Hypurity C18柱(150mm×2.1mm,5μm)分离,以MS检测器检测。采用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将1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等分成两组,分别单剂量口服0.5g地红霉素肠溶颗粒剂(试验制剂T)或地红霉素肠溶片(参比制剂R)。结果:红霉胺与内标分离度好,内源性杂质不干扰测定。红霉胺浓度在3.1—736μg/L范围内与峰面积比线性关系良好,最小可定量浓度为3.1μg/L。回收率为97.0%-99.1%(n=5),日内RSD为4.0%-9.9%(n=5);日间RSD为4.4%-11.2%(n=15)。T与R的Tmax分别为(2.6±0.7)h、(2.6±0.8)h;Cmax分别为(339.4±118.1)μg/L和(360.8±139.5)μg/L;AUC0→144分别为(3 225.0±986.5)μg·h/L和(3 188.2±1057.9)μg·h/L;T1/2分别为(44.7±3.5)h和(42.6±5.9)h。与参比制剂相比,试验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3.1±17.5)%。药动学参数经多因数方差分析显示周期间与制剂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单侧t检验表明接受T与R生物等效的假设,经计算90%置信区间均在规定值内。结论:T与R为生物等效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霉胺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相对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