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红黏土地层静压闭口管桩残余应力模型试验分析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王家全
刘垒雷
朱庆盛
张昊
-
机构
广西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78-1886,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469005)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15GXNSFAA139270
+1 种基金
No.2015GXNSFAA139257)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No.YCSZ2014200)~~
-
文摘
在典型的上硬、下软红黏土地层中静压管桩滞留的残余应力对基桩承载特性有较大影响。通过自行设计模型试验设备进行红黏土地层单、群桩静压闭口管桩室内试验,分析3种桩径下静压单、群桩残余应力的变化规律及时间效应。结果表明,静压管桩桩身残余应力沿桩身从上到下先增大后变小,呈折线型分布;对于典型的红黏土上硬、下软地层,桩端持力层位于硬塑层和可塑层时,桩身和桩端残余应力均较小;当管桩压入到基岩持力层后桩端受约束增强,桩身和桩端残余应力明显增大;静压单桩完成后静置初期桩身残余应力时间效应比较明显,减小幅度较大,复压后而后随着休止时间的延长,桩身残余应力呈指数型衰减至一较低稳定值;静载试验时忽略残余应力就将认为整个桩身所受压力偏小,偏大计算中性面以上侧摩阻力7.97%,偏小计算中性面以下侧摩阻力8.33%和桩端阻力2.29%。
-
关键词
红黏土地层:静压管桩
残余应力
群桩
时间效应
-
Keywords
red clay foundation
jacked pipe pile
residual stress
pile group
time effect
-
分类号
TU47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红黏土地层开口管桩土塞效应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9
- 2
-
-
作者
王家全
彭泰
黄柳云
张昊
-
机构
广西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
出处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3-77,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69005)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GXNSFAA139257
+2 种基金
2015GXNSFAA139270)
广西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GKYC201627)
广西高校科研项目(2013YB177)
-
文摘
为研究红黏土上硬下软地层中开口管桩的土塞问题,对3种不同直径的镀锌开口管桩进行室内静压沉桩模型试验,以分析单桩、群桩土塞高度的变化规律和红黏土地层管桩土塞效应的机理。结果表明:土塞高度随着管桩压入深度的增大不断增大,当桩压入到红黏土层上硬下软界面(硬塑层和可塑层交界面)后,土塞高度停止增长,持续到压入可塑层一定深度后土塞高度继续增长直到压桩结束,表明土层类型对土塞效应影响显著;土塞高度与压桩顺序关系并不明显,单桩与群桩的土塞高度基本相同;所有的管桩均在到达红黏土软塑层时出现土塞完全闭合的情况,管桩由硬塑层打入软塑层时,土塞闭塞作用很强;从软塑层打入持力层过程中,土塞增量填充率变大较明显,土塞闭塞作用减弱。
-
关键词
红黏土地层
开口管桩
土塞效应
模型试验
-
Keywords
red clay ground
open-ended pipe pile
soil plug effect
model test
-
分类号
TU473.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TU446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
-
题名岩溶地区红黏土地层深基坑支护设计实例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唐峥嵘
-
机构
东华理工大学
-
出处
《土工基础》
2017年第1期29-32,共4页
-
文摘
红黏土广泛分布于我国云南、广西、贵州等地区,岩溶地区红黏土地层往往有着许多不良地质作用。通过某基坑支护工程实例分析,介绍了一套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解决了岩溶地区红黏土层上硬下软,开挖裂隙大,土洞岩溶水难以排放的问题,该方案为岩溶地区红黏土层基坑工程的开挖与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
关键词
深基坑
红黏土地层
排水
-
Keywords
Deep Excavations
Red Clay
Drainag
-
分类号
TU47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红粘土地质开口管桩上浮特性的模型试验
- 4
-
-
作者
王家全
叶斌
黄柳云
张昊
-
机构
广西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
出处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26-1233,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69005)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5GXNSFAA139257
+2 种基金
2015GXNSFAA139270
2017GXNSFAA198170)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YCSW2018201)
-
文摘
针对红粘土上硬下软地层中开口管桩上浮问题,分别进行了三类不同桩径的开口管桩室内沉桩模型试验,研究单桩和群桩静压沉桩试验中上浮量变化规律和土塞效应对开口管桩上浮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桩上浮量主要由静压沉桩引起的管桩弹性压缩经卸荷回弹产生的变形提供;群桩静压上浮与施工顺序、桩间距以及位置有关,先压入的管桩上浮量大于后压入的管桩上浮量,且先压入桩的上浮速度随着后压入桩的桩间距减小而增加;桩位对桩上浮的影响强度顺序由高到低依次是中心桩位、边桩位、角桩位;当开口管桩从硬塑层压入至可塑层一定深度后,由于土塞完全闭塞的影响,导致挤土效应增强,有别于闭口管桩静压至在软硬交界面处出现的短暂上浮量增长休止的状况,开口管桩群桩挤土上浮量表现出显著上升趋势。
-
关键词
红黏土地层
开口桩
土塞效应
模型试验
-
Keywords
red clay soil layer
open-ended pile
soil plug effect
model test
-
分类号
TU473.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