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达木盆地红116井区岩性油藏成藏模式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白东来 孟庆洋 +3 位作者 付晓飞 桂丽黎 张月 陈琰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0-227,共8页
为进一步细化柴达木盆地红柳泉地区成藏过程的研究,针对红116井区下干柴沟组岩性油藏中原油成熟度的差异性,采用生物标志化合物对比、沉积相研究、荧光光谱等方法,对该地区的成藏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位于下干柴沟组的储... 为进一步细化柴达木盆地红柳泉地区成藏过程的研究,针对红116井区下干柴沟组岩性油藏中原油成熟度的差异性,采用生物标志化合物对比、沉积相研究、荧光光谱等方法,对该地区的成藏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位于下干柴沟组的储层中发育有上部(深度介于3 248至3 252 m)的未熟原油(Ro<0.5%)、中部(深度介于3 328.5至3 334.5 m)的成熟原油(0.8%<Ro<0.9%)和下部(深度介于3 368至3 376 m)的低熟原油(0.5%<Ro<0.7%)3种原油。在沉积砂体质量由下至上逐渐变差及两期成藏的前提条件下,早期的未熟油通过侧向运移至砂体质量最好的下部储层,后因构造变动向上调整至现今位置;晚期形成的低熟油和少量成熟油在密度分异的作用下,致使轻质成熟油聚集在中部储层,中质低熟油聚集在下部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116井区 成熟度 成藏模式 下干柴沟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