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厦门港纤小裸甲藻(Takayama pulchellum)的形态、生长及分子特征 被引量:8
1
作者 顾海峰 孙军 +2 位作者 邹迎麟 方琦 蓝东兆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21-1027,共7页
在2003年厦门港发生的一次裸甲藻赤潮中分离得到了纤小裸甲藻(Takayamapulchellum),并对其形态学进行了光镜和电镜的观察,该株藻细胞个体较小,长约20~23μm,宽约14~20μm。藻细胞外表卵圆形,细胞上壳有一条明显的S形顶沟,顶沟是特异... 在2003年厦门港发生的一次裸甲藻赤潮中分离得到了纤小裸甲藻(Takayamapulchellum),并对其形态学进行了光镜和电镜的观察,该株藻细胞个体较小,长约20~23μm,宽约14~20μm。藻细胞外表卵圆形,细胞上壳有一条明显的S形顶沟,顶沟是特异性的反S形。与模式种相比,这一株裸甲藻细胞核更靠上部,大部分细胞横沟都没有偏移。纤小裸甲藻在盐度为28时比生长率最大,达到0.42,随着盐度下降,比生长率也跟着下降,当盐度下降到16时,生长率为0。盐度范围在8~16时,超过80%的藻类能存活48h;当盐度低于4时,生长率和存活率都为0。24~27℃是纤小裸甲藻的最适生长温度,比生长率超过0.50,当温度升到30℃时,生长率急剧下降到约0.35。毒素测定结果显示该株裸甲藻不含麻痹性贝毒和神经性贝毒。本株纤小裸甲藻大亚基D1~D2区序列长度为721bp,与基因库中该种的一株相似种同源性超过99%。对18株裸甲藻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建立的系统进化树显示,纤小裸甲藻和Karlodiniummicrum的距离最近,通过ITS序列建立的系统发育树大致能够把Akashiwo属、Karenia属、Karlodinium属和Takayama属与Gymnodinium属区分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厦门港 纤小裸甲藻 形态 生长 分子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