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重症感染凝血纤溶机制度变化的观察及临床意义
1
作者 王芳 杨明 冯思丹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4年第3期58-59,共2页
感染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尤其是急性重症感染,较易并发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而MSOF是急性重症感染死亡的主要原因。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MSOF是降低急性感染死亡率的关键之一。
关键词 急性重症感染 凝血纤溶机制 治疗 诊断
下载PDF
基于肺虚络瘀理论探究肺间质纤维化的凝血机制 被引量:6
2
作者 朱凌云 吕晓东 高嘉营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392-394,共3页
肺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复杂,近些年的研究证实Th1/Th2细胞因子失衡、细胞外基质重塑、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血液凝血机制、局部炎性反应浸润、肺泡上皮损伤等方面学说均在其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从体内凝血机制角度探究在肺间质... 肺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复杂,近些年的研究证实Th1/Th2细胞因子失衡、细胞外基质重塑、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血液凝血机制、局部炎性反应浸润、肺泡上皮损伤等方面学说均在其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从体内凝血机制角度探究在肺间质纤维化发病中,凝血-纤溶机制的异常改变所起的作用,并提出“肺虚络瘀”的中医现代辨证论治理念,治疗上以“补虚通络”为治则治疗肺间质纤维化,为中医理论指导下治疗肺间质纤维化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与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虚络瘀 凝血机制 纤溶机制失衡 肺间质维化 辨证论治 活血益气 养阴通络 补肺虚通经络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精神症状与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虞莹 冒雷明 +1 位作者 何泽 孙亚军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第5期425-428,共4页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精神症状与D-二聚体(D-Dimer,D-D)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81例为观察组,分别测定治疗前、治疗4周后D-D、Fib含量,同时采...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精神症状与D-二聚体(D-Dimer,D-D)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81例为观察组,分别测定治疗前、治疗4周后D-D、Fib含量,同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估其精神症状。另选择同期无精神疾病和重大躯体疾病的健康体检者64例为对照组。结果: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组治疗前D-D含量(233.95±242.06)μg/L,治疗后D-D含量(184.70±179.58)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81.34±75.94)μg/L(P<0.01)。治疗前Fib含量(2.62±0.49)g/L,治疗后Fib含量(2.64±0.52)g/L,低于对照组(2.90±0.66)g/L(P<0.01)。D-D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P<0.05)。Fib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PANSS量表各分值有明显下降,其中P分值、S分值、总分变化差值与D-D变化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后D-D的含量随症状改善明显下降。PANSS量表中P分值,S分值及总分的降低与D-D降低存在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D-二聚体 维蛋白原 纤溶机制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下载PDF
纤溶研究的进展——第十五届国际纤溶与蛋白溶解会议简介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兆钺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7-168,共2页
关键词 蛋白 国际会议 u-PA受体 TAFI 纤溶机制 药物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系统防治老年人血栓栓塞性疾病 被引量:2
5
作者 景在平 冯翔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8年第4期193-195,共3页
血栓(thrombi)是指在人体血管内形成的血块,血栓形成(thrombosis)是指血管内形成血凝块的过程。血栓形成是人体重要的保护机制,避免个体在遭遇创伤时过量的血液溢出。人体同时存在血栓形成和抑制血栓形成的因素,既防止血栓无限... 血栓(thrombi)是指在人体血管内形成的血块,血栓形成(thrombosis)是指血管内形成血凝块的过程。血栓形成是人体重要的保护机制,避免个体在遭遇创伤时过量的血液溢出。人体同时存在血栓形成和抑制血栓形成的因素,既防止血栓无限制扩大也防止抗凝系统异常。当血栓完成了止血后,体内还存在清除血栓的纤溶机制,纤溶激活物/纤溶抑制物调解体内的纤溶活性。这样,止血与抗凝,纤溶与抗纤溶两个系统的相互作用,相互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栓塞性疾病 抗凝系统 老年人 血栓形成 防治 纤溶机制 抑制物 止血栓
下载PDF
脉管复康片治疗3、4期慢性肾脏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林钐 邓跃毅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1期62-64,共3页
慢性肾脏病(CKD)是由各种致病因素导致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其最终的疾病后果是终末期肾病(ESRD).不同的肾脏病有不同的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且发展ESRD的机制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临床所见几乎所有类型肾脏病均见有高凝状态及... 慢性肾脏病(CKD)是由各种致病因素导致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其最终的疾病后果是终末期肾病(ESRD).不同的肾脏病有不同的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且发展ESRD的机制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临床所见几乎所有类型肾脏病均见有高凝状态及血液脂质代谢紊乱[1],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和凝血、纤溶机制的紊乱,对肾脏病的发生、发展、预后有重要影响.脉管复康片内含丹参、鸡血藤、郁金、乳香、没药,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之功效.我们观察脉管复康片对3、4期慢性肾脏病凝血纤溶机制的改变,以了解其对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脉管复康片 临床观察 治疗效果 脂质代谢紊乱 血液流变学 纤溶机制 终末期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