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尿激酶原与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纤溶系统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35
1
作者 许骥 华琦 +9 位作者 刘力松 万云高 李东宝 胥照平 姜燕 杨旭 李天德 胡大一 刘荣坤 杨峥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 对比观察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Pro- UK)对全身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 将114 例符合溶栓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给予不同剂量的Pro UK或尿激酶(UK)进行溶栓。其中Pro -UK 30 mg及40 mg组26 例,50 mg组29例,60 mg组28例;UK组3... 目的 对比观察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Pro- UK)对全身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 将114 例符合溶栓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给予不同剂量的Pro UK或尿激酶(UK)进行溶栓。其中Pro -UK 30 mg及40 mg组26 例,50 mg组29例,60 mg组28例;UK组31例。观察溶栓前和溶栓开始后2、24、48 h血浆纤溶酶原(PLG)、D 二聚体(D 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 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以及出血并发症,并于溶栓开始后90 min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比较Pro UK和UK组溶栓后的血管开通率。结果 各用药组溶栓开始后2 h的PLG及PAI活性较溶栓前显著降低(P<0.01),而D D和t PA活性较溶栓前显著升高(P<0.01);UK组溶栓开始后2 h Fib较溶栓前显著降低(P<0.01),而Pro UK各剂量组Fib降低不明显;以上所有变化在溶栓开始后24 h基本恢复;溶栓开始后2 h Pro UK各剂量组的Fib明显高于UK组(P<0.01),其他时间点各用药组之间的所有观测指标均无显著差异;各用药组之间梗死相关血管开通率和出血并发症均无显著差异;溶栓开始后2 h梗死相关血管开通组的PAI显著低于未开通组(P<0.01),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 UK溶栓后对全身纤溶系统激活较明显,与UK比较Pro -UK对全身纤溶系统无明显激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尿激酶原 心肌梗死患者 系统 组织型酶原激活物(t-PA) 急性 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酶原(plg) 梗死相关血管 出血并发症 冠状动脉造影 T-PA活性 D-二聚体 维蛋白原 PAI活性 栓前 Fib 对比观察 不同剂量
下载PDF
螺旋藻激酶对内皮损伤大鼠纤溶酶原和抗凝血酶Ⅲ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赵杰 庞辉 +3 位作者 李想 蒋皓 王慧杰 陈萌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880-2881,共2页
目的研究螺旋藻激酶(SPK)对活体内皮损伤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抗凝和溶栓相关因子的影响,探讨SPK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体内大鼠内皮损伤血栓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损伤模型组、SPK低、中、高剂量组。不同剂量SPK干... 目的研究螺旋藻激酶(SPK)对活体内皮损伤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抗凝和溶栓相关因子的影响,探讨SPK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体内大鼠内皮损伤血栓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损伤模型组、SPK低、中、高剂量组。不同剂量SPK干预后麻醉动物,Fe Cl3诱导大鼠颈总动脉内皮损伤形成血栓,从大鼠腹主动脉取血,抗凝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纤溶酶原(PLG)和抗凝血酶(AT)-Ⅲ的含量。结果动物模型构建成功后损伤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大鼠血液中PLG和AT-Ⅲ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SPK各剂量组PLG和AT-Ⅲ含量明显升高(P<0.01),在中、高剂量组最为显著。结论 SPK在抗凝溶栓效应上,促进PLG和AT-Ⅲ释放,提高内皮细胞抗凝溶栓酶活性,从而发挥抗血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激酶(SPK) 酶原(plg) 抗凝血酶(AT)-Ⅲ
下载PDF
土鳖虫对大鼠抗凝血和促纤溶作用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郎杰 郑玉光 +3 位作者 陈连文 张瑞平 陈华洲 李敬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8-109,共2页
目的:研究土鳖虫的抗凝、促纤溶作用。方法:土鳖虫给大鼠灌胃7天后测定凝血和纤溶两方面的指标。结果:土鳖虫在抗凝血方面未能表现出明显作用。在纤溶方面,土鳖虫表现出明显的血液纤溶酶原(P lg)活性提高和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活性提... 目的:研究土鳖虫的抗凝、促纤溶作用。方法:土鳖虫给大鼠灌胃7天后测定凝血和纤溶两方面的指标。结果:土鳖虫在抗凝血方面未能表现出明显作用。在纤溶方面,土鳖虫表现出明显的血液纤溶酶原(P lg)活性提高和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活性提高。促进纤溶酶原活性的成分为非水溶性物质,而促进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成分存在于水提物中。结论:土鳖虫的作用主要在于促进纤溶功能,而不在于抗凝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鳖虫 血栓 血小板 酶原(plg) 酶原激活剂(t-PA)
下载PDF
凝血、纤溶系统功能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谢玮 刘敏涓 +1 位作者 冯莹 周旭红 《血栓与止血学》 2007年第4期157-160,165,共5页
目的探讨机体凝血和纤溶系统功能的改变与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49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其24 h内尿白蛋白量分为尿白蛋白正常组21例,微白蛋白尿组15例,临床肾病组7例,另为合并急性并发症组6例。同时选择30例年龄与患者相匹配的... 目的探讨机体凝血和纤溶系统功能的改变与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49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其24 h内尿白蛋白量分为尿白蛋白正常组21例,微白蛋白尿组15例,临床肾病组7例,另为合并急性并发症组6例。同时选择30例年龄与患者相匹配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含量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含量、纤溶酶原(PLG)活性、D-二聚体(D-D)含量、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含量及其活性(TAFIa)。结果糖尿病(DM)患者tPA为14.6±5.9μg/ml和PLG 94.4±14.3%,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分别为17.9±6.0μg/ml,101.4±11.7%;P<0.05);DM组PAI 33.2±11.1μg/ml、D-D 0.74±O.11μg/ml、TAFI 122.36±47.1%及TAFIa 77.3±8.5μg/ml,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是25.8±7.9、0.21±0.57、89.2±31.1、27.2±10.3),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分析DM肾病患者白蛋白尿正常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其余4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O.05)。对TAFI相关分析,表明其与患者UAE、PAI、D-D结果呈正相关。结论机体凝血纤溶功能的异常改变与2型糖尿病肾病关系密切,各项目的检验,可反映糖尿病微血管病的程度,从而有助于临床对患者病情与预后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组织型酶原激活物(tPA) 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 酶原(plg) D-二聚体(D—D) 凝血酶激活的抑制物(TAFI)
下载PDF
部分纤维蛋白(原)溶解指标在急性白血病中的变化
5
作者 周志健 王孟学 +2 位作者 汪闻裕 杨英姿 许德 《山西白血病》 CAS 1992年第1期31-33,共3页
对30例各类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浆纤溶酶原(PLG)、血浆激肽释放酶原(PK)、血浆总纤溶活性进行检测,同时进行了常规DIC检查。其中PLG降低的占46.9%,PK降低的占43.3%,血浆总纤溶活性增高占56.7%,三项实验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 对30例各类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浆纤溶酶原(PLG)、血浆激肽释放酶原(PK)、血浆总纤溶活性进行检测,同时进行了常规DIC检查。其中PLG降低的占46.9%,PK降低的占43.3%,血浆总纤溶活性增高占56.7%,三项实验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急性白血病患者不仅在并发DIC时发现继发性纤溶亢进,在未并发DIC时,也有相当一部份患者有纤溶亢进的表现。检测PLG、PK、血浆总纤溶活性可作为探讨急性白血病纤溶亢进及出血原因有意义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蛋白(原) 指标 急性白血病患者 酶原(plg) 继发性亢进 激肽释放酶原 活性 正常对照组 显著性差异 DIC 同时进行 活性增高 出血原因 血浆 各类型 检测 并发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血浆期纤溶活性变化的意义
6
作者 张厚亮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3年第5期304-305,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 脑梗死 脑出血 组织型酶原激活物(t-PA) 酶原激活物抑帛物(PAI) 酶原(plg)
下载PDF
祛瘀消斑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被引量:5
7
作者 杨瑞雪 赵玉霞 朱媛媛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2-23,共2页
为观察祛瘀消斑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浆PLG和α2 AP水平的影响 ,将 4 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2 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加祛瘀消斑胶囊。疗程均为 4周。结果 :治疗... 为观察祛瘀消斑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浆PLG和α2 AP水平的影响 ,将 4 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2 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加祛瘀消斑胶囊。疗程均为 4周。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提高血浆PLG、α2 AP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中医药疗法 祛瘀消斑胶囊 酶原(plg) α2-抗酶(α2-AP)
下载PDF
血栓通针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4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王永 严萍 +2 位作者 赵红佳 陈炳旺 陈杨荣 《福建中医药》 2005年第3期9-10,共2页
为了研究血栓通针剂(三七总皂甙)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机制,将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按心功能分层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5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45例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栓通,疗程均为14d,采用超声心动图... 为了研究血栓通针剂(三七总皂甙)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机制,将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按心功能分层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5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45例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栓通,疗程均为14d,采用超声心动图对治疗前后左室功能进行评价,并对治疗前后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纤维蛋白原(FIB)、纤溶酶原(PLG)、内皮素1(ET1)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PAI、FIB、PLG、ET1明显下降(P<0.05),左室功能明显改善(P<0.05),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通针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能明显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通 临床观察 针剂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内皮素-1(ET-1) 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组织酶原激活物 酶原(plg) 西药常规治疗 左室功能 治疗前后 三七总皂甙 超声心动图 维蛋白原 对照组 临床疗效 治疗基础 总有效率
下载PDF
脑卒中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测定凝血、抗凝血指标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芦璐 房淑欣 孙成桂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5年第9期1132-1133,共2页
目的探讨凝血、抗凝血指标在缺血性脑卒中(CI)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中的意义。方法检测了50例CI并发LDVT患者和50例健康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P选择素(GMP140)、凝血酶原片断1+2(F1+2)、总蛋白S(PS)含量及抗凝血酶(AT)、蛋... 目的探讨凝血、抗凝血指标在缺血性脑卒中(CI)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中的意义。方法检测了50例CI并发LDVT患者和50例健康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P选择素(GMP140)、凝血酶原片断1+2(F1+2)、总蛋白S(PS)含量及抗凝血酶(AT)、蛋白C(PC)、纤溶酶原(PLg)、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活性。结果CI并发LDVT患者的vWF、GMP140、F1+2含量及PAI1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总PS含量,AT、PC、PLg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血液的高凝状态是缺血性脑卒中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静脉血栓形成 血液凝固因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缺血性脑卒中 抗凝血指标 并发 患者 临床意义 酶原(plg) PAI-1活性 酶原激活抑制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