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0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汉族人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基因4G/5G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
作者 刘仕群 薛耀明 +2 位作者 杨光彩 何飞英 赵小山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904-907,共4页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基因4G/5G多态性与广东汉族人2型糖尿病肾病(DN)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对147例病史7年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DN患者77例,糖尿病非肾病(DNN)患者70例]和2...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基因4G/5G多态性与广东汉族人2型糖尿病肾病(DN)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对147例病史7年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DN患者77例,糖尿病非肾病(DNN)患者70例]和26名健康人进行了PAI-1基因4G/5G多态性分析.结果DNN组PAI-1基因的4G/4G基因型、基因频率显著高于DN组(x2=13.008,P<0.01);与5G/5G基因型相比,DNN组PAI-1基因4G/4G型对DN组的比数比为1.447,95%的可信区间:0.533~3.934(P<0.05),差异有显著性.而DN与DNN组PAI-1基因4G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差异(x2=1.22,P>0.05);结论PAI-1基因4G/4G基因型与广东汉族人2型DN的发病有关联,4G/4G基因型广东汉族2型糖尿病人易发生D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 基因型 等位基因频率 遗传多态性 2型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基因启动子区4G/5G、-844G/A单核甘酸多态性及其单倍型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梁亮 何红华 +1 位作者 蔡静怡 林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3期99-101,共3页
目的研究广东粤西地区汉族人PAI-1基因启动子区4G/5G、-844G/A单核甘酸多态性及其单倍型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用ELASA方法测定130例广东粤西地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130名广东粤西地区籍正常对照个体的血浆PAI-1水平,用等位基因特... 目的研究广东粤西地区汉族人PAI-1基因启动子区4G/5G、-844G/A单核甘酸多态性及其单倍型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用ELASA方法测定130例广东粤西地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130名广东粤西地区籍正常对照个体的血浆PAI-1水平,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或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法测定基因型,用EH+程序分析单核甘酸多态性的单倍型,用卡方检验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及单倍型频率的差异。结果 4G/5G、-844G/A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G/5G的4G、A-844等位基因的携带者比非携带者患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度(OR)分别大1.789倍、1.681倍。单倍型分析发现对照组中单倍型5G-G-844的频率高于病例组,而病例组中4G-A-844的频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多位点和单倍型分析结果提示PAI-1基因启动子区4G/5G、-844G/A单核甘酸多态性可能是粤西地区汉族人群与缺血性脑卒中关联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 单核甘酸多态性 缺血性脑卒中 连锁不平衡分析 单倍型
下载PDF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基因4G/5G多态性与特发性卵巢早衰的相关性
3
作者 管立学 高丽 +3 位作者 孙静华 王敬先 李海波 王瑞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3期3673-3675,共3页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与特发性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分析,检测65例特发性POF患者(POF组)和75例正常妇...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与特发性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分析,检测65例特发性POF患者(POF组)和75例正常妇女(对照组)PAI-1基因4G/5G多态性。结果:特发性POF患者组PAI-1基因型频率分布,4G/4G型为29.2%,4G/5G型为55.4%,5G/5G型为15.4%;POF患者组4G/4G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6.0%),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3.54,P>0.05);而4G等位基因频率(0.569)显著高于对照组(0.447)(x2=4.18,P<0.05),携带4G等位基因个体发生特发性POF的相对风险OR=1.64,95%CI1.02~2.64。结论:PAI-1基因4G/5G多态性与特发性POF的发病有关,4G等位基因可能是特发性POF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功能早衰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基因 多态现象 遗传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止血活性的早期改变及与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4
4
作者 艾力曼.马合木提 Nicolas Meneveau +1 位作者 Francois Schiele Jean-Pierre Bassand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9期584-588,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冠状动脉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D-二聚体(D-D)、凝血因子Ⅶ(FⅦa)及可溶性P选择素(CD62P)活性在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前后的早期改变及其与PAI-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评估其对急性支架...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冠状动脉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D-二聚体(D-D)、凝血因子Ⅶ(FⅦa)及可溶性P选择素(CD62P)活性在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前后的早期改变及其与PAI-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评估其对急性支架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例,按标准方法行冠状动脉造影且证实冠状动脉狭窄均在70%以上。术中冠状动脉内血样采集顺序依次为:球囊扩张前冠状动脉入口处(Ostium)用引导导管,球囊扩张15min以后及支架植入后15min通过血栓吸引器穿过病灶在病变远端采血。结果PAI-1基因多态性在本组中分布为4G/5G型最多(12例,60%),4G/4G型其次(6例,30%),5G/5G型最少(2例,10%)。4G和5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0%和40%。具有PAI-14G/5G基因型患者冠状动脉内血浆PAI-1、D-D以及FⅦ活性在球囊扩张后较球囊扩张前明显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均为0.01),然而这些指标在球囊扩张前与支架植入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球囊扩张较支架植入更易损伤血管内皮并导致冠状动脉内局部、早期止血活性的一过性增高,具有PAI-14G/5G基因型患者对这种反应较为敏感。PCI术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有效抑制血小板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基因 多态性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1 凝血因子Ⅶ 可溶性P选择素 D-二聚体
下载PDF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联合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对老年脓毒症患者28天预后的评估价值
5
作者 张雅静 韩雪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34-138,144,共6页
目的 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联合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对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9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组,30名同期老年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入院次日、对照组体检当日的血浆PAI-1... 目的 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联合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对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9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组,30名同期老年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入院次日、对照组体检当日的血浆PAI-1水平和CAR,记录研究组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淋巴细胞计数,计算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分析老年脓毒症患者血浆PAI-1水平和CAR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不同预后(根据患者28 d的生存结局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老年脓毒症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血浆PAI-1水平和CAR,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血浆PAI-1、CAR对老年脓毒症患者入院28 d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血浆PAI-1水平和CA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脓毒症患者血浆PAI-1、CAR与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分别呈正相关关系(P<0.05);28天内,老年脓毒症患者死亡31例(34.44%)、存活59例(65.56%),生存组的淋巴细胞计数高于死亡组,SOFA评分、血浆PAI-1水平及CAR低于死亡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浆PAI-1水平和CAR是影响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浆PAI-1、CAR及两者联合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内死亡的AUC分别为0.752(95%CI为0.642~0.862,P<0.001),0.842(95%CI为0.745~0.939,P<0.001)及0.887(95%CI为0.796~0.977,P<0.001)。结论 老年脓毒症患者的血浆PAI-1水平和CAR升高,两者联合对患者28 d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脓毒症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 预后
下载PDF
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载脂蛋白A1水平与老年髋或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谵妄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周麟 崔倩倩 +1 位作者 王梦茹 蒋臻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9期967-970,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与老年髋或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谵妄(POD)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22例老年髋或膝关节置换术患者... 目的分析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与老年髋或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谵妄(POD)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22例老年髋或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POD将研究对象分为POD组(发生POD,20例)和非POD组(未发生POD,102例);根据是否发生POCD将研究对象分为PCOD组(发生POCD,30例)和非POCD组(未发生POCD,92例)。比较分析非POD组与POD组患者、非POCD组与POCD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老年患者发生POD和POCD的影响因素。结果POD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大于非POD组,PAI-1、ApoA1均低于非PO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OCD组患者的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比例高于非POCD组,PAI-1、ApoA1均低于非PO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中出血量是老年患者发生PO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AI-1、ApoA1是老年患者发生POD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是老年患者发生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AI-1、ApoA1是老年患者发生POCD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PAI-1、ApoA1水平是老年髋或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发生POD、POCD的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载脂蛋白A1 术后谵妄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基因启动子区-6754G/5G多态性与中国人冠心病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管立学 季祥武 +3 位作者 王敬先 张爱元 张言镇 赵立梅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93-396,共4页
目的 研究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 - 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PAI- 1)基因启动子区 - 6 75 4 G/ 5 G多态性与中国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oronary heartdisease,CHD,简称冠心病 )发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 目的 研究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 - 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PAI- 1)基因启动子区 - 6 75 4 G/ 5 G多态性与中国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oronary heartdisease,CHD,简称冠心病 )发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对 12 1名健康人和 12 6例冠心病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塞 4 7例 ,陈旧性心肌梗塞 39例 ,心绞痛 4 0例 )进行了 PAI- 1基因 4 G/ 5 G多态性分析。结果  PAI- 1基因 4 G等位基因频率冠心病组 (0 .6 0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0 .4 8) (χ2 =7.6 3,P<0 .0 1) ;4 G/4 G基因型基因频率冠心病组 (0 .397)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0 .190 ) (χ2 =12 .6 7,P<0 .0 1) ,与 5 G/ 5 G基因型相比 ,对冠心病的比数比 (odds ratio,OR)为 2 .5 4 ,95 %的可信区间 (confidence interval,CI) :1.2 2~ 5 .2 7(P<0 .0 5 ) ,差异有显著性 ,而 4 G/ 5 G基因型对冠心病的 OR为 1.2 8,95 % CI:1.4 5~ 2 .38(P>0 .0 5 ) ,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PAI- 1基因 4 G/ 4 G基因型与中国汉族人冠心病的发病有关联 ,4 G/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启动子区-675 中国人 冠心病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 遗传多态性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HD
原文传递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与血栓性疾病的 被引量:12
8
作者 富路 孔一慧 +1 位作者 李佳 金红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4-147,共4页
目的 研究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 1(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 1,PAI 1)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插入 /缺失 (4G/ 5G)多态性和血浆PAI 1活性与血栓性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病例组 :2 35例有心绞痛史的患者 ,2 0 0例心肌梗死患者 ,71... 目的 研究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 1(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 1,PAI 1)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插入 /缺失 (4G/ 5G)多态性和血浆PAI 1活性与血栓性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病例组 :2 35例有心绞痛史的患者 ,2 0 0例心肌梗死患者 ,71例脑梗塞患者。对照组 :30 2例正常人。分别进行PAI 1基因启动子区 4G/ 5G多态性分析 ,并对其中 116例患者和 90例正常人进行血浆PAI 1活性测定 ,同时检测血糖、血脂、血压、体重指数。用酚、氯仿方法抽提DNA。血浆PAI 1活性测定采用发色底物法。结果  (1)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 ,4G/ 4G基因型频率较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2 2 ) ;(2 ) 4G/5G基因多态性与血浆PAI 1活性存在显著相关性 (P =0 .0 0 1) ,以 4G/ 4G基因型血浆PAI 1活性最高 ;(3)病例组 4G/ 4G基因型的血浆PAI 1活性与血糖、甘油三酯存在相关性 ;(4 ) 4G/ 4G基因型的血浆PAI 1同时与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体重指数成正相关。结论 病例组 4G/ 4G基因型频率较高 ,血浆PAI 1活性较高 ,其血浆PAI 1活性与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体重指数存在基因依赖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 基因启动子 血栓性疾病 相关性研究
原文传递
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基因启动区4G/5G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杜欣莹 管立学 +2 位作者 王敬先 王瑞丽 高丽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6期1449-1450,共2页
关键词 反复自然流产 纤溶酶原激活剂 抑制物-1基因 4G/5G多态性分析
原文传递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基因多态性与早产及痉挛型脑性瘫痪的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阳 金岚 +7 位作者 袁金晶 吴德 尚清 吴丽 韩雪 梁兵 徐玲 唐久来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580-1582,共3页
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基因多态性与早产及痉挛型脑性瘫痪(CP)的相关性,探讨MTHFR基因、PAI-1基因在早产及痉挛型C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分为4组:早产痉挛型C... 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基因多态性与早产及痉挛型脑性瘫痪(CP)的相关性,探讨MTHFR基因、PAI-1基因在早产及痉挛型C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分为4组:早产痉挛型CP组(n=103)、足月HIE+CP组(n=162)、早产组(n=101)、健康足月组(n=171),后2组作为对照组。抽取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1 mL,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检测MTHFR基因C677T、MTHFR基因A1298C和PAI-1基因启动子675位点4G/5G基因多态性。分析基因型分布与早产、痉挛型CP发病的相关性。结果 MTHFR基因677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在早产儿和早产CP患儿与足月儿中有统计学差异(χ2=9.94,P<0.01)。MTHFR基因C677T的TT纯合子突变在CP患儿和对照组儿童均与早产的发生呈正相关,MTHFR基因C677T的TT纯合子突变在CP患儿和对照组儿童与痉挛型CP发生均无统计学相关。MTHFR基因1 298位点C等位基因频率和PAI-1基因启动子675位点4G等位基因频率在CP患儿和对照组儿童中均无统计学差异(χ2=2.18、2.36,Pa>0.05)。MTHFR A1298C基因突变和PAI-1基因启动子675位点4G/5G基因多态性的4G/4G基因型与我国儿童早产及痉挛型CP发生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MTHFR基因C677T的TT基因型与早产的发生显著相关,与痉挛型CP的发生无显著相关。MTHFR基因A1298C和PAI-1基因启动子675位点4G/5G多态性与早产及痉挛型CP的发生均无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 痉挛型脑性瘫痪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管立学 杜欣莹 +3 位作者 王敬先 王瑞丽 吴振兰 江洪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73-175,共3页
目的 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 - 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PAI- 1)基因启动子区 4 G/ 5 G多态性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PIHs)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 目的 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 - 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PAI- 1)基因启动子区 4 G/ 5 G多态性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PIHs)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检测了 171例 PIHs患者 (PIHs组 )和 193名正常妊娠妇女 (对照组 )的 PAI- 1基因 4 G/ 5 G多态性。结果  (1) PIHs组 PAI- 1基因型频率分布 :4 G/ 4 G型为4 7.4 % ,4 G/ 5 G型为 4 1.5 % ,5 G/ 5 G型为 11.1% ;PIHs组 4 G等位基因频率 (0 .6 81)和 4 G/ 4 G型频率(47.4 %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孕妇 (0 .4 95和 2 1.2 % ) (P<0 .0 0 1)。 (2 )重度 PIHs患者组 4 G/ 4 G型和 4 G等位基因频率 (6 1.3%和 0 .75 8)显著高于轻度 PIHs组 (35 .8%和 0 .6 2 3) (P<0 .0 0 1) ;中度 PIHs组 (42 .8%和0 .6 5 2 )和轻度 PIHs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3) 4 G/ 4 G基因型孕妇发生 PIHs的相对风险率的比数比为 3.34,95 %的可信区间为 2 .14~ 5 .2 2。结论  PAI- 1基因 4 G/ 5 G多态性参与 PIHs的发病 ,纯合子4 G/ 4 G基因型可能是 PIHs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 遗传多态性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健膜汤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宫月 邴伯东 +1 位作者 刘军 刘洋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期114-117,122,共5页
目的探讨健膜汤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Recombinant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PAI-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 目的探讨健膜汤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1)、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Recombinant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PAI-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河北省承德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健膜汤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子宫内膜息肉长、短径线长度,内膜厚度,血清TGF-β1、PAI-1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00%(47/50)与对照组78.00%(39/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经周期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息肉长、短径及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缩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两组患者血清TGF-β1、PAI-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膜汤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抑制内膜增生,缩小内膜息肉,降低血清TGF-β1、PAI-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膜汤 屈螺酮炔雌醇片 子宫内膜息肉 转化生长因子-Β1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
下载PDF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基因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13
作者 季祥武 张爱元 +4 位作者 管立学 王敬先 赵春华 赵丽梅 张言镇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8-209,共2页
关键词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 冠心病 PAI-1 基因启动子区 分子生物学
原文传递
高血压及合并脑梗死患者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基因4G/5G多态性研究
14
作者 管立学 王敬先 +4 位作者 王瑞丽 杜欣莹 张爱娟 宋保华 李海波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65-768,共4页
目的 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 1(PAI 1)基因 4G/ 5G多态性与老年人高血压及合并脑梗死的关系。 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 2 15名健康人、12 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 (EH)、10 7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 (EH CI)患... 目的 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 1(PAI 1)基因 4G/ 5G多态性与老年人高血压及合并脑梗死的关系。 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 2 15名健康人、12 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 (EH)、10 7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 (EH CI)患者和 115例脑梗死无高血压合并症(CI NEH)患者做了PAI 1基因 4G/ 5G多态性检测 ,并同时测定 4组人群的血脂、血压、体重指数。 结果  (1)单纯EH组和EH CI组PAI 1基因 4G/ 4G型和 4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39 2 %、0 6 13和 4 3 9%、0 6 4 5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2 1 4%和 0 495 (P <0 0 1) ,亦高于CI NEH)组的 2 4 3%和0 5 0 9(P <0 0 1) ;而CI NEH组 4G/ 4G型和 4G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 ;EH CI组中≥ 6 0岁患者组 4G/ 4G型和 4G等位基因频率为 5 2 9%和 0 70 7,显著高于<6 0岁患者组的 2 7 0 %和 0 5 2 7(P <0 0 5和P <0 0 1) ;(2 )EH中 4G/ 4G型患者发生脑梗死的相对风险率的比数比 (OR)为 3 0 7,95 %可信区间 (CI) :1 5 5~ 6 0 9;与 <6 0岁EH CI组其他两种基因型相比 ,4G/ 4G型对≥ 6 0岁EH CI的OR =3 0 3,95 %CI :1 2 9~ 7 11。 结论 提示PAI 1基因4G/ 5G多态性可能是山东潍坊地区汉族人EH的遗传因素之一 ,≥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合并症 脑梗死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 基因4G/5G 多态性 PAI-1 遗传因素
原文传递
冠心病与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基因启动子区域单核苷酸插入/缺失多态性的相关研究
15
作者 季祥武 张爱元 +1 位作者 管立学 黄静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37-739,共3页
近年来研究表明,冠心病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基因分析,探讨其与冠心病的临床关系。
关键词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 冠心病患者 基因启动子区域 缺失多态性 单核苷酸 遗传因素 基因分析
原文传递
早期糖尿病肾病外周血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血脂素、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水平变化情况及临床检测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凯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20期2487-2489,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es nephropathy,DN)外周血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ecreted curl associated protein 1,SFRP1)、血脂素(serum adiponectin,APN)、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水平...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es nephropathy,DN)外周血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ecreted curl associated protein 1,SFRP1)、血脂素(serum adiponectin,APN)、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水平变化情况及临床检测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襄城县人民医院2019年6月—2021年2月收治的115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糖尿病组54例和DN组61例,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45例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集3组受试者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SFRP1、APN、PAI-1、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e)、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及肌酐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血清SFRP1、APN、PAI-1水平与早期DN患者临床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组和DN组受试者的FPG、HbA1c、空腹胰岛素、HOMA-IR、TC、LDL-C、TG、肌酐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8.01、162.12、257.10、464.95、10.01、21.91、10.35、145.00、481.63,P<0.05)。糖尿病组受试者血清SFRP1、APN、PAI-1水平与正常对照组,DN组受试者血清SFRP1、PAI-1水平高于糖尿病组,而血清APN水平低于糖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8.82、406.70、28.32,P<0.05)。DN患者血清SFRP1、APN、PAI-1水平与FPG、HbA1c、空腹胰岛素、HOMA-IR、TC、LDL-C、TG、肌酐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P<0.05)。结论:早期DN患者血清SFRP1、PAI-1水平升高及APN水平降低,可能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外周血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 血脂素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患者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刘志聪 王斌 +1 位作者 华锋 崔恩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4期148-151,共4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患者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的影响。方法收集湖州市中心医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急性肺损伤患者4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2例。对...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患者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的影响。方法收集湖州市中心医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急性肺损伤患者4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的PAI-1、t—PA、抗凝血酶原Ⅲ(AT-Ⅲ)、动脉血氧分压(PO2)及氧合指数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血清PAI-1、t—PA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AT-Ⅲ水平显著升高(P〈0.05),动脉PO2及氧合指数显著上升(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够显著降低急性肺损伤患者血清PAI-1、t—PA水平,提高血清AT-Ⅲ水平、动脉血PO2及氧合指数,改善凝血纤溶系统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急性肺损伤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下载PDF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及其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尹士全 刘霜 +2 位作者 孙根义 阚跃东 谢鸿旗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1-133,共3页
目的 :研究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 -1(PAI -1)活性及其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关系 ,从基因水平揭示AMI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AMI组55例、对照组48例健康者分别应用特异性寡核苷酸点膜杂交技术 ,进行PAI -1启动子区4G... 目的 :研究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 -1(PAI -1)活性及其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关系 ,从基因水平揭示AMI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AMI组55例、对照组48例健康者分别应用特异性寡核苷酸点膜杂交技术 ,进行PAI -1启动子区4G/5G多态性分析 ,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PAI-1活性。结果 :AMI组和对照组中4G/4G基因型的血浆PAI -1活性水平最高 ,与4G/5G基因型、5G/5G基因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MI组中4G/4G纯合子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浆PAI -1活性增高是AMI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 基因多态性 急性心肌梗死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冠心病伴抑郁障碍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基因多态性关系 被引量:9
19
作者 夏大胜 曹晶 +7 位作者 宋衍秋 胡随瑜 郭倩玉 李超 张峰 蔡林 王彦欧 徐建强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6年第6期481-483,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伴抑郁障碍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基因4G/5G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择对照组63例、单纯抑郁组56例、单纯冠心病组91例和冠心病伴抑郁组75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受试对象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上... 目的探讨冠心病伴抑郁障碍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基因4G/5G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择对照组63例、单纯抑郁组56例、单纯冠心病组91例和冠心病伴抑郁组75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受试对象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上游调控区多态性位点(5-HTTLPR)与内含子2区(5-HTTVNTR)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基因4G/5G多态性的基因型。结果单纯抑郁组、冠心病伴抑郁组5-HTTLPR的SS基因型(分别为50%和51%)及S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69和0.68)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单纯冠心病组(P<0.05);单纯抑郁组、冠心病伴抑郁组LL基因型(分别为13%和15%)及L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31和0.32)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单纯冠心病组(P<0.05)。单纯冠心病组、冠心病伴抑郁组PAI-1基因4G/4G基因型(分别为47%和48%)及4G等位基因频率(均为0.68)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单纯抑郁组(P<0.05);单纯冠心病组、冠心病伴抑郁组5G/5G基因型(均为12%)及5G等位基因频率(均为0.32)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单纯抑郁组(P<0.05),5-HTTVNTR基因型(12/12,12/10,10/10)分布各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冠心病伴抑郁组SS+4G/4G联合基因型显著高于对照组、单纯抑郁组和单纯冠心病组(分别为27%、13%、13%和10%,均P<0.05)。结论5-HTTLPR基因SS基因型和PAI-1基因4G/4G基因型共存与冠心病伴抑郁障碍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冠心病 基因 多态性 5-羟色胺转运体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下载PDF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基因4G/5G多态性及其抗原与冠心病的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戴研 高润霖 +6 位作者 叶珏 吴永健 陈纪林 刘海波 秦学文 贾云香 孙继良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75-278,共4页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其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价值。    方法:选择345例非糖尿病的住院患者(其中295例已行冠状动脉造影),分为对照组、心绞痛组及陈旧性心肌梗塞(OM...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其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价值。    方法:选择345例非糖尿病的住院患者(其中295例已行冠状动脉造影),分为对照组、心绞痛组及陈旧性心肌梗塞(OMI)组,通过等位基因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PAI-1基因4G/5G多态性,并测定血浆PAI-1抗原水平。为分析PAI-1基因型与冠心病、心肌梗塞的相关性,将心绞痛组与OMI组患者合称冠心病者,对照组与心绞痛组患者合称非心肌梗塞者。冠心病患者又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P)者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P)者。    结果:血浆PAI-1抗原水平在对照组、心绞痛组及OMI组间无统计学差异。UAP患者与SAP相比,PAI-1抗原水平显著升高,有显著性差异(25.0±7.2ng/ml比22.3±7.1ng/ml,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PAI-1抗原水平与UAP仍有显著性相关,调整后的OR值为1.83(P=0.05)。冠心病者4G和5G等位基因频率为56%和44%;对照组频率为62%和38%,冠心病者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经一元直线相关分析发现,PAI-1基因型与PAI-1抗原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原激活性抑制物-1 抗原 冠心病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