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纤维化纤维微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几种苯环类化合物的利用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陈燕红 程萍 +1 位作者 杨鹏 喻国辉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21-1027,共7页
本文针对一株纤维化纤维微细菌Cellulosimicrobium cellulans Ha8菌株开展了生物学特性和苯环类物质代谢能力研究。该菌株革兰氏阳性,长杆状,培养后期逐渐变为短杆状;能固氮,水解蛋白质,液化明胶,利用淀粉、纤维素和果胶,分解几丁质;在p... 本文针对一株纤维化纤维微细菌Cellulosimicrobium cellulans Ha8菌株开展了生物学特性和苯环类物质代谢能力研究。该菌株革兰氏阳性,长杆状,培养后期逐渐变为短杆状;能固氮,水解蛋白质,液化明胶,利用淀粉、纤维素和果胶,分解几丁质;在pH6.0~9.0和20℃~40℃范围内生长较好;能利用苯甲酸、苯酚、二甲苯、苯丙烯酸和二苯胺为唯一碳源进行生长,对这几种苯环类物质浓度的耐受范围分别为0mmol/L^30mmol/L、0mmol/L^8mmol/L、0mmol/L^30mmol/L、0mmol/L^15mmol/L和0mmol/L^40mmol/L,但不能利用2,4-二硝基苯酚、邻硝基酚、邻甲氧基酚、氨基苯磺酸、邻苯二酚和邻菲罗啉为唯一碳源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纤维细菌 苯酚 二甲苯 苯甲酸 莽丙烯酸 二苯胺
下载PDF
纤维化纤维微细菌眼内炎1例
2
作者 焦阳 韩银萍 +3 位作者 邓莉 柯洪敏 蒋澍 蔡莉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96-498,共3页
患者女,22岁。因右眼反复眼红、视力下降伴前房积脓7个月于2021年5月26日到深圳大学总医院眼科就诊。患者既往健康,否认手术史。患者曾于外院诊断为“右眼全葡萄膜炎”,并给予局部和全身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为激素)治疗后好转,但反复发... 患者女,22岁。因右眼反复眼红、视力下降伴前房积脓7个月于2021年5月26日到深圳大学总医院眼科就诊。患者既往健康,否认手术史。患者曾于外院诊断为“右眼全葡萄膜炎”,并给予局部和全身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为激素)治疗后好转,但反复发作,间隔时间逐渐缩短。眼部检查:患者右眼视力手动,矫正不能提高;左眼视力0.25,最佳矫正视力(BCVA)1.0。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11、14 mm Hg(1 mm Hg=0.133 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纤维细菌 眼内炎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筛选及其对猪场污水絮凝效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章沙沙 徐健峰 柳增善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0-16,20,143,共9页
为了筛选出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并探索该絮凝剂对猪场污水的絮凝效果,试验从收集的家畜粪便、毛发和血液样品中富集并筛选絮凝剂产生菌,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反应和16S rDNA测序等方法对该分离菌进行分离鉴定,优化分离菌的产絮条件,并测... 为了筛选出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并探索该絮凝剂对猪场污水的絮凝效果,试验从收集的家畜粪便、毛发和血液样品中富集并筛选絮凝剂产生菌,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反应和16S rDNA测序等方法对该分离菌进行分离鉴定,优化分离菌的产絮条件,并测定所产絮凝剂对猪场污水的絮凝效果。结果表明:筛选得到200多株絮凝剂产生菌,其中分离菌P71-1的絮凝活性最强,该菌在LB固体培养基上呈黄色,为圆形、革兰氏阳性菌,生化特性与标准菌株芬氏纤维化微细菌W6122相似,PCR扩增获得大小约为1 377 bp的单一条带,16S rDN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标准菌株芬氏纤维化微细菌W6122的同源性为99.71%,与已知的水生纤维化微细菌3 bp聚在一个进化分支上,综合判断该分离菌为纤维化微细菌。优化该菌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8 g/L,酵母提取物4 g/L,K2HPO4 1 g/L,KH2PO4 1 g/L,MgCl2 0.5 g/L,种子液的接种量为1%;最佳培养条件为pH值7,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24 h,摇床转数120 r/min。获得的絮凝剂MBF-P71对猪场污水最佳投放比为10 mL/L,助凝剂最佳投放比为5 mL/L,最佳絮凝效果为絮凝率93.63%、COD去除率88.32%、氨氮去除率40.63%、总氮去除率37.50%。说明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对猪场污水具有良好的絮凝活性,可作为猪场污水净化的潜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凝剂 猪场污水 纤维化微细菌 分离 鉴定 絮凝活性 污水净
下载PDF
一株兼具秸秆腐解能力玉米促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强震宇 朱林 +7 位作者 朱媛媛 张子赟 胡占琴 石心怡 王鑫 张朝春 徐文思 马超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26-540,共15页
【背景】砂姜黑土地区存在秸秆腐解缓慢、秸秆还田后作物幼苗生长不良等问题。【目的】从砂姜黑土区农田筛选一株兼具秸秆腐解能力的玉米促生菌MC29,以促进秸秆腐解和玉米作物生长。【方法】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该菌株进行鉴定;... 【背景】砂姜黑土地区存在秸秆腐解缓慢、秸秆还田后作物幼苗生长不良等问题。【目的】从砂姜黑土区农田筛选一株兼具秸秆腐解能力的玉米促生菌MC29,以促进秸秆腐解和玉米作物生长。【方法】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该菌株进行鉴定;采用液态摇瓶及盆栽试验验证菌株实际促腐、促生能力及土壤养分的提升效果,并且探究菌株的最佳生长及产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条件;采用电击转化法将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导入菌株细胞,并通过PCR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验证。【结果】分离筛选的玉米促生菌鉴定为纤维化纤维微细菌(Cellulosimicrobium cellulans)。该菌株MC29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酶活可达13.32 U/mL,产IAA量为8.63 mg/L。与对照相比,施用菌株MC29后秸秆腐解率显著提高24.8%;玉米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SPAD)值、植株总重、根表面积和根长分别提高7.6%、21.3%、30.9%和18.3%;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提高68.1%,土壤速效磷及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5.8%及6.0%。菌株MC29最佳生长条件为pH 7.0、装液量为25/250 mL、碳源为麦芽糖、氮源为酵母粉;最佳产IAA条件为pH7.0、装液量为50/250mL、碳源为果糖、氮源为硝酸钾;成功构建荧光标记菌株MC29-GFP,并据此追踪到其接入砂姜黑土15 d后定殖量为2.8×105-9.5×105copies/g。【结论】所筛选的纤维化纤维微细菌MC29对于指导砂姜黑土区多功能秸秆促腐菌剂、微生物菌肥的研制及提升作物产量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并为探究其在砂姜黑土中的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纤维细菌 玉米促生 秸秆腐解 土壤改良 发酵优 绿色荧光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