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TI技术的健康成人胼胝体、扣带回、中脑白质纤维束密度随年龄变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亚平 史勇红 +1 位作者 刘桂雪 李文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9-435,共7页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定量探讨健康成人胼胝体、扣带回、中脑纤维束密度随年龄变化的关系。方法:将125例健康志愿者按年龄分成五组(第一组16~30岁,20例;第二组31~45岁,34例;第三组46~60... 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定量探讨健康成人胼胝体、扣带回、中脑纤维束密度随年龄变化的关系。方法:将125例健康志愿者按年龄分成五组(第一组16~30岁,20例;第二组31~45岁,34例;第三组46~60岁,24例;第四组61~75岁,22例;第五组76~90岁,25例),行3T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扫描,获取脑T1和DTI图像。所有DTI数据经DTI Studio软件预处理并追踪得到脑白质纤维束,手工设置三个感兴趣区,即胼胝体、扣带回和中脑,统计各区的纤维束密度(fiber tract density,FD),将所有数据输入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得到了三个感兴趣区的纤维束走行,其中胼胝体区纤维束成辐射状分布,走行有向前、后、左、右方向;扣带回区纤维束走行大致为前、后方向;中脑区纤维束走行大致为上、下方向,追踪结果分别与它们各自的解剖学结构相一致。对三个区的纤维束密度的统计学分析结果为:(1)胼胝体区,各年龄组的FD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胼胝体区纤维束密度逐渐降低。(2)扣带回区,各年龄组的FD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第一组的左、右侧扣带回FD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其左、右区,各年龄组的FD相互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分析得到,左侧扣带回区FD随年龄增长的下降趋势大于右侧。(3)中脑区,各年龄组的FD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其左、右区,各年龄组的FD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随着年龄增长,胼胝体、扣带回区内FD明显降低。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的量化指标FD可以用来了解脑白质纤维束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张量成像 脑白质 纤维追踪 纤维束密度 年龄 成人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和纤维束密度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金玮 李跃华 +1 位作者 李斌 郭晓莉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9年第5期352-354,368,共4页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诊断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磁共振纤维束密度成像(TDI)是一种新兴的基于DTI的成像技术,目前在临床应用上处于起步阶段。该文对两种技术的原理和临床应用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诊断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磁共振纤维束密度成像(TDI)是一种新兴的基于DTI的成像技术,目前在临床应用上处于起步阶段。该文对两种技术的原理和临床应用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并作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弥散张量成像 纤维束密度成像
下载PDF
老年抑郁症DTI和TDI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罗梦婷 王建波 +2 位作者 王丹 江珍敏 李跃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8-313,共6页
目的:通过弥散张量成像和纤维束密度成像探讨老年抑郁症患者脑白质的完整性。方法:25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为实验组,20名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进行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和纤维束密度成像(track-density imaging,TDI),并计算其双侧额... 目的:通过弥散张量成像和纤维束密度成像探讨老年抑郁症患者脑白质的完整性。方法:25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为实验组,20名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进行3.0T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和纤维束密度成像(track-density imaging,TDI),并计算其双侧额叶、双侧颞叶、双侧扣带回及胼胝体膝部、压部白质的各向异性分数(FA)和纤维束密度值(track density,TD),分别比较两组数据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左侧额叶、左侧颞叶、双侧扣带回前部及胼胝体膝部FA值显著降低(P<0.05),双侧额叶、双侧颞叶、双侧扣带回前部及胼胝体膝部纤维束密度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老年抑郁症患者多发脑区白质完整性破坏,TDI为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可以清晰显示解剖结构,纤维束密度值可能较各向异性分数更敏感的发现老年抑郁症患者的脑白质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抑郁症 弥散张量成像 纤维束密度成像 各向异性分数
下载PDF
MUSE技术在改善脑胶质瘤扩散张量成像质量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于阳 赵澄 +4 位作者 李琼阁 齐志刚 张苗 吴涛 卢洁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64-168,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多元灵敏度编码技术的扩散张量成像(multiplexed sensitivity encoding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MUSE DTI)技术在改善颅内胶质瘤周边区域图像质量、精确显示瘤周白质纤维束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1月至2021年6... 目的探讨基于多元灵敏度编码技术的扩散张量成像(multiplexed sensitivity encoding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MUSE DTI)技术在改善颅内胶质瘤周边区域图像质量、精确显示瘤周白质纤维束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经宣武医院病理学检查证实脑胶质瘤的患者21名,分别进行MUSE DTI序列和基于单次激发的平面回波成像的扩散张量成像(single shot echo planner imaging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SS-EPI DTI)的常规序列扫描,并且对两组DTI图像进行全脑白质纤维束追踪重建。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对MUSE DTI和SS-EPI DTI扫描的胶质瘤周边区域图像质量进行双盲评价,包括图像清晰度、畸变程度、磁敏感伪影、重建后的白质纤维束走形方向与结构像是否一致,定量测量肿瘤周边区域的信噪比和纤维束密度值(fiber density index,FDi)。两组图像的质量综合评分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图像胶质瘤周边区域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以及FDi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进行比较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MUSE DTI组和SS-EPI DTI组的图像质量评分为4(4,5)、3(2,3)[M(P25,P75),Z=0.87,P<0.01];胶质瘤周边区域的SNR为65.43±32.91、23.41±21.21(P<0.01);FDi值为0.83±0.87、0.68±0.71(P<0.05);两组的图像质量综合评分、肿瘤周边区域的SNR和FDi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USE DTI技术能够改善脑胶质瘤周边区域的图像质量,提高肿瘤周围白质纤维束可视化精确度,为临床诊疗提供更为精准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白质纤维 纤维束密度 多元灵敏度编码技术 扩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