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纤维束示踪成像半定量与定量技术分析皮质脊髓束(CST)损伤对脑出血后运动功能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2例累及基底节区、内囊或者放射冠区等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应用日本东京大学Volume One 1.64...目的:探讨纤维束示踪成像半定量与定量技术分析皮质脊髓束(CST)损伤对脑出血后运动功能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2例累及基底节区、内囊或者放射冠区等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应用日本东京大学Volume One 1.64和diffusion Tensor VisualizerⅡ(dTVⅡ)软件进行白质纤维束的三维重建,通过感兴趣区(ROI)的设置得到患侧CST三维示踪图像,评价患侧CST的受累程度(IS值),并由软件计算获得患侧相对剩余CST条目数。对脑出血患者6个月后运动功能评价采用Fugl-Meyer评分。结果:22例患者患侧CST的IS值与6个月后Fugl-Meyer评分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0.835,P<0.01);患侧相对剩余CST条目数与6个月后Fugl-Meyer评分之间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0.847,P<0.01)结论:利用纤维束示踪成像半定量及定量技术对皮质脊髓束的分析都可以早期对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结果进行预测评估。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纤维束示踪成像半定量与定量技术分析皮质脊髓束(CST)损伤对脑出血后运动功能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2例累及基底节区、内囊或者放射冠区等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行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应用日本东京大学Volume One 1.64和diffusion Tensor VisualizerⅡ(dTVⅡ)软件进行白质纤维束的三维重建,通过感兴趣区(ROI)的设置得到患侧CST三维示踪图像,评价患侧CST的受累程度(IS值),并由软件计算获得患侧相对剩余CST条目数。对脑出血患者6个月后运动功能评价采用Fugl-Meyer评分。结果:22例患者患侧CST的IS值与6个月后Fugl-Meyer评分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0.835,P<0.01);患侧相对剩余CST条目数与6个月后Fugl-Meyer评分之间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0.847,P<0.01)结论:利用纤维束示踪成像半定量及定量技术对皮质脊髓束的分析都可以早期对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结果进行预测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