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进行性压迫性脊髓损伤与神经纤维溃变 被引量:3
1
作者 伍修宇 孙善全 +4 位作者 黄思琴 钟小燕 张波 汪克建 徐进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6-68,F0004,共4页
探讨在进行性压迫性脊髓损伤过程中白质纤维溃变的规律。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压迫装置制作进行性压迫性脊髓损伤模型。运用H-E、Luxol fast blue(LFB)、透射电镜和免疫荧光等方法,分别于压迫后1、3、7d观察脊髓白质纤维变化。结果... 探讨在进行性压迫性脊髓损伤过程中白质纤维溃变的规律。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压迫装置制作进行性压迫性脊髓损伤模型。运用H-E、Luxol fast blue(LFB)、透射电镜和免疫荧光等方法,分别于压迫后1、3、7d观察脊髓白质纤维变化。结果:脊髓受压1ct后,白质髓鞘化神经纤维出现水肿,排列疏松、髓鞘缺失等退行性溃变;随着压迫时间延长,神经纤维溃变加重,纤维数目逐渐减少,与对照组和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髓鞘碱性蛋白阳性神经纤维变性,数量减少。结论:进行性压迫性脊髓损伤可诱发神经纤维脱髓鞘病变,并随着压迫时间推移溃变逐渐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压迫 神经纤维溃变 脱髓鞘 大鼠
下载PDF
脊髓压迫性损伤神经纤维溃变和髓鞘碱性蛋白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伍修宇 孙善全 +3 位作者 钟小燕 张波 汪克建 黄思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8-662,共5页
目的观察脊髓压迫性损伤中白质神经纤维溃变及MBP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压迫装置制作脊髓压迫性损伤模型,运用luxol fast blue(LFB)、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来检测脊髓受压1、3、7 d后的白质纤维变化及MBP表达变化。结... 目的观察脊髓压迫性损伤中白质神经纤维溃变及MBP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压迫装置制作脊髓压迫性损伤模型,运用luxol fast blue(LFB)、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来检测脊髓受压1、3、7 d后的白质纤维变化及MBP表达变化。结果脊髓受压后,白质髓鞘化神经纤维出现水肿,排列疏松、髓鞘缺失等退行性溃变;髓鞘化纤维数目逐渐减少。蛋白MBP表达随着压迫时间进行性下降。结论脊髓压迫性损伤可导致神经纤维溃变,MBP表达下调是神经纤维溃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压迫 纤维溃变 脱髓鞘 髓鞘碱性蛋白 大鼠
下载PDF
大鼠脊髓损伤后局部应用聚乙二醇的抗神经纤维溃变研究
3
作者 张大鹏 宗海洋 +6 位作者 吴滢 赵克芳 邵东华 张志坚 孙湘兰 龚爱华 姜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1-286,共6页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局部应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的抗神经纤维溃变作用。方法: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所有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和PEG治疗组。各组动物制作脊髓横断损伤模型。PEG治疗组大鼠在脊髓横断后,蛛网膜下腔...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局部应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的抗神经纤维溃变作用。方法: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所有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和PEG治疗组。各组动物制作脊髓横断损伤模型。PEG治疗组大鼠在脊髓横断后,蛛网膜下腔立即注射PEG。对照组大鼠用生理盐水代替PEG,其余步骤相同。各组大鼠存活1、2、3 d后处死取材。标本切片后分别进行Massons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比较各组切片每个高倍视野内的神经纤维溃变轴索球数目。其余动物麻醉后取出新鲜脊髓标本,制成匀浆后用免疫印迹法测定脊髓组织内钙蛋白酶(m-calpain)和神经丝蛋白(neurofilement,NF-200)降解产物的相对含量。结果:(1)对照组脊髓损伤部位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组织坏死严重,损伤近侧端的轴索球明显多于PEG治疗组;PEG治疗组炎症反应较轻,组织坏死不明显,轴索球数目少于对照组。(2)PEG治疗组脊髓组织内m-calpain以及NF降解产物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大鼠脊髓损伤早期局部应用PEG可以有效减轻神经纤维的溃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聚乙二醇 神经纤维溃变 钙蛋白酶 神经丝蛋白 大鼠
下载PDF
脊髓压迫性损伤神经纤维溃变与Caspase-12介导的少突胶质细胞凋亡 被引量:1
4
作者 伍修宇 于鹏辉 +3 位作者 蔡世昌 孙善全 汪克建 黄思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6-319,共4页
目的探讨脊髓压迫性损伤白质神经纤维溃变与少突胶质细胞凋亡关系。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大鼠脊髓压迫器制作大鼠脊髓压迫性损伤模型,运用luxol fast blue(LFB)、TUNEL等方法来检测的白质神经纤维溃变及少突胶质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印... 目的探讨脊髓压迫性损伤白质神经纤维溃变与少突胶质细胞凋亡关系。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大鼠脊髓压迫器制作大鼠脊髓压迫性损伤模型,运用luxol fast blue(LFB)、TUNEL等方法来检测的白质神经纤维溃变及少突胶质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蛋白Caspase-12表达变化。结果脊髓受压后,白质髓鞘化神经纤维出现水肿,排列疏松、髓鞘缺失等退行性溃变;白质少突胶质细胞凋亡数目随着脊髓压迫时间逐渐增加(P<0.05);Caspase-12表达随压迫时间延长而上调。结论Caspase-12介导的少突胶质细胞凋亡可能参与了脊髓压迫性损伤神经纤维溃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压迫 纤维溃变 CASPASE-12 少突胶质细胞 细胞凋亡 大鼠
下载PDF
皮质脑干纤维终末的超微结构——溃变电镜法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白德成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14-218,共5页
用溃变电镜法观察了12只大鼠的中缝大核、蓝斑、旁正中网状核、巨细胞状核、桥核、外侧网状核和下橄榄主核中皮质下行纤维终末的溃变型、超微结构及突触联系.结果如下:(1)皮质纤维有三种演变型,即电子致密型、微丝增生型和电透明型.以... 用溃变电镜法观察了12只大鼠的中缝大核、蓝斑、旁正中网状核、巨细胞状核、桥核、外侧网状核和下橄榄主核中皮质下行纤维终末的溃变型、超微结构及突触联系.结果如下:(1)皮质纤维有三种演变型,即电子致密型、微丝增生型和电透明型.以电子致密型为主.(2)三种溃变型在各核中出现的数量和种类不同.(3)电子致密型溃变终扣有含圆形清亮型小泡,多形清亮型小泡和混合型小泡三种终扣.各核中,三种个同小泡终扣的出现种类和数量不尽一致,以圆形清亮型小泡终扣的数量最多.(4)皮质纤维在各核中的突触联系主要是轴树突触,少量轴体突触,偶见轴轴突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皮质 神经核 纤维 突触 超微结构
下载PDF
溃变纤维Fink-Heimer Ⅱ法镀银染色后漂白复染技术
6
作者 高秀来 徐群渊 +1 位作者 陈亚亮 罗英瑾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55-258,共4页
Fink-Heiller Ⅱ法能较好地分辨溃变纤维和溃变终末,广泛它用于神经束略的追踪。但该法常因正常组织中有许多金属银颗粒不能全部去除而造成切片背景不清,又固不能区分溃变来末梢周围的细胞构筑关系而致评价溃变终末的范围造成困难。本... Fink-Heiller Ⅱ法能较好地分辨溃变纤维和溃变终末,广泛它用于神经束略的追踪。但该法常因正常组织中有许多金属银颗粒不能全部去除而造成切片背景不清,又固不能区分溃变来末梢周围的细胞构筑关系而致评价溃变终末的范围造成困难。本实验将Fink-Heimer Ⅱ法染色后的切片作漂白处理,而后作焦油紫复染。结果表明,经漂白处理的切片正常组织完全漂白而使背景清晰,而黑色的溃变纤维不受影响,完全保留。经复染的切片,复染的神经细胞显示较佳,能很好地反映出溃变终末的分布范围。因而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溃变染色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脊髓束 染色法 纤维
下载PDF
SD大白鼠皮质纤维终末与桥核神经元的突触联系
7
作者 孙以方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9年第3期14-16,共3页
损毁12只SD大白鼠的大脑皮质,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桥核中溃变的皮质脑桥纤维终末的超微结构及突触联系,发现溃变终末有两种,即电子致密型(占总数的94%)和微丝增生型(占6%)。前者按所含突触小泡的形态又分为两种:含圆形... 损毁12只SD大白鼠的大脑皮质,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桥核中溃变的皮质脑桥纤维终末的超微结构及突触联系,发现溃变终末有两种,即电子致密型(占总数的94%)和微丝增生型(占6%)。前者按所含突触小泡的形态又分为两种:含圆形清亮小泡者多为小型终末(平均直径小于2.0μm),数量多(占电子致密溃变的79%),多数形成非对称型轴树突触,少量形成对称型轴体突触;含多形小泡者多为大终末(平均直径大于2.0μm),数量较少(占21%),形成对称型和非对称型的轴树和轴体突触。微丝增生型溃变多数为大型终末(平均直径大于3.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皮质 桥核 纤维 突触 大白鼠
下载PDF
兔面神经锐器伤后最佳吻合时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健 李曦光 胡敏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310-313,共4页
目的 观察面神经锐器伤后第3~5天的组织,以期确定面神经吻合时间范围。方法 取10只大耳白兔切断其双侧面神经,分别于第3天,第5天取其面神经断端近远中侧冰冻切片,应用Ache组织化学方法温育染色,照相。应用体视学方法对断端双侧切片定... 目的 观察面神经锐器伤后第3~5天的组织,以期确定面神经吻合时间范围。方法 取10只大耳白兔切断其双侧面神经,分别于第3天,第5天取其面神经断端近远中侧冰冻切片,应用Ache组织化学方法温育染色,照相。应用体视学方法对断端双侧切片定量分析。计算神经纤维溃变密度及阳性纤维面数密度。结果(1)面神经断后3d,近侧端神经溃变,但数量较少,溃变密度0.182±0.05;阳性纤维面数密度(0.119±0.004)根/μm^2。远侧端溃变神经数目较近侧端多,溃变密度为0.197±0.04,阳性纤维面数密度(0.123±0.004)根/μm^2。(2)面神经断后5d,近侧端神经溃变密度为0.186±0.04,阳性纤维面数密度(0.124±0.003)根/μm^2,远侧端神经溃变数量增加溃变密度为0.62±0.003,阳性纤维面数密度(0.128±0.009)根/μm^2。结论 (1)面神经断后第3天,神经近远侧端溃变无明显区别,可以进行神经吻合。面神经断后第5天,远侧端神经溃变数目较近侧端多,但可以通过神经染色选择性吻合神经断端。(2)锐器伤后5d以内可以进行神经端端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损伤 锐器伤 最佳吻合时间 实验研究 神经纤维溃变密度 阳性纤维面数密度
下载PDF
铜银法镀银漂白复染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亚亮 陆涛 王伟 《解剖学研究》 CAS 2002年第4期316-316,共1页
多年来神经追踪技术一直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人们用各种追踪技术及镀银染色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神经纤维和终末的溃变进行了研究.其中镀银技术的出现对溃变纤维的镀染又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并较好地显示了溃变纤维的全貌.早期的镀银染色... 多年来神经追踪技术一直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人们用各种追踪技术及镀银染色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神经纤维和终末的溃变进行了研究.其中镀银技术的出现对溃变纤维的镀染又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并较好地显示了溃变纤维的全貌.早期的镀银染色较难区分溃变纤维和正常纤维,追踪溃变纤维很不容易.因此以后又出现了不少改良方法,旨在增加溃变纤维的特异性,从而区分溃变纤维和正常纤维及鉴定轴突的终末.而铜银法为此改良法之一,由De Olmos首次报道.在国内,作者首次用于实验中,证明是一种追踪溃变纤维较好的方法.在此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漂白复染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银法 镀银漂白复染技术 神经追踪技术 镀银染色 纤维 神经系统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