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机构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超分子纤维素合酶复合体的结构与组装研究进展
1
作者 任世坦 郑林 +2 位作者 姜廷波 周博如 王宏芝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02-2415,共14页
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也是自然界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植物纤维素由β-1,4-葡聚糖链组成,其合成是由位于质膜上的纤维素合酶复合体(cellulose synthase complex, CSC)催化完成。文章从生物化学、遗传学和进化角度分析了植... 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也是自然界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植物纤维素由β-1,4-葡聚糖链组成,其合成是由位于质膜上的纤维素合酶复合体(cellulose synthase complex, CSC)催化完成。文章从生物化学、遗传学和进化角度分析了植物CSC结构及组装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纤维素合酶(cellulose synthase, CesA)亚基的蛋白结构特征和生物学功能、CesA组装成玫瑰花环CSC核心复合体的机制,以及CSC结构与纤维素特性的关系。进一步探讨了细胞骨架等辅助蛋白和蛋白翻译后修饰在超分子CSC组装与纤维素合成调控中的作用。最后,文章展望了利用单碱基编辑技术突变植物保守结构域(plant-conserved region, PCR)、N端结构域(N-terminal domain, NTD)或跨膜结构域(transmembrane domain, TM)等结构域的关键氨基酸位点,改变纤维素合酶复合体稳定性和功能,为培育生物量增加、抗逆性增强、适合特定工业应用的新型植物提供理论基础,为植物纤维素基因工程遗传改良提供了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cesa) 纤维素体(CSC) CSC结构 CSC组装 纤维素
下载PDF
苎麻纤维素合酶基因BnCesA1全长cDNA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蒋杰 揭雨成 +4 位作者 周清明 周精华 朱守晶 邢虎成 钟英丽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51-857,共7页
苎麻是中国的传统纤维作物,能够生产最长的自然纤维。本研究旨在克隆苎麻纤维素合酶基因BnCesA1全长编码序列,对其表达模式进行分析。以已知的苎麻纤维素合酶基因序列(DQ077190)为基础,设计5'RACE引物,以湘苎三号为材料,得到了BnCe... 苎麻是中国的传统纤维作物,能够生产最长的自然纤维。本研究旨在克隆苎麻纤维素合酶基因BnCesA1全长编码序列,对其表达模式进行分析。以已知的苎麻纤维素合酶基因序列(DQ077190)为基础,设计5'RACE引物,以湘苎三号为材料,得到了BnCesA1的5'端,拼接后得到了BnCesA1的全长序列,并从湘苎三号的cDNA中成功克隆到包括BnCesA1全部编码序列的cDNA序列。扩增得到的BnCesA1基因cDNA为3253bp,编码区3246bp,编码含1082个氨基酸的多肽。通过对这个基因进行核酸序列和蛋白结构域分析表明,BnCesA1和毛果杨、欧美山杨、巨桉、大叶相思等其他物种的纤维素合酶基因都有很高的同源性,根据得到的BnCesA1的5'端设计特异性表达检测引物,分析其在湘苎三号苎麻品种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BnCesA1在所检测的各组织中均有表达,表达量为茎皮>叶>顶芽>根。本研究首次克隆到苎麻中编码全长蛋白的纤维素合酶基因,并且苎麻BnCesA1在茎皮中高表达提示该基因可能在苎麻韧皮纤维合成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纤维素基因 RACE 表达分析
下载PDF
亚麻纤维素合酶LuCesA8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于莹 郭文栋 +7 位作者 赵丽娟 吴建忠 程莉莉 赵东升 胡莹莹 吴广文 关凤芝 袁红梅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9-45,54,共8页
以亚麻快速生长期茎部组织总RNA为模板,通过反转录PCR克隆纤维素合酶基因Lu Ce s A8(基因ID:Lus10029245)全长开放读码框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开放读码框全长2 967 bp,共编码988个氨基酸。通过多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该蛋白与麻风树Ce... 以亚麻快速生长期茎部组织总RNA为模板,通过反转录PCR克隆纤维素合酶基因Lu Ce s A8(基因ID:Lus10029245)全长开放读码框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开放读码框全长2 967 bp,共编码988个氨基酸。通过多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该蛋白与麻风树Ces A8蛋白亲缘关系最近,相似度达87%,与胡杨、可可树、雷蒙德氏棉及芝麻Ces A8蛋白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6%、85%、85%、81%。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该基因在亚麻不同发育阶段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快速生长期表达量最高,花期和绿熟期次之,苗期最低。研究为揭示Lu Ce s A8基因在次生细胞壁纤维素合成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纤维素 克隆 表达分析
下载PDF
毛白杨纤维素合酶基因(PtoCesA1)的克隆及其在烟草中的遗传转化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春秀 齐力旺 +3 位作者 史胜青 汪阳东 王建华 张守攻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45,共7页
克隆毛白杨纤维素合酶基因(PtoCesAl),全长为3215bp,与欧洲颤杨的PtrCesAl基因的同源性为97%,具有开放的阅读框,编码区在52~2988碱基之间,为2937bp。构建PtoCesAl基因的全长正义植物表达载体为pBIPAl,经酶切和PCR鉴定确认载... 克隆毛白杨纤维素合酶基因(PtoCesAl),全长为3215bp,与欧洲颤杨的PtrCesAl基因的同源性为97%,具有开放的阅读框,编码区在52~2988碱基之间,为2937bp。构建PtoCesAl基因的全长正义植物表达载体为pBIPAl,经酶切和PCR鉴定确认载体构建正确。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pBIPAl表达载体转入烟草中,转基因植株的纤维细胞壁厚度和木质部厚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形态表征为植株明显变矮,叶片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白杨 纤维素基因 遗传转化
下载PDF
大青杨纤维素合成酶PuCesA6基因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许雷 刘一星 方连玉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2年第5期26-32,共7页
以大青杨总RNA为模板,通过反转录PCR获得纤维素合成酶PuCesA6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其cDNA序列全长3 778 bp,开放读码框序列3 264 bp,共编码1 087个氨基酸。PuCesA6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具备被子植物纤维素合酶基因的特... 以大青杨总RNA为模板,通过反转录PCR获得纤维素合成酶PuCesA6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其cDNA序列全长3 778 bp,开放读码框序列3 264 bp,共编码1 087个氨基酸。PuCesA6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具备被子植物纤维素合酶基因的特征:锌指结构域、高变区I(HVR-I)、高变区II(HVR-II)与β-糖苷转移酶有关的保守结构域以及8个跨膜区。通过多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与光皮桦BlCesA5相似度最高,为89%;其次是玉米ZmCesA8,相似度为80%,且8类CesA的锌指结构与C末端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34种CesA蛋白序列的分子进化分析表明,大青杨PuCesA6蛋白与欧洲颤杨PtrCesA6蛋白亲缘关系最近,相似度达99%;和光皮桦BlCe-sA5、大桉EgCesA6蛋白同聚为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青杨 纤维素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杉木纤维素合酶(ClCesA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潇潇 曹光球 +3 位作者 汪凤林 罗红艳 魏晓骁 曹世江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共6页
为探索杉木木材发育的分子机制,以杉木幼苗嫩叶总RNA为模板,利用反转录获得的cD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获得杉木纤维素合酶(ClCesA2)基因。对该基因进行测序以及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3 276 bp,共编码1 091个氨基酸,具... 为探索杉木木材发育的分子机制,以杉木幼苗嫩叶总RNA为模板,利用反转录获得的cD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获得杉木纤维素合酶(ClCesA2)基因。对该基因进行测序以及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3 276 bp,共编码1 091个氨基酸,具有锌指结构和8个跨膜区域,及保守的DX……QVLRW结构域。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该基因在杉木的根、茎、叶中相对表达量有明显差异,茎的相对表达量最高,根次之,叶最低。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基因与初生壁合成相关基因聚在一起,推测该基因可能参与杉木细胞初生壁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纤维素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大青杨纤维素合酶PuCesA6全长基因的获得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许雷 刘一星 方连玉 《经济林研究》 2011年第2期54-59,共6页
为给大青杨纤维素方面的基因改良提供基础,以大青杨叶片总DNA为模板,根据已登录的欧洲颤杨PtrCesA6序列保守区段设计2对引物进行PCR扩增,将得到的2个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中。测序后拼接2片段,结果显示,该基因全长5 760 bp,与欧洲颤杨... 为给大青杨纤维素方面的基因改良提供基础,以大青杨叶片总DNA为模板,根据已登录的欧洲颤杨PtrCesA6序列保守区段设计2对引物进行PCR扩增,将得到的2个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中。测序后拼接2片段,结果显示,该基因全长5 760 bp,与欧洲颤杨的PtrCesA6全长cDNA的相似性为99%,证明克隆的序列为纤维素合酶基因全长序列,将该基因命名为PuCesA6。将该全长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欧洲颤杨、玉米、拟南芥、棉花、新西兰辐射松、大麦、马铃薯、小麦、百日草各纤维素合酶共34条全长序列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PuCesA6和PtrCesA6聚为一类,与其它各类CesA都是分开的,单子叶与双子叶的CesA序列也未分别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青杨 纤维素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大青杨纤维素合酶PuCesA7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8
作者 许雷 刘一星 方连玉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10年第2期383-387,共5页
本研究以大青杨叶片总DNA为模板,用已登录的欧洲颤杨PtrCesA7保守序列设计引物,进行TD-PCR扩增并将得到的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中。测序结果分析表明,片段长2341bp将该基因片段命名为PuCesA7。经BLASTX比对,此片段包含6个编码区,共1248... 本研究以大青杨叶片总DNA为模板,用已登录的欧洲颤杨PtrCesA7保守序列设计引物,进行TD-PCR扩增并将得到的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中。测序结果分析表明,片段长2341bp将该基因片段命名为PuCesA7。经BLASTX比对,此片段包含6个编码区,共1248bp,编码416个氨基酸。并与欧洲颤杨的PtrCesA7基因的同源性为98%,证明克隆的片段为纤维素合酶基因。将该片段与GenBank中登录的玉米(Zea mays)、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棉花(Gossypium hirsutum)、欧洲颤杨(Populus tremuloides)、新西兰辐射松(Pinups radiata D.Don)同源纤维素合酶基因序列比对并进行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大青杨纤维素合酶基因片段均与它们的亲缘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青杨 纤维素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毛白杨纤维素合酶基因PtCesA4的克隆、表达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徐煲铧 杨晓慧 +2 位作者 李百炼 张志毅 张德强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0,共10页
组合利用生物信息学和RT-PCR方法,首次从毛白杨未成熟木质部cDNA中分离出PtCesA4cDNA全长,并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的毛白杨PtCesA4 cDNA片段总长为3757bp,基因内部含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大小为3129bp,可编码长度为1042个... 组合利用生物信息学和RT-PCR方法,首次从毛白杨未成熟木质部cDNA中分离出PtCesA4cDNA全长,并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的毛白杨PtCesA4 cDNA片段总长为3757bp,基因内部含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大小为3129bp,可编码长度为1042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所推导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AtCesA4、水稻OsCesA1和火炬松PtCesA2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0.3%,78.9%和75.6%。组织特异性Realtime-PCR结果显示,PtCesA4基因在杨树根、茎、叶片和顶端分生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其表达模式却不同:PtCesA4在成熟叶片、未成熟木质部和成熟木质部中表达丰度最高,在根部和顶端分生组织表达丰度中等,在树皮和韧皮部有少量表达,在形成层中表达丰度最低。在此基础上,组合利用MEGA3.1和DnaSP4.50.4软件对毛白杨40株基因型个体的PtCesA4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检测到15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SNP频率为1/35bp,多样性指数π为0.00502。其中51个是常见SNPs,102个为罕见SNPs。在这些SNPs中,有118个属于转换,35个属于颠换。在外显子区域,共检测到69个SNP位点,其中59个为同义突变,10个为错义突变。对PtCesA4基因内SNPs进行的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核苷酸序列长度的增加,SNPs的连锁不平衡在基因内部迅速衰退,因此,在毛白杨中,基于PtCesA4基因的连锁不平衡作图是可行的,而基于整个杨树基因组的连锁不平衡作图是不可行的,也是不必要的。研究结果为毛白杨PtCesA4基因的连锁不平衡作图及其基因辅助毛白杨木材纤维性状的分子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白杨 木质纤维素 纤维素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一个新杉木纤维素合酶ClCesA基因的克隆与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被引量:3
10
作者 魏晓骁 王士亚 +3 位作者 陈潇潇 汪凤林 曹光球 曹世江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6-72,共7页
为探索杉木木材形成的分子机制,以杉木嫩叶总RNA反转录的c DNA为模板,运用RT-PCR技术克隆出一个新杉木纤维素合酶基因ClCesA.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为2 955 bp,共编码984个氨基酸.通过TMHMM Server v.2.0和MEGA5.1软件预测ClCesA蛋白... 为探索杉木木材形成的分子机制,以杉木嫩叶总RNA反转录的c DNA为模板,运用RT-PCR技术克隆出一个新杉木纤维素合酶基因ClCesA.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为2 955 bp,共编码984个氨基酸.通过TMHMM Server v.2.0和MEGA5.1软件预测ClCesA蛋白的跨膜结构和功能,发现该蛋白N端含有锌指结构,共有8个跨膜结构,平均跨膜区域18个氨基酸残基,并具有保守的DDDQXXLRW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ClCesA可能与细胞次生壁形成有关.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ClCseA基因在杉木的不同器官(根、茎、叶)中均有表达,但在杉木根中的表达含量最高,茎中次之,叶中最低.随后,为后续该基因功能验证提供基础,将ClCesA克隆到含有GFP标签和潮霉素抗性的p GWB506载体,构建植物过表达载体p GWB506-35S-ClCesA-GF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纤维素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载体构建
下载PDF
苎麻纤维素合酶BnCesA1高变区蛋白的原核表达与条件优化
11
作者 谢庆宁 揭雨成 +4 位作者 周清明 蒋杰 周精华 常心海 钟英丽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30-1136,共7页
高等植物纤维素合酶是含有多个功能结构域的糖苷转移酶,催化合成β-1,4葡萄糖苷链,即高等植物细胞壁的重要成分之一纤维素。在同一物种例如在拟南芥中比对纤维素合酶家族各成员的序列信息,发现其蛋白序列中存在2个高变异区域(HVR),其中... 高等植物纤维素合酶是含有多个功能结构域的糖苷转移酶,催化合成β-1,4葡萄糖苷链,即高等植物细胞壁的重要成分之一纤维素。在同一物种例如在拟南芥中比对纤维素合酶家族各成员的序列信息,发现其蛋白序列中存在2个高变异区域(HVR),其中第一个HVR靠近NH2端(NHVR),富含酸性氨基酸。本研究克隆了苎麻纤维素合酶基因(BnCesA1)的NHVR编码序列,并以正确的阅读框亚克隆至含有6×His接头的pQE-N1原核表达载体,构建了pQE-N1-NHVR重组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的重组蛋白His-tag-NHVR经Western-blotting验证后,正交优化得到该蛋白小量表达的最优条件组合为:所挑取的2号菌落在37℃下,IPTG的诱导浓度为0.1 mmol/L,诱导表达4 h。本研究结果为纯化His-tag-NHVR融合蛋白、制备其抗体及进一步研究苎麻纤维素合酶局部功能或其组织特异性作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高变区 原核表达 正交优化
下载PDF
慈竹纤维素合酶BeCesA4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12
作者 王博雅 姜勇 +2 位作者 黄艳 曹颖 胡尚连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85-193,共9页
非木造浆是解决国内纸浆短缺的重要手段。慈竹(Bambusa emeiensis)是我国非木造浆的主要原材料之一,提高慈竹中纤维素的含量能够有效提高竹类造浆的效率。通过前期对慈竹进行的转录组测序分析,挖掘出慈竹中一个与植物中纤维素合酶亚基A(... 非木造浆是解决国内纸浆短缺的重要手段。慈竹(Bambusa emeiensis)是我国非木造浆的主要原材料之一,提高慈竹中纤维素的含量能够有效提高竹类造浆的效率。通过前期对慈竹进行的转录组测序分析,挖掘出慈竹中一个与植物中纤维素合酶亚基A(cellulose synthase A,CesA)同源的基因,命名为BeCesA4。结果显示,克隆出的BeCesA4基因编码一个含有982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具备CesA家族的保守结构域;BeCesA4在慈竹快速生长的笋与茎中显著表达;过量表达该基因会使转基因植物出现生物量提升、纤维素含量升高和次生细胞壁加厚等现象。结果表明,BeCesA4的表达量与慈竹茎内纤维素的积累呈正相关。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慈竹纤维素合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竹 纤维素 次生壁 异源表达
下载PDF
亚麻纤维素合酶超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袁红梅 郭文栋 +7 位作者 赵丽娟 于莹 吴建忠 张利国 程莉莉 赵东升 吴广文 关凤芝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4656-4668,共13页
【目的】全基因组水平鉴定亚麻纤维素合酶超家族基因Ces A/Csls,并对基因的进化、基因结构及组织表达特性等进行分析,为亚麻纤维发育的机理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hytozome基因组数据库,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鉴定亚麻纤维素合酶超... 【目的】全基因组水平鉴定亚麻纤维素合酶超家族基因Ces A/Csls,并对基因的进化、基因结构及组织表达特性等进行分析,为亚麻纤维发育的机理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hytozome基因组数据库,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鉴定亚麻纤维素合酶超基因家族成员,并进行蛋白理化特性分析;利用MEGA 5.0、GSDS、MEME等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并进行基因结构、蛋白保守基序分析;根据RNA-Seq数据对Ces A/Csls进行表达分析。【结果】系统分析鉴定了45个亚麻Ces A/Csls超家族基因,该家族基因在scaffolds上是分散分布的,没有明显的成簇现象。Ces A/Csls蛋白主要分布于质膜上,氨基酸数目为409—1 167,分子量为47 401.1—130 578.3,等电点分布在5.43—9.08。Ces A/Csl蛋白均含有跨膜结构域,数目为2—8。根据系统进化分析将其分成Ces A与Csl两类,细分为Ces A、Csl A、Csl B、Csl C、Csl D、Csl E、Csl G共7组。基因结构分析显示,亚麻Ces A/Csls基因的长度在2.1—6.8 kb,外显子数量在2—14。保守基序分析表明,不同组间Motif组成有一定的差异,Motif 1、Motif 2、Motif 3、Motif 4、Motif 12在Ces A、Csl B、Csl D、Csl E、Csl G组蛋白中均有分布,Motif 18、Motif 20在Csl A、Csl C组蛋白中均有分布,而Motif 13、Motif 14、Motif 15、Motif 19的分布则表现出一定的组间特异性。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Ces A/Csls家族成员在不同发育阶段表达模式不同,部分Ces A/Csls可被Na Cl、BR和Brz诱导上调或下调表达,预示Ces A/Csls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在植物发育过程中扮演着不同角色。【结论】鉴定出45个亚麻Ces A/Csls家族基因成员,分属于两类,7组,分布于scaffolds上,基因结构和蛋白基序具有组间多样性和组内保守性。不同的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具有一定的时空特异性。Ces A/Csls中部分基因响应激素BR、Brz及Na Cl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纤维素 cesa/Csls 基因家族 表达分析
下载PDF
高等植物纤维素合酶超家族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长斌 薛永常 聂会忠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33-535,共3页
从1996年第一个植物纤维素合酶基因的鉴定,人们对植物体内纤维素合成的研究已经走过了10年的历程。10多年中,人们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也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该文主要介绍拟南芥和毛果杨基因组中的纤维素合酶超家族。
关键词 纤维素 纤维素 纤维素 纤维素超家族
下载PDF
外源纤维素合酶基因对棉纤维品质的改良作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海平 王学德 +2 位作者 邵明彦 袁淑娜 李晓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0-115,共6页
为改良棉花纤维品质,将由35S启动子驱动的木醋杆菌纤维素合酶基因acsA和acsB,用子房注射法和花粉粒媒介法转化棕色棉G007和白色棉X003,并检测后代棉纤维品质。研究结果表明,子房注射法的基因转化效率高于花粉粒媒介法。通过PCR和souther... 为改良棉花纤维品质,将由35S启动子驱动的木醋杆菌纤维素合酶基因acsA和acsB,用子房注射法和花粉粒媒介法转化棕色棉G007和白色棉X003,并检测后代棉纤维品质。研究结果表明,子房注射法的基因转化效率高于花粉粒媒介法。通过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最终获得转基因植株共11株。根据农艺性状表现,选出4个优良单株。对转基因当代及后代的检测结果表明,棕色棉纤维长度、比强度、纤维素含量和衣分都显著增加,而白色棉只有纤维比强度和纤维素含量显著增加。纤维长度和衣分没有变化。导入由35S启动子驱动的木醋杆菌纤维素合酶基因acsA和acsB,提高了转基因后代的棉纤维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纤维素基因 纤维品质改良 基因转化
下载PDF
毛白杨纤维素合酶基因家族部分成员的克隆及表达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亚娟 王宏芝 +3 位作者 李瑞芬 张中保 崔莉洁 魏建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0-75,共6页
从毛白杨中分离7个纤维素合酶基因,分别为PtoCesA4,PtoCesA5,PtoCesA7,PtoCesA8,PtoCesA13,PtoCesA17和PtoCesA18,通过与已公布的毛果杨全基因序列及拟南芥和水稻基因组中纤维素合酶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比对分析,结合目前纤维素合成机制的... 从毛白杨中分离7个纤维素合酶基因,分别为PtoCesA4,PtoCesA5,PtoCesA7,PtoCesA8,PtoCesA13,PtoCesA17和PtoCesA18,通过与已公布的毛果杨全基因序列及拟南芥和水稻基因组中纤维素合酶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比对分析,结合目前纤维素合成机制的研究进展,预测毛白杨中上述不同纤维素合酶的功能。利用GenomeLabTMGeXP遗传分析系统分析毛白杨中纤维素合酶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转录表达水平,结果表明PtoCesA4,PtoCesA7,PtoCesA8,PtoCesA17和PtoCesA18在木质部高丰度表达,推测这些基因可能参与毛白杨次生细胞壁的形成,为毛白杨次生细胞壁中纤维素的合成调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白杨 纤维素 GeXP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细菌纤维素固定化海藻糖合酶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丁振 刘建龙 王瑞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9-23,共5页
以细菌纤维素为载体,采用吸附-交联的方法将海藻糖合酶固定化,在最适固定化条件下,15℃吸附20h,然后与6%戊二醛在15℃交联20h。实验发现,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的最适pH值向碱性方向移动0.4,为pH7.4,最适作用温度为45℃,比游离海藻糖合... 以细菌纤维素为载体,采用吸附-交联的方法将海藻糖合酶固定化,在最适固定化条件下,15℃吸附20h,然后与6%戊二醛在15℃交联20h。实验发现,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的最适pH值向碱性方向移动0.4,为pH7.4,最适作用温度为45℃,比游离海藻糖合酶提高10℃,酸碱稳定性、热稳定性均有较大提高;重复使用6次后,酶剩余活力保持在87%左右,有较好的操作稳定性和重复使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糖 细菌纤维素 固定化
下载PDF
地黄纤维素合酶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延清 张喻 +4 位作者 李静云 陈娟娟 王婉珅 苑璐璐 魏俊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24,共4页
根据以前克隆的地黄Rgh BNG基因碱基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 5.0设计特异引物,采用hi TAIL-PCR技术从怀地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578 bp DNA片段。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它与根癌土壤杆菌、土壤杆菌的纤维素合酶基因的同源性达81%-91%;它... 根据以前克隆的地黄Rgh BNG基因碱基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 5.0设计特异引物,采用hi TAIL-PCR技术从怀地黄基因组DNA中扩增出578 bp DNA片段。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它与根癌土壤杆菌、土壤杆菌的纤维素合酶基因的同源性达81%-91%;它所含的453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与根癌土壤杆菌、土壤杆菌、菜豆根瘤菌、豌豆根瘤菌纤维素合酶基因编码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高达83%-99%,说明蛋白质可能具有纤维素合酶的结构域。用hi TAIL-PCR技术克隆怀地黄纤维素合酶基因,为进一步研究其分子作用机制和在地黄分子育种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地黄 纤维素 HI TAIL-PCR技术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植物纤维素合酶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9
作者 魏建华 宋艳茹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41-649,共9页
纤维素合酶催化合成的 β_1 ,4糖苷链构成植物细胞壁中含量最丰富的组份纤维素。植物体中存在着众多纤维素合酶 ,同时还具多种与之相关的纤维素合酶相似蛋白 ,它们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纤维素合酶超家族。纤维素合酶的催化机理尚不清楚 ,纤... 纤维素合酶催化合成的 β_1 ,4糖苷链构成植物细胞壁中含量最丰富的组份纤维素。植物体中存在着众多纤维素合酶 ,同时还具多种与之相关的纤维素合酶相似蛋白 ,它们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纤维素合酶超家族。纤维素合酶的催化机理尚不清楚 ,纤维素合酶相似蛋白的功能更有待于深入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年植物纤维素合酶及其相似蛋白编码基因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纤维素 研究进展 相似蛋白 糖苷转移 编码基因
下载PDF
棉花纤维素合酶复合体蛋白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先良 李傲 +1 位作者 彭良才 夏涛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9-134,共6页
选用开花后24 d的棉纤维提取原生质膜,用Triton X-100溶解后通过纤维素合酶1(Gossypium hirsutumcellulose synthase1,GhCESA1)抗体进行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 选用开花后24 d的棉纤维提取原生质膜,用Triton X-100溶解后通过纤维素合酶1(Gossypium hirsutumcellulose synthase1,GhCESA1)抗体进行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分离免疫共沉淀的产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棉纤维纤维素合酶复合体可能存在68种蛋白,其中包括8种纤维素合酶(Cellolose synthse,CESA),它们涵盖了棉纤维初生壁和次生壁2种类型纤维素合酶。这说明在次生壁形成的细胞中存在2种类型CESA。本研究也表明复合体中存在非CESA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纤维素 次生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