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87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68%硫酸测定纤维素纤维/聚酯纤维混纺织物纤维含量的探讨
1
作者 袁俊 陈西凤 谢利怀 《纺织标准与质量》 2020年第4期50-52,57,共4页
为了减少化学试剂对环境的污染、降低试验成本,提出了用68%硫酸代替75%硫酸测定纤维素纤维/聚酯纤维混纺织物纤维含量的新方法。为了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分别用68%硫酸和75%硫酸测定纤维素纤维/聚酯纤维混纺织物纤维含量,并对... 为了减少化学试剂对环境的污染、降低试验成本,提出了用68%硫酸代替75%硫酸测定纤维素纤维/聚酯纤维混纺织物纤维含量的新方法。为了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分别用68%硫酸和75%硫酸测定纤维素纤维/聚酯纤维混纺织物纤维含量,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该试验结果表明,采用68%硫酸与75%硫酸的试验结果绝对值偏差均在1.0以内。该试验表明,每克试样加入100mL的68%硫酸溶液可以用于定量化学分析大部分纤维素纤维/聚酯纤维混纺织物的纤维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纤维 聚酯纤维 浴比 定量化学分析 75%硫酸 68%硫酸
下载PDF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纤维素热解机理热力学研究
2
作者 周俊杰 陈曦 +1 位作者 汤松臻 李智聪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共6页
为了探究纤维素的热解机理,参考相关的实验结果,以纤维素单体模化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方法,以b3lyp/6-31++g(d,p)为基,对纤维素单体热解反应生成乙醇醛和CO_(2)小分子的反应机理进行动力学研究.纤维素单体热解生成乙醇醛和C... 为了探究纤维素的热解机理,参考相关的实验结果,以纤维素单体模化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方法,以b3lyp/6-31++g(d,p)为基,对纤维素单体热解反应生成乙醇醛和CO_(2)小分子的反应机理进行动力学研究.纤维素单体热解生成乙醇醛和CO_(2)的反应路径为纤维素单体首先开环,之后裂解生成四糖片段M2和乙醇醛P1,能垒最高为339.1 kJ/mol,四糖片段M2经过脱水形成烯酮结构后再与水分子作用生成羧基,最后发生脱羧反应生成CO_(2),能垒较高为290.1 kJ/mol,不容易发生,整个过程放出98.9 kJ/mol的热量,并对路径反应物、中间体和过渡态进行几何构型全优化,过渡态的振动和频率计算,同时进行不同温度下(400 K、600 K、800 K、1000 K、1200 K)热解过程的热力学分析,对纤维素的热解机理研究将对生物质的热裂解机理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热解 密度泛函理论 反应机理
下载PDF
聚酯纤维泡沫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孔结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述红 贡藩 +1 位作者 尹宏 修占国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2,共8页
纤维的掺加可有效地改善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低、脆性特征显著的缺陷,增强其工程适用性。本工作针对聚酯纤维对泡沫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改善开展试验研究,选定密度等级为700 kg/m3的泡沫混凝土,考虑不同纤维体积掺量(0.1%、0.2%、0.3%和0.4%... 纤维的掺加可有效地改善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低、脆性特征显著的缺陷,增强其工程适用性。本工作针对聚酯纤维对泡沫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改善开展试验研究,选定密度等级为700 kg/m3的泡沫混凝土,考虑不同纤维体积掺量(0.1%、0.2%、0.3%和0.4%)对其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以及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掺量为0.1%时,材料表现出较优的抗压和劈裂抗拉性能,28 d强度分别增加了86.4%和91.3%;纤维掺量为0.2%时,材料表现出较优的抗折性能,28 d抗折强度提升了39.1%。试样破坏形态和应力-应变曲线表明,聚酯纤维可有效地提升泡沫混凝土的延性。最后,运用图像分析处理法分别获得了五组试件的孔结构参数,从细观孔结构的角度讨论了聚酯纤维对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混凝土 聚酯纤维 力学性能 孔结构 图像处理
下载PDF
基于羧甲基纤维素包裹铜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牛奶中诺氟沙星
4
作者 李胜男 胡民康 +3 位作者 秦伯扬 杨文 冯俊 杜海军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4-191,共8页
以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包覆的铜纳米颗粒(copper nanoparticles,Cu NPs)和碳黑(carbon black,CB)为原料,制备CMC@Cu/CB复合材料,构建检测诺氟沙星(norfloxacin,NFX)的高灵敏度电化学传感器。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 以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包覆的铜纳米颗粒(copper nanoparticles,Cu NPs)和碳黑(carbon black,CB)为原料,制备CMC@Cu/CB复合材料,构建检测诺氟沙星(norfloxacin,NFX)的高灵敏度电化学传感器。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CMC@Cu/CB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在玻碳电极(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表面滴铸复合材料悬浮液,制备CMC@Cu/CB/GCE传感器。结果表明:CMC@Cu/CB/GCE呈均匀分散球状,传感器对NFX具有良好的电流响应,线性范围为0.4~100.0μmol/L,检出限为0.24μmol/L(R_(SN)=3),此外,该修饰电极对实际样品中NFX的测定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对牛奶提取物中NFX的加标回收率为98.8%~112.5%。同时,由于实验过程中原材料价格低廉,传感器的制备成本极低,在实际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传感器 诺氟沙星 铜纳米颗粒 羧甲基纤维素
下载PDF
热塑性纤维素与PVA混溶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5
作者 冯彦洪 陈帅杰 孙航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9-158,共10页
首次提出了将氧化还原改性纤维素(Oxidation-reduction modified cellulose,ORC)与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共混进行制备复合材料,并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ORC与PVA的混溶性.对分子链间相互作用能和氢键数量分析发现,随着... 首次提出了将氧化还原改性纤维素(Oxidation-reduction modified cellulose,ORC)与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共混进行制备复合材料,并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ORC与PVA的混溶性.对分子链间相互作用能和氢键数量分析发现,随着改性程度增加,ORC与PVA会产生更强烈的相互作用,这促进了组分间的混溶.当ORC的改性程度达到40%后,ORC与PVA的溶解度参数差值为2.02(J/cm^(3))^(1/2),达到混溶条件.根据Flory-Huggins理论确定了醇解度为88%和99%的PVA与ORC的混溶性,结果表明PVA(88%)与ORC的混溶性更好.对共混体系中形成氢键原子的径向分布函数分析发现,醋酸乙烯酯重复单元上的羰基更倾向与ORC形成分子链间氢键,而乙烯醇重复单元上的羟基更倾向形成分子链内氢键,这促使PVA(88%)/ORC共混体系中形成更多的分子链间氢键,从而混溶性更好.研究结果可为ORC/PVA复合材料的制备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溶性 氧化还原改性纤维素 分子动力学 聚乙烯醇
下载PDF
环状磷酸酯阻燃剂对聚酯纤维的阻燃改性
6
作者 汤方明 靳家豪 +1 位作者 程献伟 关晋平 《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4期11-14,共4页
采用环状磷酸酯阻燃剂FRC-1,通过高温高压浸渍法对聚酯纤维进行阻燃改性。研究了阻燃剂FRC-1的质量浓度对聚酯纤维阻燃性能的影响,分析了阻燃聚酯纤维的燃烧行为和阻燃机理。结果表明:当阻燃剂FRC-1的质量浓度为200 g/L时,阻燃聚酯纤维... 采用环状磷酸酯阻燃剂FRC-1,通过高温高压浸渍法对聚酯纤维进行阻燃改性。研究了阻燃剂FRC-1的质量浓度对聚酯纤维阻燃性能的影响,分析了阻燃聚酯纤维的燃烧行为和阻燃机理。结果表明:当阻燃剂FRC-1的质量浓度为200 g/L时,阻燃聚酯纤维的极限氧指数升高至31.9%,能够实现快速自熄;阻燃聚酯纤维的热释放速率峰值和总热释放量分别为231.5 kW/m2和4.8 MJ/m^(2),与聚酯纤维相比分别降低了38.3%和30.4%,热释放性能明显下降。通过热重-红外联用分析表明,环状磷酸酯阻燃剂主要通过气相机理提高聚酯纤维的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纤维 环状磷酸酯阻燃剂 高温高压 阻燃改性 阻燃机理
下载PDF
聚酯纤维的负离子释放功能化改性及表征 被引量:1
7
作者 崔奎 胡应模 +1 位作者 武莎莎 郭素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1-154,共4页
以聚酯纤维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表面电气石负载改性整理,以增加聚酯纤维的远红外辐射率和负离子释放等功能。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分别探讨了时间、硅烷偶联剂用量及温度对聚酯纤维改性整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酯纤维最佳改性整理工... 以聚酯纤维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表面电气石负载改性整理,以增加聚酯纤维的远红外辐射率和负离子释放等功能。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分别探讨了时间、硅烷偶联剂用量及温度对聚酯纤维改性整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酯纤维最佳改性整理工艺条件为1g聚酯短纤维浸泡在含有电气石的硅烷偶联剂酸性溶液中,于50℃烘箱中静置反应6h时,电气石负载率可达1.71%。对所得改性整理纤维进行表征及性能测试,电气石粉体成功引入到了聚酯纤维表面,其远红外辐射率达0.7,负离子释放量为950ions/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纤维 硅烷偶联剂 电气石 远红外辐射 功能纤维
下载PDF
改性聚酯纤维对机场水泥混凝土的增韧阻裂效果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赵胜前 游庆龙 +2 位作者 李京洲 尹杰 黄之懿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02-309,共8页
为增强机场水泥混凝土的韧性,提升道面结构的抗开裂能力,制备了聚酯纤维(FC)、聚乙烯醇纤维(PVA)和聚丙烯粗纤维(PP)混凝土。以砂率、FC纤维掺量和减水剂掺量为影响因素,28 d抗折强度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确定了FC纤维混凝土的最佳配... 为增强机场水泥混凝土的韧性,提升道面结构的抗开裂能力,制备了聚酯纤维(FC)、聚乙烯醇纤维(PVA)和聚丙烯粗纤维(PP)混凝土。以砂率、FC纤维掺量和减水剂掺量为影响因素,28 d抗折强度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确定了FC纤维混凝土的最佳配比。采用三点弯曲韧性试验和三点弯曲断裂试验,分析了纤维的增韧阻裂机理。结果表明:砂率、FC纤维掺量和减水剂掺量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三者对混凝土28 d抗折强度的影响程度排序为FC纤维掺量>减水剂掺量>砂率,最佳配比为砂率34%、FC纤维掺量1.4 kg/m^(3)、减水剂掺量2%。三种纤维P-δ曲线拐点处的荷载峰值和挠度显著提高,拐点尖锐程度下降。相较于素混凝土,FC、PVA和PP纤维混凝土的断裂韧性分别提高了125.8%、118.4%和87.1%,起裂韧度分别提升了38.7%、33.9%和25.2%,断裂韧度分别提升了87.1%、73.2%和55.6%。此外,FC、PVA和PP纤维混凝土开裂过程中所需的断裂能分别提升了216.2%、193.2%和162.9%。结合能量平衡理论,纤维通过能量传递的方式在混凝土中起到增韧阻裂作用,FC纤维的增韧阻裂效果相对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混凝土道面 纤维混凝土 改性聚酯纤维 响应面法 弯曲韧性 断裂性能
下载PDF
不同工艺制备的聚酯纤维在碱性条件下的结构性能变化规律
9
作者 卫婷 陈康 +2 位作者 张阳 张玥 张玉梅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4,共9页
为了解不同工艺制备的聚酯纤维在碱性条件下应用性能的变化规律,分别选择工业丝路线制备的高强(HT)聚酯工业丝和高速纺丝制备的全拉伸聚酯纤维(FDY)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加速的碱性热水环境(85℃)开展老化试验,研究纤维力学性能的变化... 为了解不同工艺制备的聚酯纤维在碱性条件下应用性能的变化规律,分别选择工业丝路线制备的高强(HT)聚酯工业丝和高速纺丝制备的全拉伸聚酯纤维(FDY)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加速的碱性热水环境(85℃)开展老化试验,研究纤维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同时分别利用广角X射线衍射、小角X射线散射和特性黏度等方法对结晶、片晶堆砌以及化学结构等形态结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聚酯纤维在碱性水环境下的结构和性能变化可区分为三个阶段:初期受水和热的共同作用,纤维的断裂强度较明显减小,结晶度不变,取向度明显下降,归因于部分处于冻结的非晶区取向分子链段发生解取向而收缩;随后纤维断裂强度缓慢下降,非晶区分子链断裂,同时有少量新的结晶生成;后期断裂强度下降程度更加明显,且结晶度开始减小,特性黏度明显降低,分子链断裂成为主导因素。由于HT工业丝具有更高的结晶度与晶粒尺寸,水分子和OH-的侵蚀作用受到抑制,这使其碱解反应速率变慢,力学性能变化程度低于FDY纤维,表明HT工业丝的抗碱解性能优于FDY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纤维 碱解 结晶结构 WAXD SAXS
下载PDF
分散染料在超临界CO_(2)流体染色聚酯纤维中的扩散行为
10
作者 范博 吴伟 +2 位作者 王健 徐红 毛志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41,共8页
为深入研究分散染料的扩散性能在超临界CO_(2)染色过程中影响染色条件及染色质量的理论机制,使用共聚焦拉曼显微镜研究了超临界CO_(2)流体染色在不同工况条件(100~140℃、21~27 MPa、5~90 min)下分散染料(分散红167、分散橙30、分散蓝79... 为深入研究分散染料的扩散性能在超临界CO_(2)染色过程中影响染色条件及染色质量的理论机制,使用共聚焦拉曼显微镜研究了超临界CO_(2)流体染色在不同工况条件(100~140℃、21~27 MPa、5~90 min)下分散染料(分散红167、分散橙30、分散蓝79)在涤纶中的扩散行为。通过拉曼深度成像图获得了染料在纤维径向分布的数据,计算扩散系数。结果显示:分散染料在染色初期(5 min内)已在纤维内分布均匀,且随染色时间、染色压力的增加,染料在纤维内部均匀上染。对比染色后纤维径向的拉曼光谱数据与纱线上染量数据,验证了拉曼光谱数据的有效性。经计算分散染料中分散橙30的扩散系数最高(9.744×10^(-15) m^(2)/s)。表明拉曼技术用于分析单纤维内染料扩散有着巨大的优势,反应快速,制样简单,同时可在无损纤维的前提下对涤纶内部的染料分布进行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染料 聚酯纤维 超临界CO_(2)流体 共聚焦拉曼显微镜 扩散
下载PDF
基于再生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制备阻燃聚酯纤维
11
作者 吕维扬 刘志阳 +4 位作者 官军 陈林江 孙亚龙 王秀华 姚玉元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31,共12页
文中以再生对苯二甲酸二甲酯(r-DMT)和乙二醇(EG)为原料、以2-羧乙基苯基次磷酸(CEPPA)为阻燃剂,采取共聚合的策略合成了阻燃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FR-PET)切片,并通过熔融纺丝技术制备了83 dtex/36 f规格的阻燃再生聚酯纤维。研... 文中以再生对苯二甲酸二甲酯(r-DMT)和乙二醇(EG)为原料、以2-羧乙基苯基次磷酸(CEPPA)为阻燃剂,采取共聚合的策略合成了阻燃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FR-PET)切片,并通过熔融纺丝技术制备了83 dtex/36 f规格的阻燃再生聚酯纤维。研究发现,CEPPA的引入使得聚酯的缩聚变得困难,阻燃再生PET相较于未改性的再生PET端羧基含量增大、二甘醇含量降低、亮度L值下降、黄蓝色度b值增大、热稳定性和结晶性下降。通过极限氧指数(LOI)测试和垂直燃烧性能(UL-94)分析得知,再生PET经阻燃改性后,LOI值由22.1%提高至32.7%,UL-94垂直燃烧等级从V-2级提升至V-0级,阻燃性能大幅提升。阻燃再生PET切片可纺性优异,通过熔融纺丝工艺制备的纤维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为利用r-DMT开发下游高值化再生聚酯材料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聚酯纺织品 乙二醇醇解 甲醇酯交换 再生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阻燃再生聚酯纤维
下载PDF
基质全溶解-固相萃取-UPLC-MS/MS法分析聚酯纤维中阻燃剂
12
作者 张梦丹 李盈盈 +2 位作者 张思佳 李琳 侯晓虹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254-1262,共9页
目的探索聚酯纤维中常见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磷酸三苯酯和三苯基氧化膦)的分析方法。方法通过完全溶解法将样品基质溶解,再采用商品化固相萃取柱PEP-2对提取的样品溶液进行进一步净化,结合UPLC-MS/MS技术测定5种聚酯纤维样品中的两种有机... 目的探索聚酯纤维中常见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磷酸三苯酯和三苯基氧化膦)的分析方法。方法通过完全溶解法将样品基质溶解,再采用商品化固相萃取柱PEP-2对提取的样品溶液进行进一步净化,结合UPLC-MS/MS技术测定5种聚酯纤维样品中的两种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结果在最优的条件下,建立的分析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0.9958),灵敏度高,磷酸三苯酯和三苯基氧化膦方法检测限分别为0.08 ng·g^(-1)和0.014 ng·g^(-1),加标回收率范围为80.2%~104.6%,方法精密度RSD值低于8.8%。结论建立的分析方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无基质干扰、稳定可靠,为该类基质中痕量污染物的分析提供了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纤维 有机磷酸酯阻燃剂 样品前处理 基质完全溶解法 固相萃取 UPLC-MS/MS
下载PDF
聚酯纤维与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想禄 栗学超 冯翔 《合成纤维》 CAS 2024年第4期96-99,共4页
为探究聚酯纤维与抗车辙剂复合掺加条件下的沥青混合料性能改良效果,设计室内试验,分析单掺聚酯纤维、单掺抗车辙剂以及复掺聚酯纤维与抗车辙剂等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水稳定性能、低温性能及高温性能。试验结果显示:相较于... 为探究聚酯纤维与抗车辙剂复合掺加条件下的沥青混合料性能改良效果,设计室内试验,分析单掺聚酯纤维、单掺抗车辙剂以及复掺聚酯纤维与抗车辙剂等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水稳定性能、低温性能及高温性能。试验结果显示:相较于单掺聚酯纤维、单掺抗车辙剂组沥青混合料,复掺聚酯纤维和抗车辙剂组的沥青混合料具有更强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抗疲劳性能,但低温性能和抗疲劳性能相较于单掺聚酯纤维组的提升幅度较小,且疲劳寿命对应力比的敏感性较低。复掺组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单掺组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抗车辙剂 聚酯纤维 复合改性 路用性能
下载PDF
生物基对二甲苯:低廉木质纤维素通往绿色聚酯的桥梁 被引量:1
14
作者 储昊东 冯心强 +3 位作者 宋建婷 李梦迪 申春 谭天伟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41,共14页
对二甲苯(PX)是我国聚酯产业的龙头原料和化工产业的重要大宗产品,其主要用途是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生产。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的普及,化学品制造业的原料逐渐从不可再生资源(石油、煤炭)向可再生资源转型。以木质纤维素... 对二甲苯(PX)是我国聚酯产业的龙头原料和化工产业的重要大宗产品,其主要用途是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生产。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的普及,化学品制造业的原料逐渐从不可再生资源(石油、煤炭)向可再生资源转型。以木质纤维素生物质为原料生产生物基PX的工艺开发,既促进了木质纤维素这一可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又推动了PET聚酯单体绿色低碳制造的发展。基于此,综述了多种制备生物基PX的工艺路线研究现状,对比分析了其优劣势。结合工艺流程模拟和经济性分析,指出生物基PX工艺存在生产成本高、产能较低等问题,并初步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 生物质 对二甲苯 可再生聚酯
下载PDF
聚酯纤维亲水改性研究进展及其发展方向
15
作者 赵晓曼 刘文静 +3 位作者 陈单单 洪剑寒 王鸿博 CAVACO-PAULO Artur 《服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9-197,共9页
聚酯纤维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但由于缺少极性基团,其亲水性较差,在某些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通过介绍聚酯纤维亲水改性的原理,综述聚酯纤维加工工艺中聚合物合成阶段、纺丝阶段、染色整理阶段和后整理阶段所采用的多种亲水... 聚酯纤维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但由于缺少极性基团,其亲水性较差,在某些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通过介绍聚酯纤维亲水改性的原理,综述聚酯纤维加工工艺中聚合物合成阶段、纺丝阶段、染色整理阶段和后整理阶段所采用的多种亲水改性方法,分析归纳各种改性方法的优缺点,为后续聚酯纤维亲水改性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并为其在纺织和环保领域的应用提供新的可能性。分析表明,未来应该在优化现有聚酯纤维改性方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并发展更环保的亲水改性新方法,提高改性纤维的稳定性并实现多功能化,从而更好地满足不断发展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纤维 亲水基团 亲水改性 后整理 多功能化
下载PDF
TLA与聚酯纤维复合改性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文娟 《粉煤灰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1期22-27,共6页
为了改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及耐久性,首先采用TLA与聚酯纤维进行复配设计,然后基于马歇尔、高温车辙、低温弯曲、浸水马歇尔、冻融劈裂、两点弯曲与浸水APA等试验,针对TLA与聚酯纤维复合改性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 为了改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及耐久性,首先采用TLA与聚酯纤维进行复配设计,然后基于马歇尔、高温车辙、低温弯曲、浸水马歇尔、冻融劈裂、两点弯曲与浸水APA等试验,针对TLA与聚酯纤维复合改性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抗疲劳耐久性能展开综合考察。结果表明:单掺TLA或聚酯纤维均能改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及水稳定性,且TLA的各项性能改善效果相对较为明显;经复掺TLA与聚酯纤维改性后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均得到显著的提升,可适用于我国北方严寒或南方高温湿热多雨等复杂气候地区的沥青路面建设之中;TLA能够有效提高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劲度模量与疲劳寿命,合理复掺聚酯纤维后提升效果更为明显,均符合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规定及要求;采用合理比例的TLA与聚酯纤维进行复掺,可综合提升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及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纤维 热再生沥青混合料 TLA 路用性能 耐久性
下载PDF
聚酯纤维对透水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影响
17
作者 童李 胡晓军 《陇东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36-40,共5页
为了研究聚酯纤维对透水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影响,采用马歇尔稳定度和车辙动稳定度评价了不同聚酯纤维掺入量时[0%、0.2%、0.3%、0.4%、0.5%(质量分数)]透水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向透水沥青混合料中掺加不同掺量的聚酯纤维制备聚酯... 为了研究聚酯纤维对透水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影响,采用马歇尔稳定度和车辙动稳定度评价了不同聚酯纤维掺入量时[0%、0.2%、0.3%、0.4%、0.5%(质量分数)]透水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向透水沥青混合料中掺加不同掺量的聚酯纤维制备聚酯纤维透水沥青混合料,对透水沥青混合料试件进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和车辙动稳定度试验。分析对比试验结果可知:掺加适量的聚酯纤维可以有效地提高透水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和车辙动稳定度;0.4%掺量下的聚酯纤维对透水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提升较大,不宜添加超过0.4%的聚酯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沥青混合料 高温性能 聚酯纤维 马歇尔稳定度 动稳定度
下载PDF
在线衍生HPLC快速测定聚酯纤维中TPA与IPA的含量
18
作者 郎巧文 陈海相 +2 位作者 李冲 王大伟 冯敏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6期795-800,共6页
聚酯纤维在氢氧化钾-乙醇溶液中解聚,解聚液用水定容后采用在线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苯二甲酸,建立了快速测定聚酯纤维中对苯二甲酸(TPA)与间苯二甲酸(IPA)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聚酯纤维在65℃氢氧化钾-乙醇溶液中振荡处理35mi... 聚酯纤维在氢氧化钾-乙醇溶液中解聚,解聚液用水定容后采用在线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苯二甲酸,建立了快速测定聚酯纤维中对苯二甲酸(TPA)与间苯二甲酸(IPA)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聚酯纤维在65℃氢氧化钾-乙醇溶液中振荡处理35min后完全解聚;在190~360nm检测波长范围内,TPA和IPA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196、212nm,次吸收波长分别为241、220nm,流动相为乙腈-水(0.1%甲酸,V_(乙腈)∶V_(水)=15∶85)时的保留时间分别为6.038、7.776min;TPA和IPA的检出限分别为0.50、1.58mg/L,加标回收率高,相对标准偏差小。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分析快捷,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纤维 对苯二甲酸 间苯二甲酸 在线衍生 高效液相色谱 快速测定
下载PDF
聚酯纤维筛网袋法测定饲料纤维素与木质素含量的重复性和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崇玉 高志标 +2 位作者 张桂国 尹朋辉 路绪明 《山东畜牧兽医》 2016年第7期1-3,共3页
本文采用聚酯纤维筛网袋法测定了9种饲料中的纤维素及木质素含量,每种饲料做了10个平行样的重复性测定,结果表明,本法测定饲料纤维素及木质素含量的重复性变异系数均小于5%;同时又用国标法对9种饲料中的纤维素及木质素含量进行了测定,... 本文采用聚酯纤维筛网袋法测定了9种饲料中的纤维素及木质素含量,每种饲料做了10个平行样的重复性测定,结果表明,本法测定饲料纤维素及木质素含量的重复性变异系数均小于5%;同时又用国标法对9种饲料中的纤维素及木质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聚酯纤维筛网袋法与国标法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结论:聚酯纤维筛网袋法测定饲料中的纤维素及木质素含量的重复性和准确性比较高,而且测定效率大幅度提高,可以用于饲料中纤维素及木质素含量的批量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纤维筛网袋法 饲料 纤维素 木质素
下载PDF
薰衣草香味聚酯纤维的性能及可纺性
20
作者 李少敏 王瑄 +2 位作者 刘琳 郭晶 李成卓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4年第5期10-14,共5页
薰衣草香味聚酯纤维是一种绿色健康的芳香型纤维。文章研究了该纤维的形态结构、摩擦系数、体积比电阻、拉伸性能,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技术,利用活性炭吸附纤维中的精油,通过连续3个月的跟踪测试,对该纤维的释香性能进行深入研究,... 薰衣草香味聚酯纤维是一种绿色健康的芳香型纤维。文章研究了该纤维的形态结构、摩擦系数、体积比电阻、拉伸性能,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技术,利用活性炭吸附纤维中的精油,通过连续3个月的跟踪测试,对该纤维的释香性能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在纤维基本性能研究的基础上对该纤维的可纺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薰衣草香味聚酯纤维留香性能优良,留香半衰期可达273天。该纤维不适合纯纺,应与线密度小、回潮率大,且抱合力优良的纤维进行混纺,提高其可纺性;纺纱时,应遵循“轻打击、低转速、大捻度”的工艺原则,保证其成纱强度和纱线条干的均匀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 薰衣草香味聚酯纤维 释香性能 可纺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