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辅助纤维素酶法提取小麦硒多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1
作者 景磊 王婷婷 +1 位作者 胡晨曦 程美蝶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22-128,共7页
以富硒小麦全粉为原料,利用超声辅助纤维素酶法提取小麦硒多糖。以小麦硒多糖提取率为衡量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对小麦硒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其对ABTS+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小麦硒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 以富硒小麦全粉为原料,利用超声辅助纤维素酶法提取小麦硒多糖。以小麦硒多糖提取率为衡量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对小麦硒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其对ABTS+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小麦硒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7(g:mL)、纤维素酶浓度0.75%、超声温度60℃、超声功率497 W、超声时间50 min。在此条件下小麦硒多糖提取率为38.24%,硒含量为0.093 mg/kg。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其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IC_(50)为4.56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硒多糖 超声辅助纤维素酶法 响应面优化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纤维素酶法提取茶多糖 被引量:54
2
作者 傅博强 谢明勇 +2 位作者 周鹏 聂少平 王远兴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2-366,共5页
为了保持茶多糖的活性 ,采用低温水提、酶提二次结合法提取茶多糖 .第一次在 5 0℃、茶叶与水的质量比为 1∶1 5、水提取 3 0min ,多糖的提取率为 2 .3 3 % ,粗多糖 (干重 )的提取率为6.82 % ;过滤后 ,滤渣用 pH 4.6的柠檬酸 柠檬酸钠... 为了保持茶多糖的活性 ,采用低温水提、酶提二次结合法提取茶多糖 .第一次在 5 0℃、茶叶与水的质量比为 1∶1 5、水提取 3 0min ,多糖的提取率为 2 .3 3 % ,粗多糖 (干重 )的提取率为6.82 % ;过滤后 ,滤渣用 pH 4.6的柠檬酸 柠檬酸钠缓冲液加纤维素酶提取 ,经正交试验确定酶提最佳工艺参数为 5 5℃、茶叶与水的质量比为 1∶1 4、酶用量 2 .2 μL/g(以茶叶质量计 ) ,反应时间为1 2 0min ,其多糖的提取率为 0 .64% ,粗多糖 (干重 )的提取率为 1 .1 1 % ,分别占二次总提取量的2 1 .5 %和 1 4.0 % ,而在相同条件下无酶提取 ,提取率仅为 0 .3 9%和 0 .5 6% .相对水提法 ,酶法的多糖提取率分别增加 63 .3 %和 98.9% ,多糖总提取率达 2 .97% ,粗多糖 (干重 )的总提取率为7.93 % .采用酶法提取的茶多糖具有较强抑制α 淀粉酶活力的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法 提取 茶多糖 酶活性
下载PDF
纤维素酶法提取翠云草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郑扬 郑俊霞 +5 位作者 颜秋萍 周淑君 方岩雄 赵肃清 杜志云 张焜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59-861,共3页
目的研究纤维素酶法提取翠云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翠云草总黄酮含量为指标,分别研究了酶用量、酶解温度、pH值和酶解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了L9(34)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纤维素酶法提取翠云草... 目的研究纤维素酶法提取翠云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翠云草总黄酮含量为指标,分别研究了酶用量、酶解温度、pH值和酶解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了L9(34)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纤维素酶法提取翠云草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为22 U/g,酶解温度为45℃,pH值为5.0,酶解时间为60min。结论优化后的提取工艺条件合理可行,为翠云草总黄酮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翠云草 总黄酮 提取工艺 纤维素酶法
下载PDF
纤维素酶法提取苏子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姜显光 余光景 +1 位作者 姜美玲 陆阳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4期248-249,254,共3页
为探究纤维素酶法对提取苏子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效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温度为57℃,提取时间为1 h,酶的浓度为0.4 mg/m L,提取次数为3次。纤维素酶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0.40%,相对标准偏差为5.01%,测得苏子叶中黄酮类... 为探究纤维素酶法对提取苏子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效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温度为57℃,提取时间为1 h,酶的浓度为0.4 mg/m L,提取次数为3次。纤维素酶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0.40%,相对标准偏差为5.01%,测得苏子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为1.609 mg/m L。该法比传统碱液提取苏子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提高了3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子叶 黄酮类化合物 纤维素酶法 提取
下载PDF
超声波-纤维素酶法提取板栗壳中原花青素及其提取液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邢颖 张婷婷 马国刚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3-59,共7页
为分析超声波-纤维素酶法联合提取对板栗壳中原花青素的提取量及提取液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板栗壳原花青素的超声波法和纤维素酶法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对比超声波法、酶法、先超声波后酶法、先酶法后超... 为分析超声波-纤维素酶法联合提取对板栗壳中原花青素的提取量及提取液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板栗壳原花青素的超声波法和纤维素酶法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对比超声波法、酶法、先超声波后酶法、先酶法后超声波法以及超声波酶法同步这5种方法对板栗壳中原花青素的提取量的影响,并分析其提取液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超声波法在最佳提取条件下得到的原花青素提取量为21.03 mg/g;酶法在最佳提取条件下得到的原花青素提取量为10.12 mg/g;采用先超声波后纤维素酶法及先纤维素酶法后超声波法得到的原花青素提取量分别为23.58、19.04 mg/g;对比得出超声波纤维素酶法同步提取的原花青素的提取量最高,为26.46 mg/g,且通过此方法得到的提取液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74.11%,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55.21%。试验证明超声波纤维素酶法同步进行提取得到的板栗壳原花青素的提取量最高,提取液抗氧化活性最好,可为板栗壳的回收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纤维素酶法 板栗壳 原花青素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玉米芯木糖-纤维素酶法分级工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郭长慧 陈叶福 +3 位作者 张世杰 董健 郭学武 肖东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4期8229-8232,共4页
[目的]对玉米芯木糖-纤维素酶法分级工艺中的稀酸预处理、蒸煮预处理和木聚糖酶解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干燥的玉米芯为原料,先进行稀酸-蒸煮预处理,研究不同因素对木糖得率的影响,然后再对物料进行木聚糖酶酶解。[结果]得到的玉米芯... [目的]对玉米芯木糖-纤维素酶法分级工艺中的稀酸预处理、蒸煮预处理和木聚糖酶解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干燥的玉米芯为原料,先进行稀酸-蒸煮预处理,研究不同因素对木糖得率的影响,然后再对物料进行木聚糖酶酶解。[结果]得到的玉米芯酸预处理优化工艺为:固液比1∶10 g/ml,H2SO40.5%,水浴70℃,处理2.0 h,木糖的损失率为4.72%,木糖酶解得率为30.03%。酸预处理后玉米芯残渣蒸煮预处理条件为:固液比1∶10 g/ml加入水,在120℃预水解2.0 h,蒸煮液木糖得率为54.77%,总酶解得率为69.11%。酶水解条件:pH 5.0,加酶量2 800 IU/g玉米芯,50℃水解36 h,总酶解得率83.41%。[结论]玉米芯蒸煮预处理能提高木糖的得率,单一用稀酸预处理再酶解得到木糖的得率并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木糖-纤维素酶法 木聚糖酶 木糖
下载PDF
纤维素酶法提取油莎豆多糖及其抗氧化性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旭升 吴琼 +3 位作者 吴迪 于特 刘力齐 康立宁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2-107,131,共7页
以油莎豆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法提取油莎豆多糖。利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对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加酶量和pH值进行优化,并考察油莎豆多糖的抗氧化性,结果显示酶法提取油莎豆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酶解时间34 min、酶解温度61℃、加酶... 以油莎豆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法提取油莎豆多糖。利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对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加酶量和pH值进行优化,并考察油莎豆多糖的抗氧化性,结果显示酶法提取油莎豆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酶解时间34 min、酶解温度61℃、加酶量1.7%、pH4.55,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15.86%。油莎豆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其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到60.54%、72.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法 油莎豆多糖 单因素试验 响应面优化 抗氧化
下载PDF
超声波和纤维素酶法提取核桃分心木中的黄酮、多酚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邢颖 刘芳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1-115,共5页
采用超声波法和纤维素酶法提取核桃分心木中的黄酮和多酚,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分心木中黄酮、多酚的最优条件为料液比1∶70(g/mL)、乙醇体积分数50%、超声波功率180 W;纤维素酶法提取分心木中黄酮、多酚的最优提... 采用超声波法和纤维素酶法提取核桃分心木中的黄酮和多酚,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分心木中黄酮、多酚的最优条件为料液比1∶70(g/mL)、乙醇体积分数50%、超声波功率180 W;纤维素酶法提取分心木中黄酮、多酚的最优提取条件为酶质量分数0.4%、料液比1∶60(g/mL)、酶解时间80 min。采用超声波纤维素酶同步提取法得到黄酮、多酚的提取量最高,同时其提取液的DPPH及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也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分心木 超声波和纤维素酶法 黄酮 多酚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超微粉碎-纤维素酶法改性竹笋膳食纤维的工艺评价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娜 柯轶 魏瑜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1年第5期6-10,共5页
以竹笋为原料,评价超微粉碎-纤维素酶法对膳食纤维(DF)改性的影响。通过检测竹笋可溶性膳食纤维(SDF)的得率、持水力以及膨胀力,分析超微粉碎法粉碎时间(0~25 s)、纤维素酶浓度(0.1%~0.5%)、酶解时间(30~150 s)、酶解温度(30~55℃)、pH... 以竹笋为原料,评价超微粉碎-纤维素酶法对膳食纤维(DF)改性的影响。通过检测竹笋可溶性膳食纤维(SDF)的得率、持水力以及膨胀力,分析超微粉碎法粉碎时间(0~25 s)、纤维素酶浓度(0.1%~0.5%)、酶解时间(30~150 s)、酶解温度(30~55℃)、pH值(4.5~5.5)对竹笋膳食纤维改性的影响;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方法,将酶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以及样品pH值因素作为自变量,并以样本SDF得率作为响应值,构建四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模型,分析竹笋DF改性工艺。结果表明:经超微粉碎竹笋DF的性质与未改性相比显著更优(P<0.05),粉碎时间0~10 s内,随超微粉碎时间的延长,竹笋SDF得率、持水力与膨胀性升高。经超微粉碎处理10 s后SDF得率(8.60±0.142)%、持水力(5.11±0.050)g·g^(-1)、膨胀性(11.06±0.067)mL·g^(-1)。随超微粉碎的时间进一步延长,竹笋SDF得率、持水力与膨胀性开始下降;在纤维素酶0.1%~0.3%浓度范围内,随着纤维素酶的浓度升高,竹笋SDF得率、持水力及膨胀力均逐渐增大,当纤维素酶的浓度>0.3%,随着纤维素酶的浓度升高,竹笋SDF得率、持水力及膨胀力均逐渐下降;酶解时间60 min,竹笋SDF得率、持水力及膨胀力最佳;当pH达到4.5,竹笋SDF得率、持水力及膨胀力最佳;对竹笋SDF得率影响中最显著因素为纤维素酶浓度(F=28.76),其次为pH(F=18.05)、酶解时间(F=11.43)、酶解温度(F=10.93);Design-Expert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酶浓度0.32%、酶解时间85.03 min、酶解温度为50℃,pH值4.81,竹笋SDF得率预测值达到15.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粉碎-纤维素酶法 改性 竹笋膳食纤维 工艺优化
下载PDF
农作物秸秆纤维素酶法降解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甘志国 《甘肃农业科技》 2008年第10期25-26,共2页
以玉米秸秆和麦草为原料,用正交试验法探讨了农作物秸秆纤维素酶法降解的工艺。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农作物秸秆纤维素降解率影响的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处理时间、原料、酶制剂及添加量、环境pH。其最佳工艺是在环境pH为7的条件下... 以玉米秸秆和麦草为原料,用正交试验法探讨了农作物秸秆纤维素酶法降解的工艺。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农作物秸秆纤维素降解率影响的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处理时间、原料、酶制剂及添加量、环境pH。其最佳工艺是在环境pH为7的条件下,将12 mL/kg康宁木霉粗酶液添加在玉米秸秆粗粉中降解18 h,可得到最佳的酸性纤维效果,降解率为9.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纤维素酶法 降解 工艺条件
下载PDF
纤维素酶法提取枣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郭雪霞 牟建楼 +1 位作者 王颉 郭海枫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4-159,共6页
可溶性膳食纤维是一种非常重要并为国际一致公认的功能性食品基料。以枣渣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法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探讨了加酶量、料液比、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制备枣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 可溶性膳食纤维是一种非常重要并为国际一致公认的功能性食品基料。以枣渣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法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探讨了加酶量、料液比、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制备枣渣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加酶量为4%,料液比1:15,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1.5 h,此条件下枣渣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达6.20%。研究结果将为枣渣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数据,并能丰富膳食纤维的材料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法 枣渣 可溶性膳食纤维
原文传递
纤维素酶-微波辅助法提取金樱子总皂苷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慧竹 陈帅 +2 位作者 朱岩 李佳俊 钟方丽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4-88,共5页
为了研究纤维素酶-微波辅助法提取金樱子中总皂苷的工艺条件,以总皂苷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建立了金樱子总皂苷提取率与各影响因素间的回归模型。经检验,回归方程拟合度好,微波时... 为了研究纤维素酶-微波辅助法提取金樱子中总皂苷的工艺条件,以总皂苷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建立了金樱子总皂苷提取率与各影响因素间的回归模型。经检验,回归方程拟合度好,微波时间和酶用量对金樱子总皂苷提取率的影响显著,而酶解温度和微波功率对总皂苷提取率无显著影响,最终确定酶联微波法提取金樱子总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0.10 g/g,酶解温度44℃,微波时间23 min,微波功率470 W,在此工艺条件下金樱子总皂苷的提取率预测值为6.15%,实际验证值为6.11%,实际值和预测值间相对误差为-0.16%,充分验证了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微波辅助 金樱子 总皂苷 响应面
下载PDF
超声-纤维素酶法提取狐尾藻抑藻成分的工艺优化
13
作者 赵金涛 江敏 王俊南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0-569,共10页
研究了超声波-纤维素酶法和水浸提法提取狐尾藻抑藻成分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以提取液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阻碍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获得超声波-纤维素酶法提取狐尾藻化感物质的最优工艺条件:酶解时间为4 h,最适pH为3.0... 研究了超声波-纤维素酶法和水浸提法提取狐尾藻抑藻成分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以提取液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阻碍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获得超声波-纤维素酶法提取狐尾藻化感物质的最优工艺条件:酶解时间为4 h,最适pH为3.0,温度为30℃,酶用量(纤维素酶质量/藻粉质量)为21%,超声波功率为120 W,超声时间为1 h。超声波-纤维素酶法所得狐尾藻提取液对藻细胞的生长阻碍率远远高于水浸提法,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反应时间延长,超声波-纤维素酶提取液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阻碍率持续降低,在提取液浓度为40 g/L,反应时间为24 h时,其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阻碍率为271.74%,反应时间为13 d时,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阻碍率仍达20%以上,显著高于其他组别(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纤维素酶法 狐尾藻 铜绿微囊藻 生长阻碍率
原文传递
纤维素酶-乙醇结合法提取人参总皂苷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长姣 杨柳 陈宇飞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0年第3期56-61,共6页
利用纤维素酶-乙醇结合法提取人参总皂苷。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体系pH、纤维素酶添加量、乙醇浓度、酶解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人参总皂苷提取率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得到最优提取条件:提取温度为50℃、提取次数为2... 利用纤维素酶-乙醇结合法提取人参总皂苷。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体系pH、纤维素酶添加量、乙醇浓度、酶解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人参总皂苷提取率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得到最优提取条件:提取温度为50℃、提取次数为2次,pH为5.0、乙醇浓度为40%,酶添加量为1.5%、固液比为1∶12、提取时间为2h。在最优条件下,纤维素酶-乙醇结合法提取人参总皂苷的得率为2.73%。对比试验证明,纤维素酶-乙醇结合法提取的人参总皂苷提取率高于参考条件下回流提取法和浸提法。结果证明纤维素酶-乙醇结合法可以得到较高的人参总皂苷提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人参皂苷 纤维素酶-乙醇结合提取
下载PDF
补气升血方药纤维素酶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的药效学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纪学慧 张华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7期73-75,共3页
目的:采用纤维素酶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提取中药复方补气升血方药中的有效成分,探讨两种提取方法对该方药药物药效的影响。方法:定期对小鼠进行灌胃,利用小鼠酚红排泌实验、炭粒廓清法实验计算炭粒廓清指数K值、吞噬指数α值,二甲苯致小... 目的:采用纤维素酶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提取中药复方补气升血方药中的有效成分,探讨两种提取方法对该方药药物药效的影响。方法:定期对小鼠进行灌胃,利用小鼠酚红排泌实验、炭粒廓清法实验计算炭粒廓清指数K值、吞噬指数α值,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比较不同组小鼠的耳肿胀度,从而比较两种提取液的药效学差异。结果:两种提取液均可以减轻小鼠的耳肿胀度、升高廓清指数K值和吞噬指数α值,但纤维素酶提取法作用优于超声提取法。结论:纤维素酶提取法提取补气升血方药药效优于超声提取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气升血方药 纤维素酶提取 超声提取 药效学
下载PDF
纤维素酶辅助法提取柚子皮中多糖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喆茗 张益铭 +3 位作者 许伟民 王子刚 于海娇 尹春梅 《人参研究》 2013年第2期31-34,共4页
目的纤维素酶辅助法在柚子皮多糖提取的应用,并筛选出最佳提取条件。方法采取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的方法,对料液比、反映时间、酶解温度、pH值以及酶含量进行考察,以柚子皮多糖的提取量作为评价指标,找到最佳提取条件。结果酶辅助提取的最... 目的纤维素酶辅助法在柚子皮多糖提取的应用,并筛选出最佳提取条件。方法采取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的方法,对料液比、反映时间、酶解温度、pH值以及酶含量进行考察,以柚子皮多糖的提取量作为评价指标,找到最佳提取条件。结果酶辅助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料液比1:30、反映时间5.5h、酶解温度60℃、pH值5.5、酶含量0.1%。结论纤维素酶辅助法可作为柚子皮多糖提取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子皮 多糖 纤维素酶辅助提取 提取工艺
下载PDF
纤维素酶-乙醇结合法提取生姜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孙晓玲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3-117,125,共6页
利用纤维素酶-乙醇结合法提取生姜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纤维素酶添加量、乙醇浓度、pH、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对生姜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最优提取工艺。得最优提取条件:乙醇浓度为35%,pH为5.0,酶... 利用纤维素酶-乙醇结合法提取生姜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纤维素酶添加量、乙醇浓度、pH、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对生姜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最优提取工艺。得最优提取条件:乙醇浓度为35%,pH为5.0,酶添加量为1.5%,提取温度为50℃,固液比为1∶40,提取时间为2h,生姜总黄酮提取率为0.79%。对比试验证明纤维素酶-乙醇结合法提取的生姜总黄酮提取率高于超声提取法和回流提取法。结果证明利用纤维素酶-乙醇结合法提取生姜中总黄酮是可行的,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总黄酮 纤维素酶-乙醇结合提取
下载PDF
纤维素酶—乙醇法提取苦丁茶中总黄酮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靖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5445-5447,5451,共4页
采用纤维素酶酶解预处理与乙醇浸提法相结合从苦丁茶中提取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乙醇体积分数和乙醇用量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为0.5 g苦丁茶粉... 采用纤维素酶酶解预处理与乙醇浸提法相结合从苦丁茶中提取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乙醇体积分数和乙醇用量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为0.5 g苦丁茶粉末中加入纤维素酶1.0 mg、酶解时间2.0 h、酶解温度55℃、酶解pH 4.5、体积分数60%的乙醇用量35 mL,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苦丁茶中总黄酮提取率达7.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丁茶 总黄酮 纤维素酶—乙醇 提取工艺
下载PDF
纤维素酶协同超声波法提取香菇多糖的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廖伟玲 徐晓飞 +1 位作者 冯金源 翟旭峰 《湖南中医杂志》 2008年第6期87-89,共3页
关键词 香菇多糖 分离和提纯 纤维素酶法 超声波
下载PDF
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栀子有效成分半仿生-纤维素酶提取工艺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光义 刘襄艳 +2 位作者 叶方 黄良永 杜士明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5年第5期49-52,共4页
目的优选半仿生-纤维素酶提取法提取栀子有效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栀子苷、总环烯醚萜得率和干浸膏收率为评价指标,以纤维素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p H、料液比为考察因素,以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水... 目的优选半仿生-纤维素酶提取法提取栀子有效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栀子苷、总环烯醚萜得率和干浸膏收率为评价指标,以纤维素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p H、料液比为考察因素,以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水解酶用量2 mg·g-1,酶解时间2 h,酶解p H 6.5,料液比1:18。结论优选的工艺合理、可行,可为栀子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正交试验 半仿生-纤维素酶提取 提取工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