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伐他汀对肾小球硬化大鼠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和Ⅳ型胶原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刘佳 王笑云 +4 位作者 孙彬 邢昌赢 彭韬 叶健 郭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86-488,491,F003,共5页
目的:探讨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HCRI)氟伐他汀对肾小球硬化大鼠Ⅳ型胶原的影响。方法:用5/6肾切除的方法诱导大鼠肾小球硬化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氟伐他汀治疗组2mg/(kg·d)、苯那普利治疗组6mg/(kg·d)及假手术组... 目的:探讨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HCRI)氟伐他汀对肾小球硬化大鼠Ⅳ型胶原的影响。方法:用5/6肾切除的方法诱导大鼠肾小球硬化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氟伐他汀治疗组2mg/(kg·d)、苯那普利治疗组6mg/(kg·d)及假手术组。10周时测尿量、尿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肌酐、血胆固醇和血甘油三酯。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Ⅳ型胶原水平表达。蛋白印迹(Westernblotting)测定肾皮质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蛋白水平表达。结果:氟伐他汀及苯那普利治疗组尿蛋白及肾组织Ⅳ型胶原水平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AI-1表达亦低于对照组,Cc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氟伐他汀可抑制PAI-1,减少Ⅳ型胶原积聚,减轻肾小球硬化,降低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并不依赖降胆固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伐他汀 肾小球硬化 大鼠 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1 Ⅳ型胶原
下载PDF
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基因多态性与抑郁发作及冠心病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林志雄 颜海锋 +1 位作者 林举达 邹晓波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588-3590,共3页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1(PAI-1)基因4G/5G多态性与抑郁发作和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抑郁发作患者42例、冠心病患者65例和健康个体132例,分别组成抑郁发作组、冠心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的方法了解各...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1(PAI-1)基因4G/5G多态性与抑郁发作和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抑郁发作患者42例、冠心病患者65例和健康个体132例,分别组成抑郁发作组、冠心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的方法了解各组PAI-1基因4G/5G多态性情况。结果抑郁发作组和冠心病组的4G/4G基因型频率和4G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抑郁发作组与冠心病组PAI-1基因-675位点的4G/4G基因型频率和4G等位基因频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I-1基因4G/4G基因型和4G基因可能与抑郁发作与冠心病都有关,推测与两者伴发有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多态性 冠心病 抑郁发作 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1
下载PDF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联合检测预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
3
作者 杨博 王艳丽 崔晓敬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4-38,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表达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分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廊坊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8例CHF患者及同期50例... 目的 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表达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分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廊坊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8例CHF患者及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集受试者血液标本,测定血清MMP-9、suPAR及PAI-1水平。比较不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患者及不同预后患者的血清指标差异,并分析各血清指标对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清MMP-9、suPAR、PAI-1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YHA分级Ⅱ级、Ⅲ级、Ⅳ级CHF患者的血清MMP-9、suPAR、PAI-1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的结果显示,预后良好65例,预后不良43例,预后不良率为39.81%(43/108)。与预后良好患者相比,预后不良患者的年龄更大,合并高血压率更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更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MMP-9、suPAR及PAI-1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MMP-9、suPAR、PAI-1均是老年CHF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LVEF是老年CHF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血清MMP-9、suPAR、PAI-1单独检测及3项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1、0.829、0.768和0.840,3项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88.21%,特异度为79.46%。结论 老年慢性CHF患者的血清MMP-9、suPAR、PAI-1表达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及预后不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基质金属蛋白-9 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 预后
下载PDF
四肢创伤患者血清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血清组织因子、血清抗凝血酶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永和 曹文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2年第3期641-642,共2页
目的探讨四肢创伤患者血清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血清组织因子(TF)、血清抗凝血酶(AT)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82例四肢创伤患者为对象,以同期82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检测PAI-1、TF、AT水平,分析其与患者病情的关系... 目的探讨四肢创伤患者血清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血清组织因子(TF)、血清抗凝血酶(AT)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82例四肢创伤患者为对象,以同期82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检测PAI-1、TF、AT水平,分析其与患者病情的关系。结果观察组PAI-1、TF水平低于对照组,A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组伤后1 d PAI-1水平低于重度组(P<0.05);伤后1 d、7 d TF水平低于重度组,A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肢创伤患者PAI-1、TF水平升高,AT水平降低,其水平可反映创伤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创伤 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组织因子 抗凝血酶
下载PDF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675 4G/5G基因及纤维蛋白原β-148C/T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
5
作者 刘洲 赵斌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8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675 4G/5G及纤维蛋白原(Fg)β-148C/T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检测1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220例脑梗死患者(CI组)PAI-1-675 4G/5G及Fgβ-148C/T基因多态性,并分析两组基因在...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675 4G/5G及纤维蛋白原(Fg)β-148C/T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检测1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220例脑梗死患者(CI组)PAI-1-675 4G/5G及Fgβ-148C/T基因多态性,并分析两组基因在正常人群及脑梗死患者中的频率分布特点。结果CI组Fgβ-148C/T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为0.33,对照组为0.2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6)。CI组PAI-1-675 4G等位基因频率为0.48,对照组为0.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7),以5G/5G基因型作为参考,4G/4G基因型发生CI的OR值为0.52(95%CI:0.282~0.958,P=0.027);携带CC和4G/4G基因型发生CI的OR值为0.48(95%CI:0.253~0.91,P=0.023)。结论本研究发现Fgβ-148T等位基因是CI发病的危险因素,4G/4G纯合子是CI的保护因素,CC基因型加强4G/4G基因型的CI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1 脑梗死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治疗前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1)水平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远期死亡率之间无强相关性 被引量:1
6
作者 Sjland H. Tengborn L. +2 位作者 Stensdotter L. Herlitz J. 刘相飞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7年第12期31-31,共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凝血蛋白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溶解的生物标记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1)与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远期死亡率的关系。患者和方法:729例患者于Sahlgrenska大学医院行CABG,术前采血检验纤维蛋白原和PAI-1。对...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凝血蛋白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溶解的生物标记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1)与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远期死亡率的关系。患者和方法:729例患者于Sahlgrenska大学医院行CABG,术前采血检验纤维蛋白原和PAI-1。对患者随访10年。结果:纤维蛋白原浓度高于中位水平(3.6g/L)的患者与低于中位水平的患者相比,10年死亡率为32.3%vs20.7%(P=0.0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 术前 纤维蛋白 蛋白 PAI-1 死亡率
下载PDF
盐酸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和C反应蛋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德峰 孙力 +2 位作者 刘保国 于红艳 李民强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27-328,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盐酸吡格列酮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水蛭对肺纤维化大鼠羟脯氨酸、转化生长因子-β1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晓娟 张骞云 +2 位作者 蔡志刚 崔卫正 石玉珍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57-61,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肺组织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 factor-β1,TGF-β1)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的水平,探讨水蛭干预肺纤维化的效果及可能的...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肺组织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 factor-β1,TGF-β1)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的水平,探讨水蛭干预肺纤维化的效果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气管内注入博来霉素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将模型复制成功的9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生理盐水6ml/d灌胃),水蛭组(水蛭粉每日4g/kg灌胃),激素组(地塞米松每日0.5mg/kg腹腔注射);另设正常对照组30只,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后,给予生理盐水6ml/d灌胃。各组于模型复制后1、3、7、14、28d分别检测大鼠病理形态学变化、肺组织HYP含量以及TGF-β1和PAI-1的表达情况。结果水蛭组、激素组大鼠病理学改变较模型组明显改善,肺组织HYP含量以及TGF-β1和PAI-1蛋白表达均较模型组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水蛭可减轻博来霉素诱发的大鼠肺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TGF-β1蛋白表达,降低PAI-1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蛭 纤维 羟脯氨酸 转化生长因子-Β1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
下载PDF
滋阴清心汤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秦光 项美香 叶子 《浙江中医杂志》 2011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滋阴清心汤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两组均服用罗格列酮4mg,每天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滋阴清心汤。观察... 目的:探讨滋阴清心汤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两组均服用罗格列酮4mg,每天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滋阴清心汤。观察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及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能进一步地改善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指标,如血压、血脂、糖耐量等(P<0.05);治疗后两组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与腰围、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压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滋阴清心汤和罗格列酮合用可提高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并进一步降低代谢综合征的血栓形成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酶原激活物抑制-1 滋阴清心汤
下载PDF
血小板反应蛋白-1和I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勤超 仇琳 《吉林医学》 CAS 2021年第9期2064-2067,共4页
目的:研究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和I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1)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收治的46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组织标本为研究对象,8例尸检肾组织标本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 目的:研究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和I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1)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收治的46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组织标本为研究对象,8例尸检肾组织标本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TSP-1、PAI-1的表达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重度系膜组织增生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中度系膜组织增生患者,血清白蛋白低于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系膜组织增生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高于轻度系膜组织增生患者、白蛋白水平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肌酐清除率(C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肾间质病变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尿a-1微球蛋白水平均高于无肾间质病变者、Ccr水平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P-1、PAI-1在对照组标本肾小球和肾小管中均无阳性表达,在不同程度系膜增生、不同肾小管损伤程度中的表达水平为轻度<中度<重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改变与临床指标24h尿蛋白定量、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尿a-1微球蛋白、Ccr水平等有一定关系,TSP-1、PAI-1在其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中的表达显著升高,随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提示TSP-1、PAI-1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反应蛋白-1 I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三黄化瘀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转化生长因子-β_1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彭玲 张浩 +1 位作者 牛效清 吕正鑫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0期84-87,共4页
目的观察三黄化瘀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0月佳木斯市中医院糖尿病科和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 目的观察三黄化瘀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0月佳木斯市中医院糖尿病科和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收治的2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单一治疗,研究组给予三黄化瘀汤与缬沙坦联合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24 h尿蛋白、空腹血糖(FPG)、血清肌酐(Scr)、CRP、PAI-1、TGF-β_1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24 h尿蛋白、FPG、Scr、CRP、PAI-1、TGF-β_1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但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24 h尿蛋白、CRP、PAI-1、TGF-β_1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两组治疗后FPG、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化瘀汤能够下调患者血清CRP、PAI-1、TGF-β_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黄化瘀汤 早期糖尿病肾病 C-反应蛋白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梁雪艳 苏瑞 +3 位作者 李铭 李婷 卢家美 邹晓荣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2年第3期214-220,共7页
目的揭示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PAI-1)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功能。方法选择100例腹膜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透析7个月后,根据腹膜平衡试验结果将患者分为高转运组和低转运组。透析1个月时和... 目的揭示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PAI-1)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功能。方法选择100例腹膜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透析7个月后,根据腹膜平衡试验结果将患者分为高转运组和低转运组。透析1个月时和7个月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检测所有患者透析液中PAI-1、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对C57/BL6小鼠连续28 d腹腔注射3 mL含4.25%葡萄糖的腹膜透析液来建立腹膜纤维化(peritoneal fibrosis,PF)小鼠模型。将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2):对照组、PF+si-NC组和PF+si-PAI-1组。PF+si-NC组和PF+siPAI-1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300μL阴性对照siRNA(si-NC)或靶向PAI-1的siRNA(si-PAI-1)。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AI-1、MMP-2、VEGF、磷酸化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phosphorylate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2,pVEGFR2)和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pErk)的蛋白表达。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巨噬细胞表面标志物(macrophage surface markers,CD68)、VEGF和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PECAM-1/CD31)的阳性表达。结果与透析1个月时相比,透析7个月后患者透析液中PAI-1、MMP-2和VEGF的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低转运组相比,高转运组患者透析液中PAI-1、MMP-2和VEGF的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PAI-1、MMP-2和VEGF联合诊断高转运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敏感性和特异性依次为0.909、82.61和92.45。与PE+siNC组比较,PE+si-PAI-1组的间质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沉积和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轻。与PE+si-NC组比较,PE+si-PAI-1组腹膜组织的CD68、VEGF和CD31阳性率降低(P<0.05)。与PE+si-NC组比较,PE+si-PAI-1组腹膜组织的PAI-1、MMP-2、VEGF、pVEGFR2和pErk的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PAI-1、MMP-2和VEGF的联合诊断对腹膜溶质转运速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下调PAI-1可能通过抑制MMP-2/VEGF/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信号通路来抑制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腹膜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 腹膜纤维 基质金属蛋白-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信号通路
下载PDF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的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丁国宪 沈捷 陈家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中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基因变异和2型糖尿病(DM)、高血压病、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281例门诊及住院病例,根据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分为非DM组(糖耐量正常者,糖耐量低减者)和2型DM组;并根据血压分为...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中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基因变异和2型糖尿病(DM)、高血压病、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281例门诊及住院病例,根据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分为非DM组(糖耐量正常者,糖耐量低减者)和2型DM组;并根据血压分为高血压病(HT)组和非高血压病(NGT)组。分析他们PAI-1基因启动子多态性。结果:2型DM者和非DM者相比:PAI-1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x2分别为6.0和6.3,P<0.05);在DM组中冠心病者和非冠心病者相比:冠心病者PAI-1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x2分别为6.9和7.6,P<0.05和P<0.01);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冠心病和年龄有显著关系(P<0.001),与PAI-1基因多态性也有显著意义(P<0.01),与肥胖也有明显意义(P<0.05)。结论:PAI-1基因启动子多态性可能是冠心病的遗传因素;PAI-1基因突变可能是2型DM并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年龄、肥胖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环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 基因启动子 2型糖尿病 高血压病 冠心病 基因变异 DM HT CHD
下载PDF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与肝纤维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辉 马红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56-1159,共4页
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主要以细胞外基质沉积为主要病理特征.目前研究表明有很多因素参与细胞外基质沉积,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参与纤维化的机制作一综述.
关键词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1 纤维 转化生长因子Β
下载PDF
氯沙坦对兔腹主动脉内皮损伤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慧 高传玉 +4 位作者 李海剑 李玉东 杨守忠 毛绍芬 陶雅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3-296,共4页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兔血管内膜损伤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表达的影响,探讨氯沙坦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和作用。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3组:普通饲料喂养组(G1组)...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兔血管内膜损伤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表达的影响,探讨氯沙坦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和作用。方法: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3组:普通饲料喂养组(G1组)、高脂饮食喂饲+动脉内皮损伤组(G2组)及高脂饮食喂饲+动脉内皮损伤+氯沙坦治疗组(G3组)。G2、G3组持续给予胆固醇喂养2周后行腹主动脉内膜剥脱术,G3组内膜剥脱术后第1天开始口服氯沙坦10 mg/kg。3组均于6周后取兔腹主动脉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PPARγ和PAI-1蛋白表达,RT-PCR方法检测PPARγ和PAI-1 mRNA的表达。结果:高胆固醇喂养6周后,3组之间内膜厚度(IT)、内膜厚度与中膜厚度比(IT/MT)、内膜面积(IA)、内膜面积与中膜面积比(IA/M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48.700、69.100、133.200和97.500,P均<0.001)。3组之间PPARγ和PAI-1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13.800、26.500、9.200和17.400,P均<0.05)。结论:氯沙坦可抑制血管损伤后的内膜增生并改善血管重构,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PARγ,从而影响PAI-1水平,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非诺贝特对高胆固醇血症兔肿瘤坏死因子α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洁琪 赵水平 +2 位作者 方颖 吴立荣 李屏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对高固醇血症兔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浓度和脂肪组织PAI-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1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C)组、高胆固醇血症(A)组和非诺贝特治疗(B)组。ELISA法测定0、8和1...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对高固醇血症兔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浓度和脂肪组织PAI-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1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C)组、高胆固醇血症(A)组和非诺贝特治疗(B)组。ELISA法测定0、8和12周时血浆TNF-α、PAI-1浓度;第12周末取兔皮下脂肪组织,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PAI-1mRNA的表达。结果A组兔脂肪组织PAI-1mRNA表达升高(P<0·01),而B组显著减少(P<0·01);A组兔TNF-α和PAI-1血浆浓度均明显升高(P<0·01),B组非诺贝特治疗4周,TNF-α浓度降低47·8%(P<0·05),PAI-1浓度降低51·92%(P<0·05);实验各阶段血浆PAI-1与TNF-α浓度呈正相关(r=0·997,P<0·05),TNF-α浓度与总胆固醇(TC,r=0·54,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r=0·46,P<0·05)明显相关;血浆PAI-1浓度与脂肪组织PAI-1mRNA表达无明显相关。结论非诺贝特能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兔TNF-α和PAI-1血浆浓度,抑制脂肪组织PAI-1mRNA表达;血浆PAI-1与TNF-α浓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诺贝特 脂肪组织 肿瘤坏死因子Α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1 高胆固醇血症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组成成分数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崔清华 王立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2期806-808,共3页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组成成分数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水平的关系。方法依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建议MS诊断标准中MS的4个组成成分(超重或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将121名患者分为4组(M1、M2、M3和M4),M1...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组成成分数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水平的关系。方法依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建议MS诊断标准中MS的4个组成成分(超重或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将121名患者分为4组(M1、M2、M3和M4),M1、M2、M3和M4组患者分别具有以上的1、2、3和4组成成分。正常对照组(M0)20例。观察各组间的PAI-1水平、PAI-1和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影响PAI-1的相关因素。结果①M1、M2、M3和M4组血浆PAI-1水平明显高于M0组(P值均<0.05);M2、M3和M4组PAI-1水平明显高于M1组(P值均<0.05);M3组PAI-1水平较M2组有升高趋势(P=0.078)。②在所有受试者中PAI-1和尿酸(UA)、糖化血清蛋白(GSP)、C-肽(CP)、体重指数(BM I)显著正相关(P值均<0.05);PAI-1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显著负相关(P<0.05)。③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UA、GSP与PAI-1存在直线回归关系(R2=0.147)。结论血浆PAI-1水平随着MS组成成分数的增加而增加;GSP和UA是影响PAI-1水平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 组成成分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1和凝血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与高血压性肾损害关系的研究
18
作者 高岩 宋文宣 邹作君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1364-1365,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 肾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1 凝血酶原激活物抑制-1
下载PDF
Ghrelin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HepG_2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分泌的干预作用
19
作者 丁丽颖 刘国良 +1 位作者 赵宏 李健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08年第4期322-324,共3页
目的探讨ghrelin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HepG2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分泌的影响。方法HepG2细胞培养,加入不同浓度和时间TNF-α,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细胞上清、PAI-1、tPA含量... 目的探讨ghrelin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HepG2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分泌的影响。方法HepG2细胞培养,加入不同浓度和时间TNF-α,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细胞上清、PAI-1、tPA含量,采用ghrelin预处理1h后,加TNF-α检测二者变化。结果TNF-α(0.1、1、10μg/L)浓度、时间(2、6、24h)依赖地增高PAI-1,tPA轻度增加,tPA/PAI-1下降;ghrelin抑制单独作用和TNF-α诱导的PAI-1分泌,增加tPA,提高tPA/PAI-1。结论Ghrelin可抑制基础的和TNF-α诱导的PAI-1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1 HEPG2 GHRELIN
下载PDF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20
作者 朱颖炜 林勇 谢渭芬 《肝脏》 2006年第2期133-134,共2页
关键词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1 纤维 细胞外基质(ECM)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基质金属蛋白 纤维化疾病 PAI-1 修复反应 慢性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