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约翰·韦恩诗歌中的商品拜物教冲击和伦理诉求
1
作者 邹越 陈晞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24年第1期57-63,共7页
约翰·韦恩的诗歌体现了商品拜物教对英国城市人的冲击。城市人遭受异化,冷漠而沉沦,劳工遭受伦理身份的贬值和丢失。城市人经受着惊颤,光韵逝去,艺术变得“惰性、机械、禁欲”,而其展示价值被突出。这是一个抹除死亡的单向度时代,... 约翰·韦恩的诗歌体现了商品拜物教对英国城市人的冲击。城市人遭受异化,冷漠而沉沦,劳工遭受伦理身份的贬值和丢失。城市人经受着惊颤,光韵逝去,艺术变得“惰性、机械、禁欲”,而其展示价值被突出。这是一个抹除死亡的单向度时代,城市人夹杂在生存之艰和沉湎于大众文化的伦理困境中。对此,韦恩在诗中留下了深厚的伦理诉求:首先,大众应启迪理性意志,保持良知,以兼爱和积极的存在主义观接纳苦难和现代生活的不确定性;其次,知识分子应重拾崇高,重视个体精神和艺术的崇拜价值,使灵韵返魅;最后,城市人应重返自然,重视乡土记忆,拾回孩童的原始直觉和超验思想,接受自然的启迪和救赎作用,打破商品拜物教的现代迷宫神话,本真地向死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韦恩的诗歌 商品拜物教 伦理困境 伦理诉求
下载PDF
愤怒的青年or彷徨的青年——从《救生员》看约翰·韦恩对青年问题的解读 被引量:1
2
作者 韩小聪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75-78,共4页
英国小说家约翰·韦恩被认为是"愤怒的青年"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往往被标上"愤青"的标签。《救生员》是其短篇小说代表作。该作品通过对主人公的物化比喻、对比手法的使用以及未加明示的结尾,向读者展示了彷徨... 英国小说家约翰·韦恩被认为是"愤怒的青年"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往往被标上"愤青"的标签。《救生员》是其短篇小说代表作。该作品通过对主人公的物化比喻、对比手法的使用以及未加明示的结尾,向读者展示了彷徨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青年一代,反映了青年一代彷徨无助的心路历程,表达了作者自己对青年问题的关怀和忧虑,与"愤青"作品有着明显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韦恩 救生员 物化 对比
下载PDF
向下滑,还是向上爬?——评约翰·韦恩作品《每况愈下》
3
作者 王东升 《戏剧之家》 2015年第21期262-262,共1页
英国"愤怒的青年"代表作家约翰·韦恩的作品《每况愈下》中主人公查尔斯·兰姆利大学毕业后,面对重重现实困境,在滑向社会底层和进入上层社会之间的矛盾和犹疑,并最终向社会妥协。他的困境反映了一代青年人的困惑与... 英国"愤怒的青年"代表作家约翰·韦恩的作品《每况愈下》中主人公查尔斯·兰姆利大学毕业后,面对重重现实困境,在滑向社会底层和进入上层社会之间的矛盾和犹疑,并最终向社会妥协。他的困境反映了一代青年人的困惑与愤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韦恩 《每况愈下》 困惑 愤怒
下载PDF
韦恩图的起源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厚品 《数学教学》 2005年第7期48-49,共2页
现今的数学课本在表示集合或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时往往都会用到简洁明了、直观易懂的韦恩图.韦恩图起源何时?韦恩是何许人?我们知之甚少.就连美国著名数学史家卡约黎(F·Cajori,1859~1930)在名著《数学符号的历史》中也没有... 现今的数学课本在表示集合或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时往往都会用到简洁明了、直观易懂的韦恩图.韦恩图起源何时?韦恩是何许人?我们知之甚少.就连美国著名数学史家卡约黎(F·Cajori,1859~1930)在名著《数学符号的历史》中也没有提到韦恩这个名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恩图 约翰·韦恩 逻辑学 概率论 封闭曲线
下载PDF
真正的勇者
5
作者 尤今 《青年博览》 2024年第5期17-17,共1页
作家约翰·韦恩·希许拉特的短文《早上见》,为“勇敢”一词作了精辟的诠释。作者的外祖父约翰是牧师,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他所住的小镇里,教会的人去世,尸体都会放在牧师家的大厅里。当时,作者的母亲玛丽只有8岁,自然把这视为... 作家约翰·韦恩·希许拉特的短文《早上见》,为“勇敢”一词作了精辟的诠释。作者的外祖父约翰是牧师,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他所住的小镇里,教会的人去世,尸体都会放在牧师家的大厅里。当时,作者的母亲玛丽只有8岁,自然把这视为恐怖的事。有一天,约翰把8岁的女儿抱到大厅去,要她触摸墙壁,并说出心中的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丽 约翰·韦恩 牧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