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圣殿被毁与“约翰群体”的身份焦虑——兼论对“以他的身体为殿”(约2:21)的理解
1
作者 洪晓纯 《圣经文学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245-265,共21页
将《约翰福音》文本的直接语境定位为第二圣殿被毁,需要解决"约翰群体"的宗教一社会处境问题,并澄清该群体对圣殿可能有的"前理解"。在圣殿被毁之前,流散的犹太人已经发展出一些"替代性的范式",圣殿在他... 将《约翰福音》文本的直接语境定位为第二圣殿被毁,需要解决"约翰群体"的宗教一社会处境问题,并澄清该群体对圣殿可能有的"前理解"。在圣殿被毁之前,流散的犹太人已经发展出一些"替代性的范式",圣殿在他们实际的宗教生活中已经被边缘化了。因为圣殿关联着宗教、经济制度上的不公,在早期基督教作品中也不乏对圣殿的批判,而这股批判圣殿的潮流可以追溯至第二圣殿犹太教对"终末的圣殿"的想象。在圣殿被毁之后,罗马帝国针对犹太人的政策使得流散的犹太基督徒产生一种身份认同上的焦虑,并体现在"ο(?)’Ιουδα(?)οι"一词的语义含混上。从这个角度切入,可以为理解《约翰福音》的"圣殿"主题带来新的亮光:对于圣殿的书写不是一种"填补宗教真空"的策略,而是克服身份焦虑的群体性表征。"以他的身体为殿"这一隐喻可视为一例。结合保罗书信中"σωμα"与"教会"之间的语义关联来考虑这一隐喻,可以发现另一种解读的可能性:当中具有对抗性的群体身份认同导向,构成对其充满张力的宗教一社会处境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殿 约翰群体 身份 身体
下载PDF
《约翰福音》20:1-18中抹大拉的马利亚见证的解析
2
作者 徐俊 《基督教学术》 CSSCI 2018年第2期22-37,459,共17页
《约翰福音》20:1-18描写了抹大拉的马利亚见证耶稣的复活,但马利亚的见证一直被人们所忽视。在《约翰福音》20:1-18中,马利亚的见证有重要的作用。作者通过《约翰福音》20:2-10的加插,使彼得、主所爱的那门徒和马利亚达成制衡的状态:... 《约翰福音》20:1-18描写了抹大拉的马利亚见证耶稣的复活,但马利亚的见证一直被人们所忽视。在《约翰福音》20:1-18中,马利亚的见证有重要的作用。作者通过《约翰福音》20:2-10的加插,使彼得、主所爱的那门徒和马利亚达成制衡的状态:彼得首先到达空坟墓,但没有进入;主所爱的那门徒第一个进入空坟墓;然而是马利亚首先见到复活的耶稣。彼得、主所爱的那门徒和马利亚之间的矛盾与制衡,反映了约翰群体当时的历史处境和早期基督教的体制化过程。对彼得的重视和对马利亚见证的修改,表现了教会体制化过程中,约翰群体对使徒传统的退让和对先知传统的压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福音》20-18 抹大拉的马利亚 约翰群体 彼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