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合跨层特征融合与级联检测器的防震锤缺陷检测
1
作者 梁华刚 赵慧霞 +2 位作者 刘丽华 岳鹏 郑振宇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485-3496,共12页
目的防震锤可以减少输电线路的周期性震动以降低线路的疲劳损害,定期对防震锤进行巡检非常必要。针对目前无人机巡检输电线路所得航拍图像背景复杂,而种类较多、形状各异以及特性不一的防震锤在航拍图像中占据像素面积很小,导致防震锤... 目的防震锤可以减少输电线路的周期性震动以降低线路的疲劳损害,定期对防震锤进行巡检非常必要。针对目前无人机巡检输电线路所得航拍图像背景复杂,而种类较多、形状各异以及特性不一的防震锤在航拍图像中占据像素面积很小,导致防震锤检测过程中出现的检测精度低、无法确定缺陷类型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跨层特征融合和级联检测器的防震锤缺陷检测方法。方法本文使用无人机对防震锤部件巡检的航拍图像进行数据扩充建立防震锤缺陷检测数据集,并划分了4种缺陷类型,为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首先,以VGG16(Visual Geometry Group 16-layer network)为基础对1、3、5层特征进行特征融合得到特征图,平衡了语义信息和空间特征;其次,使用3个级联检测器对目标进行分类定位,减小了交并比(intersection over union,IoU)阈值对网络性能的影响;最后,将非极大值抑制法替换为Soft-NMS(soft non-maximum suppression)算法,去除边界框保留了最佳结果。结果在自建数据集上验证网络模型对4种防震锤缺陷类型的检测效果,与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其他6种先进算法相比,本文算法的平均准确率比Fast R-CNN(fast region-based convolutional network)、Faster R-CNN、YOLOv4(you only look once version 4)分别提高了13.5%、3.4%、5.8%,比SSD300(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 300)、YOLOv3、RetinaNet分别提高了9.5%、8.5%、8%。与Faster R-CNN相比,本文方法的误检率降低了5.61%,漏检率降低了3.01%。结论本文提出的防震锤缺陷检测方法对不同背景、不同光照、不同角度、不同尺度、不同种类和不同缺陷种类的防震锤均有较好的检测结果,不但可以更好地提取防震锤的特征,而且还能提高分类和位置预测网络的定位精度,从而有效提高了防震锤缺陷检测算法的准确率,在满足防震锤巡检工作实际检测要求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震锤缺陷 深度学习 小尺度目标检测 跨层特征融合 级联检测器
原文传递
基于图像弱检测器的飞机起降过程追踪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隋运峰 李星博 +2 位作者 赵士瑄 黄忠涛 程志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253-256,共4页
在视频自动追踪拍摄飞机起降过程的应用环境中,面对高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存在目标成像变化大、背景复杂且高速运动、同类目标干扰等技术困难。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仅通过几个图像弱检测器的组合,结合飞机4D航迹估算,实现稳定可靠... 在视频自动追踪拍摄飞机起降过程的应用环境中,面对高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存在目标成像变化大、背景复杂且高速运动、同类目标干扰等技术困难。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仅通过几个图像弱检测器的组合,结合飞机4D航迹估算,实现稳定可靠的飞机实时追踪,并有效避免同类目标干扰的追踪方法。首先,将飞机起降过程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分别独立训练一个快速的弱检测器;然后,从单张2D图像中估算3D空间位置;最后,融合多张图像航迹估算信息结合航迹经验信息,对航迹进行精确计算,并预测下一时刻航班位置,最终实现稳定追踪。与其他追踪方法相比,新方法具有运算速度快、抗同类目标干扰能力强的优势。跟踪拍摄教练机起降训练过程的大量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可以实现稳定可靠的飞机起降过程自动检测追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追踪 级联检测器 曲线拟合 运动预测 信息融合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增强的行人与头肩级联检测算法
3
作者 庄淑青 张晓伟 +1 位作者 曹帅 宋明晨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66-176,共11页
在监控视频中,行人会存在不同视角、不同程度的遮挡问题,导致当前行人检测器漏检率、错检率较高,于是提出了一种注意力增强下的行人整体与行人头肩区域级联检测的行人检测器。提出一种新的通道注意力机制,称为全卷积通道注意力机制;针... 在监控视频中,行人会存在不同视角、不同程度的遮挡问题,导致当前行人检测器漏检率、错检率较高,于是提出了一种注意力增强下的行人整体与行人头肩区域级联检测的行人检测器。提出一种新的通道注意力机制,称为全卷积通道注意力机制;针对分类和回归任务分别融入相适应的注意力机制,来增强有效的检测特征,抑制背景特征信息;设计行人整体与行人头肩区域级联行人检测器,通过行人整体与行人头肩区域的匹配算法,级联地处理检测结果。该算法,尤其针对下半身严重遮挡的情况,极大降低了遮挡行人的漏检率。实验结果表明,在Caltech公开行人检测测试数据集Reasonable(合理子集)的对数平均漏检率降低到5.37%,尤其在Occ=heavy(严重遮挡子集)上的对数平均漏检率降低到23.33%,同时在ETH和CityPersons行人检测数据集上,该算法亦拥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挡行人检测 注意力机制 头肩区域检测分支 级联检测器
下载PDF
改进的Libra区域卷积神经网络的脑动脉狭窄影像学检测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汉卿 康晓东 +4 位作者 张福青 赵秀圆 杨靖怡 王笑天 李梦凡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909-2916,共8页
针对断层面上血管的多形性和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采样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Libra区域卷积神经网络(R-CNN)的脑动脉狭窄影像学检测算法,用于检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图像的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狭窄。首先,在目标检测网络LibraR-... 针对断层面上血管的多形性和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采样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Libra区域卷积神经网络(R-CNN)的脑动脉狭窄影像学检测算法,用于检测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图像的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狭窄。首先,在目标检测网络LibraR-CNN中以ResNet50为骨干网络,并分别在骨干网络的3、4、5阶段引入可变卷积网络(DCN),通过学习偏移量提取血管在不同断层面的形态特征;然后,将从骨干网络中提取的特征图输入至引入非局部神经网络(Non-localNN)的平衡特征金字塔(BFP)中进行更深度的特征融合;最后,将融合后的特征图输入至级联检测器,并通过提高交并比(IoU)阈值优化最终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LibraR-CNN检测算法相比Libra R-CNN算法,在脑动脉CTA数据集中平均准确率(AP)、AP_(50)、AP_(75)和AP_(S)分别提升了4.3、1.3、6.9和4.0个百分点;在公开的结肠息肉CT数据集中,AP、AP_(50)、AP_(75)和AP_(S)分别提升了6.6、3.6、13.0和6.4个百分点。通过在LibraR-CNN的骨干网络中加入DCN、Non-localNN和级联检测器,进一步融合特征从而学习脑动脉血管结构的语义信息,使得狭窄区域检测结果更精确,且改进算法在不同的检测任务中具有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bra区域卷积神经网络 可变卷积网络 非局部神经网络 级联检测器 脑动脉狭窄
下载PDF
基于AdaBoost人脸检测算法中的特征筛选方法
5
作者 钱力思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31期7670-7674,共5页
从机器视觉的发展历程出发,首先介绍了人脸检测的概念原理。在引入AdaBoost算法后,详细阐述了算法中的关于积分图、特征值的计算方法以及强分类器的具体训练过程。在对训练效率进行科学分析后,重点介绍了一种基于降低错误率的贡献度的... 从机器视觉的发展历程出发,首先介绍了人脸检测的概念原理。在引入AdaBoost算法后,详细阐述了算法中的关于积分图、特征值的计算方法以及强分类器的具体训练过程。在对训练效率进行科学分析后,重点介绍了一种基于降低错误率的贡献度的特征筛选方法,以减少垃圾特征对系统的资源的消耗和不良的影响。最后给出人脸检测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检测 ADABOOST算法 特征筛选 级联检测器
下载PDF
一种视频监控中的夜间车辆检测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松 黄晁 徐胜 《无线通信技术》 2017年第4期47-51,共5页
车辆检测是车辆跟踪和车牌识别的前提,在电子警察和视频监控系统中有重要作用。针对目前视频监控中对夜间车辆检测方法较少且检出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夜间车辆检测方法。首先选取夜间车辆样本作为训练样本,然后利用AdaBoost算法训... 车辆检测是车辆跟踪和车牌识别的前提,在电子警察和视频监控系统中有重要作用。针对目前视频监控中对夜间车辆检测方法较少且检出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夜间车辆检测方法。首先选取夜间车辆样本作为训练样本,然后利用AdaBoost算法训练级联检测器,对视频监控中的夜间车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夜间车辆检测算法能够有效的检测夜间车辆,检测速度快,可实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车辆检测 级联检测器 ADABOOST算法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奶牛颈环ID自动定位与识别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瑞红 赵凯旋 +1 位作者 姬江涛 朱雪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86-595,共10页
[目的]奶牛个体信息的实时感知和行为分析是现代化奶牛精细养殖的必然要求,奶牛个体身份的有效识别是上述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基于奶牛生物特征(牛脸、体斑等)图像的无接触识别方法易受外界干扰、算法复杂度高,可识别的样本规模受到限制... [目的]奶牛个体信息的实时感知和行为分析是现代化奶牛精细养殖的必然要求,奶牛个体身份的有效识别是上述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基于奶牛生物特征(牛脸、体斑等)图像的无接触识别方法易受外界干扰、算法复杂度高,可识别的样本规模受到限制。因此,本文提出1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奶牛颈环ID自动定位与识别方法。[方法]针对奶牛运动造成的颈环ID偏转问题,采用基于梯度方向直方图(HOG)特征的级联检测器结合多角度检测方法实现奶牛标牌的定位;对标牌图像进行图像增强和二值化分割等处理,得到单个字符图像;设计卷积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参数,训练字符识别模型,从而完成标牌字符的识别。试验数据包括80头奶牛的1414幅侧视图像,随机选取其中58头奶牛的图像作为训练集,其余22头奶牛的图像作为测试集。[结果]标牌定位的准确率为96.98%,召回率为80.23%,字符识别模型的准确率为93.35%,连续图像序列中奶牛个体的识别率为95.45%。[结论]识别模型对光线变化、污渍沾染、旋转角度等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具有代替传统动物个体身份识别方法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牌定位 级联检测器 多角度检测 字符分割 字符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一种基于CMT框架的目标跟踪算法研究
8
作者 袁峻 徐峰磊 任明武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17年第11期2143-2147,2168,共6页
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MT(Consensus-based Tracking and Matching of Keypoints for Object Tracking)框架的目标跟踪算法。针对传统的CMT算法采用固定模型的缺点,该文引入时空上下文(Spatio-Temporal Context)跟踪算法,提出一种由跟踪器... 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MT(Consensus-based Tracking and Matching of Keypoints for Object Tracking)框架的目标跟踪算法。针对传统的CMT算法采用固定模型的缺点,该文引入时空上下文(Spatio-Temporal Context)跟踪算法,提出一种由跟踪器,检测器与融合器组成的目标跟踪算法。该算法将时空上下文跟踪算法作为跟踪器,使用Kalman滤波预测目标所在位置,减小在图像中特征点检测范围,将CMT中的特征点匹配算法作为检测器,使用融合器分析和评估跟踪器与检测器结果,决策出最终的结果,并执行有效的模型更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CMT跟踪算法 STC跟踪算法 级联检测器 模型更新
下载PDF
一种基于改进实例分割模型的路面裂缝检测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肖力炀 李伟 +3 位作者 袁博 崔逸群 高荣 王文庆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65-776,共12页
为了解决现有裂缝识别算法准确度不高、检测与分割任务不能同时进行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型Mask R-CNN模型的路面裂缝识别方法。首先,建立裂缝数据集并进行标注,然后使用Mask R-CNN模型对裂缝数据集进行训练和测试,并对模型中锚点... 为了解决现有裂缝识别算法准确度不高、检测与分割任务不能同时进行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型Mask R-CNN模型的路面裂缝识别方法。首先,建立裂缝数据集并进行标注,然后使用Mask R-CNN模型对裂缝数据集进行训练和测试,并对模型中锚点的长宽比进行调整,实现在裂缝定位的同时对生成的检测框内的裂缝像素进行分割;其次,针对Mask R-CNN模型生成的裂缝检测框不精准的问题,设计了C-Mask R-CNN多阈值检测方法,通过结合级联不同阈值的检测器来提高候选框质量,实现高阈值检测下的裂缝精准定位;最后,对改进后的模型进行一系列的优化参数和实验对比,并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C-Mask R-CNN模型检测部分的平均准确率均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达到0.954,与改进前模型相比提升了9.7%,分割部分的mAP达到0.935,与改进前相比提升了13.0%,识别效果较好。综上所述,C-Mask R-CNN模型可以较为完整地对裂缝进行定位及提取,识别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裂缝识别 深度学习 Mask R-CNN模型 级联阈值检测器 道路工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