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渗透汽化级联计算模型及软件开发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元明 贺世正 《现代机械》 2006年第1期1-2,共2页
膜分离装置的获得离不开对其分离过程的设计计算。本文介绍了渗透汽化级联计算的计算模型,运用VC开发实现了渗透汽化级联计算软件。该软件可以替代繁琐的手工计算。
关键词 膜分离装置 渗透汽化 级联计算 软件开发
下载PDF
基于MARC理论计算设计回收铀分离级联
2
作者 孙继全 杨小松 +1 位作者 王鹏 张育飒 《科技视界》 2022年第17期29-32,共4页
我国核电的快速发展加快了铀资源的消耗速度,使得回收利用乏燃料中的铀资源减缓天然铀资源的消耗速度尤为必要。气体离心法分离同位素已经很成熟,用气体离心级联分离回收铀具有可行性。多组分分离理论是回收铀分离的理论基础,回收铀的... 我国核电的快速发展加快了铀资源的消耗速度,使得回收利用乏燃料中的铀资源减缓天然铀资源的消耗速度尤为必要。气体离心法分离同位素已经很成熟,用气体离心级联分离回收铀具有可行性。多组分分离理论是回收铀分离的理论基础,回收铀的分离具有特殊性,必须综合考虑232U相对235U的丰度以及236U对235U燃耗深度的影响。文章采用MARC模型分离回收铀,并对其进行计算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使用附加供料的MARC方案与矩形级联方案相比大幅降低了级联总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离心法 多组分分离 回收铀 级联计算 MARC
下载PDF
以乙醇为介质气体扩散法分离碳同位素的可行性研究
3
作者 李俊杰 潘建雄 +2 位作者 周明胜 姜东君 王飞 《同位素》 CAS 2022年第1期21-26,共6页
碳-13作为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标记物,应用广泛,市场需求呈上升趋势。为探索碳-13同位素的分离方法,开展以乙醇为介质的气体扩散分离实验,并在单级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级联计算。单级分离实验的结果表明,在现有的实验条件下,气体扩散法分离乙... 碳-13作为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标记物,应用广泛,市场需求呈上升趋势。为探索碳-13同位素的分离方法,开展以乙醇为介质的气体扩散分离实验,并在单级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级联计算。单级分离实验的结果表明,在现有的实验条件下,气体扩散法分离乙醇的基本全分离系数可达1.0089,以乙醇为介质扩散分离碳同位素可行。通过级联计算可知,以天然乙醇为原料,结合分离的可行性和经济性,经过一次矩形级联或相对丰度匹配级联分离,能够得到碳-13同位素丰度大于25%的重组分。如能将碳-13同位素丰度大于25%的乙醇转化为合适形态的碳化合物,可再进一步分离得到更高丰度的碳-13同位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 气体扩散法 乙醇 基本全分离系数 级联计算
下载PDF
接收机选择性对截点值的改善
4
作者 张媛 周青 《通信对抗》 2004年第3期59-62,共4页
本文简单分析了接收机的三阶和二阶互调干扰的产生,详细讨论了在接收机的各级中引入了选择性因子后,对接收机三阶和二阶截点的改善程度,进一步得到经过选择性因子修正的接收机三阶截点值和二阶截点值的级联计算公式。
关键词 接收机 三阶截点 二阶截点 选择性 级联计算公式
下载PDF
卸料通道阀门泄漏对铀浓缩分离功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震 连茜雯 +1 位作者 沈钢 张树丛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9-66,共8页
在铀浓缩过程中,分离功率是其关键评价指标,但阀门的泄漏将会对其造成影响。通过对铀浓缩离心级联卸料系统的正常工况和异常工况的分析,比较分离功率的变化,并提出对应的措施和建议,能够为铀浓缩行业及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部门提供参考。... 在铀浓缩过程中,分离功率是其关键评价指标,但阀门的泄漏将会对其造成影响。通过对铀浓缩离心级联卸料系统的正常工况和异常工况的分析,比较分离功率的变化,并提出对应的措施和建议,能够为铀浓缩行业及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部门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级联模拟计算方法,通过计算机编程迭代开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铀浓缩离心级联卸料系统阀门通道发生泄漏时,很难通过工艺运行参数来判断。该过程对铀浓缩分离功率的影响随着阀门通道泄漏位置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对铀浓缩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影响较大。当漏率存在时,0.1%的物料损失会导致3.8%的分离功率损失。因而及时准确判断卸料系统阀门通道的泄漏点是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卸料系统 阀门通道 级联模拟计算
下载PDF
A molecular dynamics-based comparison of defect production in collision cascades during the bombardment of iron with different ions 被引量:1
6
作者 YANG YaHui TANG XiaoBin +2 位作者 CHEN FeiDa HUANG Hai LIU Jian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4年第1期29-34,共6页
We present a computer simulation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incident ions on the energy transferred to primary knock-on atoms(PKAs)and defects produced in the cascade collision of irons.Three types of ions(H,Fe,and Xe,... We present a computer simulation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incident ions on the energy transferred to primary knock-on atoms(PKAs)and defects produced in the cascade collision of irons.Three types of ions(H,Fe,and Xe,which are frequently used in irradiation experiments)with an energy of 3 MeV were simulated.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SRIM,the average energy transferred to PKAs by Fe ions was the highest among the three types.Then,cascade collisions induced by PKAs with different energies were simulated by the molecular dynamics method.The maximum number of defects produced during irra-diation increased,and the time taken by defect number peak formation was extended with the increased energy of PKAs.The difference in rad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 between pre-and post-irradiation irons showed that a higher energy of PKA transferred resulted in a flatter curve.Besides,the law of defects varying in temperature was also investigated.All the researches imply that heavy ions can substitute for neutrons in irradiation experiments which is a practicable way,but the influence of conditions must be taken into accou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ecular dynamics cascade collision defect production Rad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 (RDF)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