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明遗民集序书写的纪传与想象 |
赵宏祥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2
|
日本汉文纪传体史书综论 |
周斌
|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3
|
纪传中基于本体的信息抽取和分析 |
韩颖
陈墨
李铎
|
《数字图书馆论坛》
|
2007 |
1
|
|
4
|
唐纪传体国史修撰考略 |
李南晖
|
《文献》
|
2003 |
14
|
|
5
|
宋代纪传、编年二体优劣论 |
曹鹏程
|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6
|
“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纪传体史书发展的影响 |
朱政惠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3
|
|
7
|
略论中国古代家庭小说的纪传形式 |
韩石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8
|
范晔《后汉书》纪传与司马彪《续汉书》志分合考辨 |
罗炳良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3
|
|
9
|
浅论“纪传体”和“传记文学” |
刘凤泉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2 |
2
|
|
10
|
《史记》纪传体的重要意义 |
崔凡芝
|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
2002 |
2
|
|
11
|
《史记》纪传体中的求真 |
刘建民
|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1
|
|
12
|
《汉书》纪传体的求真与求善 |
刘建民
|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
1
|
|
13
|
《春秋》大义对宋代纪传史体的影响 |
邓锐
袁林
|
《西部学刊》
|
2017 |
0 |
|
14
|
地理经验、宣传策略与宗教立场——试析《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对南中国海地区历史文化的记载 |
龙其林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4 |
0 |
|
15
|
论刘知几《史通》纪传体的生成观念 |
夏德靠
|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18 |
0 |
|
16
|
唐代纪传、编年二体优劣论 |
曹鹏程
|
《唐都学刊》
|
2012 |
0 |
|
17
|
从先秦“事语”文献看纪传体的生成 |
夏德靠
|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22 |
0 |
|
18
|
《宋书》纪传疑年录续编 |
许福谦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0 |
0 |
|
19
|
《周书》纪传疑年录 |
许福谦
刘勇
|
《大同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0 |
0 |
|
20
|
略论文史四大家对纪传体的宏观概括 |
陈瑞青
吴玉梅
|
《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0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