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纪年金铜观世音造像类型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何志国 《艺术探索》 2016年第6期70-84,共15页
早期纪年金铜观世音像大约从5世纪70年代兴起,以莲花手观世音造像为代表(A、B、C三型);6世纪初,模仿佛陀施无畏和与愿印说法形象的观世音造型开始出现(D、E、F三型);到北魏晚期(507~534年),说法的观世音形象的类型和数量超... 早期纪年金铜观世音像大约从5世纪70年代兴起,以莲花手观世音造像为代表(A、B、C三型);6世纪初,模仿佛陀施无畏和与愿印说法形象的观世音造型开始出现(D、E、F三型);到北魏晚期(507~534年),说法的观世音形象的类型和数量超过莲花手观世音像;到北周、北齐时期(551~580年),说法印观世音像取代了莲花手观世音像,并且开始出现、流行以观世音为主尊,两侧胁侍菩萨夹侍一铺三尊,甚至一铺多尊的观世音造像(观世音三尊A、B两型)。姚秦鸠摩罗什译《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婆娑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等记载,为观世音形象由5世纪后半流行莲花手,到6世纪变化为施无畏印和与愿印的佛典依据。6世纪不少民众把观世音视为佛,是金铜观世音像施无畏和与愿印流行的现实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6世纪 纪年金铜观世音造像 类型 分期 特点
下载PDF
平凉市博物馆藏明代金铜佛造像研究
2
作者 张语晨 陈安道 +2 位作者 郭海燕 张海宏 杨娟 《丝绸之路》 2023年第1期160-168,共9页
平凉市博物馆藏金铜造像中,明代金铜造像占比最大,题材丰富,造型风格多样。本文通过类型学、标准器物学方法,对馆藏明代金铜造像分类梳理,并结合明代纪年造像,分析其形制特征和时代风格,总结出平凉明代金铜佛造像风格上为汉式造像和藏... 平凉市博物馆藏金铜造像中,明代金铜造像占比最大,题材丰富,造型风格多样。本文通过类型学、标准器物学方法,对馆藏明代金铜造像分类梳理,并结合明代纪年造像,分析其形制特征和时代风格,总结出平凉明代金铜佛造像风格上为汉式造像和藏式造像共存,其造型和工艺精美程度随着时代发展而逐渐降低,恰与明王朝逐渐没落的政治、经济形势相互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凉市博物馆 明代 金铜佛像 形制特征 纪年造像
下载PDF
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北魏至隋唐时期纪年石刻造像风格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郑滦明 《文物春秋》 2019年第3期32-47,F0002,F0003,共18页
曲阳修德寺遗址于1953—1954年出土2200余件北魏至隋唐时期石刻造像,其中有纪年刻铭的计247件,分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今河北博物院。在对河北博物院收藏的28件典型纪年造像作重点介绍的基础上,结合... 曲阳修德寺遗址于1953—1954年出土2200余件北魏至隋唐时期石刻造像,其中有纪年刻铭的计247件,分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今河北博物院。在对河北博物院收藏的28件典型纪年造像作重点介绍的基础上,结合故宫已公布造像中88件有纪年者,按其造像风格分四期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梳理了其艺术风格之演化规律,探讨了其风格来源、传播方向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曲阳 修德寺遗址 北魏至隋唐时期 纪年石刻造像
下载PDF
河北地区出土北朝石质纪年佛造像探究
4
作者 姜艳红 《东方收藏》 2024年第3期50-52,共3页
北朝时期,雕刻着佛陀和菩萨形象的佛像成为佛教特有的宗教符号,体现该时期佛教的兴盛和传播。雕塑不仅是传递佛教教义的重要载体,也直观地展示了佛教如何在北朝社会中扩散和影响。北朝的佛造像不仅忠实遵守了佛教的仪轨,同时也融入了浓... 北朝时期,雕刻着佛陀和菩萨形象的佛像成为佛教特有的宗教符号,体现该时期佛教的兴盛和传播。雕塑不仅是传递佛教教义的重要载体,也直观地展示了佛教如何在北朝社会中扩散和影响。北朝的佛造像不仅忠实遵守了佛教的仪轨,同时也融入了浓郁的传统文化元素,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造型风格。这些造像以其纯粹的风格面貌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成为研究北朝佛教文化的关键资料。基于此,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北朝石质纪年佛造像与当时社会文化的紧密联系,进一步理解北朝时期中国社会的宗教发展和文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地区 北朝 石质纪年造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