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纪录本性与影像生态——关于电影《可可西里》的话题 被引量:2
1
作者 高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17,共2页
"可可西里,是天堂,是地狱,还是见证生命与信仰的圣地?因为,可可西里的故事难以诉说,只有真正走过的人才能体会!"这是导演陆川对可可西里无人区的真切感悟。可以说,正是对影像本体和生命本体的真切感悟和冷峻思考,才有了这部... "可可西里,是天堂,是地狱,还是见证生命与信仰的圣地?因为,可可西里的故事难以诉说,只有真正走过的人才能体会!"这是导演陆川对可可西里无人区的真切感悟。可以说,正是对影像本体和生命本体的真切感悟和冷峻思考,才有了这部令人震撼的电影杰作《可可西里》。无疑,《可可西里》的镜头语言是简洁、洗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可西里 纪录本性 人与自然 生态批评 电影 影像 纪录 原生态 生命本体 生态危机
下载PDF
纪录本性·艺术真实·艺术表达——纪录片的两个基本问题与艺术真实观念的嬗变
2
作者 刘如文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3-14,共2页
  一、问题的提出   纪录片问题一直是个热门话题,究其原委,是历史的诱惑?是理论的诉求?还是现实的创作呼唤?可能都有.……
关键词 纪录片创作 纪录本性 艺术表达 艺术真实 文学真实
下载PDF
纪录本性·艺术真实·艺术表达——纪录片基本理论问题的新思考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如文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6年第3期35-38,共4页
纪录片作为一种艺术式样,有两个基本理论问题:纪录的本性和艺术的表达。前者是纪录片存在的前提和根本;后者是纪录片创作和发展的条件和动力。两者的诉求不同,一个要守护着纪录片的“身份”,另一个要寻求纪录片生存的广阔天地。两者之... 纪录片作为一种艺术式样,有两个基本理论问题:纪录的本性和艺术的表达。前者是纪录片存在的前提和根本;后者是纪录片创作和发展的条件和动力。两者的诉求不同,一个要守护着纪录片的“身份”,另一个要寻求纪录片生存的广阔天地。两者之间经常存在“紧张”关系,适度的“紧张”有利于纪录片的生存发展,但绝然对立就有失衡和“翻车”的危险。引入“艺术真实”这一中介环节,并通过对“艺术真实”的三层含义的剖析,融通两者,以对纪录片两个基本理论问题及其关系作一个新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本性 艺术真实 艺术的表达
下载PDF
电视纪录片创作审美谈
4
作者 刘广宇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50-153,共4页
纪录性是影视艺术最根本的审美属性 ,而随着纪录性的不断扩展和延伸 ,作为其最高审美形态的表征 ,纪录片就自然成为当今人们关注的创作热点。纪录片不仅可以揭示一种状态或表现一种性格 ,它完全有可能将两者完美地统一起来 ,并以“美”
关键词 纪录本性 纪录主义 纪录 诗意栖居 “美” 叙事策略 操作技巧
下载PDF
原生态和戏剧性——电视纪录片创作思辨
5
作者 王晓红 《声屏世界》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20-21,共2页
现代电视纪实一方面强烈要求回归纪录本性,保持生活的原始形态(即“原生态”),反对故意戏剧化、故事化地处理事件;另一方面,从观赏态度出发,又要求纪录片要讲述一个故事。讲故事。
关键词 “原生态” 纪录片创作 戏剧性因素 纪录本性 文学创作 自然形态 故事片 电视纪实 人物性格 摄像机
下载PDF
《民族万岁》与中国早期纪录片的探索
6
作者 李君威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1-124,共4页
20世纪40年代,中国纪录片还停留在新闻时事片的格局,国内制片业者对当时世界纪录片的发展所知甚少,更无从谈起对纪录片本性的认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郑君里拍摄了当时第一部具有探索意义的现代纪录片《民族万岁》。在抗日战争最激烈、... 20世纪40年代,中国纪录片还停留在新闻时事片的格局,国内制片业者对当时世界纪录片的发展所知甚少,更无从谈起对纪录片本性的认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郑君里拍摄了当时第一部具有探索意义的现代纪录片《民族万岁》。在抗日战争最激烈、最焦灼的时期,纪录片《民族万岁》对于凝聚抗战意志、加强民族团结,报道各民族参加抗战之实事,以及介绍各民族之风俗人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民族万岁》突破了旧有的新闻时事片的格局,把中国纪录片整体向上拉抬了一个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君里 《民族万岁》 纪录 纪录本性 历史价值
下载PDF
有声电影的形成与演变 被引量:4
7
作者 周传基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1984年第1期38-59,共22页
声音的出现是迄今科学技术的发明给电影艺术带来的一次最大的变革。它的变革深度至今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有时甚至被拒绝予以承认。例如,我们尚未充分研究和认识画面与声音的正确关系的今天。就有人认为电影是以视觉为主。
关键词 电影创作 理论家 默片 视觉表现 艺术创作 无声影片 电影空间 纪录本性 画框 场面调度 立体声 蒙太奇学派 单镜头 银幕空间 视听艺术 创作者
下载PDF
对巴赞写实主义理论的理解和思考
8
作者 李冰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77-78,共2页
可以从三个方面阐述和评价巴赞理论的得失。一、许多电影理论家在阐释巴赞写实主义理论和爱森斯坦画面主义理论时都有一种倾向:把两者反向地推得很远。这两种理论都是在电影实践中产生并为电影本身服务的,“长镜头”和“蒙太奇”都应看... 可以从三个方面阐述和评价巴赞理论的得失。一、许多电影理论家在阐释巴赞写实主义理论和爱森斯坦画面主义理论时都有一种倾向:把两者反向地推得很远。这两种理论都是在电影实践中产生并为电影本身服务的,“长镜头”和“蒙太奇”都应看作是电影的表现手段,各自都有杰出的成就,它们是可以融洽的。巴赞整个理论的骨架是严密和完整的。他在对斯特劳亨、弗拉哈迪、雷诺阿及奧逊·威尔斯的长镜头的肯定中,总结出电影的照相纪录本性。他看到“摄影”是“唯一不介入人工”的艺术,电影的本性自然在于真实地纪录现实原貌,电影是真实的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实主义 蒙太奇 巴赞 长镜头 电影理论 三个方面 表现手段 电影本性 纪录本性 爱森斯坦
下载PDF
近年来纪实性电影美学的论争
9
作者 张维 《思想战线》 1987年第4期38-40,共3页
自从白景晟提出电影要“丢掉戏剧的拐棍”,钟惦棐继而讲到“电影与戏剧离婚”问题之后,电影界在近五、六年间,对纪实性电影美学展开了热烈讨论。这是建国以来电影界第三次学术大讨论。讨论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现把主要论点综述如下。唯... 自从白景晟提出电影要“丢掉戏剧的拐棍”,钟惦棐继而讲到“电影与戏剧离婚”问题之后,电影界在近五、六年间,对纪实性电影美学展开了热烈讨论。这是建国以来电影界第三次学术大讨论。讨论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现把主要论点综述如下。唯纪实性才符合电影本性吗? 这是论争焦点之一。纪实性美学派认为,戏剧性与日渐显露的电影纪录本性相冲突,只有纪实性才能与之相适应。杨妮在《论纪事型故事片的叙事结构》中谈到,戏剧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建立在“纪录的真实”上面的电影美,把戏剧性强加到电影的叙事结构中来,在今天,无助于被现代技术性能所确定的艺术特性的发挥。电影毕竟是电影,既非译成视觉语言的戏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实性美学 电影理论 电影美学 叙事结构 戏剧性 电影艺术 艺术特性 戏剧艺术 电影本性 纪录本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