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纪录还原”抑或“幻想虚构”——我国教师影像的叙事逻辑、时代特点与审美意象
1
作者 张荣伟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2023年第2期132-143,共12页
在我国电影事业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以教师角色为主体的影片不容忽视。从叙事逻辑来看,这些教师影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纪录还原”为取向的现实主义影像;另一类是以“幻想虚构”为取向的浪漫主义影像。笔者考察和梳理了民国时期、... 在我国电影事业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以教师角色为主体的影片不容忽视。从叙事逻辑来看,这些教师影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纪录还原”为取向的现实主义影像;另一类是以“幻想虚构”为取向的浪漫主义影像。笔者考察和梳理了民国时期、“十七年”时期、“文革”时期、20世纪80—90年代,以及21世纪以来的同类电影,对不同类型教师影像的叙事逻辑、时代特点和审美意象进行了总结和概括。相关研究成果对当前教师题材电影应用以及未来教师影像创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影像 纪录还原 幻想虚构 叙事逻辑 审美意象
下载PDF
“纪录还原”抑或“幻想虚构”--我国大学教师影像的叙事逻辑与时代特点
2
作者 张荣伟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5-51,共7页
从1948年《遥远的爱》问世,到2021年《守望青春》公映,目前聚焦于大学教师角色的国产电影,即以大学教师为题材的电影,共有19部。这些电影基于不同的故事题材和特定的时代背景,对大学教师进行了各具特色的艺术构想和人物塑造。从叙事逻... 从1948年《遥远的爱》问世,到2021年《守望青春》公映,目前聚焦于大学教师角色的国产电影,即以大学教师为题材的电影,共有19部。这些电影基于不同的故事题材和特定的时代背景,对大学教师进行了各具特色的艺术构想和人物塑造。从叙事逻辑来看,可以将这些大学教师影像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纪录还原”为取向的现实主义影像,一类是以“幻想虚构”为取向的浪漫主义影像。笔者以影片制作和放映的时间为线索,以片中教师的职业活动和社会交往为视角,对我国大学教师电影进行全面考察和梳理,对大学教师影像的叙事逻辑和时代特点进行总结和概括。相关研究成果,对于当前大学教师题材电影应用以及未来大学教师影像创作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师 教师影像 叙事逻辑 纪录还原 幻想虚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