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闺门到世界——论20世纪初女性域外纪游文学创作
1
作者 傅建安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2-138,共7页
20世纪初女性域外纪游文学创作主体主要分为晚清使官夫人、女权运动的领导者、较早接受新思想的名门闺秀三类。深受弱国子民之痛的女性精英知识分子因其中外文化比较视野,其域外纪游文学中体现出现代知识者的智慧与深度,具有强烈的家国... 20世纪初女性域外纪游文学创作主体主要分为晚清使官夫人、女权运动的领导者、较早接受新思想的名门闺秀三类。深受弱国子民之痛的女性精英知识分子因其中外文化比较视野,其域外纪游文学中体现出现代知识者的智慧与深度,具有强烈的家国命运之思;同时也体现出女性独有的抒情气质,表达出对自身命运与未来的深入思考。女性域外纪游文学将个性解放意识与国家命运之思结合在一起,将自我之情与民族之情、人类之情结合起来,充分拓展了现代域外纪游文学的审美内涵,完成女性纪游文学的现代转型。女性域外纪游文学作家以自己的声音参与着民族国家话语的建构,实现了从传统闺秀向现代女性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初女性域外纪游文学 文化相遇 女性文化 现代转型
下载PDF
论魏禧纪游诗“清”的风格特征
2
作者 王利民 余世海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64-72,共9页
魏禧中晚年纪游诗呈现出“清”的风格特征,具体表现为记述闻见“清奇新颖”、模山范水“清峻超拔”、凭吊思怀“清凉沉郁”。魏禧纪游诗多用“清”这一字眼,叙事清奇生动,感慨清新脱俗,呈现出清奇新颖的风格。其纪游诗善于刻画人与自然... 魏禧中晚年纪游诗呈现出“清”的风格特征,具体表现为记述闻见“清奇新颖”、模山范水“清峻超拔”、凭吊思怀“清凉沉郁”。魏禧纪游诗多用“清”这一字眼,叙事清奇生动,感慨清新脱俗,呈现出清奇新颖的风格。其纪游诗善于刻画人与自然的斗争场面以及人的心理斗争情形,喜用军事意象和怪奇意象,且常常选用高悬的视点描摹广远的空间,跌宕出清峻超拔的气质。魏禧主动向杜甫学习,或是直接借用、化用杜甫诗句,或是整首诗风格的凝练沉郁很像杜诗,是其纪游诗呈现出清凉沉郁神韵的重要原因。魏禧清闲自在的出游心态,以及与杜甫相似的人生体验和光辉人格,是其纪游诗形成“清”的风格特征的主要外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禧 纪游 清诗 杜诗
下载PDF
《西藏纪游》涉医史料撷探
3
作者 刘东 李智华 +1 位作者 成莉 甄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94,126,共5页
《西藏纪游》是清代官员周霭联两次出入西藏所著的旅藏游记,记录了作者从汉族文化视角观察藏族文化的内容和感受。藏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习惯和风土民情在书中呈现,高原反应、冻伤、毒蚊叮咬、出痘等多种疾病,本土和外来的药物情况,饮食起... 《西藏纪游》是清代官员周霭联两次出入西藏所著的旅藏游记,记录了作者从汉族文化视角观察藏族文化的内容和感受。藏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习惯和风土民情在书中呈现,高原反应、冻伤、毒蚊叮咬、出痘等多种疾病,本土和外来的药物情况,饮食起居、宗教习俗以及奇闻逸事等与医学相关的内容等都有所涉及。对书中涉医史料进行整理和探究,有助于了解当时藏地医疗卫生状况,可以丰富藏医学史的研究史料,也为清代的涉藏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纪游 民族医学 周霭联
下载PDF
“卧游”文化对宋代纪游诗创作的影响
4
作者 周霄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S01期151-154,共4页
“卧游”是由中国最早的山水画论家宗炳所提出,它最初是作为山水画的一种特殊审美方式存在,人们往往将其理解为“欣赏山水画以代游览。”或将其作为“中国画学术语,指画家摒绝杂虑,以空明澄净之心境去体悟自然界奥秘。”实际上,卧游从... “卧游”是由中国最早的山水画论家宗炳所提出,它最初是作为山水画的一种特殊审美方式存在,人们往往将其理解为“欣赏山水画以代游览。”或将其作为“中国画学术语,指画家摒绝杂虑,以空明澄净之心境去体悟自然界奥秘。”实际上,卧游从原初的宗教修炼方式转变为审美欣赏方式,最后又启发了文学、艺术的创作。在卧游的影响下,文人调动想象,创作了一批别具一格的宋代纪游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游 创作 想象 纪游
下载PDF
《西藏纪游》的地理书写和意识建构
5
作者 宋荻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8-114,共7页
清人周霭联《西藏纪游》的西藏地理书写体现了乾嘉士人对西藏地理空间的系统认知与整体意识。文本的西藏地理述异例证了清代西藏地理发现和书写的征实转向;“三危西藏”地理知识的系统表述反映了清前中期帝国共同体意识建构的成果及其... 清人周霭联《西藏纪游》的西藏地理书写体现了乾嘉士人对西藏地理空间的系统认知与整体意识。文本的西藏地理述异例证了清代西藏地理发现和书写的征实转向;“三危西藏”地理知识的系统表述反映了清前中期帝国共同体意识建构的成果及其对士人意识形态建构的影响;从贡赋角度切入的地方地理讲述方式寄托着周霭联对于西藏地方与清中央关系的深切关注。文学是时代意识的载体,《西藏纪游》对于清前中期帝国共同体意识建构、乾嘉士人边疆地理意识、帝国空间意识和民族族群意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纪游 地理发现 共同体意识 空间关系
下载PDF
明清易代之际容美土司的桃花源隐喻探析--以《容美纪游》为中心
6
作者 唐雨薇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88-94,124,共8页
容美土司在明清易代之际曾接纳过大批前来避难的汉族文人。清代文人顾彩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不但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前往容美游历,而且作《容美纪游》记录旅途所见风土人情,发出容美即为“古桃源”的感慨。容美得以成为桃花源隐喻... 容美土司在明清易代之际曾接纳过大批前来避难的汉族文人。清代文人顾彩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不但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前往容美游历,而且作《容美纪游》记录旅途所见风土人情,发出容美即为“古桃源”的感慨。容美得以成为桃花源隐喻的原因,既与容美与世隔绝的地理位置、壮美的自然风光、淳朴的社会风气与“帝力难至”的宽松政治环境有关,也可从“文化沉积带”与“赞米亚”的角度挖掘其背后隐含着的文化地理学的深层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美纪游 桃花源 隐喻 文化沉积带
下载PDF
甘肃省图书馆藏道光《崆峒纪游集》的史学价值
7
作者 吴华锋 《当代图书馆》 2023年第2期72-78,共7页
甘肃省图书馆藏道光《崆峒纪游集》是一部诗文总集,收录了道光年间平凉当地官绅游览崆峒山等地所作的游记与诗歌,尚未引起学界重视,其诸多价值有待揭示。如结合相关史料,此书能弥补平凉清代史志文献的阙漏与讹误,可借此增补道光年间平... 甘肃省图书馆藏道光《崆峒纪游集》是一部诗文总集,收录了道光年间平凉当地官绅游览崆峒山等地所作的游记与诗歌,尚未引起学界重视,其诸多价值有待揭示。如结合相关史料,此书能弥补平凉清代史志文献的阙漏与讹误,可借此增补道光年间平凉多位知府、知县的履历,还可更正光绪《平凉县志》中人物事迹的讹误。同时,此书还反映出道光年间崆峒山佛教盛于道教的史实,兴盛的崆峒佛教此时已渗入崆峒道教的核心区域,这一点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历史上崆峒山的佛道格局。以道光《崆峒纪游集》为代表的集部文献可发挥以诗文证史的功能,是进一步推动平凉历史文化研究的珍贵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崆峒纪游 地方官员 崆峒山 佛道格局 史学价值
下载PDF
自然景观和文化记忆结合的类型写作——台湾中生代诗人大陆纪游诗创作动力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珂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35-43,共9页
台湾诗人的"中华价值系统"和"中华意识形态"及"中华文化记忆"与"台湾意识"及"台湾价值",存在于通过旅游和写作旅游诗的两次转移而被重新构建的境况之中。台湾中生代诗人的大陆纪游... 台湾诗人的"中华价值系统"和"中华意识形态"及"中华文化记忆"与"台湾意识"及"台湾价值",存在于通过旅游和写作旅游诗的两次转移而被重新构建的境况之中。台湾中生代诗人的大陆纪游诗是大陆风景名胜和中华文化记忆与意识形态结合的类型写作,具有采风写作强调景点意识的旅游意识和政治写作重视介入意识的当下意识,且方式多种多样,相同身份(台湾诗人)和相似经历(游大陆名胜古迹)使他们的写作动力源具有相似性,由"文化记忆"构建的"文化时空"比物理距离产生的"自然时空"对创作的影响更大,"时空错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中生代诗人 大陆纪游 纪游 时空错位
下载PDF
从《容美纪游》看容美土司的对外策略 被引量:7
9
作者 瞿州莲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2-96,共5页
容美土司不仅是湖北地区土司的霸主,也是湖广地区的四大土司之一。正史中有关土司与中央王朝的关系记载较多,而对于土司内部的关系却存在记载的缺失。《容美纪游》对容美土司的政治、经济制度等有较为详实的记录,是研究容美土司较为丰... 容美土司不仅是湖北地区土司的霸主,也是湖广地区的四大土司之一。正史中有关土司与中央王朝的关系记载较多,而对于土司内部的关系却存在记载的缺失。《容美纪游》对容美土司的政治、经济制度等有较为详实的记录,是研究容美土司较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容美土司曾经采取了"订立盟约、联姻和亲"的策略,较好地处理了与周边土司的关系,增强了自身的实力,维护了领土边境的安全。该策略在《容美纪游》中有较为丰富的资料可以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美土司 《容美纪游 对外策略
下载PDF
行者无疆——试论壮族名士郑献甫纪游诗的文化之维 被引量:5
10
作者 葛永海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3-129,共7页
郑献甫是清代首屈一指的壮族诗人,著述宏富,尤其所创作的纪游诗内容丰赡,包蕴深沉,大致可分为四个维度,即地理之维、民俗之维、历史之维、时政之维。这四个维度分别指向四重文化内涵,即抒写行者无疆,揭橥风物民俗,寻求古今会通,传载末... 郑献甫是清代首屈一指的壮族诗人,著述宏富,尤其所创作的纪游诗内容丰赡,包蕴深沉,大致可分为四个维度,即地理之维、民俗之维、历史之维、时政之维。这四个维度分别指向四重文化内涵,即抒写行者无疆,揭橥风物民俗,寻求古今会通,传载末世心史。郑献甫的行走人生标举了封建时代文人独具特色的人生范式,给予我们较为丰富的文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献甫 壮族 纪游 文化维度
下载PDF
江湖之忧更潇洒——论郁达夫及其纪游文学 被引量:8
11
作者 姜静楠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33-147,共15页
一  众所周知,郁达夫作为现代文化人,所经历的一生基本是到处漂泊、浪迹四海。这不仅仅因为他曾远渡扶桑之国,到日本留学,即便是在国内,他也踏遍了南方的大半个中国;甚至在抗战胜利之前,他竟然因远涉南洋以至最终抛尸海外,客死异乡。... 一  众所周知,郁达夫作为现代文化人,所经历的一生基本是到处漂泊、浪迹四海。这不仅仅因为他曾远渡扶桑之国,到日本留学,即便是在国内,他也踏遍了南方的大半个中国;甚至在抗战胜利之前,他竟然因远涉南洋以至最终抛尸海外,客死异乡。这样一种浮萍般的人生经历,为郁达夫带来种种现实生活的磨难与痛苦,同时也为他的纪游创作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外在条件。这种自由对于现代文化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客观条件,经历过这种自由后,当生活稍微稳定一段时间,就可能创作出长篇巨作,如果得不到这种必要的稳定,就会走向篇幅短小的纪游创作,这一点在部达夫那里得到充分的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达夫 纪游文学 小说创作 文学创作 作品 纪游散文 江湖 大自然 西方浪漫主义 无产阶级文学
下载PDF
关于俞剑华写生作品及其纪游的学术探赜 被引量:2
12
作者 褚庆立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8-82,共5页
作为第一代美术史论家俞剑华先生民国时期的写生作品及其纪游,是其学术历程的记录,也是其绘画思想的具体表现。他所走的是"行知合一"的中国传统的学术之道,是靠实践性的"行"的基础上所亲获的"知"来支撑着... 作为第一代美术史论家俞剑华先生民国时期的写生作品及其纪游,是其学术历程的记录,也是其绘画思想的具体表现。他所走的是"行知合一"的中国传统的学术之道,是靠实践性的"行"的基础上所亲获的"知"来支撑着的,其重要表现便是在国画学习和创作中所主张的"写生",是在一定学术理念的指导下的"写生",而从实践中所获得的真知又反过来对其"写生"进行学术引导,其表现便是形而下实践、形而上学术思辨间的相互作用与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剑华 写生作品 纪游 行知合一
下载PDF
文化错位下的书写——晚清首部域外游记《西海纪游草》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汤琛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7-72,共6页
作为晚清首部域外游记,林的《西海纪游草》依据亲历经验,实录西方现代社会形态,打破了"西洋人介绍西洋,借助洋人看西洋"的视域局限,扩充了晚清士人的认知视野,不仅恢复了西方作为地理指称的中性形象,而且俨然构建了一个堪与... 作为晚清首部域外游记,林的《西海纪游草》依据亲历经验,实录西方现代社会形态,打破了"西洋人介绍西洋,借助洋人看西洋"的视域局限,扩充了晚清士人的认知视野,不仅恢复了西方作为地理指称的中性形象,而且俨然构建了一个堪与中土相媲美的文明实体;与此同时,跨文化视域下的文本书写不啻为一枚有效的文化心理的放大镜,再现了普罗民众初临西方文化冲击时复杂的文化心理图式,置身于西方现代文明情境中的林,虽被现代西方所震撼,但其心理结构仍深陷于传统意识形态之中,袭用凝滞的认知图式来归纳此次异域之行,行文间不免交织着传统与现代、认知与想象之间的错位,可堪为我们梳理晚清民众的文化心理嬗变提供重要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海纪游草》 文化错位 心理图式
下载PDF
魏清德岛外纪游作品刍论——以对东亚各地文明状况的观察和思考为中心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双一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7-106,151,共11页
日据时期长期在日人报刊任职的魏清德前往闽粤、日本、"满鲜"等地旅行的主要目的是各地文明状态的观察和思考,而非一般的观景揽胜。旅行闽粤时,他发现该地也开启了现代化进程,由此可证明所谓殖民统治带给殖民地现代化的说法... 日据时期长期在日人报刊任职的魏清德前往闽粤、日本、"满鲜"等地旅行的主要目的是各地文明状态的观察和思考,而非一般的观景揽胜。旅行闽粤时,他发现该地也开启了现代化进程,由此可证明所谓殖民统治带给殖民地现代化的说法并不真确。在日本,他看到现代化盛景下其实也有贫富悬隔、欠缺公平等弊端;到了战争后期,他益发感受到日本穷兵黩武的错误,修正了对日、中两国国民性优劣的认知,试图用汉学汉文来维系汉民族命脉于不坠,在其亲日的外表下,仍透露出未曾泯灭的汉民族意识和中华文化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清德 纪游诗文 文明考察 民族认同
下载PDF
论清代壮族名士郑献甫纪游诗的文化维度 被引量:1
15
作者 葛永海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9-115,共7页
郑献甫是清代著名的壮族诗人、学者,在岭峤壮族古典诗人中,是卓然独立的大家。其纪游诗内容多样,包罗丰富,大致可分为四个维度,即地理之维、民俗之维、历史之维、时政之维,这四个维度分别指向四重文化内涵,即抒写行者无疆,揭橥风物民俗... 郑献甫是清代著名的壮族诗人、学者,在岭峤壮族古典诗人中,是卓然独立的大家。其纪游诗内容多样,包罗丰富,大致可分为四个维度,即地理之维、民俗之维、历史之维、时政之维,这四个维度分别指向四重文化内涵,即抒写行者无疆,揭橥风物民俗,寻求古今会通,传载末世心史。郑献甫的行走人生标举了封建时代文人独具特色的人生范式,给予我们较为丰富的文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献甫 纪游 文化维度 广西特色
下载PDF
试论清人游记《西藏纪游》的文献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金凤 胡志杰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30-36,154,共7页
《西藏纪游》,作者周蔼联,最初成书于第二次廓尔喀战争期间,最早刊刻于嘉庆九年。书中记述了清乾隆时期西藏地区的山川地貌、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风貌等。本文对周蔼联生平及这部书的版本情况进行了简单梳理,并从辑佚校勘、史学价... 《西藏纪游》,作者周蔼联,最初成书于第二次廓尔喀战争期间,最早刊刻于嘉庆九年。书中记述了清乾隆时期西藏地区的山川地貌、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风俗风貌等。本文对周蔼联生平及这部书的版本情况进行了简单梳理,并从辑佚校勘、史学价值及民俗史料等方面,详细阐述该书的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蔼联 《西藏纪游 版本流传 文献价值
下载PDF
论查慎行的纪游诗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京荣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9-54,共6页
查慎行的纪游诗内容广泛全面,不仅真实生动地描绘出了祖国各地绚丽多姿、各具风韵的风光美景以及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乡情民俗,而且还情景交融、物我一体,凸现出一种寄情山水、拥抱自然的审美情操。在艺术风格和创作手法上,诸体皆... 查慎行的纪游诗内容广泛全面,不仅真实生动地描绘出了祖国各地绚丽多姿、各具风韵的风光美景以及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乡情民俗,而且还情景交融、物我一体,凸现出一种寄情山水、拥抱自然的审美情操。在艺术风格和创作手法上,诸体皆备,尤精律绝,表现出气势宏阔、辞意舒畅、擅用白描、语言朴素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慎行 纪游
下载PDF
顾亭林的纪游诗及清初士人游历风气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磊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07-112,共6页
顾氏之诗学成就则往往为其思想与学术光芒所掩。其纪游诗独具之艺术特色及精神内涵,在清初诗坛独树一帜。考察此类作品,同时还是对明清之际士人游历风气之成因的极好入手处。
关键词 顾亭林 纪游 清初古人 风气
下载PDF
傅山与五台山兼论其写景纪游诗的艺术特点——以《五台八首》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瑞杰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1-15,共5页
明清鼎革之际傅山"兴亡着意拼",反清斗争失败后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云游各地既是消遣避难,又是立志继续抗争。以《五台八首》为代表的写景纪游诗是傅山在特定时代的产物,由事而起,缘情而发,"不事炉锤,纯任天机",... 明清鼎革之际傅山"兴亡着意拼",反清斗争失败后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云游各地既是消遣避难,又是立志继续抗争。以《五台八首》为代表的写景纪游诗是傅山在特定时代的产物,由事而起,缘情而发,"不事炉锤,纯任天机",字里行间融有强烈而执着的悲愤哀怨之情,染有浓厚的时代凄凉之感,境界较为幽寂空灵。其诗取径子史,在诗歌语言上既有新颖奇妙,追求字句奇特的一面,又有自然平和,语意流畅精准的一面。受佛教影响,傅山诗歌中自觉不自觉地融有浓厚的佛教意识,有众多鲜明的佛教意象与佛教典故,体现出诗人特有的佛学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山 写景纪游 《五台八首》 五台山
下载PDF
胸中的航海图——郁永河《裨海纪游》手绘“宇内形势图”(示意图)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翔鹤 《海交史研究》 2014年第2期56-74,共19页
康熙三十六年(1697)郁永河到台湾采硫,记沿途所见等成《裨海纪游》一书。该书有一节"宇内形势",记述郁永河对渡台海船的火长等航海人员的访谈,并附有手绘"宇内形势图"一帧。该图实为一航海图,航海人员凭经验绘出明... 康熙三十六年(1697)郁永河到台湾采硫,记沿途所见等成《裨海纪游》一书。该书有一节"宇内形势",记述郁永河对渡台海船的火长等航海人员的访谈,并附有手绘"宇内形势图"一帧。该图实为一航海图,航海人员凭经验绘出明清时期东西洋的大部分航线,与《东西洋航海图》(the Selden Map)契合,与古代航海文献亦能相照应。该图对古航海图、航海文献及古航海术的研究多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内形势图 裨海纪游 大九洲 沿岸航行(地文航海) 东西洋航线体系 古航海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