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胡塞尔《逻辑研究》中的纯粹逻辑学观念 被引量:5
1
作者 倪梁康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9-35,共7页
纯粹逻辑学的观念在胡塞尔那里始终带有宽窄两种涵义。初看起来 ,《逻辑研究》的第四研究是在论证一个从纯粹含义学到纯粹语法学的过渡 ,但实际上这两门学科都还在广义的逻辑学领域中活动。从纯粹含义学、纯粹语法学到狭义的纯粹逻辑学 ... 纯粹逻辑学的观念在胡塞尔那里始终带有宽窄两种涵义。初看起来 ,《逻辑研究》的第四研究是在论证一个从纯粹含义学到纯粹语法学的过渡 ,但实际上这两门学科都还在广义的逻辑学领域中活动。从纯粹含义学、纯粹语法学到狭义的纯粹逻辑学 (即纯粹含义有效性学说的过渡 ) ,实际上表明了在胡塞尔所设想的广义的、作为纯粹含义学、语法学与形式论之总和的纯粹逻辑学范围之内的一个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逻辑研究》 纯粹含义学 纯粹语法学 纯粹逻辑 德国
下载PDF
胡塞尔对心理主义的批判及对纯粹逻辑学的构建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光亚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0-14,共5页
胡塞尔在《纯粹逻辑学导引》中批判了当时作为主流哲学的心理主义,认为逻辑学的基础不是心理主义,心理主义会导致相对主义怀疑论,并且存在着一系列的成见。通过批判,胡塞尔想要建立一门"纯粹逻辑学",这种逻辑学不同于以往的... 胡塞尔在《纯粹逻辑学导引》中批判了当时作为主流哲学的心理主义,认为逻辑学的基础不是心理主义,心理主义会导致相对主义怀疑论,并且存在着一系列的成见。通过批判,胡塞尔想要建立一门"纯粹逻辑学",这种逻辑学不同于以往的心理主义逻辑学和规范逻辑学,而是一门新的、纯粹理论性的、构成任何一门关于科学认识之工艺论的最重要基础并具有先天和纯粹论证性特征的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逻辑研究》 反心理主义 心理主义 纯粹逻辑
下载PDF
“事态”(Sachverhalt)概念对胡塞尔纯粹逻辑学范畴的构成意义
3
作者 张小雅 《社科纵横》 2014年第7期84-89,共6页
《逻辑研究》最深层的考虑是逻辑学及其基础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事态(Sachverhalt)概念对纯粹逻辑学范畴的构成意义,考察了胡塞尔如何于逻辑学与现象中寻求一条通路。正是对"事态"概念的特殊处理,胡塞尔的纯粹逻辑学范畴恢... 《逻辑研究》最深层的考虑是逻辑学及其基础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事态(Sachverhalt)概念对纯粹逻辑学范畴的构成意义,考察了胡塞尔如何于逻辑学与现象中寻求一条通路。正是对"事态"概念的特殊处理,胡塞尔的纯粹逻辑学范畴恢复了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范畴的实在性,也在这个意义上超出了康德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态 纯粹逻辑 范畴
下载PDF
纯粹逻辑学与理论哲学的奠基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朝东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8-93,共6页
关键词 奠基作用 纯粹逻辑 理论哲学 西方哲学家 科学理性 逻辑研究》 创新能力 中国社会 民主制度 政治组织
原文传递
纯粹逻辑的贝叶斯主义及其哲学效应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浩 《世界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9-98,共10页
"纯粹逻辑的贝叶斯主义",是C.豪森近年来发展出的一个研究纲领。他认为概率演算的布德诺.德.菲耐蒂公理化系统是纯粹逻辑的,而包含可列可加性的公理系统则破坏了逻辑一致性原则。基于"方程可解性"概念所建立的形式... "纯粹逻辑的贝叶斯主义",是C.豪森近年来发展出的一个研究纲领。他认为概率演算的布德诺.德.菲耐蒂公理化系统是纯粹逻辑的,而包含可列可加性的公理系统则破坏了逻辑一致性原则。基于"方程可解性"概念所建立的形式类比展示了概率一致性和演绎一致性之间的平行关系。这一纲领对逻辑全能问题、休谟问题以及条件化规则的合理性问题都提出了独到而统合的解决。然而,该纲领仍面临着"杜宾(Dubin)问题"的挑战,同时也回避了一些像简单性和真理的关系这样有意义的哲学问题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粹逻辑的贝叶斯主义 方程可解性 一致性 杜宾问题
原文传递
胡塞尔的“纯粹逻辑学”纲领及其意义
6
作者 钱立卿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0年第1期43-44,共2页
在1900年出版的《逻辑研究》第一卷前言里,胡塞尔言简意赅地表明了他对数学哲学和逻辑哲学的基本构想,也指出了这种思想的起源和方向。《逻辑研究》第一卷的定位胡塞尔的论述表明了《逻辑研究》第一卷的基本方向,但这还不足以彻底说明... 在1900年出版的《逻辑研究》第一卷前言里,胡塞尔言简意赅地表明了他对数学哲学和逻辑哲学的基本构想,也指出了这种思想的起源和方向。《逻辑研究》第一卷的定位胡塞尔的论述表明了《逻辑研究》第一卷的基本方向,但这还不足以彻底说明这本书的真正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哲学 纯粹逻辑 逻辑研究》 胡塞尔 数学哲学 基本构想 言简意赅
原文传递
确定性之谜:纯粹逻辑学理想的发生与破灭
7
作者 陈欢欢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6-61,共6页
寻求确定性是西方哲学的一个传统,然而这一传统始终伴随着相对主义。在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分道扬镳的时代,无论是弗雷格的分析哲学还是胡塞尔的现象学都以确定性为其哲学目标。不过,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心理主义。心理主义一度在哲... 寻求确定性是西方哲学的一个传统,然而这一传统始终伴随着相对主义。在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分道扬镳的时代,无论是弗雷格的分析哲学还是胡塞尔的现象学都以确定性为其哲学目标。不过,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心理主义。心理主义一度在哲学中占据统治地位,并成为实证主义的基础,而弗雷格首创反心理主义。在弗雷格的影响下,胡塞尔由心理主义走向反心理主义,并试图通过对心理主义的批判去建构一种纯粹逻辑学,这种纯粹逻辑学充分反映了胡塞尔将哲学建构为"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之理想目标。然而,被胡塞尔视为继承人的海德格尔却背离了这个理想,虽然海德格尔声称他的哲学仍然是现象学,但其非理性主义的哲学走向显然用存在主义这个名称来表示更为合适。从海德格尔所批评的胡塞尔"结构自身的存在规定"这个缺陷入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使哲学消解为一种"怎么都行"的游戏哲学,彻底背离了胡塞尔纯粹逻辑学的理想。然而,德里达的这个背离却代表了整个后现代哲学发展的路径,正是在这种背离中,德里达为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的殊途同归搭建了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确定性 相对性 心理主义 反心理主义 纯粹逻辑 存在主义 解构主义
原文传递
《逻辑研究.第一卷.纯粹逻辑学导引》的研究
8
作者 毛家骥 《心智与计算》 2010年第2期84-90,共7页
《逻辑研究》被海德格尔称为"一本带有七个封印的书",其中拥有全部现象学的"谜"。本文以胡塞尔《逻辑研究.I》为基础文本,先试以对"谬误"之所思为切入点,进入"逻辑研究"的视阈,领会胡塞尔《逻... 《逻辑研究》被海德格尔称为"一本带有七个封印的书",其中拥有全部现象学的"谜"。本文以胡塞尔《逻辑研究.I》为基础文本,先试以对"谬误"之所思为切入点,进入"逻辑研究"的视阈,领会胡塞尔《逻辑研究.I》的致思理路,及其所欲展示的"纯粹逻辑学的观念"的意义,以及某个欲开启的而在《逻辑研究.I》中又尚未得到全部彰显的真理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谬误 观念 纯粹逻辑 逻辑研究 现象学研究 先验相关性研究
原文传递
纯粹归纳逻辑框架下的类比推理 被引量:2
9
作者 梁贤华 《逻辑学研究》 CSSCI 2019年第4期17-37,共21页
纯粹归纳逻辑是卡尔纳普进路归纳逻辑的一种复兴,其基本的目标是把归纳当作数理逻辑的一个分支来研究。在纯粹归纳逻辑的框架下,类比推理被建立在一阶逻辑的基础之上,其理论的核心是用距离函数来刻画相似性,并且以相关性函数作为推理基... 纯粹归纳逻辑是卡尔纳普进路归纳逻辑的一种复兴,其基本的目标是把归纳当作数理逻辑的一个分支来研究。在纯粹归纳逻辑的框架下,类比推理被建立在一阶逻辑的基础之上,其理论的核心是用距离函数来刻画相似性,并且以相关性函数作为推理基础。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把它看作是实例相关函数的一种延伸。而在实践的意义上,则反映了人工智能对类比推理形式化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粹归纳逻辑 类比 卡尔纳普
下载PDF
心理主义的问题与理论哲学的观念——胡塞尔《逻辑研究》第1卷的主题思想 被引量:9
10
作者 倪梁康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8-66,共9页
胡塞尔在《逻辑研究》第1卷"纯粹逻辑性导引"中完成了两项重要的准备工作:第一项工作是对具有观念对象和观念真理特征的意义构形(Sinngestalt)本身进行了纯粹的把握,即提出了现象学意义上的纯粹逻辑学观念;第二项工作在于,对... 胡塞尔在《逻辑研究》第1卷"纯粹逻辑性导引"中完成了两项重要的准备工作:第一项工作是对具有观念对象和观念真理特征的意义构形(Sinngestalt)本身进行了纯粹的把握,即提出了现象学意义上的纯粹逻辑学观念;第二项工作在于,对所有经验主义或心理主义将思维行为的心理学内涵与逻辑概念和公理混为一谈的做法进行了斗争。通过再构胡塞尔在《逻辑研究》第1卷中所阐述的这两个思想,可以重现百年来时代精神的变化,并且重提理论理性的地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现象学 心理主义 纯粹逻辑
下载PDF
温纯如教授《认知·逻辑与价值——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新探》出版
11
作者 一哲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4期8-8,共1页
关键词 温纯如 《认知·逻辑与价值——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新探》 马克思德国理论 德国古典哲学
下载PDF
胡塞尔遗著《经验与判断——逻辑谱系学研究》(1939年)的形成始末与基本意涵 被引量:2
12
作者 倪梁康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共7页
胡塞尔的《经验与判断——逻辑谱系学研究》(1939年)是他生前审定并计划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也是他身后出版的第一部著作。它在胡塞尔的生命与思想道路上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是因为它的产生的曲折过程是与作者胡塞尔和编者兰德格雷贝的... 胡塞尔的《经验与判断——逻辑谱系学研究》(1939年)是他生前审定并计划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也是他身后出版的第一部著作。它在胡塞尔的生命与思想道路上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是因为它的产生的曲折过程是与作者胡塞尔和编者兰德格雷贝的个人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它的内容和形式都展现了一座连接胡塞尔生前公开发表的著作与身后出版的遗稿之间的桥梁,而且从这个角度看,胡塞尔的现象学著作的发表是以《逻辑研究》开幕、以"新《逻辑研究》"闭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 兰德格雷贝 逻辑基础问题 纯粹逻辑 超越论逻辑
下载PDF
胡塞尔现象学视域中的逻辑学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浩军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41-46,共6页
逻辑学问题是胡塞尔哲学生涯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他对逻辑学问题的研究与其"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的理想是相一致的。在他看来,科学的危机就是逻辑学的危机。逻辑学本来是科学之科学,是为具体科学和可能科学提供先天根据和原... 逻辑学问题是胡塞尔哲学生涯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他对逻辑学问题的研究与其"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的理想是相一致的。在他看来,科学的危机就是逻辑学的危机。逻辑学本来是科学之科学,是为具体科学和可能科学提供先天根据和原理的科学论,但是由于逻辑学以经验和世界为基础,最终沦为了一门实证科学,因而不能真正行使科学论的功能。只有通过逻辑理性批判,通过超越论的主观性所奠基的现象学逻辑,一门真正的科学论才能得以被建立起来,真正科学的建立才有了牢固的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科学论 逻辑 纯粹逻辑 超越论逻辑 胡塞尔
下载PDF
现代语境中的康德逻辑论题
14
作者 朱建平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30-35,共6页
在涉及康德逻辑观点的评价这一问题上,当代哲学和逻辑流行的看法是康德只是简单地继承和重复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传统;康德的逻辑观在当代已经被(例如,弗雷格的逻辑哲学)彻底取代,其观点对当代哲学争论几乎没有任何影响;本文的观点恰好... 在涉及康德逻辑观点的评价这一问题上,当代哲学和逻辑流行的看法是康德只是简单地继承和重复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传统;康德的逻辑观在当代已经被(例如,弗雷格的逻辑哲学)彻底取代,其观点对当代哲学争论几乎没有任何影响;本文的观点恰好相反。笔者认为康德虽然继承了他那个时代理性哲学的逻辑传统,但联系到这种传统的创新是十分明显的,康德的逻辑论题具有始源性、基础性和奠基性;康德的逻辑观点与当代逻辑哲学的关系十分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纯粹逻辑 形式 现代语境
下载PDF
论胡塞尔对逻辑本质的现象学诠释
15
作者 雷德鹏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29,共5页
胡塞尔在他的早期现象学中,通过分析、批判心理主义逻辑观、19世纪末以来的最新的经验主义逻辑观以及纯粹逻辑语法学的逻辑观念,对逻辑的本质作出了现象学的诠释。
关键词 胡塞尔 纯粹逻辑 现象学 心理主义 经验主义 逻辑本质 心理学
下载PDF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非逻辑性思维能力
16
作者 陶霞 《小学科学》 2015年第8期191-191,共1页
加拿大哲学家M·邦格曾说过:“光凭逻辑是不能使一个人产生新思想的,正如光凭语法不能激起诗意,光凭和声理论不能产生交响乐一样。”俄国的阿斯摩斯也说:“纯粹逻辑始终只能把我们引向同义反复,它不会创造任何新的东西,本身不能... 加拿大哲学家M·邦格曾说过:“光凭逻辑是不能使一个人产生新思想的,正如光凭语法不能激起诗意,光凭和声理论不能产生交响乐一样。”俄国的阿斯摩斯也说:“纯粹逻辑始终只能把我们引向同义反复,它不会创造任何新的东西,本身不能提供任何科学的原理。”非逻辑思维和逻辑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两者都在人类思维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而又必不可少的作用。逻辑思维则是理论系统化、逻辑化的必要方法,但是非逻辑思维是产生新思想、科学发现和创新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性思维 逻辑思维 数学教学 同义反复 纯粹逻辑 课堂教学 逆向思维 邦格 逻辑 摩斯
下载PDF
事物、世界与逻辑——从亚里士多德到布伦塔诺和胡塞尔的是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毛家骥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20,共10页
自维也纳学派以来,逻辑就被当作思想推理的工具,它甚至反过来被当作消除形而上学的工具。然而在亚里士多德创立逻辑之初,逻辑与形而上学是不可分割的。从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形而上学史中一直都存在着世界与逻辑的关系问题。19世纪随着数... 自维也纳学派以来,逻辑就被当作思想推理的工具,它甚至反过来被当作消除形而上学的工具。然而在亚里士多德创立逻辑之初,逻辑与形而上学是不可分割的。从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形而上学史中一直都存在着世界与逻辑的关系问题。19世纪随着数理逻辑的发展以及它对黑格尔哲学的反省,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者恢复了亚里士多德式的形而上学和逻辑学研究;而作为布伦塔诺学派的后继者,胡塞尔通过建立现象学来回应世界与逻辑的关系问题,并处理了是论和逻辑学的关系。由此,重构这段思想史并刻画和分析是者与逻辑的关系问题,就对反思当代哲学中的反形而上学思想与逻辑工具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而上学 是论 范畴理论 纯粹逻辑
下载PDF
现象学本质直观原则视角下的语言符号任意性逻辑分析
18
作者 吴希斌 谢刚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3-140,共8页
任意性是符号学的基本原则之一,表征了先验的符号能力。然而,任意性的真理并没有被充分地认识。索绪尔虽然指出了任意性的重要性,但并没有充分把握任意性的逻辑本质。无论是经验主义还是心理主义都把符号及其任意性看作经验性的心理实... 任意性是符号学的基本原则之一,表征了先验的符号能力。然而,任意性的真理并没有被充分地认识。索绪尔虽然指出了任意性的重要性,但并没有充分把握任意性的逻辑本质。无论是经验主义还是心理主义都把符号及其任意性看作经验性的心理实在。胡塞尔把“直观”称为现象学“一切原则之原则”,进而明确提出“本质直观”的概念,指出它揭示了本质与认识之联系的起源,从而弥合了感性直观与先验认识的裂隙。在本质直观原则下,一切本质和真理都可以被切实地把握。毋庸置疑,作为特殊的哲学方法,本质直观可以从逻辑上充分论证任意性的真理本质。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任意性的哲学反思,本质直观的符号学价值将更加深刻地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直观 任意性 纯粹逻辑 符号学 现象学
下载PDF
简析庄子对自由的逻辑论证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利天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1-5,共5页
近年来中国哲学史学界大都认为,庄子哲学是一种乱世的人生哲学,它的主题既不是寻求论证世界的本原,也不是纯粹逻辑地考察认识和知识的问题,而是为处于乱世的人们提供一种生活方式的训戒,庄子本人的生活就示范了这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近年来中国哲学史学界大都认为,庄子哲学是一种乱世的人生哲学,它的主题既不是寻求论证世界的本原,也不是纯粹逻辑地考察认识和知识的问题,而是为处于乱世的人们提供一种生活方式的训戒,庄子本人的生活就示范了这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核心,就是不为外物所移,以获得绝对的精神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哲学 精神自由 中国哲学史学 纯粹逻辑 《齐物论》 无己 去知 天地万物 人类认识史 大言炎炎
下载PDF
从起源逻辑到起源—历史:本雅明《认识—批判序言》对柯亨“起源”概念的批评 被引量:2
20
作者 姚云帆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7-85,共9页
本雅明的《认识—批判序言》中,对“起源”的论述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这些论述不仅决定了本雅明早期文论思想的核心关切,并对其历史哲学有着重要影响。在国内外相关研究,尤其是国内研究中,对“起源”概念的思想史起源的研究较为稀少。德... 本雅明的《认识—批判序言》中,对“起源”的论述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这些论述不仅决定了本雅明早期文论思想的核心关切,并对其历史哲学有着重要影响。在国内外相关研究,尤其是国内研究中,对“起源”概念的思想史起源的研究较为稀少。德国犹太哲学家柯亨在《纯粹认识逻辑》中将“起源”看作重要的范畴加以论述。柯亨认为,“起源”范畴发端于纯粹思维的起源判断,以“一”这一先验的数量规定性为中介,起源判断沟通处于“前存在”状态的“存在(Sein)”和可被思维和度量的最基础存在者“现在(Seinde)”,从而规定了让一切存在者可被思维所把握的基础范畴,进而将“前存在(Vor-Sein)”“一”和“现在”的关系转化为可被数学—逻辑方法所把握的不定存在、作为数量一的限定存在和连续性之间的关系。本雅明认为,柯亨试图通过数学—逻辑方法来认识和理解存在的方法忽略了存在和其表征形式之间的差异与否定关系。他指出,只有区分设置和起源的关系,并将起源概念理解为不断运动的起源—历史,才能真正把握起源概念的实质。但是,本雅明保留了柯亨将“起源”看作“一”的判断在认识论领域的意义,并依托此将存在的单一性和认识形式统一性之间张力结构呈现出来,构造了一种基于“一”的差异存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源 《认识—批判序言》 纯粹认识逻辑 赫尔曼·柯亨 本雅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