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苏诗散文化意象对纯诗意象的变革
- 1
-
-
作者
木斋
-
机构
吉林大学文学院
-
出处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8期6-12,共7页
-
文摘
中国诗史大体经历了前古典——古典——近代三大时期,诗歌表达方式也大体经历了赋比兴——纯诗意象——散文化意象三大历程。苏轼诗歌的意象,由王维诗代表的唐诗纯诗意象而变异为内心展延的散文化意象,从诗歌意象变革的一个侧面,标志了近代诗歌的发端。苏轼诗歌散文化的意象特征,主要表现在:由外物的依托而为侧重内心的倾诉,变含蓄蕴藉的山水意象而为接近口语的日常生活意象,变描写句式而为叙说句式,变对仗性结构而为函纳对仗因素的线型结构。
-
关键词
王维
纯诗意象
苏轼
散文化意象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从纯诗意象到文学意象的演进——论克罗齐的意象观
- 2
-
-
作者
姜智慧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
出处
《上海文化》
CSSCI
2020年第12期98-107,126,127,共12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美学意象概念的再造(1902-1948)”(项目号:20BZW029)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克罗齐美学中的意象是心灵综合即直觉表现的产物,它不再是西方传统美学中的本体理念之"象"或上帝之"象",而是一种纯粹精神的图景,克罗齐称之为纯诗意象。纯诗意象关注艺术创造中的主体价值,它的形成是人克服被动性并获得心灵解放的过程,同时也使得艺术摆脱了哲学与神学的桎梏而获得独立。然而,纯诗意象的心灵纯粹性又容易使审美主体陷入人性发展的极端与绝对,从而导致人性的解体与分裂,因此克罗齐晚年提出的文学意象将纯诗意象中一直否定的艺术传达纳入文学创作的范围,使主体心灵直觉与社会文化相互关联,实现了从纯粹精神到个体心灵与社会文明的连接。克罗齐的意象观对于今天的文学艺术创作与批评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即文艺创作与批评既要立足于文学艺术本身,又要以人为本,实现审美主体心灵与社会文化的有效沟通。
-
关键词
直觉即表现
纯诗意象
文学意象
-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