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纯钽片晶粒大小控制与深冲性能 被引量:6
1
作者 姜国圣 王志法 +1 位作者 崔大田 张行健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8-80,83,共4页
采用粉末冶金与电子束熔炼法制备纯钽锭坯,坯料经过锻造、轧制成0.3mm板材,测定了2种方法制备的纯钽的再结晶温度,研究了不同再结晶退火工艺对晶粒大小及其深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末冶金法制备的纯钽片的再结晶温度为1200℃... 采用粉末冶金与电子束熔炼法制备纯钽锭坯,坯料经过锻造、轧制成0.3mm板材,测定了2种方法制备的纯钽的再结晶温度,研究了不同再结晶退火工艺对晶粒大小及其深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末冶金法制备的纯钽片的再结晶温度为1200℃,电子束熔炼的纯钽片的再结晶温度为800~900℃。2种钽片分别采用不同的退火工艺都可获得50—100μm的晶粒,其深冲件的表面质量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钽 再结晶温度 晶粒尺寸 深冲性能
下载PDF
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纯钽中的钇 被引量:4
2
作者 黄剑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82-484,共3页
本文选择了合适条件 ,建立了纯钽中钇的原子发射光谱测定方法。
关键词 原子发射光谱法 纯钽 测定
下载PDF
钽(工业纯钽) 被引量:13
3
作者 夏耀勤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1989年第2期77-79,共3页
关键词 纯钽 EB PM
下载PDF
预退火对纯钽再结晶行为的影响
4
作者 祝佳林 邓超 +1 位作者 柳亚辉 刘施峰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07-614,共8页
将87%单向轧制钽板分别在800℃预退火0 min、5 min、15 min和30 min,然后把所有样品在1 200℃退火30 min使其发生完全再结晶。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金相显微和显微硬度等技术表征了不同预退火时间后的微观组织及后续高温退火再结... 将87%单向轧制钽板分别在800℃预退火0 min、5 min、15 min和30 min,然后把所有样品在1 200℃退火30 min使其发生完全再结晶。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金相显微和显微硬度等技术表征了不同预退火时间后的微观组织及后续高温退火再结晶微观组织,结果表明,预退火30 min后再经后续高温退火的样品,其表面和中心的再结晶晶粒尺寸最为均匀细小,这主要是由于随着预退火时间的增加,形变晶粒内部的储存能不断的释放,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后续高温退火过程中晶粒的长大速率。同时,低温退火时亚晶形核是主要的再结晶机制,预退火时间到30 min时,{100}形变基体内部出现较多的{100}取向再结晶晶粒,这有效弱化了后续高温退火{111}再结晶织构的强度,从而有利于随机织构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钽 单向轧制 再结晶织构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 亚晶形核
下载PDF
真空电子束熔炼制备超高纯钽锭工艺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任志东 白掌军 +1 位作者 李树荣 张学林 《湖南有色金属》 CAS 2020年第6期53-55,共3页
在很多应用环境下,对金属钽的纯度有较高的要求,其冶炼与纯化过程非常重要。真空电子束熔炼是目前效果最好的提纯钽的方法,它可以使杂质从熔体表面和内部挥发,几乎可以除去全部气体元素、较低熔点金属,以及大部分高熔点金属。真空电子... 在很多应用环境下,对金属钽的纯度有较高的要求,其冶炼与纯化过程非常重要。真空电子束熔炼是目前效果最好的提纯钽的方法,它可以使杂质从熔体表面和内部挥发,几乎可以除去全部气体元素、较低熔点金属,以及大部分高熔点金属。真空电子束熔炼过程中,杂质元素的挥发速度与多种因素有关,同时电子束熔炼过程中熔炼速度、真空度、功率等的控制对物料的精炼效果影响明显,合理的熔炼工艺是钽精炼提纯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 电子束熔炼 超高纯钽
下载PDF
用于制备超高纯钽锭的氟钽酸钾研究与生产实践
6
作者 任志东 王东新 +2 位作者 郭涛 李树荣 张学林 《云南冶金》 2021年第3期51-54,共4页
高纯度的氟钽酸钾是制备高纯5N(99.999%)钽锭的基础原料,现有体系下生产的氟钽酸钾纯度可达到4N(99.99%),为了提升高纯氟钽酸钾的品质,使其适宜于超高纯钽锭的生产,需要对装备和工艺技术进行改进和优化。从萃取设备的改进入手,深入研究... 高纯度的氟钽酸钾是制备高纯5N(99.999%)钽锭的基础原料,现有体系下生产的氟钽酸钾纯度可达到4N(99.99%),为了提升高纯氟钽酸钾的品质,使其适宜于超高纯钽锭的生产,需要对装备和工艺技术进行改进和优化。从萃取设备的改进入手,深入研究萃取、结晶除杂工艺,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主要化学杂质元素的引入途径,使氟钽酸钾进一步得到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钾 超高纯钽 萃取 结晶除杂
下载PDF
纯钽动态本构关系的实验
7
作者 彭建祥 李英雷 李大红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 2003年第1期23-24,共2页
利用MTS材料试验机和分离式霍布金森压杆实验装置测量了纯钽在较宽温度(-100-550℃)和应变率(10^-5~10^3/s)范围内的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钽的流动应力对温度和应变率都很敏感。利用实验数据拟合出了钽的Johnson-Cook(J-C)形式的... 利用MTS材料试验机和分离式霍布金森压杆实验装置测量了纯钽在较宽温度(-100-550℃)和应变率(10^-5~10^3/s)范围内的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钽的流动应力对温度和应变率都很敏感。利用实验数据拟合出了钽的Johnson-Cook(J-C)形式的本构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钽 动态本构方程 霍布金森压杆实验 流动应力 等效塑性应变 爆炸力学
下载PDF
用氢等离子体熔炼法从钽电容器废弃物中回收纯钽
8
作者 三村耕司 邹东 《国外稀有金属》 1991年第3期23-31,共9页
关键词 电容器废料 等离子体熔炼 纯钽
全文增补中
锻造态纯钽压缩过程中的变形行为研究
9
作者 仲嘉豪 贾志强 +2 位作者 张龙 吴昊 朱艳春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8期17-20,共4页
使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锻造态纯钽在室温至350℃温度范围、0.1~10 s^(-1)应变速率范围、最大变形量为60%下的变形特性。根据实验所得的真应力-应变曲线,可观察到在达到峰值应力之前,变形抗力随着变形温度的降低和应变速率... 使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锻造态纯钽在室温至350℃温度范围、0.1~10 s^(-1)应变速率范围、最大变形量为60%下的变形特性。根据实验所得的真应力-应变曲线,可观察到在达到峰值应力之前,变形抗力随着变形温度的降低和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在达到峰值应力之后,存在以动态回复为主导的变形机制。根据材料的流动应力应变曲线,进一步计算得到了材料的变形激活能Q和应力指数n,分别为36.52 kJ/mol和25.92,并以此构建了描述流变行为的本构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锻造态纯钽 本构方程 流变行为
下载PDF
Prodigy DC Arc直流电弧光谱法测定纯钽及钽制品中铁元素 被引量:2
10
作者 伏军胜 张仁惠 李继宏 《材料开发与应用》 CAS 2016年第2期5-9,共5页
试验探讨了DC Arc直流电弧光谱仪测定纯钽及钽制品中Fe元素的条件,并建立了测定方法。通过试验确定了Fe元素的分析线波长、积分时间及背景点位置。按照实验方法测得样品中Fe元素的加标回收率在92.73%—107.27%之间,含量测定的相对标准偏... 试验探讨了DC Arc直流电弧光谱仪测定纯钽及钽制品中Fe元素的条件,并建立了测定方法。通过试验确定了Fe元素的分析线波长、积分时间及背景点位置。按照实验方法测得样品中Fe元素的加标回收率在92.73%—107.27%之间,含量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0)为4.8%,Fe元素的检出限为1.41μg/g。本法对标准样品的测定结果与GE-340光栅光谱法、DV-5直流电弧光谱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弧光谱法 纯钽制品
原文传递
仲辛醇-HF-H_2SO_4体系制取超高纯氧化钽和超高纯氧化铌 被引量:4
11
作者 匡国珍 周火根 +3 位作者 张浩 段勤拯 万国顺 杨继红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3,8,共4页
研究了超高纯氧化钽和超高纯氧化铌试验与生产的工艺技术条件,进行了超高纯氧化钽和超高纯氧化铌的基础试验、中试和工业性生产试验,介绍了项目产品的技术指标和用户使用情况。
关键词 萃取分离 超高氧化 超高氧化铌 技术指标
下载PDF
钽片的化学抛光
12
作者 郑欣 熊全明 袁宝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z1期112-115,共4页
研究了钽片化学抛光质量的影响因素,并给出了钽片溶解速度与化学抛光液中酸浓度的关系曲线.分析认为钽片产生自钝化必须满足:还原平衡电位远高于维钝电位,微电池的阴极极化电流密度大于致钝电流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抛光温度为40~45℃时... 研究了钽片化学抛光质量的影响因素,并给出了钽片溶解速度与化学抛光液中酸浓度的关系曲线.分析认为钽片产生自钝化必须满足:还原平衡电位远高于维钝电位,微电池的阴极极化电流密度大于致钝电流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抛光温度为40~45℃时,抛光钽片表面形成致密的钝化膜,经轧制后钽片表面达到了镜面光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抛光 表面粗糙度 纯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