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编针织物增强塑料布纱切现象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沈为 陈济刚 +1 位作者 汪宏 陈加龙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3-45,共3页
以双轴向经编针织物为骨架的增强塑料布受力时容易出现纱切现象,使增强塑料布的使用功能降低。经研究,骨架材料的凹凸不平,使外层塑料薄膜在复合中形成弱环,从而导致应力集中,是增强塑料布产生纱切现象的主要原因。建议在编织骨架材料时... 以双轴向经编针织物为骨架的增强塑料布受力时容易出现纱切现象,使增强塑料布的使用功能降低。经研究,骨架材料的凹凸不平,使外层塑料薄膜在复合中形成弱环,从而导致应力集中,是增强塑料布产生纱切现象的主要原因。建议在编织骨架材料时,原料的选择及织物组织设计应尽可能保证布面平整;基质含量的体积百分率应与基布的凹凸程度相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织物 经编织物 增强塑料布 纱切 工业用织物
下载PDF
玻璃纤维短切纱质量影响因素探索
2
作者 邓湘华 李辉 +6 位作者 张树兴 杨为发 钱国伟 沈为 桂立海 钱鑫乾 曹建强 《玻璃纤维》 CAS 2024年第2期13-17,23,共6页
为提高玻璃纤维短切纱产品质量,采用控制变量法从玻纤原丝质量、生产设备和人员控制3个方面开展实验,以翻包毛羽量作为短切纱质量评价标准,探究不同方面对产品质量的影响。通过研究,提高玻璃纤维短切纱产品质量需要:在合理范围内保证纱... 为提高玻璃纤维短切纱产品质量,采用控制变量法从玻纤原丝质量、生产设备和人员控制3个方面开展实验,以翻包毛羽量作为短切纱质量评价标准,探究不同方面对产品质量的影响。通过研究,提高玻璃纤维短切纱产品质量需要:在合理范围内保证纱团含水,提高可燃物含量,及时更换刀片、清理除尘器,采用小孔径筛网,控制升温保障产品烘制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毛羽
下载PDF
电子清纱器切纱机构的改进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桂和利 《山东纺织科技》 2006年第6期28-30,共3页
文章针对原有电容式电子清纱器的切纱机构存在切纱失效的问题,通过改进设计,使得切纱机构性能显著改善,保证了切纱的可靠性要求。
关键词 电子清 机构 改进设计
下载PDF
纤维缠绕自动挂切纱系统设计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宸 王志辉 王水明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8-41,47,共5页
基于现阶段国内对自动挂切纱系统研究较少的现状,设计一种将主轴同步型挂切纱和小车配合型挂切纱的优点结合起来的主轴小车配合型挂切纱。完成纤维缠绕自动挂切纱装置各零部件的设计,即运用SolidWorks软件对挂切纱装置中各执行机构零部... 基于现阶段国内对自动挂切纱系统研究较少的现状,设计一种将主轴同步型挂切纱和小车配合型挂切纱的优点结合起来的主轴小车配合型挂切纱。完成纤维缠绕自动挂切纱装置各零部件的设计,即运用SolidWorks软件对挂切纱装置中各执行机构零部件进行建模,同时完成自动挂切纱系统驱动元件电机和气缸的选型。最后运用ANSYS软件对部分关键零部件进行仿真分析,表明各执行机构中的零部件设计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挂 结构设计 仿真分析
下载PDF
混凝沉淀法处理玻璃纤维短切纱拉丝废水实验研究
5
作者 朱英来 陈金强 杨海林 《化工管理》 2015年第26期236-237,共2页
通过实验研究考察了无机高分子混凝剂、无机低分子混凝剂、有机高分子混凝剂三类共十种混凝剂对玻璃纤维短切纱拉丝废水的混凝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单一混凝剂的处理效果不佳。氯化钙与PAC复配可以有效提高COD去除率。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短... 通过实验研究考察了无机高分子混凝剂、无机低分子混凝剂、有机高分子混凝剂三类共十种混凝剂对玻璃纤维短切纱拉丝废水的混凝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单一混凝剂的处理效果不佳。氯化钙与PAC复配可以有效提高COD去除率。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短切纱拉丝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丝废水 混凝 COD去除率
下载PDF
旋振筛在玻璃纤维短切纱生产中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富义 《玻璃纤维》 CAS 2013年第5期29-31,共3页
介绍了旋振筛在玻璃纤维短切纱生产中独特的结构设计、原理和优点,解决了产品在装袋前由于系统的密闭性而由飞扬的毛纱逐渐形成的毛纱团及倾斜振动筛未筛尽的长节纱掉入产品袋中的问题,描述了参振部件质量计算和振动弹簧的设计、振动电... 介绍了旋振筛在玻璃纤维短切纱生产中独特的结构设计、原理和优点,解决了产品在装袋前由于系统的密闭性而由飞扬的毛纱逐渐形成的毛纱团及倾斜振动筛未筛尽的长节纱掉入产品袋中的问题,描述了参振部件质量计算和振动弹簧的设计、振动电机选取及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振筛 玻璃纤维短 设计 应用
下载PDF
针织毡用玻璃纤维短切纱的研制与开发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玉华 李淑栋 左进伍 《玻璃纤维》 CAS 1998年第4期8-12,共5页
针织毡的生产不仅要求其短切纱分散性好,短切性能强,而且还要求浸渍速度快,抗拉强度高。
关键词 玻璃纤维 针织毡
下载PDF
浅谈无捻短切纱与喷射纱的要求标准
8
作者 王慧 《玻璃纤维》 CAS 1999年第4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无捻短 喷射 标准 玻璃纤维
下载PDF
牵切纱油剂的使用及其对品质指标的影响
9
作者 刘刚 《维纶通讯》 1989年第4期57-59,共3页
关键词 合成纤维 油剂 油剂
下载PDF
维纶牵切纱漂白鞋用提花帆布的研制
10
作者 戚嘉璋 凌秀珍 +1 位作者 高天进 赵冬梅 《山东纺织科技》 1991年第2期7-9,6,共4页
用维纶牵切纱为原料,经捻线、织造和漂白等工艺,研制运动鞋用面料。介绍捻系数和坯布规格的选择,织造和漂白过程中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维纶 漂白提花帆布 鞋面布
下载PDF
提高维纶牵切纱品质指标的探索
11
作者 陈进祥 《维纶通讯》 1991年第1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聚乙烯醇纤维 质量
下载PDF
维纶牵切纱条干均匀度控制
12
作者 朱昌华 《维纶通讯》 1990年第1期27-30,共4页
关键词 聚乙烯醇 纤维 条干均匀度
下载PDF
PVA强力纱的开发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光钊 《合成纤维工业》 CAS CSCD 1997年第5期28-30,共3页
利用含硼湿法纺丝技术(FWB),对原维纶生产线进行改造,生产出高强PVA长丝束,并用牵切纺工艺开发出PVA强力纱,其强度为维纶牵切纱的1.25倍左右,为原维纶纱的2倍以上。
关键词 强力 聚乙烯醇 PVA纤维 湿法纺丝 纺丝
下载PDF
自动络筒机在线控制关键参数分析
14
作者 熊伟 《纺织器材》 2023年第S01期37-39,共3页
为了清除细纱管纱中的纱疵和杂质并卷绕成筒纱,改善筒纱质量,阐明自动络筒机在线控制的关键环节,即细纱管纱踢管的数量、络筒时剪切和打结次数、漏切纱疵和100 km纱疵统计,详细分析其作用.指出:应对每班次踢管纱分疵点统计处理,结合生... 为了清除细纱管纱中的纱疵和杂质并卷绕成筒纱,改善筒纱质量,阐明自动络筒机在线控制的关键环节,即细纱管纱踢管的数量、络筒时剪切和打结次数、漏切纱疵和100 km纱疵统计,详细分析其作用.指出:应对每班次踢管纱分疵点统计处理,结合生产品种、清纱参数、残留纱疵数量等因素,实施纱线隔离和区分,利用疵点倒查质量事故原因;在保证自动络筒机生产效率的条件下,结合管纱偶发性纱疵数量、大小和长度等设置清纱参数;保证纱疵剪刀的锋利度及自动络筒机的清洁,稳定车间温湿度,合理调节纱线卷绕张力,避免自动络筒机发生误切、漏切纱疵;100 km纱疵实时控制能有效防止后工序因纱线疵点造成的危害和质量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络筒机 在线控制 踢管 打结 100km
下载PDF
Autoconer 6型络筒机捻接工艺优化
15
作者 贾森 张盼 +1 位作者 赵晓辉 郑良勇 《纺织器材》 2023年第5期23-26,共4页
为提高络筒机生产效率、降低能耗,介绍Autoconer 6型络筒机空气捻接器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通过选择退捻气压、加捻气压、退捻时间代码、加捻时间代码、喂入手臂代码等,设计5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采用捻接强力、捻接失败率及100 km捻粗节... 为提高络筒机生产效率、降低能耗,介绍Autoconer 6型络筒机空气捻接器工作原理和调整方法;通过选择退捻气压、加捻气压、退捻时间代码、加捻时间代码、喂入手臂代码等,设计5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采用捻接强力、捻接失败率及100 km捻粗节切纱来评价捻接质量,并借鉴模糊评价对试验结果综合评分,验证捻接参数对CJ 22.4 tex针织纱捻接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退捻气压为0.25 MPa、加捻气压为0.4 MPa、退捻时间为200 ms、加捻时间为240 ms、喂入手臂代码为64是最优捻接工艺设置;优化后的捻接工艺既能满足CJ 22.4 tex针织纱捻接质量要求,又有利于节能降耗、提高络筒机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络筒机 捻接 退捻气压 加捻气压 退捻时间 加捻时间 喂入手臂 捻接强力 捻接失败率 100 km捻粗节
下载PDF
BFRP筋与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黏结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华新 邢宪才 孟文静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3-96,共4页
为了研究BFRP筋与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的黏结性能,选用直径16 mm的BFRP筋埋入纤维再生混凝土中进行中心拉拔试验,研究玄武岩短切纱体积掺量、长度以及再生混凝土强度等级对其影响。试验结果表明:0.2%的纤维体积掺量对黏结强度增强效果... 为了研究BFRP筋与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的黏结性能,选用直径16 mm的BFRP筋埋入纤维再生混凝土中进行中心拉拔试验,研究玄武岩短切纱体积掺量、长度以及再生混凝土强度等级对其影响。试验结果表明:0.2%的纤维体积掺量对黏结强度增强效果最好,纤维长度对黏结强度影响较小,再生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对黏结强度有增强作用但程度有限;掺入玄武岩短切纱后可以明显改善混凝土的脆性性能,合理控制纤维掺量可以有效地增强BFRP筋与再生混凝土的黏结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FRP筋 再生粗骨料 玄武岩短 拉拔试验 黏结强度
下载PDF
使用不同规格喷丝头纺制长丝利弊浅析
17
作者 陈忠利 《维纶通讯》 1995年第1期30-34,共5页
用2400×Φ0.08nm的喷丝头纺制PVA长丝,总纤度减少,丝在罗拉上分布均匀,丝圈间隔相对较大,可减少丝间的摩擦、重叠、毛发和缠辊,减少丝芯层的醛化液温度差、浓度差,醛化均匀,易于水洗、上油均匀,回潮率易于控... 用2400×Φ0.08nm的喷丝头纺制PVA长丝,总纤度减少,丝在罗拉上分布均匀,丝圈间隔相对较大,可减少丝间的摩擦、重叠、毛发和缠辊,减少丝芯层的醛化液温度差、浓度差,醛化均匀,易于水洗、上油均匀,回潮率易于控制,提高了生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纶长丝 纺制 喷丝头 规格 长丝
下载PDF
用PVA1999生产维纶长丝束技术小结
18
《维纶通讯》 1992年第4期58-60,70,共4页
关键词 聚乙烯醇纤维 长丝
下载PDF
Improving interlaminar fracture toughness of flax fiber/epoxy composites with chopped flax yarn interleaving 被引量:7
19
作者 LI Yan WANG Di MA Hao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1745-1752,共8页
In this research, unidirectional flax fabrics reinforced epoxy laminates were intedeaved with randomly oriented chopped flax yarns at various yarn lengths and contents. Mode I interlaminar fracture toughness of the la... In this research, unidirectional flax fabrics reinforced epoxy laminates were intedeaved with randomly oriented chopped flax yarns at various yarn lengths and contents. Mode I interlaminar fracture toughness of the laminates was evaluated via Double Cantilever Beam (DCB) tes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de I interlaminar fracture toughness increased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hopped yarns. With moderate yarn length and content, the best toughening effect (31% improvement in Mode I inter- laminar fracture toughness) was achieved. It was observed with the aid of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 (SEM) that the in- troduction of the chopped yarns resulted in more tortuous in-plane crack propagation paths as well as the "trans-layer" phe- nomenon and fiber bridging effect of both the unidirectional yams and the chopped yams. These hindered the growth of the crack and led to more energy dissipation during delamination progress. Excessive yam length or content would induce unstable crack propagation and thus weakened the toughening improvement. No remarkable change was found in the tensile properties and the Charpy impact strength for the interleaved laminates, which indicated that this interleaving method was effective on interlaminar toughening without sacrificing the comprehensiv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lamin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al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s interlaminar fracture toughness interlaminar toughening INTERLEAVING fiberbridging trans-layer effec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