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1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草纲目》中清热药探析
1
作者 王艳秀 曹雯 +2 位作者 杨鹏 王振宁 魏江存 《亚太传统医药》 2025年第1期164-168,共5页
目的:梳理李时珍治疗热证类疾病的用药规律,旨在为今后临床清热药的使用和研究开发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以李时珍《本草纲目》为据,运用文献检索的方法,对其中具有清热作用的药进行筛选,对药物分布、归经、四气、五味和毒性归纳并进行... 目的:梳理李时珍治疗热证类疾病的用药规律,旨在为今后临床清热药的使用和研究开发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以李时珍《本草纲目》为据,运用文献检索的方法,对其中具有清热作用的药进行筛选,对药物分布、归经、四气、五味和毒性归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筛选出231味药具有清热作用,草部、木部和菜部为主要来源,药性多为寒、平,药味以甘、苦、辛居多,主要归肝、肺、胃经,大部分药物没有毒性。结论:《本草纲目》对清热药的运用在继承的基础上具有创新的特点,以草部药物为主,善用甘味药物,巧用毒性药物,对当今临床治疗热证病系的合理选药及开展清热药的研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纲目 清热药 热证类疾病 用药规律 统计分析
下载PDF
浅析《本草纲目》对“桂十味”道地药材及广西区域特色药材的贡献
2
作者 秦华珍 陈卓尔 +3 位作者 蒙宏杰 江芳静 郝二伟 姚春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69-2272,共4页
目的探讨《本草纲目》对“桂十味”道地药材及广西区域特色药材的贡献,为加快广西道地药材体系建设进程、加速现代中药产业转型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本草纲目》收载的广西的“桂十味”道地药材及广西区域特色药材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 目的探讨《本草纲目》对“桂十味”道地药材及广西区域特色药材的贡献,为加快广西道地药材体系建设进程、加速现代中药产业转型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本草纲目》收载的广西的“桂十味”道地药材及广西区域特色药材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总结其贡献。结果《本草纲目》共收载“桂十味”7种,广西区域特色药材23种。其贡献主要有以下10个方面:(1)对收载的广西特产药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2)分清了药材名称和品种;(3)阐明了药材的道地产区与品质优劣;(4)对药材进行了更合理的分类;(5)纠正了广西道地药材与特色药材的部分错误认识;(6)对药物的功用进行区别,有利于临床鉴别用药;(7)载方众多,极大的丰富了中医治疗学的内容;(8)详述药物作用机理,推动了临床中药学科的发展;(9)增加新药,丰富了中药学宝库;(10)内容丰富,反映了中药学的发展概况。结论《本草纲目》对“桂十味”道地药材及广西区域特色药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对其开展研究,对传播《本草纲目》的精华和广西特产药材的研究与开发均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纲目 “桂十味” 广西区域特色药材 贡献
下载PDF
近十年《本草纲目》研究述评
3
作者 李绍林 柴继红 梁飞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9期1899-1904,1908,共7页
李时珍集毕生精力,对明以前本草成就做了全面系统总结,完成了约190万字的宏伟著作《本草纲目》。书成以来,研究者众,影响深远。新中国成立后,诸多学者立足于不同领域,对《本草纲目》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挖掘,以近十年(2013年-2022年)为尤... 李时珍集毕生精力,对明以前本草成就做了全面系统总结,完成了约190万字的宏伟著作《本草纲目》。书成以来,研究者众,影响深远。新中国成立后,诸多学者立足于不同领域,对《本草纲目》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挖掘,以近十年(2013年-2022年)为尤盛。相关探索大致可分为文献、方药、临床三大范围,具体涵盖了成书背景、版本流传、引文释名、方剂药物、各科应用、特色疗法等各个方面,均有重要学术价值。然研究多集中于热点领域,且罕见综合性研究,是其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纲目 李时珍 研究述评 综述
下载PDF
《本草纲目》金陵版矿物药图像艺术特征研究
4
作者 杨卫华 《艺术科技》 2024年第4期110-113,117,共5页
目的:本草图像是中国古代画家描绘药物形态、炮制及其他相关内容的图像,研究本草图像的艺术特征,可以使传统绘画艺术向实用层面渗透与发展。方法:《本草纲目》是中国历代本草中影响最大的一部巨著,文章通过研究《本草纲目》矿物药图像,... 目的:本草图像是中国古代画家描绘药物形态、炮制及其他相关内容的图像,研究本草图像的艺术特征,可以使传统绘画艺术向实用层面渗透与发展。方法:《本草纲目》是中国历代本草中影响最大的一部巨著,文章通过研究《本草纲目》矿物药图像,将其与宋代《证类本草》图像形式及矿物实物形态进行比较,分析其艺术特征及演变。结果:研究发现,《本草纲目》金陵版矿物药图像主要分成三种:矿藏图、矿物图、生产加工场景图。从表现形式上看,矿藏图与矿床的自然状态不能对应,无法识别矿藏地带的岩体构造、片理结构、晶质状态、颗粒大小等;矿物图的外轮廓形态较为笼统,矿物的解理、断口、色彩、明暗、透明度、光泽等重要特征没有表现出来,只有文字内容的示意;生产加工场景图的环境场景大幅简化,图实不能对应。结论:这种写意化的本草图像形式,打破了宋代以来本草图像以图模物的常理。《本草纲目》图像形式写意化的原因在于作者李建元和李建木都不是专业画师,没有受过专业的绘画训练,受到明代“利家”画艺术思潮的影响,他们的本草插图源于对古代本草图像的临仿,但是这种临仿,更多是一种文人“利家”式的转换和再创造。因此,在本草图像的艺术形式中,明显体现了艺术思潮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纲目 药材图像 写意 利家
下载PDF
Blackwell“纲目购书”及其对图书采购的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翟云仙 毛一国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80-81,共2页
对Blackwell主题纲目购书和作者纲目购书方法分别作了详细的介绍 ,希望有助于我国图书出版界、图书馆界在图书行销和订购上的沟通 ,有助于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建设。
关键词 Blackwell 纲目购书 文献资源建设 图书采购 主题纲目购书 作家纲目购书
下载PDF
《本草纲目》附方中以粥治病的应用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郑钦予 汤晓龙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90-97,共8页
粥作为一种食疗手段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医称该方法为“粥疗法”。古代中医书籍中不乏关于以粥治病的记载,李时珍继承前人的经验,在《本草纲目》中收载了大量的粥方及关于粥的应用内容,除列有粥的专篇外,其余篇章的附方中也有相当丰富的... 粥作为一种食疗手段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医称该方法为“粥疗法”。古代中医书籍中不乏关于以粥治病的记载,李时珍继承前人的经验,在《本草纲目》中收载了大量的粥方及关于粥的应用内容,除列有粥的专篇外,其余篇章的附方中也有相当丰富的粥方记载。本文通过充分收集与整理《本草纲目》附方中粥方的相关条文,详细阐述粥方的治疗病证范畴、粥方中动物类和谷物类药物的应用、粥方的制作及服用方法等内容,发现粥方兼备滋补养生和治疗疾病的功效,且在调治各科多种病证时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值得进一步挖掘整理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时珍 本草纲目 粥疗法 粥方
下载PDF
从《本草纲目》探析李时珍对课程思政的贡献
7
作者 许强 孙健 +5 位作者 梁爽 吴秀彩 黄少敏 谢旭格 秦华珍 覃骊兰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1-222,共2页
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蕴含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对其进行探析对立德树人具有重要意义。从《本草纲目》探讨李时珍对课程思政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点:心系民众、仁心仁术的大医情怀;严谨治学、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 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蕴含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对其进行探析对立德树人具有重要意义。从《本草纲目》探讨李时珍对课程思政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点:心系民众、仁心仁术的大医情怀;严谨治学、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时代精神;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科学家精神;尊古不泥古、追求真知的探索精神;细致观察、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从《本草纲目》探讨李时珍对课程思政的贡献,对立德树人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学术的传承创新、提高本草文献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纲目 李时珍 课程思政 元素 贡献
下载PDF
李时珍《本草纲目》论治泄泻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诊疗启示
8
作者 苏成霞 叶松 +2 位作者 黄超群 胡运莲 章茜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4-476,共3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之一,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治疗效果差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本草纲目》是集明代及明代以前的中医药之大作,对中医药学和中医病证的认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之一,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治疗效果差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本草纲目》是集明代及明代以前的中医药之大作,对中医药学和中医病证的认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整理《本草纲目》论治泄泻的学术思想,以期为现代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提供可资借鉴的诊治经验,并开拓研究和治疗思路。文章通过归纳和分析,总结出李时珍在治疗泄泻中立足脏腑、重视脾肾;辨证论治泄泻;注重食疗及外治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粪便入药,用金汁治病;用药灵活,注重小儿及老人泄泻的治疗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纲目 泄泻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辨证论治 内外并治
下载PDF
《济阴济阳纲目》脾胃学说初探 被引量:3
9
作者 洪文旭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79-281,共3页
明代著名医学家武之望(公元1552~1629),陕西临潼阜广里(今临潼县武屯)人。武氏“幼治儒经,长嗜岐黄”,竭尽毕生精力,荟萃医药精华,撰著有《济阴纲目》、《济阳纲目》及《疹科类编》等书,堪称集明代以前医学之大成,被历代医家奉为圭臬... 明代著名医学家武之望(公元1552~1629),陕西临潼阜广里(今临潼县武屯)人。武氏“幼治儒经,长嗜岐黄”,竭尽毕生精力,荟萃医药精华,撰著有《济阴纲目》、《济阳纲目》及《疹科类编》等书,堪称集明代以前医学之大成,被历代医家奉为圭臬。笔者参与《注阴济阳纲目》(《济阴纲目》与《济阳纲目》合编本)校注,该书已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纵观全书,有关脾胃学说之论述很多,其中不乏真知灼见。现将《济阴济阳纲目》脾胃学说之理论与应用探讨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阴济阳纲目 脾胃学说 济阴纲目 济阳纲目
下载PDF
明末张介宾对中药之“毒”知识的调适——从《本草纲目》到《本草正》
10
作者 马凌 张宗明 +1 位作者 石慧 张策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1926-1930,共5页
历代医家对中药之“毒”各有见解,经张介宾调适的中药之“毒”的理论较好地满足了明末的现实医疗需求。《本草纲目》是明以前药物知识的集大成者,在考证《本草纲目》是《本草正》中药之“毒”知识主要来源的基础上,从“辨毒”“用毒”... 历代医家对中药之“毒”各有见解,经张介宾调适的中药之“毒”的理论较好地满足了明末的现实医疗需求。《本草纲目》是明以前药物知识的集大成者,在考证《本草纲目》是《本草正》中药之“毒”知识主要来源的基础上,从“辨毒”“用毒”“释毒”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张介宾调适中药之“毒”知识的过程,发现这是张介宾为解决现实问题从过往汲取知识,再结合亲身实践经历向具体医疗实践靠拢的历程,为明代本草中药之“毒”知识的生成、流通与传承勾画出更为清晰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介宾 《本草纲目 《本草正》
下载PDF
传统文化资源融入中学化学教学的设计与思考——以《本草纲目》的教学应用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希龙 郑柳萍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第4期117-120,共4页
以《本草纲目》中涉及的化学知识(矿石开发中蕴含的元素化合物知识、酿造工艺中涉及有机物的知识以及化石燃料的知识等)为背景,通过《本草纲目》中化学资源的内容整合,“明矾与盐类水解的应用”“铁及其化合物”的案例进行分析,将其融... 以《本草纲目》中涉及的化学知识(矿石开发中蕴含的元素化合物知识、酿造工艺中涉及有机物的知识以及化石燃料的知识等)为背景,通过《本草纲目》中化学资源的内容整合,“明矾与盐类水解的应用”“铁及其化合物”的案例进行分析,将其融入中学化学教学。通过传统文化与化学知识相融合的方式,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使学生坚定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本草纲目 中学化学 认知模型
下载PDF
《傅青主女科》与《济阴纲目》论带下异同
12
作者 霍超越 林陶秀 +4 位作者 孙新慧 郭亚楠 何甜甜 张文娟 马小娜 《河北中医》 2024年第3期489-492,共4页
通过学习《傅青主女科》与《济阴纲目》的带下病篇,分析其异同。两者均有湿邪之病因,皆从肝、脾、肾进行辨证论治,且皆有五色带下,但其精到之处各有巧思。傅山构思巧妙,从五行生克论治;重视奇经的引经药,且灵活运用;药少力专且药性平和... 通过学习《傅青主女科》与《济阴纲目》的带下病篇,分析其异同。两者均有湿邪之病因,皆从肝、脾、肾进行辨证论治,且皆有五色带下,但其精到之处各有巧思。傅山构思巧妙,从五行生克论治;重视奇经的引经药,且灵活运用;药少力专且药性平和。而武之望加入了外感风邪致病;崇内经之旨,因人、因时辨证论治;用方简单精妙,辨证精当;加入外治法,直达病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青主女科》 《济阴纲目 带下
下载PDF
《本草纲目》防治老年痴呆用药规律分析
13
作者 余如霞 刘文硕 +1 位作者 王湫澄 姜婧 《现代中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30-35,共6页
目的通过整理《本草纲目》古籍文献中与“健忘”相关的药物,分析其药性特点,以期为防治老年痴呆提供文献依据。方法以刘衡如、刘山永点校《本草纲目》为研究对象,筛选其中与“健忘”相关的药物,建立数据库,并分析其药性特点。结果在《... 目的通过整理《本草纲目》古籍文献中与“健忘”相关的药物,分析其药性特点,以期为防治老年痴呆提供文献依据。方法以刘衡如、刘山永点校《本草纲目》为研究对象,筛选其中与“健忘”相关的药物,建立数据库,并分析其药性特点。结果在《本草纲目》“百病主治·健忘”与“水部~人部”中共筛选出56味可治疗健忘的药物及7味可致健忘的药物。可治疗健忘药物的自然属性主要集中在草部(占41.07%),其次为金部、木部;药性主要为平性(占38.78%),其次为寒性、温性;药味主要以辛、甘、苦为主(占比分别为38.10%、30.95%、26.19%);药物毒性多以无毒药物为主(占83.67%)。可致健忘药物以平性、温性、辛味为主要特点,且多具有一定的毒性。结论研究发现《本草纲目》记载了丰富的治疗老年痴呆的药物,可为临床上用药物提供一定的指导,亦可为进一步从药食调护角度挖掘防治老年痴呆饮食调护提供文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纲目 健忘 老年痴呆 药性分析 药食同源
下载PDF
从《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探讨李时珍汗证诊疗特色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艳华 吕鹏宇 +1 位作者 相光鑫 宋咏梅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91-294,共4页
从“百病主治药”入手,探讨李时珍《本草纲目》诊治汗证的学术理论和用药特点。李时珍治疗汗证时,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将其分为气虚、血虚、风热、湿热四类,丰富了汗证的主治药,用法灵活。配伍精简,内治与外治相结合,所用扑粉、外敷等外治... 从“百病主治药”入手,探讨李时珍《本草纲目》诊治汗证的学术理论和用药特点。李时珍治疗汗证时,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将其分为气虚、血虚、风热、湿热四类,丰富了汗证的主治药,用法灵活。配伍精简,内治与外治相结合,所用扑粉、外敷等外治法,仍为现代临床常用。以血肉有情之品治疗虚证汗出,为汗证食疗提供了借鉴。此外,李时珍十分重视老人、小儿及产后妇人汗出的治疗。《本草纲目》中论治汗证内容丰富,特色鲜明,为现代临床汗证的治疗和特效药研发开拓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纲目 李时珍 百病主治药 汗证 诸汗 产后汗出 小儿汗证
下载PDF
以肉类食材为例分析《御膳本草》对《本草纲目》的继承与变异
15
作者 王育洁 李明华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11期189-194,共6页
《御膳本草》作为琉球王国唯一一本饮食医学书,受到了《本草纲目》的巨大影响。冲绳(前身为琉球王国)自古便盛行食药同源的饮食理念,该理念普遍被认为起源于中国的中医药文化。《御膳本草》肉类食材的种类、食材的功效基本沿用《本草纲... 《御膳本草》作为琉球王国唯一一本饮食医学书,受到了《本草纲目》的巨大影响。冲绳(前身为琉球王国)自古便盛行食药同源的饮食理念,该理念普遍被认为起源于中国的中医药文化。《御膳本草》肉类食材的种类、食材的功效基本沿用《本草纲目》的相应内容;内脏料理方面,《本草纲目》的“以脏养脏”观念经由《御膳本草》影响了琉球料理;但肉类食材的料理法与《本草纲目》全然不同。通过考察《御膳本草》对《本草纲目》的继承与发展之具体情况,不仅能探明中国肉食文化对琉球肉食文化影响的来龙去脉,而且在研究中医药文化对琉球王国产生的影响上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御膳本草》 《本草纲目 肉类食材 琉球王国 食药同源 食疗
下载PDF
罗希文《本草纲目》英译本中的文本内深度翻译探究
16
作者 冯卢娅 王燕 《湛江文学》 2024年第3期0072-0074,共3页
《本草纲目》作为中医药文化的璀璨瑰宝,拥有悠久的海外传播历史,其影响力超越国界,对促进中医药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与传播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本草纲目》有罗希文和文树德两个译本。文章选择从深度翻译理论角度研究罗希文的《... 《本草纲目》作为中医药文化的璀璨瑰宝,拥有悠久的海外传播历史,其影响力超越国界,对促进中医药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与传播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本草纲目》有罗希文和文树德两个译本。文章选择从深度翻译理论角度研究罗希文的《本草纲目》译本,探讨其文本内的深度翻译,以期促进中医文化在海外的进一步传播,拓展中医药领域翻译研究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纲目》英译本 深度翻译 中医药典籍
下载PDF
朝鲜英祖朝政局与《资治通鉴纲目》三次经筵进讲——以“荡平策”讨论为中心
17
作者 袁昆仑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3-171,共9页
1724年,李吟以王世弟身份成为国王,即朝鲜王朝英祖。面对激烈的党争,他力图通过推行“荡平策”以消弭党争和维持政局稳定。但随着局势发展,荡平局面逐渐被打破。在此过程中,《资治通鉴纲目》三次用于经筵,进讲时英祖君臣对“荡平策”讨... 1724年,李吟以王世弟身份成为国王,即朝鲜王朝英祖。面对激烈的党争,他力图通过推行“荡平策”以消弭党争和维持政局稳定。但随着局势发展,荡平局面逐渐被打破。在此过程中,《资治通鉴纲目》三次用于经筵,进讲时英祖君臣对“荡平策”讨论的变化,恰与英祖朝政局之发展相吻合。《纲目》在朝鲜英祖朝经筵进讲之过程,及其与英祖朝政治的互动,既源于以《纲目》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在朝鲜王朝的重要影响力,也源于《纲目》被视为史中经,具有明正统、昭鉴戒之功用,恰与英祖的政治需求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王朝 《资治通鉴纲目 经筵 荡平策 中朝史学交流
下载PDF
《本草纲目》金陵版刻成时间新探
18
作者 程新 邓勇 《图书馆学刊》 2024年第8期102-105,共4页
李时珍是中国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博物学家,代表性巨著《本草纲目》奠定了其在世界科学史上的不朽地位。《本草纲目》首刻金陵版的刻成时间一直是《本草纲目》研究乃至李时珍史实研究中一个重要且争议较大的问题。以传世纸质文献与碑... 李时珍是中国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博物学家,代表性巨著《本草纲目》奠定了其在世界科学史上的不朽地位。《本草纲目》首刻金陵版的刻成时间一直是《本草纲目》研究乃至李时珍史实研究中一个重要且争议较大的问题。以传世纸质文献与碑刻记录为基础,结合数据推算作出推断:《本草纲目》金陵版初步刻成时间约在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三四月份,正式刻成时间约为万历二十四年(1596)八月中下旬,进献于朝的时间为万历二十四年(1596)十一月十二日。金陵版从开始刻版至进献于朝长达7年时间,经过李时珍一门三代九人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前赴后继,方告完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时珍 《本草纲目 金陵版
下载PDF
《本草纲目》 释名风药
19
作者 (明)李时珍 《广西地方志》 2024年第S01期20-20,共1页
《钦定四库全书》《本草纲目》卷三十六撰木之三灌木类五十种内附一种释名风药。时珍曰:生于石间向阳之处,故名“石南”。桂阳呼为“风药”,充茗及浸酒饮能愈头风,故名。按《范石明集》云:“修江出蛮茶,治头风;今南人无所谓,蛮茶者,岂... 《钦定四库全书》《本草纲目》卷三十六撰木之三灌木类五十种内附一种释名风药。时珍曰:生于石间向阳之处,故名“石南”。桂阳呼为“风药”,充茗及浸酒饮能愈头风,故名。按《范石明集》云:“修江出蛮茶,治头风;今南人无所谓,蛮茶者,岂即此物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药 《本草纲目 释名 钦定四库全书 灌木类 桂阳
下载PDF
《本草纲目拾遗》中樟梨的基原考证
20
作者 周双付 翁金月 张梅松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第11期1029-1031,共3页
目的:为古籍《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的樟梨概括出基原学依据。方法:通过古今本草文献及植物学的考证,对野外实物进行收集观察,从文献、原植物、性状、采收、炮制、功用、化学成分、有毒无毒等方面进行集成论述。结果:确认古今文献所收... 目的:为古籍《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的樟梨概括出基原学依据。方法:通过古今本草文献及植物学的考证,对野外实物进行收集观察,从文献、原植物、性状、采收、炮制、功用、化学成分、有毒无毒等方面进行集成论述。结果:确认古今文献所收载的樟梨和樟梨子的一致性,厘清中药樟梨子的基原及影响因素。结论:通过对中药樟梨的基原考证,系统性概括出樟梨子作为中药应用的依据,提出新的基原表达和性状描述的建议。展望前景,樟梨子的实验研究应得到发展,其药用价值应得到进一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纲目拾遗 中药 樟梨 基原 考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