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升电喷雾质谱鉴定维甲酸诱导HL60细胞分化相关蛋白质
1
作者 牟芝蓉 吴玉章 +2 位作者 李晋涛 周伟 魏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74-677,共4页
目的 鉴定维甲酸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有关蛋白质。方法 双向电泳分离维甲酸诱导分化前后HL60细胞蛋白 ,PDQuest软件分析筛选分化肿瘤细胞特异表达的蛋白点 ,用纳升电喷雾质谱对酶解消化样品进行部分氨基酸的序列测定 ,数据库比较即可得... 目的 鉴定维甲酸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有关蛋白质。方法 双向电泳分离维甲酸诱导分化前后HL60细胞蛋白 ,PDQuest软件分析筛选分化肿瘤细胞特异表达的蛋白点 ,用纳升电喷雾质谱对酶解消化样品进行部分氨基酸的序列测定 ,数据库比较即可得知是已知或未知蛋白。结果 PDQuest分析全反式维甲酸 (atRA)诱导分化前后HL60细胞蛋白双向电泳图谱 ,有许多蛋白表达水平有变化 ,我们对两个在分化细胞中明显表达的两个蛋白点进行了鉴定 ,质谱测序结合数据库检索表明两个蛋白点为同一种蛋白 ,即S10 0钙结合蛋白A9。结论 S10 0A9蛋白在atRA诱导的H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电泳 维甲酸 HL60 纳升电喷雾质谱
下载PDF
表面修饰探针纳升电喷雾质谱脂质组学对大型溞和蚤状溞的快速鉴别 被引量:1
2
作者 邓洁薇 杨运云 +1 位作者 林里 栾天罡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11-2017,共7页
采用表面修饰探针敞开式纳升电喷雾质谱技术建立了脂质组学方法,以实现溞属(Daphnia)生物大型溞和蚤状溞的快速鉴别.采用微尺度表面修饰探针直接从Daphnia体内萃取和富集出脂质化合物,然后在常压敞开条件下进行纳升电喷雾质谱分析,利用... 采用表面修饰探针敞开式纳升电喷雾质谱技术建立了脂质组学方法,以实现溞属(Daphnia)生物大型溞和蚤状溞的快速鉴别.采用微尺度表面修饰探针直接从Daphnia体内萃取和富集出脂质化合物,然后在常压敞开条件下进行纳升电喷雾质谱分析,利用高分辨率质谱仪获得脂质指纹图谱并进行脂质种类和结构鉴定.采用该方法获得了大型溞和蚤状溞的脂质指纹图谱,并研究了大型溞和蚤状溞体内的脂质组成特征.通过结合化学计量学手段实现了大型溞和蚤状溞的快速区分,并鉴定了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微萃取探针纳升电喷雾质谱脂质组学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的优点,可用于Daphnia属生物的快速鉴定和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纳升电喷雾质谱 微尺度 脂质组学 物种鉴定
下载PDF
Patrenò-Büchi光化学反应与敞开式纳升电喷雾质谱联用鉴定食用花生油中不饱和甘油三酯 被引量:3
3
作者 杨运云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5-461,I0006,共8页
建立了Patrenò-Büchi光化学反应与敞开式纳升电喷雾质谱(PB-nanoESI-MS)联用法鉴定食用花生油中不饱和甘油三酯的结构。以二苯甲酮为光化学反应试剂,将花生油溶解于含0.4 mg/L二苯甲酮的甲醇-氯仿(9∶1,V/V)溶剂中,采用纳升... 建立了Patrenò-Büchi光化学反应与敞开式纳升电喷雾质谱(PB-nanoESI-MS)联用法鉴定食用花生油中不饱和甘油三酯的结构。以二苯甲酮为光化学反应试剂,将花生油溶解于含0.4 mg/L二苯甲酮的甲醇-氯仿(9∶1,V/V)溶剂中,采用纳升电喷雾针吸取一定量的样品溶液,于254 nm紫外光照射下进行PB光化学反应约1 min,使花生油中不饱和甘油三酯的CC键与二苯甲酮的羰基发生特异性环加成反应;然后在常压敞开条件下进行纳升电喷雾质谱分析,利用高分辨质谱和串联质谱精确鉴定花生油中不饱和甘油三酯的种类、CC位置及其异构体。本文所建立的PB-nanoESI-MS方法简单、快速、准确、有效,在食用油的溯源分析及功能和质量安全评价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trenò-Büchi光化学反应 敞开式纳升电喷雾质谱 不饱和甘油三酯 结构鉴定 花生油
下载PDF
肿瘤蛋白D52N-端乙酰化的纳升电喷雾串联质谱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红霞 夏晴 +3 位作者 李萍 何家田 王杰 张学敏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1-324,共4页
小鼠髓系白血病M1细胞经IL-6诱导分化后一系列蛋白质点的表达量发生了变化,其中A点表达量显著增加。MALDI-TOF-MS的肽质量指纹谱鉴定表明A点为肿瘤蛋白D52(tumor protein D52,TP D52)。为进一步确认该结果,对A点进行了ESI-MS/MS分析,测... 小鼠髓系白血病M1细胞经IL-6诱导分化后一系列蛋白质点的表达量发生了变化,其中A点表达量显著增加。MALDI-TOF-MS的肽质量指纹谱鉴定表明A点为肿瘤蛋白D52(tumor protein D52,TP D52)。为进一步确认该结果,对A点进行了ESI-MS/MS分析,测定了3个肽段的序列。Mascot数据库查询结果很肯定地表明该蛋白为TP D52,但只有两个肽段与之匹配。对未匹配肽段的序列分析表明它对应于TP D52N端1-10氨基酸MDRGEQGLLK,其中N端第1个氨基酸甲硫氨酸M发生了乙酰化。分析结果与M乙酰化的规律一致,即当第2个氨基酸是酸性氨基酸D或E时,M很容易发生乙酰化。本研究文首次报道了TP D52的N端乙酰化,其功能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端乙酰化 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M1 肿瘤蛋白D52 电喷串联质谱
下载PDF
纳升电喷雾串联质谱在修饰多肽及未知多肽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萍 王红霞 +4 位作者 刘炳玉 王鸿丽 王悦 刘锋 魏开华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968-1971,共4页
目的:以2种多肽为例,说明纳升电喷雾串联质谱存修饰多肽及未知多肽结构一级结构确证和分析中的应用。方法:存纳升电喷雾串联质谱TOF MS模式下对2种多肽的分子量进行了确认,然后在MS/MS模式下获得双电倚肽段的碎片离子峰。结果:曲... 目的:以2种多肽为例,说明纳升电喷雾串联质谱存修饰多肽及未知多肽结构一级结构确证和分析中的应用。方法:存纳升电喷雾串联质谱TOF MS模式下对2种多肽的分子量进行了确认,然后在MS/MS模式下获得双电倚肽段的碎片离子峰。结果:曲谱瑞林一级结构全序列是E’HWSYWLRPG’,其中N-端焦谷氨酸和C-端甘氨酰胺。未知多肽通过“序列拼接法”得到该样品的全序列T’VSP^*VWLPPSVY,其中第4位脯氨酸加合了一个钠离子,且N-端苏氨酸磷酸化。结论:本研究表明纳升电喷雾串联质谱在分析修饰多肽及未知多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喷串联质谱 多肽 磷酸化修饰 C端序列
下载PDF
纳升电喷雾串联质谱鉴定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静 孙红颖 陈枢青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03-607,共5页
用先进的纳升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鉴定重组人PTH(1-34)。通过ESI-MS测定重组人PTH(1-34)分子量及MS/MS对其胰蛋白酶酶解后的肽段的序列和数据库查询进行结构鉴定。重组PTH(1-34)测定分子量为4115.21,与理论值相比测定相差0.... 用先进的纳升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鉴定重组人PTH(1-34)。通过ESI-MS测定重组人PTH(1-34)分子量及MS/MS对其胰蛋白酶酶解后的肽段的序列和数据库查询进行结构鉴定。重组PTH(1-34)测定分子量为4115.21,与理论值相比测定相差0.06%。MS/MS测定出其中双电荷离子峰m/z728.4肽段序列为VSEIQLMHNLG,以及其他3个单电荷离子峰的序列。数据库检索后确定重组表达的PTH(1-34)一级结构完全正确,纳升电喷雾串联质谱以其灵敏、快速和准确为蛋白质鉴定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 电喷串联质谱 肽序列分析
下载PDF
纳升电喷雾串联质谱鉴定吗啡依赖2个重要相关蛋白的N端乙酰化修饰
7
作者 何家田 刘炳玉 +5 位作者 吴宁 苏瑞斌 李锦 张学敏 魏开华 王红霞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1-175,共5页
目的:用纳升电喷雾串联质谱(nanoESI-MS/MS)鉴定吗啡依赖相关蛋白。方法:采用吗啡递增给药法建立吗啡依赖模型,用纳洛酮催促后出现典型的戒断症状,以盐水组为对照,对长期接受吗啡处理和纳洛酮催促戒断这2种状态的大鼠纹状体进行了比较... 目的:用纳升电喷雾串联质谱(nanoESI-MS/MS)鉴定吗啡依赖相关蛋白。方法:采用吗啡递增给药法建立吗啡依赖模型,用纳洛酮催促后出现典型的戒断症状,以盐水组为对照,对长期接受吗啡处理和纳洛酮催促戒断这2种状态的大鼠纹状体进行了比较蛋白质组研究,确定了33个差异点。其中差异点150和209用电喷雾串联质谱进行了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电喷雾串联质谱分析表明差异点150和209为2个重要的吗啡依赖蛋白质:G 蛋白β1亚基和电压依赖型阴离子通道蛋白1(VDAC-1),并且这2个蛋白质都发生了 N 端乙酰化修饰。结论:纳升电喷雾串联质谱分析是研究蛋白质 N 端乙酰化的好方法。N 端乙酰化对蛋白质生物学功能有重要作用。这2个蛋白质 N 端乙酰化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吗啡依赖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依赖 乙酰化 G蛋白|B1亚基 电压依赖型阴离子通道蛋白1(VDAC-1) 电喷串联质谱(nanoESI-MS/MS
下载PDF
纳升电喷雾串联质谱法确证阿托西班的一级结构 被引量:1
8
作者 梁艳 赵庆国 +1 位作者 刘炳玉 李萍 《分析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02-604,共3页
利用电喷雾串联质谱对合成八肽阿托西班进行了二硫键还原前后的精确分子量测定和一级结构的确证。首先通过全扫描模式测定了其还原前后的精确分子量,然后选择母离子m/z498.73(双电荷)通过串联质谱(MS/MS)得到碎片离子,采用Y离子的方法... 利用电喷雾串联质谱对合成八肽阿托西班进行了二硫键还原前后的精确分子量测定和一级结构的确证。首先通过全扫描模式测定了其还原前后的精确分子量,然后选择母离子m/z498.73(双电荷)通过串联质谱(MS/MS)得到碎片离子,采用Y离子的方法测定了阿托西班的序列并对其的修饰位点进行了确证。本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速度快、样品无需纯化等特点,在多肽类药物一级结构分析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喷串联质谱 阿托西班 二硫键 修饰位点
下载PDF
纳升电喷雾串联质谱对奥曲肽一级结构的确证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萍 薛燕 +3 位作者 王鸿丽 刘炳玉 魏开华 王红霞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4-255,267,共3页
目的:对奥曲肽(人工合成8肽)的全序列进行确证。方法:采用加入二硫苏糖醇(dithiothreitol,DTT)还原方法将奥曲肽中的二硫键打开,然后利用纳升电喷雾串联质谱对奥曲肽的分子量以及全序列进行了确证。结果:采用纳升电喷雾串联质谱测得的... 目的:对奥曲肽(人工合成8肽)的全序列进行确证。方法:采用加入二硫苏糖醇(dithiothreitol,DTT)还原方法将奥曲肽中的二硫键打开,然后利用纳升电喷雾串联质谱对奥曲肽的分子量以及全序列进行了确证。结果:采用纳升电喷雾串联质谱测得的还原前奥曲肽相对分子质量1 019.4502,与理论分子质量1 019.4483一致,误差为1.9 ppm。还原后奥曲肽实测相对分子质量1 021.4567,比还原前奥曲肽实际相对分子质量1 019.4502多2,表明奥曲肽中存在一对二硫键。还原后奥曲肽的序列测定结果为FCFWKTCT′,与理论序列一致。结论:通过质谱分析确定了奥曲肽的一级结构,包括二硫键分析、序列分析以及C端的苏氨醇化修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喷串联质谱 奥曲肽 氨基酸序列 苏氨醇 二硫键
原文传递
部分结构特殊多肽的纳升电喷雾串联质谱测序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红霞 何昆 +4 位作者 李卫华 魏开华 王杰 杨松成 张学敏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 :测定用Edman降解方法不能测序的结构特殊多肽的序列。方法 :用纳升电喷雾四极杆_飞行时间串联质谱的denovo测序方法进行测序。结果 :测定了亮丙瑞林、胸腺五肽及EPD等的多肽序列 ,这些多肽用Edman降解方法未能测定出序列。结论 :... 目的 :测定用Edman降解方法不能测序的结构特殊多肽的序列。方法 :用纳升电喷雾四极杆_飞行时间串联质谱的denovo测序方法进行测序。结果 :测定了亮丙瑞林、胸腺五肽及EPD等的多肽序列 ,这些多肽用Edman降解方法未能测定出序列。结论 :串联质谱测序法是Edman降解测序法的最好补充 ,且具有灵敏、快速和样品用量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喷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氨基酸序列
原文传递
肝移植后人血清中差异表达蛋白质的纳升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鉴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鸿丽 梁艳 +4 位作者 刘煜 刘锋 杨松成 何昆 李彦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9-372,共4页
建立了基于质谱的人肝移植后血清中差异表达蛋白质的分析方法,肝移植前后的人血清蛋白质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AgNO,染色,差异蛋白质斑点用胰蛋白酶进行胶内酶解后,采用纳升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进行鉴定。鉴定了8个显著差... 建立了基于质谱的人肝移植后血清中差异表达蛋白质的分析方法,肝移植前后的人血清蛋白质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AgNO,染色,差异蛋白质斑点用胰蛋白酶进行胶内酶解后,采用纳升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进行鉴定。鉴定了8个显著差异表达的蛋白质,Mascot检索分值101~1543分,肽段匹配数5~34个,序列覆盖率10%~43%。所发现的差异蛋白质多与免疫调节有关,可为深入研究肝移植术后免疫排斥的分子机理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免疫排斥 血清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串联质谱
原文传递
基于纳升电喷雾离子化质谱技术(nano ESI-MS)建立登革病毒检测方法
12
作者 王玉娜 刘丽娟 +2 位作者 李丽丽 张丽萍 赵景波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建立基于纳升电喷雾离子化质谱技术(nano ESI-MS)检测登革病毒的方法。方法采用生物工程技术,合成Ⅱ型登革病毒(DENV-Ⅱ)NS1蛋白特异性肽段作为识别标志,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建立基于nano ESI-MS技术的DENV-ⅡNS1蛋白特异性肽段的检... 目的建立基于纳升电喷雾离子化质谱技术(nano ESI-MS)检测登革病毒的方法。方法采用生物工程技术,合成Ⅱ型登革病毒(DENV-Ⅱ)NS1蛋白特异性肽段作为识别标志,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建立基于nano ESI-MS技术的DENV-ⅡNS1蛋白特异性肽段的检测方法;借助特异性胰蛋白酶酶解技术,实现对DENV-ⅡNS1蛋白的检测验证。结果在2.5 kV电压、以甲醇、水按体积比6∶4比例并加入0.1%甲酸作为蛋白稀释液条件下,应用nano ESI-MS技术可成功检测出DENV-ⅡNS1蛋白特异性标志性肽段,灵敏度达10 ng/ml。结论 nano ESI-MS技术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可在敞开式大气压环境下实现检测。该方法的建立为扩展nano ESI-MS技术应用范围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喷离子化质谱 登革病毒 非结构蛋白 肽段
原文传递
牛血清白蛋白与柚皮素复合物的非变性质谱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源峰 苗慧 +1 位作者 朱龙平 陈宝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4-380,共7页
血清白蛋白是血液中最丰富的蛋白,研究其与药物的结合情况对了解药物在体内的运输和分布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柚皮素为模型药物,采用非变性质谱法研究牛血清白蛋白(BSA)与柚皮素的相互作用情况。结果表明,BSA与柚皮素形成了化学计量比... 血清白蛋白是血液中最丰富的蛋白,研究其与药物的结合情况对了解药物在体内的运输和分布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柚皮素为模型药物,采用非变性质谱法研究牛血清白蛋白(BSA)与柚皮素的相互作用情况。结果表明,BSA与柚皮素形成了化学计量比为1∶1和1∶2的非共价复合物,二者亲和力较强(平衡解离常数K_(d1)=(7.82±0.03)μmol/L,K_(d2)=(9.63±0.02)μmol/L),结合速度快,5 min左右即可达到饱和。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检测快速、样品消耗量小、无需标记等优点,可为其他药物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变性质谱 纳升电喷雾质谱 牛血清白蛋白 柚皮素 相互作用
下载PDF
水稻根尖质膜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14
作者 齐耀程 王宁 +2 位作者 程彦伟 徐朗莱 张炜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1-117,共7页
以徐稻3号水稻苗期幼嫩根尖为材料,利用葡聚糖/聚乙二醇两相分配法纯化得到纯度达90%的质膜组分,使用优化的双向电泳水化液溶解质膜蛋白,通过等电聚焦/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双向电泳(IEF/SDS-PAGE)分离和基质辅助激... 以徐稻3号水稻苗期幼嫩根尖为材料,利用葡聚糖/聚乙二醇两相分配法纯化得到纯度达90%的质膜组分,使用优化的双向电泳水化液溶解质膜蛋白,通过等电聚焦/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双向电泳(IEF/SDS-PAGE)分离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MAI-DI—TOF/TOF)分析,鉴定了31个水稻质膜相关蛋白。结果表明IEF/SDSPAGE双向电泳适合分离亲水性相对较高的膜附着蛋白。进一步利用高盐和温和去污剂对纯化的质膜进行洗涤,以降低质膜组分的复杂程度,通过SDS-PAGE单向电泳分离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鉴定了8个质膜蛋白。经洗涤后的质膜组分复杂度显著降低,SDS-PAGE中的蛋白条带只包含1~2种蛋白,且主要为疏水性较强的穿膜蛋白,说明多种生物化学分离方法及不同质谱分析的综合运用,是解决生物膜蛋白质组学难点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质膜 蛋白质组学 等电聚焦/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双向电泳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 电喷串联质谱
下载PDF
肝移植并免疫抑制剂联合用药后人血清差异蛋白质的鉴定
15
作者 李彦 刘锋 +4 位作者 王鸿丽 梁艳 刘煜 杨松成 何昆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9-32,共4页
建立了基于质谱技术的应用免疫抑制剂肝移植后人血清中差异表达蛋白质的分析方法。肝移植前后的人血清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硝酸银染色,选取的差异蛋白质斑点用表面活性剂Rapigest SF变性和胰蛋白酶进行胶内酶解后,采用纳升超高效液相色... 建立了基于质谱技术的应用免疫抑制剂肝移植后人血清中差异表达蛋白质的分析方法。肝移植前后的人血清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硝酸银染色,选取的差异蛋白质斑点用表面活性剂Rapigest SF变性和胰蛋白酶进行胶内酶解后,采用纳升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nanoUPLC-ESI-MS/MS)进行鉴定。本实验明确鉴定了9个显著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斑点,对应8个不同的蛋白质,所发现的差异蛋白质多与免疫调节和肝病有关,可为深入研究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抗排斥作用的分子机理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血清 免疫抑制剂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串联质谱 (nanoUPLC-ESI-MS/MS)
下载PDF
《分析化学》第34卷总目录
16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I0001-I0016,共16页
关键词 《分析化学》 气相色谱-质谱 电喷串联质谱 电化学行为 近红外光谱 氨基酸对映体 手性拆分 液相色谱/质谱 修饰玻碳电极 目录 检索工具
下载PDF
bFGF长循环脂质体对大鼠脊髓牵张性损伤影响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文岳 杨天府 +1 位作者 刘雷 裴福兴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97-1405,共9页
目的从蛋白质组学方面探讨bFGF长循环脂质体对大鼠脊髓牵张性损伤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取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脊髓牵张性损伤模型组(A组)和bFGF长循环脂质体治疗组(B组),每组10只。术后3周取材行脊髓组织蛋白的提取制备及定量;... 目的从蛋白质组学方面探讨bFGF长循环脂质体对大鼠脊髓牵张性损伤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取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脊髓牵张性损伤模型组(A组)和bFGF长循环脂质体治疗组(B组),每组10只。术后3周取材行脊髓组织蛋白的提取制备及定量;应用双向凝胶电泳对两组脊髓组织样品进行分离,建立差异表达图谱,通过凝胶成像分析和人工比对,分别确定差异蛋白点,采用超高效纳升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nano 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NanoUPLC-ESI-MS/MS)技术鉴定差异蛋白,检索数据库,对差异蛋白分类。结果两组间找到完全相同的差异蛋白点,B组与A组相比,得到差异蛋白点10个,其中6个下调,4个上调。采用NanoUPLC-ESI-MS/MS技术鉴定了26个差异蛋白点,共鉴定出18种有意义的蛋白;其中与凋亡相关的蛋白4种,神经传导和信号转导相关的蛋白3种,参与代谢的蛋白7种,1种功能不明,未知蛋白3种。结论bFGF长循环脂质体影响了大鼠牵张性脊髓损伤组织的蛋白质组表达,其对损伤脊髓的保护及修复作用可能是通过神经信号转导、调节细胞凋亡及细胞代谢等途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牵张性损伤 蛋白质组学 BFGF 长循环脂质体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串联质谱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