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髓系白血病M1细胞经IL-6诱导分化后一系列蛋白质点的表达量发生了变化,其中A点表达量显著增加。MALDI-TOF-MS的肽质量指纹谱鉴定表明A点为肿瘤蛋白D52(tumor protein D52,TP D52)。为进一步确认该结果,对A点进行了ESI-MS/MS分析,测...小鼠髓系白血病M1细胞经IL-6诱导分化后一系列蛋白质点的表达量发生了变化,其中A点表达量显著增加。MALDI-TOF-MS的肽质量指纹谱鉴定表明A点为肿瘤蛋白D52(tumor protein D52,TP D52)。为进一步确认该结果,对A点进行了ESI-MS/MS分析,测定了3个肽段的序列。Mascot数据库查询结果很肯定地表明该蛋白为TP D52,但只有两个肽段与之匹配。对未匹配肽段的序列分析表明它对应于TP D52N端1-10氨基酸MDRGEQGLLK,其中N端第1个氨基酸甲硫氨酸M发生了乙酰化。分析结果与M乙酰化的规律一致,即当第2个氨基酸是酸性氨基酸D或E时,M很容易发生乙酰化。本研究文首次报道了TP D52的N端乙酰化,其功能需要进一步研究。展开更多
目的:用纳升电喷雾串联质谱(nanoESI-MS/MS)鉴定吗啡依赖相关蛋白。方法:采用吗啡递增给药法建立吗啡依赖模型,用纳洛酮催促后出现典型的戒断症状,以盐水组为对照,对长期接受吗啡处理和纳洛酮催促戒断这2种状态的大鼠纹状体进行了比较...目的:用纳升电喷雾串联质谱(nanoESI-MS/MS)鉴定吗啡依赖相关蛋白。方法:采用吗啡递增给药法建立吗啡依赖模型,用纳洛酮催促后出现典型的戒断症状,以盐水组为对照,对长期接受吗啡处理和纳洛酮催促戒断这2种状态的大鼠纹状体进行了比较蛋白质组研究,确定了33个差异点。其中差异点150和209用电喷雾串联质谱进行了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电喷雾串联质谱分析表明差异点150和209为2个重要的吗啡依赖蛋白质:G 蛋白β1亚基和电压依赖型阴离子通道蛋白1(VDAC-1),并且这2个蛋白质都发生了 N 端乙酰化修饰。结论:纳升电喷雾串联质谱分析是研究蛋白质 N 端乙酰化的好方法。N 端乙酰化对蛋白质生物学功能有重要作用。这2个蛋白质 N 端乙酰化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吗啡依赖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展开更多
目的从蛋白质组学方面探讨bFGF长循环脂质体对大鼠脊髓牵张性损伤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取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脊髓牵张性损伤模型组(A组)和bFGF长循环脂质体治疗组(B组),每组10只。术后3周取材行脊髓组织蛋白的提取制备及定量;...目的从蛋白质组学方面探讨bFGF长循环脂质体对大鼠脊髓牵张性损伤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取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脊髓牵张性损伤模型组(A组)和bFGF长循环脂质体治疗组(B组),每组10只。术后3周取材行脊髓组织蛋白的提取制备及定量;应用双向凝胶电泳对两组脊髓组织样品进行分离,建立差异表达图谱,通过凝胶成像分析和人工比对,分别确定差异蛋白点,采用超高效纳升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nano 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NanoUPLC-ESI-MS/MS)技术鉴定差异蛋白,检索数据库,对差异蛋白分类。结果两组间找到完全相同的差异蛋白点,B组与A组相比,得到差异蛋白点10个,其中6个下调,4个上调。采用NanoUPLC-ESI-MS/MS技术鉴定了26个差异蛋白点,共鉴定出18种有意义的蛋白;其中与凋亡相关的蛋白4种,神经传导和信号转导相关的蛋白3种,参与代谢的蛋白7种,1种功能不明,未知蛋白3种。结论bFGF长循环脂质体影响了大鼠牵张性脊髓损伤组织的蛋白质组表达,其对损伤脊髓的保护及修复作用可能是通过神经信号转导、调节细胞凋亡及细胞代谢等途径实现。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用纳升电喷雾串联质谱(nanoESI-MS/MS)鉴定吗啡依赖相关蛋白。方法:采用吗啡递增给药法建立吗啡依赖模型,用纳洛酮催促后出现典型的戒断症状,以盐水组为对照,对长期接受吗啡处理和纳洛酮催促戒断这2种状态的大鼠纹状体进行了比较蛋白质组研究,确定了33个差异点。其中差异点150和209用电喷雾串联质谱进行了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电喷雾串联质谱分析表明差异点150和209为2个重要的吗啡依赖蛋白质:G 蛋白β1亚基和电压依赖型阴离子通道蛋白1(VDAC-1),并且这2个蛋白质都发生了 N 端乙酰化修饰。结论:纳升电喷雾串联质谱分析是研究蛋白质 N 端乙酰化的好方法。N 端乙酰化对蛋白质生物学功能有重要作用。这2个蛋白质 N 端乙酰化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吗啡依赖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
文摘目的从蛋白质组学方面探讨bFGF长循环脂质体对大鼠脊髓牵张性损伤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取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脊髓牵张性损伤模型组(A组)和bFGF长循环脂质体治疗组(B组),每组10只。术后3周取材行脊髓组织蛋白的提取制备及定量;应用双向凝胶电泳对两组脊髓组织样品进行分离,建立差异表达图谱,通过凝胶成像分析和人工比对,分别确定差异蛋白点,采用超高效纳升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nano 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NanoUPLC-ESI-MS/MS)技术鉴定差异蛋白,检索数据库,对差异蛋白分类。结果两组间找到完全相同的差异蛋白点,B组与A组相比,得到差异蛋白点10个,其中6个下调,4个上调。采用NanoUPLC-ESI-MS/MS技术鉴定了26个差异蛋白点,共鉴定出18种有意义的蛋白;其中与凋亡相关的蛋白4种,神经传导和信号转导相关的蛋白3种,参与代谢的蛋白7种,1种功能不明,未知蛋白3种。结论bFGF长循环脂质体影响了大鼠牵张性脊髓损伤组织的蛋白质组表达,其对损伤脊髓的保护及修复作用可能是通过神经信号转导、调节细胞凋亡及细胞代谢等途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