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纳博科夫小说中的“狂喜”美学思想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梦雅 齐欣 《电影评介》 2009年第11期106-106,108,共2页
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1899-1977)是20世纪著名俄裔美国作家、翻译家和鳞翅目昆虫学家。纳博科夫小说创作及其文学观中存在一种"审美狂喜"的美学思想,他认为,"小说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带给我(勉为... 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1899-1977)是20世纪著名俄裔美国作家、翻译家和鳞翅目昆虫学家。纳博科夫小说创作及其文学观中存在一种"审美狂喜"的美学思想,他认为,"小说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带给我(勉为其难地称之为)审美的狂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博科夫小说 审美狂喜 创造 美觉 净化
下载PDF
纳博科夫小说《洛丽塔》的唯美特色
2
作者 葛静懿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Z期61-62,共2页
小说《洛丽塔》因其故事情节、争议性的叙事受到关注,但其实作品本身所要表达和呈现给读者的,是一种充满希望、美丽的情感,小说中对唯美的定义是幻想中期待完美,当一切所想化为泡影的时候,"以一个人的情绪诉说一个人的故事"... 小说《洛丽塔》因其故事情节、争议性的叙事受到关注,但其实作品本身所要表达和呈现给读者的,是一种充满希望、美丽的情感,小说中对唯美的定义是幻想中期待完美,当一切所想化为泡影的时候,"以一个人的情绪诉说一个人的故事"这种表述形式本身也成为一种美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博科夫小说 唯美主义 具体阐释
下载PDF
在虚幻与真实中游走——简析纳博科夫小说中的镜像写作
3
作者 梁惠梅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113-115,共3页
纳博科夫小说中的"镜像写作",一个方面是指小说频繁使用镜子/镜像这一道具,用以勾画一个个自我认证分裂的人物;另一个方面则是指小说中通过叙事的复杂所呈现出来的镜像式结构,体现在小说中互成镜像的叙事层面上。人物镜像与... 纳博科夫小说中的"镜像写作",一个方面是指小说频繁使用镜子/镜像这一道具,用以勾画一个个自我认证分裂的人物;另一个方面则是指小说中通过叙事的复杂所呈现出来的镜像式结构,体现在小说中互成镜像的叙事层面上。人物镜像与叙事镜像交叠更替,虚实相生,形成纳博科夫小说创作中独特的"镜像写作"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博科夫小说 镜像写作 人物镜像 叙事镜像
下载PDF
试论纳博科夫小说的艺术特色
4
作者 龙海英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9期71-73,91,共4页
纳博科夫作为后现代主义作家,其作品具有黑色幽默特色。然而,他作品中的黑色幽默并非单一的呈现,而是综合运用戏仿、玩味的叙述及游戏意识等策略而产生了浓厚的黑色幽默。从分析黑色幽默入手,探讨了纳博科夫小说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 纳博科夫小说 后现代主义 黑色幽默 游戏意识
下载PDF
论纳博科夫小说的修辞手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磊 李楠 《作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59-60,共2页
纳博科夫是一位少有的多语种作家,他从小享有良好的语言教育,生活在俄语、法语、英语的共同培养之中,这为他成为闻名世界的双语作家奠定了不可动摇的语言基础。在占有比别人更加宽阔的语言空间的客观前提之下,纳博科夫得以驾驭着语言的... 纳博科夫是一位少有的多语种作家,他从小享有良好的语言教育,生活在俄语、法语、英语的共同培养之中,这为他成为闻名世界的双语作家奠定了不可动摇的语言基础。在占有比别人更加宽阔的语言空间的客观前提之下,纳博科夫得以驾驭着语言的三轮马车,去体验"语言冒险的快感",去收获丰硕的文学之果。也正因为纳博科夫汲取了多种语言的营养,所以他的小说中所体现出的修辞手法更加具有文本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博科夫小说 修辞手法 双语作家
原文传递
莎士比亚“戏中戏”对纳博科夫英语小说叙事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肖谊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52,共6页
纳博科夫“小说中的戏剧”是对莎士比亚“戏中戏”创作理念的移植。将“戏中戏”理念移植到小说的创作之中本身就是一种对小说叙事方式的实验,而这一实验在他的小说叙事中产生了多米诺效应。不论是纳博科夫小说自反性的显露,还是他小说... 纳博科夫“小说中的戏剧”是对莎士比亚“戏中戏”创作理念的移植。将“戏中戏”理念移植到小说的创作之中本身就是一种对小说叙事方式的实验,而这一实验在他的小说叙事中产生了多米诺效应。不论是纳博科夫小说自反性的显露,还是他小说元叙事性质的生成,都是“小说中的戏剧”所带来的效应,也进一步说明了莎士比亚“戏中戏”对纳博科夫小说叙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戏中戏” 纳博科夫小说中的戏剧” 小说叙事 多米诺效应
下载PDF
重复、戏仿与差异的力量——互文理论观照下的《洛丽塔》 被引量:2
7
作者 方頠玮 麦永雄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2-177,共6页
当代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的小说名著《洛丽塔》充盈着重复和戏仿的元素,被公认是后现代叙事的重要标本。在西方互文(文本间性)文论视野中引入希利斯.米勒小说诗学的"重复"理论与德勒兹哲学"差异与重复"的美学命题... 当代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的小说名著《洛丽塔》充盈着重复和戏仿的元素,被公认是后现代叙事的重要标本。在西方互文(文本间性)文论视野中引入希利斯.米勒小说诗学的"重复"理论与德勒兹哲学"差异与重复"的美学命题,审视《洛丽塔》的"重复"、"戏仿"与"差异"的三个维度,能够启迪我们更为深刻地感悟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质,理解德勒兹哲性诗学强调差异性而不是同一性的思想力量,深化当代文学批评与文化诗学的理论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博科夫小说 米勒“重复”理论 德勒兹诗学 互文视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