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武单抗联合紫杉醇加顺铂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丽华 郭君兰 +1 位作者 胡彦伟 黄雪青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88-1493,共6页
目的:探讨纳武单抗联合紫杉醇加顺铂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安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晚期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7例,根据患者病情和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紫... 目的:探讨纳武单抗联合紫杉醇加顺铂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安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晚期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7例,根据患者病情和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紫杉醇加顺铂化疗方案,观察组在紫杉醇加顺铂化疗方案基础上加用纳武单抗。比较两组的细胞免疫指标、细胞因子指标、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1年预后,分析近期疗效和1年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D3^(+)T、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均升高,CD8^(+)T淋巴细胞、IL-6及TNF-α水平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近期疗效和1年预后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CD4^(+)/CD8^(+)、高TNF-α及紫杉醇加顺铂化疗是晚期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期疾病进展和1年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此外临床分期Ⅳ期也是患者1年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纳武单抗联合紫杉醇加顺铂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可通过解除细胞免疫抑制状态,减轻炎症反应,进而提高近期疗效和1年生存率,且未提高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武单抗 紫杉醇加顺铂化疗方案 晚期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纳武单抗在硅纤维沉积性食管鳞癌化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申丽 李东辉 +1 位作者 李杰 王艳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732-736,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纳武单抗在硅纤维沉积性食管鳞癌化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接受食管癌根治性手术的硅纤维沉积性食管鳞癌患者256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32例)和对照组(124例)。两组均给... 目的:探讨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纳武单抗在硅纤维沉积性食管鳞癌化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接受食管癌根治性手术的硅纤维沉积性食管鳞癌患者256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32例)和对照组(124例)。两组均给予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常规化疗方案,同时观察组联合应用纳武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清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3年无进展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两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鳞状细胞癌抗原(SCC)水平低于化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无论是化疗1个周期后还是化疗100 d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3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硅纤维沉积性食管鳞癌根治术后,在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方案中增加纳武单抗可以提高疗效和患者生存率,且具有临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纤维沉积性食管鳞癌 纳武单抗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生存率 不良反应 安全性
下载PDF
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新药纳武单抗的研发和临床转化 被引量:4
3
作者 彭词艳 彭六保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98-801,共4页
纳武单抗(nivolumab)为一全人源化IgG4单克隆抗体靶向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主要通过克服患者体内的免疫抑制,重新激活免疫细胞来杀伤肿瘤细胞,是一种全新的抗肿瘤理念。纳武单抗作为抗PD-1受体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通过封闭T淋巴细胞的P... 纳武单抗(nivolumab)为一全人源化IgG4单克隆抗体靶向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主要通过克服患者体内的免疫抑制,重新激活免疫细胞来杀伤肿瘤细胞,是一种全新的抗肿瘤理念。纳武单抗作为抗PD-1受体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通过封闭T淋巴细胞的PD-1,阻断其与肿瘤细胞表面PD-L1结合,解除肿瘤细胞对免疫细胞的抑制,使免疫细胞重新发挥抗肿瘤免疫作用而杀伤肿瘤细胞。纳武单抗于2015年3月被美国FDA批准治疗铂基治疗进展后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7个月后,FDA在同样条件下批准该药物用于非鳞状NSCLC患者。本文主要介绍纳武单抗的药物作用机制、药效学、药动学、临床试验和安全性等的最新研究进展,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武单抗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 非小细胞肺癌
下载PDF
纳武单抗致发热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苗秋丽 宋燕青 +1 位作者 周微 张四喜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5期585-585,共1页
在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扩散和复发过程中,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具有重要作用。作为负性免疫调节因子的PD-1,在肿瘤细胞免疫逃逸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分子功能、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治疗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目前,临床主要应用针对... 在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扩散和复发过程中,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具有重要作用。作为负性免疫调节因子的PD-1,在肿瘤细胞免疫逃逸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分子功能、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治疗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目前,临床主要应用针对PD-1及其配体的单克隆抗体类药物治疗恶性肿瘤,通过它们可增强T细胞活性的作用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武单抗 发热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纳武单抗导致Stevens-Johnson综合征1例 被引量:7
5
作者 马慧淼 陈媚 +1 位作者 刘猛 程志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5-106,共2页
患者男,77岁。2018年10月于中日友好医院诊断患有Ⅲ期肺腺癌并右锁骨上淋巴结转移。CT示右下肺部肿瘤大小为45 mm×26 mm。EGFR基因未检测到18、19、20、21此4个外显子突变,未检测到ALK/ROS1基因融合。患者拒绝化疗,自2018年11月按... 患者男,77岁。2018年10月于中日友好医院诊断患有Ⅲ期肺腺癌并右锁骨上淋巴结转移。CT示右下肺部肿瘤大小为45 mm×26 mm。EGFR基因未检测到18、19、20、21此4个外显子突变,未检测到ALK/ROS1基因融合。患者拒绝化疗,自2018年11月按照每2周3 mg/kg的标准剂量,开始使用纳武单抗(nivolumab)进行一线治疗,共4个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VENS-JOHNSON 综合征 纳武单抗 程序性死亡受体1
下载PDF
纳武单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单中心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李静文 周严 +2 位作者 曹淑慧 王悦 钟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03-808,共6页
背景与目的:纳武单抗(nivolumab)是一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T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具有高度亲和力,通过与其结合来恢复T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回顾性分析纳武单抗对于既往接受过含铂类药物方案化疗... 背景与目的:纳武单抗(nivolumab)是一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T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具有高度亲和力,通过与其结合来恢复T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回顾性分析纳武单抗对于既往接受过含铂类药物方案化疗后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上海市胸科医院2016年1月—2019年4月期间接受纳武单抗治疗的30例NSCLC患者,统计用药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治疗方法为按3 mg/kg的剂量静脉输注纳武单抗,每次输注60 min,每2周1次,直到出现疾病进展或不能接受的毒性。结果:所有不良事件按照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CTCAE)4.0版评估,30例患者中有25例至少报告了1个不良事件,出现的药物相关不良事件有疲劳、红疹、贫血等,其中以疲劳(50%)最常见。有3例患者出现3级药物相关不良事件:疲劳、贫血和总胆红素升高,没有出现4~5级不良事件以及治疗相关死亡事件。药物相关不良事件级别大多数较低(1~2级),无需特殊处理,少数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间质性肺炎等,予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纳武单抗用于二线治疗晚期NSCLC耐受性较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武单抗 非小细胞肺癌 安全性
下载PDF
纳武单抗治疗晚期肾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明津 付伟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3184-3188,共5页
肾细胞癌(RCC)是泌尿系统常见肿瘤,晚期RCC临床预后差。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等靶向治疗药物是目前治疗晚期或转移性RCC的主要方法。虽然提高了部分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 肾细胞癌(RCC)是泌尿系统常见肿瘤,晚期RCC临床预后差。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等靶向治疗药物是目前治疗晚期或转移性RCC的主要方法。虽然提高了部分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但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eatment related adverse events,TRAEs)和耐药性常导致治疗中断,从而限制了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近年国外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纳武单抗治疗晚期RCC获得初步成功,现就纳武单抗在晚期RCC治疗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肾癌 纳武单抗 治疗 进展
下载PDF
纳武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耿文静 柏玉举 +4 位作者 杨泽 韦翔耀 王元艳 黄毅 罗继杭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1356-1358,共3页
肺癌是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每年因肺癌死亡的患者占所有因癌症死亡人数的23%~24%[1],极大威胁人群健康。根据肺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它大致分为两类: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 肺癌是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每年因肺癌死亡的患者占所有因癌症死亡人数的23%~24%[1],极大威胁人群健康。根据肺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它大致分为两类: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NSCLC可以分为鳞癌或非鳞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总数的85%[2-3]。目前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但整体5年生存率仅为17%左右[4],且治疗已达到瓶颈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纳武单抗 安全性
下载PDF
纳武单抗联合伊匹单抗对比纳武单抗单用方案治疗恶性肿瘤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晓燕 毛雅珍 +2 位作者 王晓贤 刘洁 林雨虹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64-471,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纳武单抗联合伊匹单抗对比纳武单抗单用方案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纳武单抗联合伊匹单抗对比单用纳武方案单... 目的:系统评价纳武单抗联合伊匹单抗对比纳武单抗单用方案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纳武单抗联合伊匹单抗对比单用纳武方案单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试验,检索时间均为2000年1月至2022年1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并提取资料;交叉核对,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研究,含10篇文献。与纳武单抗单用相比,联合治疗组患者的OS显著提高(HR=0.86,95%CI:0.75~0.99,P=0.03),PFS显著延长(HR=0.69,95%CI:0.55~0.85,P=0.000 6);而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事件(OR=3.18,95%CI:1.55~6.55,P=0.002)和停药的不良反应事件(OR=7.11,95%CI:4.85~10.42,P<0.000 01)的发生显著升高。结论:与纳武单抗单用方案相比,纳武单抗联合伊匹单抗方案治疗,可显著延长肿瘤患者的OS及PFS但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事件、停药的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较多,故要注意随访定期监测,以预防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武单抗 伊匹单抗 恶性肿瘤 PD-1 CTLA-4
下载PDF
过表达miR-509对人舌鳞癌细胞SCC15纳武单抗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10
作者 潘睿 韩炜 卢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3-97,共5页
目的:探讨miR-509对人舌鳞癌细胞SCC15纳武单抗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纳入40例舌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PCR法检测miR-509水平。取0~80μmol/L纳武单抗处理后以及分别转染miR-509 mimic和mimic NC的SCC15细胞,PCR法检测miR-50... 目的:探讨miR-509对人舌鳞癌细胞SCC15纳武单抗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纳入40例舌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PCR法检测miR-509水平。取0~80μmol/L纳武单抗处理后以及分别转染miR-509 mimic和mimic NC的SCC15细胞,PCR法检测miR-509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结果:癌组织中miR-509水平低于癌旁组织。细胞存活率随纳武单抗浓度的增加而降低(P<0.05)。与mimic-NC组比较,miR-509 mimic组miR-509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以及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升高,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过表达miR-509增强SCC15细胞对纳武单抗的敏感性,可能是通过激活促凋亡蛋白表达,抑制抗凋亡蛋白表达发挥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癌 纳武单抗 miR-509
下载PDF
纳武单抗联合阿托伐他汀三线及以上方案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预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桂有富 刘昭 +2 位作者 邓若平 祝睿 秦钢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24-430,共7页
目的探讨纳武单抗联合阿托伐他汀三线及以上方案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mRCC)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回顾性的收集2018年1月—2022年12月在永州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和肿瘤内科临床二线治疗失败的137例mRCC患... 目的探讨纳武单抗联合阿托伐他汀三线及以上方案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mRCC)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回顾性的收集2018年1月—2022年12月在永州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和肿瘤内科临床二线治疗失败的137例mRCC患者。mRCC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纳武单抗单药治疗组(single treatment group,STG)和纳武单抗+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组(combined treatment group,CTG)。对所有患者的客观反应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进行评估。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对生存资料进行分析。此外,单因素和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探讨不同临床特征对PFS和OS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7例mRCC患者,其中CTG 46例,STG 91例。CTG和STG的ORR分别为28.26%和20.88%,DCR分别为56.52%和37.36%。CTG的中位PFS和中位OS均高于STG(8.92个月vs 6.80个月,P<0.05;24.22个月vs 10.63个月,P<0.05)。既往未行肾切除、≥2个转移部位和三线以上治疗方案是mRCC患者中位PF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既往未行肾切除和三线以上治疗方案是mRCC患者中位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纳武单抗联合他汀类药物三线及以上方案治疗mRCC明显优于纳武单抗单药治疗,可显著延长mRCC患者的PFS和OS。有待进一步的前瞻性临床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肾细胞癌 纳武单抗 阿托伐他汀 预后
原文传递
一例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检测阴性晚期异时性食管癌老年患者应用纳武单抗40周期的护理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匡红 石海燕 廖亮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0年第7期550-552,共3页
目的观察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检测为阴性的食管癌患者长周期应用Opdivo治疗的效果及其相关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对1例仅单独应用纳武单抗Opdivo长达40周期且PD-L1检测为阴性的晚期异时性食管癌老年患者,从用药管理、心理疏导、... 目的观察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检测为阴性的食管癌患者长周期应用Opdivo治疗的效果及其相关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对1例仅单独应用纳武单抗Opdivo长达40周期且PD-L1检测为阴性的晚期异时性食管癌老年患者,从用药管理、心理疏导、不良反应的观察等方面,制订详细的个体化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在用药期间生命体征平稳,KPS评分由60分提高至80分,癌胚抗原测定由15.36μg/L降至9.45μg/L,免疫性皮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不良反应均已缓解。结论得到了患者长周期应用Opdivo治疗的护理经验,同时为临床应用纳武单抗治疗肿瘤提供相应的询证护理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程序性死亡蛋白-1 单一用药 纳武单抗
原文传递
纳武单抗治疗老年肺鳞状细胞癌一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崔玉忠 辛超 +1 位作者 赵莹莹 赵汝明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252-253,共2页
纳武单抗在肺鳞状细胞癌治疗中已广泛应用,但目前对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和处理了解有限。现报道1例纳武单抗治疗老年肺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诊治经过,以此提高对该疾病治疗的相关认识。
关键词 肺肿瘤 纳武单抗
原文传递
尼妥珠单抗加放疗联合纳武单抗治疗晚期牙龈癌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4
作者 丁继平 李晓光 +3 位作者 张文颖 姜斌 何悦 姚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182-1186,1191,共6页
牙龈癌是较常见的口腔癌,>50%的患者首诊时就已是晚期,早期不易发现,尤其老年患者极易误诊漏诊。复发转移是影响牙龈癌预后的最主要因素之一^([1])。手术是其首选治疗方法,放化疗是不可手术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但预后不佳^([2])。目... 牙龈癌是较常见的口腔癌,>50%的患者首诊时就已是晚期,早期不易发现,尤其老年患者极易误诊漏诊。复发转移是影响牙龈癌预后的最主要因素之一^([1])。手术是其首选治疗方法,放化疗是不可手术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但预后不佳^([2])。目前免疫治疗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增加了晚期牙龈癌的治疗方法,如何与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传统治疗方法相结合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研究。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例晚期牙龈癌患者通过尼妥珠单抗加放疗联合纳武单抗的三联治疗取得了满意的近期疗效,现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病例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晚期口腔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癌 放射 尼妥珠单抗 纳武单抗 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纳武单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冬祺 陈润泽 +1 位作者 刘禹含 周欢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295-298,共4页
我国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居全部恶性肿瘤首位,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相关的治疗研究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纳武单抗是第1个进入临床试验的程序性死亡蛋白-1抑制剂,也是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2018年6月... 我国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居全部恶性肿瘤首位,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相关的治疗研究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纳武单抗是第1个进入临床试验的程序性死亡蛋白-1抑制剂,也是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2018年6月,纳武单抗注射液在国内上市,用于晚期NSCLC患者的二线治疗,开启了我国肺癌治疗的新时代.对纳武单抗治疗NSCLC相关的临床研究进行回顾分析,归纳其用法、用量、主要不良反应,将为临床应用提供帮助,为患者带来更大的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免疫治疗 纳武单抗
原文传递
纳武单抗致免疫相关性肺炎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黎 龚倩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CSCD 2019年第1期64-66,共3页
1例68岁男性肺腺癌伴骨转移、肾上腺转移患者给予纳武单抗180mg静脉滴注(第1天,14d为1个周期),共治疗3个周期。首次用药后第70天,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咳痰、气促,给予吸氧、抗感染治疗3d,症状进行性加重。血气分析示I型呼吸衰竭,胸部C... 1例68岁男性肺腺癌伴骨转移、肾上腺转移患者给予纳武单抗180mg静脉滴注(第1天,14d为1个周期),共治疗3个周期。首次用药后第70天,患者出现发热、咳嗽、咳痰、气促,给予吸氧、抗感染治疗3d,症状进行性加重。血气分析示I型呼吸衰竭,胸部CT示双肺毛玻璃样渗出影及网格状模糊影。考虑为纳武单抗所致的免疫相关性肺炎合并感染,给予大剂量甲泼尼龙抑制免疫反应,美罗培南、伏立康唑抗感染,辅予吸氧、祛痰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症状逐渐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肺疾病 间质性 抗肿瘤药 程序化细胞死亡1受体 免疫 纳武单抗
原文传递
纳武单抗诱发的皮肤黏膜毒性1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芸兰 周玉皆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35-836,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73岁,2017年12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伴少量白痰。外院检查:2018年1月9日行胸部CT提示,左肺癌伴纵膈淋巴结转移。2018年1月13日行PET-CT检查提示,左侧胸膜结节样增厚,左肺门及肝门区淋巴结肿大并代谢增高,考虑左肺中... 1病例资料患者,男,73岁,2017年12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伴少量白痰。外院检查:2018年1月9日行胸部CT提示,左肺癌伴纵膈淋巴结转移。2018年1月13日行PET-CT检查提示,左侧胸膜结节样增厚,左肺门及肝门区淋巴结肿大并代谢增高,考虑左肺中央型肺癌伴左侧胸膜转移,多发淋巴结转移。2018年1月17日行左肺下叶病灶穿刺活检术,病理结果:鳞形细胞癌。基因检测:未检测到驱动基因突变,PD-1(-),PD-L1(<5%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武单抗 皮肤毒性 口腔黏膜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纳武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头颈部腺样囊性癌伴多发肝转移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尹清萍 陈方红 +2 位作者 周行 冯梅 王鹤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20年第12期997-1001,共5页
目的:提供免疫治疗在头颈部腺样囊性癌中的应用,为晚期腺样囊性癌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本院收治的头颈部腺样囊性癌伴多发肝转移的治疗过程,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总结。结果:经原发头颈部腺样囊性癌扩大切除术后,拟行... 目的:提供免疫治疗在头颈部腺样囊性癌中的应用,为晚期腺样囊性癌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本院收治的头颈部腺样囊性癌伴多发肝转移的治疗过程,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总结。结果:经原发头颈部腺样囊性癌扩大切除术后,拟行辅助放化疗,但在化疗前患者出现多发肝转移,经多学科诊疗模式讨论后行常规放化疗联合免疫的综合个体化方案。但在第5周期治疗后患者出现1型糖尿病而停止治疗,遂后未接受任何抗肿瘤治疗,仅门诊定期复查。目前患者病情平稳,原发病灶控制良好,肝转移病灶几乎完全缓解。结论:鉴于晚期头颈部腺样囊性癌缺乏具体的治疗共识,且出现多发肝转移的临床罕见,在常规放化疗的基础上联合免疫可能为晚期腺样囊性癌患者提供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武单抗 头颈部 腺样囊性癌 肝转移
原文传递
首次纳武单抗治疗后器官功能衰竭死亡三例
19
作者 陈鉴聪 蔡玉荣 +2 位作者 李穗晖 罗慧燕 王雄文 《华西医学》 CAS 2019年第8期957-958,共2页
病例介绍患者1,男,35岁,体重65 kg,体力状况(Performance Status,PS)评分1分,2017年7月出现恶心呕吐伴腹痛。2017年10月31日行全胃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脾切除术+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示:胃低分化腺癌,T4b N2b M1b,ⅣB期。术后腹... 病例介绍患者1,男,35岁,体重65 kg,体力状况(Performance Status,PS)评分1分,2017年7月出现恶心呕吐伴腹痛。2017年10月31日行全胃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脾切除术+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示:胃低分化腺癌,T4b N2b M1b,ⅣB期。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奥沙利铂+氟尿嘧啶)1个疗程,SOX方案(奥沙利铂+替吉奥)化疗8个疗程。2018年6月6日复查CT示肿瘤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武单抗 免疫相关毒性 器官功能衰竭
原文传递
纳武单抗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一线治疗晚期胃腺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食管腺癌患者的疗效对比——CheckMate 649研究的解读 被引量:3
20
作者 沈绮雯 王乐 朱骥 《肿瘤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74-80,共7页
CheckMate 649研究是一项立足于非HER2阳性晚期胃癌一线治疗的Ⅲ期临床研究。研究设计上,该研究基于不断更新的医学认知与同期获悉的临床数据进行了多次设计方案的修正,并通过统计学方法,确保了检验效能的同时,也控制住了多重性问题中... CheckMate 649研究是一项立足于非HER2阳性晚期胃癌一线治疗的Ⅲ期临床研究。研究设计上,该研究基于不断更新的医学认知与同期获悉的临床数据进行了多次设计方案的修正,并通过统计学方法,确保了检验效能的同时,也控制住了多重性问题中的Ⅰ类错误膨胀。研究结果上,纳武单抗联合化疗组对比单纯化疗组,达到了研究的主要双终点及次要多终点;联合治疗组的优势随着PD-L1联合阳性分数观察集中截断值的提高而提高。分层分析显示,中国亚组的疾病控制和生存获益更加显著。CheckMate 649研究的结果有亮点,也有争议,值得进一步讨论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武单抗 联合化疗 胃腺癌 胃食管结合部腺癌 食管腺癌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