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纳流体光波导及其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黎永前 +4 位作者 苏磊 满力 寿宸 叶芳 徐征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87-999,共13页
微纳流体光波导融合了微观流体与微光学特征,能够在相同物理空间实现流体介质和微光学信息功能及结构的集成,是生物化学分析及生物传感器的关键器件。本文综述了微纳流体光波导研究现状及其在生物传感器和生物化学分析中的应用实例。论... 微纳流体光波导融合了微观流体与微光学特征,能够在相同物理空间实现流体介质和微光学信息功能及结构的集成,是生物化学分析及生物传感器的关键器件。本文综述了微纳流体光波导研究现状及其在生物传感器和生物化学分析中的应用实例。论述了实现微纳流体光波导的全反射机理、多层干涉效应,抗谐振反射机理,以及基于上述机理实现的各种流体波导形式。重点分析了基于微纳流体层流效应的全流体波导,基于多层干涉效应的Bragg光波导、空心光子晶体波导、狭缝光流体波导、抗谐振反射光波导等多种波导的特点。指出狭缝光流体波导和抗谐振反射光波导具有更好的设计灵活性,且检测灵敏度高、可靠性好、易于集成制造,可望在生物传感器及微纳流体光学系统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流体 光波导 流体芯层 液体覆层 流体沟道 折射率系数 LAB-ON-CHIP 流体 集成光流体
下载PDF
一种新颖的微纳流体器件制造方法与痕量富集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征 李永奎 +4 位作者 王俊尧 刘冲 刘军山 陈莉 王立鼎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6-172,共7页
建立了一种利用光致聚合反应制备微纳流体器件的新方法,并开展了相应的痕量富集实验研究:建立描述光致聚合反应中引发剂分解、自由基消耗、聚合反应等的理论模型,利用COMSOL软件计算分析了微尺度凝胶光致聚合反应过程,获得凝胶纳米筛宽... 建立了一种利用光致聚合反应制备微纳流体器件的新方法,并开展了相应的痕量富集实验研究:建立描述光致聚合反应中引发剂分解、自由基消耗、聚合反应等的理论模型,利用COMSOL软件计算分析了微尺度凝胶光致聚合反应过程,获得凝胶纳米筛宽度随曝光时间和光强的变化规律;以倒置荧光显微镜为平台,通过聚焦和分光等控制手段,在微流道的特定区域实现孔密度可调的凝胶纳米筛集成,形成微纳流控芯片;以Poisson-Nernst-Planck模型为基础,对纳流体电动富集过程进行计算,确定纳孔密度与富集倍率的关系;利用制备的芯片开展纳流体电动富集实验,发现前驱液中单体丙烯酰胺与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质量比为9∶1时,对痕量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小分子的富集倍率达到60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控芯片 纳流体电动富集 光致聚合反应 孔密度
下载PDF
利用水溶性纳米线制备微纳流体系统(英文)
3
作者 许胜勇 吴修栋 +2 位作者 庄虔伟 薛炯微 孙伟强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11年第5期392-396,共5页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提出了一种利用水溶性钼酸钠铵纳米线和纳米探针系统来制备微纳流体系统的方法.借助这种方法可制备长度、直径以及横截面可控的的纳米通道.对于选用SU-8和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两种材料组合而成的微纳流体系统而言,氧...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提出了一种利用水溶性钼酸钠铵纳米线和纳米探针系统来制备微纳流体系统的方法.借助这种方法可制备长度、直径以及横截面可控的的纳米通道.对于选用SU-8和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两种材料组合而成的微纳流体系统而言,氧等离子处理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二者的键合强度并增加材料表面的亲水性.这种微纳流体器件在应用于离子输运、生物分子分离和其他相关研究上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流体 米线 PDMS SU-8
下载PDF
二维纳流体通道的构建及其性质和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美丽 龙翔 +3 位作者 汤海燕 郜邦慧 李龙 邵姣婧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1-109,共9页
二维材料由于其大的比表面积、高度各向异性、大纵横比等独特性质而被人们广泛研究。由二维材料组装形成的层状薄膜的层间可作为离子选择性传输通道,利用这种特性能够实现可控的离子筛分及能量转换;另外,离子在通道中的传输行为还受到... 二维材料由于其大的比表面积、高度各向异性、大纵横比等独特性质而被人们广泛研究。由二维材料组装形成的层状薄膜的层间可作为离子选择性传输通道,利用这种特性能够实现可控的离子筛分及能量转换;另外,离子在通道中的传输行为还受到二维材料结构和表面化学的影响。以几种代表性的二维材料为例,阐述了二维纳流体通道的组装、结构、离子传输性质及其调控策略等研究现状,重点对二维纳流体通道在能量储存及转换和离子筛分领域的应用研究做了详细介绍,并对二维纳流体通道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提炼和总结,指出了目前限制二维纳流体通道应用的症结所在,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最后,对二维纳流体通道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米材料 纳流体 离子选择性
下载PDF
基于纳流体的忆阻突触研究
5
作者 陈可欣 何毓辉 缪向水 《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 2019年第4期18-23,共6页
忆阻器是一类具有记忆作用的电阻器件,它的忆阻值可以由通过器件的电荷或通量精准调控,在电激励信号撤去之后,其忆阻值也能保持。利用纳米尺度下流体中一些特殊的传输现象,建立了基于纳流体通道系统的界面型忆阻器。通过一系列电学测试... 忆阻器是一类具有记忆作用的电阻器件,它的忆阻值可以由通过器件的电荷或通量精准调控,在电激励信号撤去之后,其忆阻值也能保持。利用纳米尺度下流体中一些特殊的传输现象,建立了基于纳流体通道系统的界面型忆阻器。通过一系列电学测试,实现了对纳流体器件电导值连续且非易失的调控作用,证明了该器件的忆阻特性。同时,通过在纳米通道的两端注入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模拟了重要的生物突触功能,展现了纳流体器件在类脑研究计算方向的应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流体器件 忆阻器 人工突触
下载PDF
纳流体忆阻器数学建模及仿真
6
作者 李昕泽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9年第20期91-92,共2页
本文对纳流体忆阻器进行详细建模,计算出不同浓度条件下纳米沟道表面的电荷密度。通过设置纳米沟道中边界条件,计算在电压脉冲条件下,沟道中界面移动的速率和位移以及每一个脉冲条件下纳米沟道的变化。同时将计算模型结果和实验结果进... 本文对纳流体忆阻器进行详细建模,计算出不同浓度条件下纳米沟道表面的电荷密度。通过设置纳米沟道中边界条件,计算在电压脉冲条件下,沟道中界面移动的速率和位移以及每一个脉冲条件下纳米沟道的变化。同时将计算模型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者结果非常匹配,为纳流体忆阻器的突触行为提供数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流体忆阻器 数学建模 仿真
下载PDF
基于二维材料的仿生纳流体通道在能量转化中的应用
7
作者 董其政 翟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32-444,共13页
生物启发的仿生人工纳流体通道以其可控的几何结构和可调的化学性质而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热门研究领域,其中,基于二维(2D)纳米材料的二维纳流体通道具有易于制造、高效的化学改性和致密堆积的片层通道结构以及流体阻力小等优势而受到广泛... 生物启发的仿生人工纳流体通道以其可控的几何结构和可调的化学性质而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热门研究领域,其中,基于二维(2D)纳米材料的二维纳流体通道具有易于制造、高效的化学改性和致密堆积的片层通道结构以及流体阻力小等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预期在渗透能转换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本文简要介绍了二维纳流体通道的特征及优势;基于二维仿生能量转换体系最新进展以及对二维纳流体通道能量转化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 二维材料 纳流体 能量转化
下载PDF
纳流体忆阻器在神经网络应用中电学测试
8
作者 李昕泽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9年第19期224-225,共2页
本文首先仿照电化学领域的方法搭建测试平台,使用传统测试忆阻器的方法对纳流体忆阻器进行电学测试,获得I-V特性曲线,脉冲响应曲线和器件保持特性曲线。然后使用荧光显微镜和电学测试设备搭建一套基于时间关系的电学驱动荧光显微平台,... 本文首先仿照电化学领域的方法搭建测试平台,使用传统测试忆阻器的方法对纳流体忆阻器进行电学测试,获得I-V特性曲线,脉冲响应曲线和器件保持特性曲线。然后使用荧光显微镜和电学测试设备搭建一套基于时间关系的电学驱动荧光显微平台,通过实时监测荧光在纳米沟道中的变化,验证了纳流体忆阻器界面移动的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流体忆阻器 神经网络应用 测试
下载PDF
微纳米尺度上含DNA分子流体传输规律的多尺度算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罗筱薇 石泳 +1 位作者 朱恂 廖强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43-153,共11页
微纳米尺度上含DNA分子流体的传输特性研究对生物微流体机械装置的设计和优化至关重要。DNA分子在流体中的运动和变形以及与周围流体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耦合的、复杂的多尺度问题。由于普适的理论解缺乏,数值模拟作为一种可行且经济的技... 微纳米尺度上含DNA分子流体的传输特性研究对生物微流体机械装置的设计和优化至关重要。DNA分子在流体中的运动和变形以及与周围流体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耦合的、复杂的多尺度问题。由于普适的理论解缺乏,数值模拟作为一种可行且经济的技术路线现正被广泛地使用于这类问题的基础研究和各种生物微流体机械装置的实际设计及应用中。综合评述现代数值计算在模拟微纳米尺度上含DNA分子流体传输这类复杂多尺度问题上的主要进展。介绍目前模拟中广泛使用的DNA分子的聚合物链模型,重点探讨相关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以及基于该方法的各种主要的多尺度算法发展近况。分析模拟DNA分子动力行为及周围流体传输时,存在的技术难题和相应的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算法 DNA分子 聚合物链 微/纳流体机械
下载PDF
基于微纳流控技术的流体相态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鲍博 赵双良 徐建鸿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530-4541,共12页
微纳流控技术是在微纳米尺度下研究并检测流体的作用和性质,具有可视化和快速精准等技术优势。在化工热力学研究中,近二十年来逐渐兴起了基于微纳流控技术的流体相态特性研究。详细阐述了微纳流控技术在流体相态特性领域的研究进展,重... 微纳流控技术是在微纳米尺度下研究并检测流体的作用和性质,具有可视化和快速精准等技术优势。在化工热力学研究中,近二十年来逐渐兴起了基于微纳流控技术的流体相态特性研究。详细阐述了微纳流控技术在流体相态特性领域的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基于微纳流控技术的流体物质相态特性研究的各个领域,主要涵盖了蛋白质、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与盐,以及工业气体与石油天然气。其中,基于微流控技术的流体相态特性检测分析手段,成功地弥补了传统"压强-体积-温度"(pressure-volume-temperature, PVT)方法中样本体量大、传质传热慢、耗时长和高温高压高危险性等缺点,因而具有很强的实用导向性;纳流控技术则以研究纳米尺度下特有的流体相态特性为主要目标,因而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同时展望了微纳流控技术在流体相态特性领域研究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 流体 米技术 纳流体 多相流
下载PDF
基于波导-同心环形谐振腔模型的纳米流体荧光颗粒微位移检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长亮 陈智辉 +5 位作者 冯光 王晓伟 杨毅彪 费宏明 孙非 刘一超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87-194,共8页
对微纳流体中纳米粒子的动态跟踪与检测一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高要求的工作.本文提出了波导-同心环形谐振腔集成光学模型,根据波导-同心环形谐振腔耦合结构输出的荧光功率强度变化来实现对微纳流体中纳米颗粒的微位移检测.由于环形微... 对微纳流体中纳米粒子的动态跟踪与检测一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高要求的工作.本文提出了波导-同心环形谐振腔集成光学模型,根据波导-同心环形谐振腔耦合结构输出的荧光功率强度变化来实现对微纳流体中纳米颗粒的微位移检测.由于环形微谐振腔具有高Q以及对周围环境响应敏感的特性,因而极大提高了器件的灵敏度.使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荧光的偏振态,两个环形谐振腔的间距等参数进行了数值仿真模拟,利用荧光输出功率双峰值的变化能够对纳米粒子的微位移进行高精度的检测.基于双峰值变化的同步检测可降低环境噪声影响从而提高了检测精度,数值模拟结果也证实了此种方法可对纳米流体中纳米颗粒在0—1000 nm范围对微位移进行实时动态的测定.本工作可以为微纳流体领域传感器系统的设计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粒子 纳流体 环形谐振腔 生物检测
下载PDF
具有串/并联复合离子输运特性的仿生纳米通道的构筑与整流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丹 侯胜男 +1 位作者 刘友 范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19-1028,共10页
人工构筑了基于分枝氧化铝纳米通道的串/并联复合的纳流体二极管体系,其具有可调的离子整流性能.在这种两级分枝结构的1-2-2,1-2-3,1-3-2和1-3-3型氧化铝纳米通道中,若将每一个分枝节点等效为一个二极管,那么其一级分枝节点相当于串联的... 人工构筑了基于分枝氧化铝纳米通道的串/并联复合的纳流体二极管体系,其具有可调的离子整流性能.在这种两级分枝结构的1-2-2,1-2-3,1-3-2和1-3-3型氧化铝纳米通道中,若将每一个分枝节点等效为一个二极管,那么其一级分枝节点相当于串联的1个二极管,二级分枝节点相当于并联的多个二极管.因此1-2-2和1-2-3型纳米通道的电路图可等效为并联的2个二极管与第3个二极管相串联,1-3-2和1-3-3型纳米通道的电路图可等效为并联的3个二极管与第4个二极管相串联.但由于1-2-2和1-2-3型以及1-3-2和1-3-3型的二级分枝的结构和数目不同,可将这4种纳米通道等效为不同的串/并联复合特性的纳流体二极管体系,并且表现出依次增大的离子整流.即分枝氧化铝纳米通道内部一级分枝和二级分枝的结构或数目共同调控的表面电荷非对称性可以改变其离子整流性能.进一步地,具有代表性的1-2-2型分枝纳米通道的整流率随分枝通道长度的增加而增加,这表明分枝部分对整个串/并联复合纳流体二极管的整流特性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相比于以前的单个离子二极管体系,这种具有串/并联复合特性的多级分枝氧化铝纳米通道将为构筑更复杂的仿生纳流体二极管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级分枝氧化铝米通道 串/并联复合特性 纳流体二极管 离子整流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与膜过程的耦合技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志义 刘学武 +2 位作者 张晓冬 夏远景 胡大鹏 《过滤与分离》 CAS 2003年第4期16-19,共4页
介绍了超临界流体与膜过程的耦合技术的研究进展和最新研究成果。将超临界CO_2萃取与纳滤过程相耦合,可以不经历压力、温度和相变循环而使CO_2循环利用,从而降低过程能耗、减小操作费用。将纳滤过程与超临界CO_2萃取相耦合,可以对萃取... 介绍了超临界流体与膜过程的耦合技术的研究进展和最新研究成果。将超临界CO_2萃取与纳滤过程相耦合,可以不经历压力、温度和相变循环而使CO_2循环利用,从而降低过程能耗、减小操作费用。将纳滤过程与超临界CO_2萃取相耦合,可以对萃取收率和选择性独立调控,使它们分别达到最佳值,从而实现对萃取物在高收率条件下达到精细分离的目的。将超临界CO_2引入高粘性液体的超滤过程,会在不提高温度和无需引入化学剂的情况下,大大降低流体粘度、增大透过流率、提高过滤效率、减小过程能耗,同时也有利于环境保护、提高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膜过程 超临界流体萃取: 耦合
下载PDF
纳微尺度流体传质与反应特性探索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志炳 李亚栋 +5 位作者 张锁江 张涛 李灿 费维扬 曹湘洪 陈懿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0,共18页
多相反应体系颗粒的运动及其相界面上的理化特性对于分子扩散、能量传输和反应转化起着决定性作用,它直接决定着整个化学转化过程的能耗、物耗甚至过程安全.本文简要介绍过去20年来南京大学团队及同行们在多相反应体系纳微流体及其界面... 多相反应体系颗粒的运动及其相界面上的理化特性对于分子扩散、能量传输和反应转化起着决定性作用,它直接决定着整个化学转化过程的能耗、物耗甚至过程安全.本文简要介绍过去20年来南京大学团队及同行们在多相反应体系纳微流体及其界面性质与反应强化方面开展的一些探索工作,包括纳微流体界面传质与反应增强效应;单个纳微气泡的结构、运动、传质和反应特性;动态、非线性和非平衡特征;纳微流体颗粒的测试与表征;纳微气–液(水溶液)体系的羟基自由基检测及其新化学效应;以及纳微流体在反应强化方面的应用等.研究表明,纳微流体具有明显区别于宏观流体的理化特性,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新兴领域,亟需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在理论方面,需要在考虑动态、非平衡和尺度效应的基础上对经典的物理化学和平衡热力学的相关理论进行修正与拓展;在实验方面,需要设计和建立适用于纳微流体、动态、原位和多因子测试的仪器和表征系统;在应用方面,需要发明可大规模制备(10^(3)~10^(6)m^(3)h^(-1))和调控纳微颗粒尺度、特别是在大气液比(如5:1~100:1)情况下的纳微界面发生装置,同时开发面向千差万别应用场景的纳微流体反应器平台及操控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 微气泡 自由基检测 传质 反应强化
原文传递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MHD Jeffery-Hamel nanofluid flow with different nanoparticles using fuzzy extension of generalized dual parametric homotopy algorithm
15
作者 LALCHAND Verma RAMAKANTA Meher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915-1930,共16页
This study considers an MHD Jeffery-Hamel nanofluid flow with distinct nanoparticles such as copper,Al_(2)O_(3)and SiO_(2)between two rigid non-parallel plane walls with the fuzzy extension of the generalized dual par... This study considers an MHD Jeffery-Hamel nanofluid flow with distinct nanoparticles such as copper,Al_(2)O_(3)and SiO_(2)between two rigid non-parallel plane walls with the fuzzy extension of the generalized dual parametric homotopy algorithm.The nanofluids have been formulated to enhance the therm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luids,including thermal diffusivity,conductivity,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s and viscosity.Due to the presence of distinct nanofluids,a change in the value of volume fraction occurs that influences the velocity profiles of the flow.The short value of nanoparticles volume fraction is considered an uncertain parameter and represented in a triangular fuzzy number range among[0.0,0.1,0.2].A novel generalized dual parametric homotopy algorithm with fuzzy extension is used here to study the fuzzy velocities at various channel positions.Finally,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rough a comparison with the available results in the crisp c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zzy number Jeffery-Hamel(J-H)flow NANOFLUID homotopy analysis method
下载PDF
静磁场对固液界面表面电荷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景大雷 潘昀路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343-3349,共7页
考虑磁场对固液界面表面电荷性质的影响与微纳流体系统的流体阻力相关,本文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静磁场对去离子水黏度以及高硼硅玻璃-去离子水界面表面电荷性质的影响,并分析了静磁场对去离子水性质影响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考虑磁场对固液界面表面电荷性质的影响与微纳流体系统的流体阻力相关,本文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静磁场对去离子水黏度以及高硼硅玻璃-去离子水界面表面电荷性质的影响,并分析了静磁场对去离子水性质影响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将去离子水静置于磁场强度为0~0.6T的静磁场下30min时,去离子水的黏度随磁场强度的增加而减小,而高硼硅玻璃-磁化水界面的表面电荷密度随磁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静磁场对去离子水性质影响的机理是磁场引起的去离子水内氢键以及氢氧键的断裂。研究结果同时表明,磁场可以有效地改变固液界面的表面电荷性质。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利用磁场有效地控制微纳流体系统的流体阻力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流体系统 流体阻力 磁场 固液界面 表面电荷
下载PDF
微流控技术及其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27
17
作者 李宇杰 霍曜 +3 位作者 李迪 唐校福 史菲 王春青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1-19,共9页
微流控技术广泛应用于生化分析、疾病诊断、微创外科手术、环境检测等领域。微通道结构的设计与制造、微纳尺度流体的驱动与控制、微流控器件及系统的集成与封装是该领域的3大关键技术。本文综述了微流控技术在这3个方面的发展现状及在... 微流控技术广泛应用于生化分析、疾病诊断、微创外科手术、环境检测等领域。微通道结构的设计与制造、微纳尺度流体的驱动与控制、微流控器件及系统的集成与封装是该领域的3大关键技术。本文综述了微流控技术在这3个方面的发展现状及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展望了微流控技术的发展前景,指出多相微流体的介观传输理论及跨尺度流体的性质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与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 尺度流体 微通道 流体系统 流体界面 层流微加工
下载PDF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of nanofluid by DSC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颖 贾莉斯 莫松平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0年第2期359-363,共5页
A water-TiO2nanofluid with a weight fraction of 5% and an average particle size of 75 nm 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iO2 nanoparticles on the crystallization and melting behaviors of deionized water by using... A water-TiO2nanofluid with a weight fraction of 5% and an average particle size of 75 nm i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iO2 nanoparticles on the crystallization and melting behaviors of deionized water by using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at four different cooling rates,3,5,7,9 ℃/min.The DSC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water-TiO2 nanofluid has a lower supercooling degree and a faster crystallization rate than the deionized water.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cooling rate,the influence of the TiO2 nanoparticles on the supercooling degree of the deionized water becomes greater,but on the crystallization rate it turns lower.During the melting process,compared with the deionized water,the water-TiO2 nanofluid has a lower melting temperature,a less latent heat and a higher melting 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TiO2 nanofluid NUCLEATION supercooling degree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下载PDF
Effective thermal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graphite nanoplatelet composites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晓锋 张小松 周建成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3年第2期158-161,共4页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ermal/electrical conductivity enhancement in graphite nanoplatelets (GNPs) composites and the properties of filling graphite nanoplatelets is studied. The effective thermal and electri...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ermal/electrical conductivity enhancement in graphite nanoplatelets (GNPs) composites and the properties of filling graphite nanoplatelets is studied. The effective thermal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enhancements of GNP-oil nanofluids and GNP-polyimide composites are measured. B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particle shape, the volume fraction,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filling particles and the base fluids, the thermal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enhancements of GNP nanofluids are theoretically predicted by the generalized effective medium theory. Both the nonlinear dependence of effective thermal conductivity on the GNP volume fraction in nanofhiids and the very low percolation threshold for GNP-polyimide composites are well predicted. The theoretical predications are found to be in reasonably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generalized effective medium theory can be used for predicting the therm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GNP composites and it is still available for most of the thermal/electrical modifications in two-phase compos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hite nanoplatelet nanofluids THERMALCONDUCTIVITY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percolation threshold
下载PDF
一种新型液/液光波导的模拟研究
20
作者 郭海文 黎永前 +1 位作者 丁丽娟 叶芳 《机械制造》 2011年第9期22-24,共3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单模液/液渐变型光波导模型,理论依据是非极性液体在高强度电场下的克尔效应。采用了多物理场耦合软件对微纳流体微管道模型进行分析,微纳流体管道和纳米线电极结构尺寸对电场强度影响表明,优化设计后的液体微管道可以实... 提出了一种新型单模液/液渐变型光波导模型,理论依据是非极性液体在高强度电场下的克尔效应。采用了多物理场耦合软件对微纳流体微管道模型进行分析,微纳流体管道和纳米线电极结构尺寸对电场强度影响表明,优化设计后的液体微管道可以实现光波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波导 纳流体 克尔效应 电场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