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纳米级表面微观几何形貌和粗糙度特性测量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成贵 熊昌友 《上海计量测试》 2011年第4期2-8,共7页
概述微纳米级表面微观几何形貌和粗糙度特性的几种测量方法和测量原理,如触针法、光学法、原子力法等,并介绍市场上在用的几类代表性表面形貌商用仪器(如粗糙度仪、轮廓仪、干涉仪、测量显微镜等)的特点、性能指标及应用范围,对微纳米... 概述微纳米级表面微观几何形貌和粗糙度特性的几种测量方法和测量原理,如触针法、光学法、原子力法等,并介绍市场上在用的几类代表性表面形貌商用仪器(如粗糙度仪、轮廓仪、干涉仪、测量显微镜等)的特点、性能指标及应用范围,对微纳米级表面质量测量和评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表面 表面粗糙度 微观几何形貌 测量方法
下载PDF
Al_2O_3/ZrO_(2(n))微-纳米复合陶瓷超声振动精密磨削表面微观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吴雁 孙爱国 +1 位作者 赵波 朱训生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09-1013,共5页
基于Al2O3/ZrO2(n)微-纳米复合陶瓷的“晶内型”微观结构,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重点分析了微-纳米复合陶瓷二维超声振动磨削表面微观形貌。结合磨削表面X射线衍射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研究了“晶内型”微-纳米复合陶瓷材料超精密振动磨... 基于Al2O3/ZrO2(n)微-纳米复合陶瓷的“晶内型”微观结构,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重点分析了微-纳米复合陶瓷二维超声振动磨削表面微观形貌。结合磨削表面X射线衍射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研究了“晶内型”微-纳米复合陶瓷材料超精密振动磨削表面变质层结构。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二维振动磨削和普通磨削表面均以α-Al2O3和四方相ZrO2为主,存在少量单斜相ZrO2,磨削表面无非晶相产生;磨削表层和基体之间的过渡层的X射线衍射峰具有半峰宽化现象。AFM分析结果表明:细粒度金刚石砂轮普通磨削和振动磨削表面均无微裂纹和断裂破碎,磨削表面粗糙度是由不同幅值的多种波形叠加的结果;AFM轮廓特征分析表明:二维超声振动磨削表面峰谷较均匀,磨削表面均匀一致性优于普通磨削表面;材料晶化过程中产生的固有缺陷是限制硬脆材料近纳米表面形成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二维振动磨削 微-纳米复合陶瓷 表面微观形貌 晶格畸变
下载PDF
Ni-ZrO_2纳米复合电铸层表面形貌、组织结构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文峰 朱荻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1188-1192,共5页
通过复合电铸工艺制备Ni-ZrO2纳米复合电铸层,探讨了镀液中纳米ZrO2颗粒悬浮量和电流密度对Ni-ZrO2纳米复合电铸层表面形貌的影响,用SEM、TEM和显微硬度仪对纳米复合电铸层的表面形貌、组织结构和显微硬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镀液中纳... 通过复合电铸工艺制备Ni-ZrO2纳米复合电铸层,探讨了镀液中纳米ZrO2颗粒悬浮量和电流密度对Ni-ZrO2纳米复合电铸层表面形貌的影响,用SEM、TEM和显微硬度仪对纳米复合电铸层的表面形貌、组织结构和显微硬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镀液中纳米ZrO2颗粒悬浮量和电流密度对纳米复合电铸层表面形貌有较大程度的影响。纳米ZrO2颗粒细化了复合电铸层中基质金属的晶粒,使复合电铸层的表面光滑平整,组织均匀、致密,显微硬度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电铸层 表面形貌 微观结构 显微硬度
下载PDF
纳米复相陶瓷超声振动磨削表面微观特性 被引量:3
4
作者 吴雁 赵波 朱训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169-2172,共4页
基于磨削表面几何和物理微观特性,对Al2O3-ZrO2纳米复相陶瓷二维超声振动磨削表面变质层进行了研究.AFM观测表明,二维超声振动磨削表层是以晶粒碎化的材料粉末化、少量的材料压碎和颗粒的脱落为主的塑性变形层,其表面粗糙度低于普... 基于磨削表面几何和物理微观特性,对Al2O3-ZrO2纳米复相陶瓷二维超声振动磨削表面变质层进行了研究.AFM观测表明,二维超声振动磨削表层是以晶粒碎化的材料粉末化、少量的材料压碎和颗粒的脱落为主的塑性变形层,其表面粗糙度低于普通磨削表面粗糙度30%~40%.磨削表层和基体之间过渡层的X射线衍射峰具有半峰宽化现象,过渡层是以晶格畸变为主的塑性变形层,磨削表面无非晶相产生;在一定的磨削条件下,陶瓷材料纳米增韧改性和二维超声振动磨削技术相结合,可实现以非弹性变形为主要去除机理的超精密磨削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二维振动磨削 纳米复相陶瓷 表面微观形貌 晶粒尺寸 晶格畸变
下载PDF
微纳米摩擦的弹性棘轮模型与形貌的尺度效应 被引量:1
5
作者 董云开 张向军 +1 位作者 刘莹 温诗铸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33-338,共6页
建立了弹性棘轮模型并用于研究微观形貌参数对摩擦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磨和抛光的方法在硅材料表面进行形貌修饰,并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和自制微摩擦测试仪分别在纳米和微米尺度下进行摩擦力测量试验.结果表明:硅表面经过形貌修饰后,摩擦力... 建立了弹性棘轮模型并用于研究微观形貌参数对摩擦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磨和抛光的方法在硅材料表面进行形貌修饰,并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和自制微摩擦测试仪分别在纳米和微米尺度下进行摩擦力测量试验.结果表明:硅表面经过形貌修饰后,摩擦力不仅与粗糙峰的斜率有关,而且与接触副的等效曲率半径相关;在纳米尺度下,粗糙峰斜率对摩擦力的影响较大;在微米尺度下,等效曲率半径对摩擦力的影响较大;棘轮模型只适用于斜率影响为主导因素的情况,而弹性棘轮模型由于综合考虑了形貌斜率和等效曲率半径的影响,能够更好地描述不同尺度接触副的摩擦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摩擦学 表面形貌 弹性棘轮模型 尺度效应
下载PDF
聚合氯化铁-腐殖酸(PFC-HA)冷冻干燥絮体的表面微观形貌及其孔表面分形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毅力 杜白雨 +3 位作者 卢佳 张桐 石宝友 王东升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16-623,共8页
采用低温急速冷冻-真空干燥技术制备了不同pH(9.0、7.0、5.0)原水在45.89mg·L-1(以Fe3+计,原水pH=9.0)或28.41mg·L-1(以Fe3+计,原水pH=7.0、5.0)投药量下混凝后形成的PFC-HA絮体的粉末样品,研究了它们的表面微观形貌和孔表面... 采用低温急速冷冻-真空干燥技术制备了不同pH(9.0、7.0、5.0)原水在45.89mg·L-1(以Fe3+计,原水pH=9.0)或28.41mg·L-1(以Fe3+计,原水pH=7.0、5.0)投药量下混凝后形成的PFC-HA絮体的粉末样品,研究了它们的表面微观形貌和孔表面分形特征.SEM图像表明,PFC-HA絮体具有不规则的块、片状形貌,而且在原水pH=9.0或pH=7.0时形成絮体也存在簇状结构.3种样品对N2的吸附-脱附等温线上均存在滞后圈,但样品3的形状不同.它们的吸附量、BJH累积吸附孔体积与脱附平均孔径的大小顺序均为:样品3>样品2>样品1,即随原水pH的降低而升高,而且孔尺度分布曲线显示样品3的表面存在大孔.BET比表面积的变化趋势与它们不一致,且样品2的比样品3稍大,样品1的最小.基于分形FHH方程,采用吸附等温线和脱附等温线数据计算出样品1和样品2的孔表面分形维Ds数均在2.94左右,而样品3的均小于2.38.这些Ds值似乎不能完全表示出因孔表面粗糙性而导致的空间填充能力的大小,主要表达了3种样品的中孔甚至大孔的尺度分布引起的不规则性.本试验中采用热力学模型计算出的3个样品Ds值大都超过3,它们已经失去了维数的实际意义;但样品3因其吸附-脱附等温线上的滞后圈接近圆桶式的A类,如果缩小分形标度区间,可以得到与分形FHH方程计算出的Ds接近的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氯化铁-腐殖酸(PFC-HA)絮体 冷冻干燥 表面微观形貌 表面分形 尺度分布
下载PDF
微纳米复相陶瓷超声振动磨削表面微观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吴雁 丁爱玲 +1 位作者 刘永姜 朱训生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7-441,共5页
结合磨削表面X射线衍射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研究了"晶内型"微-纳米复相陶瓷材料超声振动磨削表面层与基体之间的过渡层的微观结构.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二维振动磨削和普通磨削表面均以-αA l2O3和四方相Z rO2为主,存在少量的... 结合磨削表面X射线衍射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研究了"晶内型"微-纳米复相陶瓷材料超声振动磨削表面层与基体之间的过渡层的微观结构.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二维振动磨削和普通磨削表面均以-αA l2O3和四方相Z rO2为主,存在少量的单斜相Z rO2,磨削表面无非晶相产生;磨削表层和基体之间的过渡层的X射线衍射峰具有半峰宽化现象,磨削表面和基体之间的过渡层是以晶格畸变为主的塑性变形层,细粒度砂轮二维超声振动磨削微-纳米复相陶瓷材料主要以塑性变形机理被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二维振动磨削 微-纳米复相陶瓷 塑性去除机理 表面微观形貌 晶格畸变
下载PDF
预处理及化学镀铜后碳纳米管的微观形貌及成分 被引量:5
8
作者 郭鲤 詹浩 +2 位作者 游玉萍 岳伟 冯敏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22,34,共6页
对碳纳米管(CNTs)依次进行纯化、敏化和活化预处理,再在不同pH(7~13)镀液中,以NaBH4为还原剂进行化学镀铜,研究了不同阶段处理后CNTs的微观形貌和化学成分,分析了镀液pH对镀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纯化处理后,CNTs表面杂质颗粒消失,物... 对碳纳米管(CNTs)依次进行纯化、敏化和活化预处理,再在不同pH(7~13)镀液中,以NaBH4为还原剂进行化学镀铜,研究了不同阶段处理后CNTs的微观形貌和化学成分,分析了镀液pH对镀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纯化处理后,CNTs表面杂质颗粒消失,物相为纯CNTs;敏化处理后,CNTs表面形成了由连续颗粒组成的敏化层,这些颗粒主要为Sn(OH)2、Sn(OH)Cl和SnO粒子;活化处理后,活化层由连续、相对细小的颗粒组成,这些颗粒主要为钯和SnO粒子;随着镀液pH的增大,NaBH4的还原能力增强,CNTs表面铜颗粒增多,当pH为11时,形成了连续均匀的铜镀层,但当pH增大到13后,CNTs表面形成了不连续且尺寸较大的铜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表面改性 微观形貌 化学镀铜
下载PDF
基于ZnO纳米线的圆柱形微纳米跨尺度结构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7
9
作者 景蔚萱 牛玲玲 +4 位作者 王兵 陈路加 齐含 周帆 蒋庄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85-1590,共6页
基于水浴法在光纤纤芯上合成了ZnO纳米线,得到了圆柱形微纳米跨尺度结构.将纳米级的随机粗糙表面叠加到微米级的圆柱形基底上,实现了对圆柱形跨尺度结构表面形貌的仿真分析.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并结合Matlab图像处理算子对跨尺度结... 基于水浴法在光纤纤芯上合成了ZnO纳米线,得到了圆柱形微纳米跨尺度结构.将纳米级的随机粗糙表面叠加到微米级的圆柱形基底上,实现了对圆柱形跨尺度结构表面形貌的仿真分析.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并结合Matlab图像处理算子对跨尺度结构的表面形貌和ZnO纳米线的几何特征参数进行了表征.与ZnO纳米线薄膜实际轮廓提取出的特征参数相同,对均方根粗糙度为39.2 nm、偏斜度为0.1324及峭度为2.7146的圆柱形粗糙表面进行了仿真,验证了仿真表面与实际轮廓的一致性.建立了合成工艺参数对ZnO纳米线的长度、直径及长径比等几何特征参数的影响关系,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种子层溶液Zn2+浓度为1.0 mmol/L,生长液Zn2+浓度为0.03 mol/L,生长时间为1.5 h,水浴恒温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度结构 ZNO纳米线 水浴法 表面形貌
下载PDF
Ni-ZrO_2纳米复合电铸层组织结构及磨损形貌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文峰 郑晓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24,共4页
通过复合电铸工艺制备Ni-ZrO2纳米复合电铸层,用SEM和TEM对其表面形貌、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镀液中纳米颗粒悬浮量对纳米复合电铸层在干摩擦状态下耐磨性的影响,并观察了纳米复合电铸层磨损后的表面形貌,探讨了磨损机理。结果表... 通过复合电铸工艺制备Ni-ZrO2纳米复合电铸层,用SEM和TEM对其表面形貌、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镀液中纳米颗粒悬浮量对纳米复合电铸层在干摩擦状态下耐磨性的影响,并观察了纳米复合电铸层磨损后的表面形貌,探讨了磨损机理。结果表明:纳米ZrO2颗粒细化了基质金属的晶粒,使复合电铸层表面光滑平整;复合电铸层由微Ni单晶和多晶以及ZrO2颗粒所组成;纳米颗粒的强化作用使复合电铸层表现出优良的耐磨性,耐磨性的高低取决于纳米颗粒的复合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电铸层 表面形貌 微观结构 耐磨性 磨损机理
下载PDF
纳米晶低钼高铁Fe-Ni-Mo合金的制备及其微观结构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北平 龚竹青 +2 位作者 任碧野 杨余芳 陈梦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92-697,共6页
在酸性柠檬酸盐镀液中电沉积制备低Mo高Fe含量的Fe-Ni—Mo合金;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X射线能谱仪对镀层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及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工艺条件和钼酸钠浓度对合金组成的影响较大;所得合金晶粒尺寸为6.2~12.... 在酸性柠檬酸盐镀液中电沉积制备低Mo高Fe含量的Fe-Ni—Mo合金;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X射线能谱仪对镀层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及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工艺条件和钼酸钠浓度对合金组成的影响较大;所得合金晶粒尺寸为6.2~12.7nm,并随电流密度、温度和电镀液的pH值的改变而变化;合金的晶体生长符合晶核三维生长模型,镀层表面形貌由平行和垂直于基体的生长速度的相对大小决定;镀层物相为固溶体和金属间化合物的多相结构,当电流密度为3A/dm^2时,镀层物相由FeNi(BCC)和FeMo固溶相转化为FeNi(FCC)和MoNi4多相结构;镀层的应力随晶粒尺寸的减小呈线性增大;合金镀层的点阵常数发生了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纳米 Fe-Ni—Mo合金 表面形貌 微观结构
下载PDF
碳化硼陶瓷的表面形貌和摩擦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芳 王零森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6-140,共5页
用原子力 /摩擦力显微镜对碳化硼样品进行了表面形貌的微观分析。在载荷为 1~ 6 μN下 ,研究了Si3 N4探针扫描碳化硼表面时摩擦力的分布。结果表明 :摩擦力的变化与扫描处的试样表面形貌有关 ,表面形貌变化斜率越大处 ,摩擦力增加得越... 用原子力 /摩擦力显微镜对碳化硼样品进行了表面形貌的微观分析。在载荷为 1~ 6 μN下 ,研究了Si3 N4探针扫描碳化硼表面时摩擦力的分布。结果表明 :摩擦力的变化与扫描处的试样表面形貌有关 ,表面形貌变化斜率越大处 ,摩擦力增加得越多 ;由于试样较平整 ,摩擦力的分布是比较均匀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硼陶瓷 表面形貌 摩擦性能 微观分析 原子力/摩擦力显微镜 纳米摩擦因数
下载PDF
纳米晶粒硬质合金磨削加工表面质量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詹友基 周家骐 +2 位作者 许永超 陈嘉盛 孙家宝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9-45,共7页
为探究以纳米晶粒硬质合金GU092为主的多种硬质合金磨削表面质量规律,对纳米晶粒硬质合金GU092、超细晶粒度硬质合金GU10UF和亚微米晶粒硬质合金GU20进行磨削实验,并对磨削加工表面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磨削深度和工作台速度的增加... 为探究以纳米晶粒硬质合金GU092为主的多种硬质合金磨削表面质量规律,对纳米晶粒硬质合金GU092、超细晶粒度硬质合金GU10UF和亚微米晶粒硬质合金GU20进行磨削实验,并对磨削加工表面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磨削深度和工作台速度的增加会导致残余应力增大,砂轮转速的增加会导致残余应力减小,并且晶粒度越小的硬质合金,相同加工参数下残余应力越小;磨削深度和工作台速度的增大会导致表面粗糙度增大,砂轮转速增大会导致表面粗糙度减小;相同加工参数下,晶粒度越细,表面粗糙度越小;硬质合金磨削过程中以塑性去除为主,也存在少量脆性断裂去除方式;减小切深和工作台进给或者增大砂轮转速可以提高磨削加工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粒硬质合金 残余应力 表面粗糙度 微观形貌 表面质量
下载PDF
基于纳米压痕技术的棉秆微观力学性能分析
14
作者 罗树丽 弋晓康 +1 位作者 张有强 周岭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99-104,共6页
棉秆具有特殊分子力学现象的生物质材料,其内部微观结构与宏观力学性能息息相关,基于细胞壁水平的微观力学性能研究是探索棉秆复杂力学行为的重要途径。通过显微技术展现了棉秆多尺度、多孔、阶梯状结构特征,表明皮部、木质部和髓部体... 棉秆具有特殊分子力学现象的生物质材料,其内部微观结构与宏观力学性能息息相关,基于细胞壁水平的微观力学性能研究是探索棉秆复杂力学行为的重要途径。通过显微技术展现了棉秆多尺度、多孔、阶梯状结构特征,表明皮部、木质部和髓部体积比大致比例为23:45:32,其主体是木质部。基于纳米压痕技术分析了沿棉秆横切面径向方向的硬度、弹性模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皮部的弹性模量是木质部2倍以上、纳米硬度则小于2倍。该研究结果为棉秆粉碎机械、收获机械及采棉机关键部件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及磨损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秆 微观力学 表面形貌 纳米压痕
下载PDF
添加剂丁炔二醇对刷镀镍镀层表面形貌的影响及其极化曲线的研究
15
作者 王宝山 杨威 +1 位作者 刘先黎 邵丽梅 《电刷镀技术》 2005年第3期28-30,共3页
电刷镀镍的镀液中添加丁炔二醇可以有效改变镀层的微观组织。当丁炔二醇量为1.0g/1时,镀层是由平均为1μm的小团蔟构成且小团蔟是由大约为10nm的纳米粒子组成。极化曲线表明,添加丁炔二醇的镀层比未添加丁炔二醇的镀层的抗蚀性有较... 电刷镀镍的镀液中添加丁炔二醇可以有效改变镀层的微观组织。当丁炔二醇量为1.0g/1时,镀层是由平均为1μm的小团蔟构成且小团蔟是由大约为10nm的纳米粒子组成。极化曲线表明,添加丁炔二醇的镀层比未添加丁炔二醇的镀层的抗蚀性有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添加剂 丁炔二醇 纳米团蔟 极化曲线 镍镀层 表面形貌 刷镀 微观组织 纳米粒子 曲线表
下载PDF
基于SiC纳米工作液和常规乳化液的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表面特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翠霞 吴张永 +3 位作者 谢文玲 张建平 张莲芝 邹应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166-10170,共5页
以SiC纳米液为工作介质,研究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表面的特性。采用两步法制备SiC纳米流体,并与乳化液或去离子水混合作为纳米工作介质,多次切割SKH-51高速钢。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表面微观形貌和纳米... 以SiC纳米液为工作介质,研究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表面的特性。采用两步法制备SiC纳米流体,并与乳化液或去离子水混合作为纳米工作介质,多次切割SKH-51高速钢。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表面微观形貌和纳米面粗糙度,利用Taylor-Hobson-50粗糙度仪测量宏观表面粗糙度,利用能谱仪(EDS)检测表层的化学成分。SiC/乳化液纳米工作液、常规乳化液、SiC/去离子水纳米工作液三种不同介质加工样品的纳米面粗糙度S q分别为64.7 nm、135 nm和22.8 nm,重铸层厚度分别为11μm、16μm、14μm,宏观表面粗糙度R a分别为1.4640μm、1.7923μm和1.3149μm。与常规乳化液加工相比,SiC纳米工作液均无明显的电极丝放电痕迹,但SiC/去离子水纳米工作液有明显的黑白条纹,表面光洁度劣于SiC/乳化液纳米工作液。SiC纳米工作液加工的表面均未呈现蜂窝状,陨石坑大而浅,微观裂纹均不明显,孔洞呈细针孔状,其中SiC/乳化液纳米工作液加工的表面针孔更细而少。SiC纳米工作液能有效提高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表面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 碳化硅纳米流体 SKH-51高速钢 表面微观形貌 重铸层 表面粗糙度
下载PDF
煤微表面形貌和电势特征及其对电磁辐射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伟象 宋大钊 +3 位作者 何学秋 邱黎明 娄全 郭海峰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4-433,共10页
为研究煤的纳米尺度表面形貌和电势特征及其对电磁辐射的影响,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测试了煤的纳米尺度表面形貌和表面电势。首先,研究了微表面形貌特征和几何形态,拟合得到其特征方程,并建立了微表面形貌的3维仿真模型;其次,分析了微表面... 为研究煤的纳米尺度表面形貌和电势特征及其对电磁辐射的影响,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测试了煤的纳米尺度表面形貌和表面电势。首先,研究了微表面形貌特征和几何形态,拟合得到其特征方程,并建立了微表面形貌的3维仿真模型;其次,分析了微表面电势特征及其与微表面形貌的相关性;最后,结合微表面形貌仿真模型与表面电势特征,简述了电子在类平行板电容器中运动产生多频电磁辐射的机理。结果表明:煤微表面高低起伏范围约在-15.7~15.3 nm,存在许多粒状凸起和不规则形状的凹陷;微表面形貌几何形态的特征方程为y=-0.0084 x 2;微表面电势分布范围为-80.3~82.2 mV,分布较离散、随机,其统计规律符合正态分布的特征;纳米尺度表面形貌与电势具有负的微弱相关关系。将煤纳米尺度微表面形貌和电势作为研究电磁辐射机理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探究煤岩破裂电磁辐射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纳米尺度 表面形貌 表面电势 电磁辐射
下载PDF
微通道板铅硅酸盐玻璃表面纳米尺度的形貌(英文)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永刚 顾真安 +2 位作者 张洋 刘辉 李国恩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94-999,共6页
氢还原后微通道板铅硅酸盐玻璃表面的形貌与微通道板的使用性能直接相关。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不同还原条件下的微通道板铅硅酸盐玻璃表面的纳米尺度形貌变化过程,并构建了还原过程中的表面微结构模型。结果表明:微通道板铅硅酸盐玻... 氢还原后微通道板铅硅酸盐玻璃表面的形貌与微通道板的使用性能直接相关。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不同还原条件下的微通道板铅硅酸盐玻璃表面的纳米尺度形貌变化过程,并构建了还原过程中的表面微结构模型。结果表明:微通道板铅硅酸盐玻璃表面存在2种微结构形貌:一种是还原生成的新相颗粒弥散分布于玻璃基体中,还原条件影响弥散分布的颗粒尺寸与距离,还原初期容易出现小颗粒的弥散结构,而通过长时间还原或高温还原后则会出现大颗粒的弥散结构;另一种是新相颗粒相互连接形成连通结构。2种微结构形貌的形成取决于还原条件。经X射线衍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铅硅酸盐玻璃表面的新相颗粒为玻璃中铅离子被还原生成的铅原子聚集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板铅硅酸盐玻璃 原子力显微镜 纳米尺度表面微观形貌
原文传递
纳米SiO_2对淀粉浆膜耐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萌 吴敏 葛明桥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7-70,共4页
利用纳米SiO2粒子改善淀粉浆料,通过试验分析纳米SiO2提高淀粉浆料浆膜耐磨损性能的原理。将处理后的纳米SiO2粒子添加到淀粉浆料中制备成膜,并用耐磨试验机测试了纳米SiO2粒子含量对浆膜耐磨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AFM、SEM、视频变焦... 利用纳米SiO2粒子改善淀粉浆料,通过试验分析纳米SiO2提高淀粉浆料浆膜耐磨损性能的原理。将处理后的纳米SiO2粒子添加到淀粉浆料中制备成膜,并用耐磨试验机测试了纳米SiO2粒子含量对浆膜耐磨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AFM、SEM、视频变焦显微镜对浆膜表观形貌结构和磨损机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纳米SiO2的混合浆料的浆膜比纯淀粉浆料的浆膜具有更好的耐磨损性,而且当纳米SiO2含量为3%时,混合浆料浆膜的耐磨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淀粉 浆膜 耐磨 微观表面形貌
下载PDF
光学高分子薄膜纳米结构与性能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传凤 韩梅娟 +4 位作者 商广义 万立骏 沈玉全 邱玲 郝聚民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5年第6期249-258,共10页
应用AFM及力曲线的统计方法(forcecurvemethod)和Tapping/Phase功能,比较系统地研究了Glass/ITO基底上旋涂厚度为5μm的非线性光学功能高分子薄膜。结果发现,不同基底对于薄膜结构及分子构象没有明显影响。客体分子(molecule-2)在常温... 应用AFM及力曲线的统计方法(forcecurvemethod)和Tapping/Phase功能,比较系统地研究了Glass/ITO基底上旋涂厚度为5μm的非线性光学功能高分子薄膜。结果发现,不同基底对于薄膜结构及分子构象没有明显影响。客体分子(molecule-2)在常温条件下能够以氢键的方式镶嵌在主体高分子(molecule-1)链上的—OH官能团周围和相邻的分子链间,形成特征的纳米级带状结构。ITO基底上非线性光学功能高分子薄膜在160~180℃条件下和经3000V强电场极化后,客体分子和主体高分子不同程度地进行了化学交联反应,生成新的非线性光学高分子;薄膜的微观结构由常温时的带状结构变为纳米环状结构,膜表面呈现出均匀平滑的表面形貌,并获得了理想的电光性能信号。分子键合类型的变化使得薄膜的组分发生了变化,并引起了薄膜的微观结构的改变。力曲线的统计方法和Phase的相关信息为此提供了重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薄膜 性能关系 纳米结构 Phase 统计方法 光学功能 客体分子 带状结构 微观结构 非线性光学 分子构象 薄膜结构 常温条件 形成特征 电场极化 交联反应 环状结构 表面形貌 表面呈现 电光性能 相关信息 力曲线 ITO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