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刚石膜生长法中石墨的纳米微团运动模型初探 被引量:7
1
作者 唐敬友 董庆东 谷岩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00年第3期24-27,共4页
利用扫描电镜分别观察了经高温高压处理后石墨在Ni70Mn25Co5合金和金刚石包膜中的形貌特征,分析了各种石墨形貌形成的原因,初步探索了金刚石膜生长法中石墨的纳米微团运动模型,为进一步研究金刚石生成机理提供了新的线索。
关键词 金刚石 石墨 膜生长法 纳米微团模型
下载PDF
关于纳米科学的常微分方程模型的定性分析
2
作者 陈守信 李新 冯跃红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1-114,共4页
讨论了纳米液滴(Nanodroplet)半径R(t)的常微分模型正平衡解的稳定性,纳米液滴半径R(t)收敛于正平衡解的速度以及纳米液滴"生命区间"的跨度.本文结果对研究纳米粒子形成高度有序的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纳米科学的常微模型 正平衡解 稳定性 “生命区间”的跨度
下载PDF
微纤化/纳米纤维素复合绝缘纸的力学特性及计算方法
3
作者 张大宁 翟心楠 +3 位作者 李璇 杨智 詹江杨 张冠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625-3635,共11页
油纸绝缘变压器的绝缘纸处于强机械振动和机械冲击的作用环境中,这对绝缘纸的强度和抵抗变形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实现对纤维素绝缘纸机械性能的有效提升和准确预测至关重要。文中通过微纤化/纳米纤维素的体相掺杂,制备出不同... 油纸绝缘变压器的绝缘纸处于强机械振动和机械冲击的作用环境中,这对绝缘纸的强度和抵抗变形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实现对纤维素绝缘纸机械性能的有效提升和准确预测至关重要。文中通过微纤化/纳米纤维素的体相掺杂,制备出不同质量分数的纳米纤维素晶须、纳米纤维素纤维和微纤化纤维素改性绝缘纸。然后对不同掺杂浓度下微纤化/纳米纤维素改性绝缘纸的微观形貌、应力-应变曲线和杨氏模量进行测量,对比了不同长径比的微纤化/纳米纤维素对绝缘纸机械性能的改性效果。从自身强度、形态、界面效应和团聚效应等方面分析了微纤化/纳米纤维素对绝缘纸的改性机理。在详细实验结果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基于Halpin-Tsai模型对理想情况下填料改性作用的分析,考虑到团聚相和界面相的影响,实现了对不同掺杂浓度下改性绝缘纸杨氏模量的预测。独立实验验证表明,所提出的预测模型误差小于1.57%。该研究对实现绝缘纸的纳米改性和机械性能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纤化纤维素 纳米纤维素:Halpin-Tasi模型 界面效应 团聚效应
下载PDF
国内外水泥基复合材料多尺度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郭秀艳 蒋正武 马国金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520-2526,共7页
多尺度方法作为组合不同模型的耦合方法,在水泥基复合材料的跨尺度问题上起着重要作用。某一尺度的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材料不同的意义。纳米凝胶模型的提出很好的解释了非均质水泥基材料C-S-H凝胶的形成及材料密度、比表面积等测试... 多尺度方法作为组合不同模型的耦合方法,在水泥基复合材料的跨尺度问题上起着重要作用。某一尺度的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材料不同的意义。纳米凝胶模型的提出很好的解释了非均质水泥基材料C-S-H凝胶的形成及材料密度、比表面积等测试数值的差异;微观模型对预测C-S-H凝胶产物物相成分的变化规律有重要帮助,对水化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宏观模型则能很好的反映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尤其在氯离子侵蚀和碳化方面表现卓著。虽然每一尺度的模型都有其独特之处,但缺少模型间的相互嵌入,无法建立微观模型与宏观性能之间的联系。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水泥基材料不同尺度模型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单个模型的结构特征,提出了多尺度模型的构建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多尺度模拟和预测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模型 水泥基复合材料 纳米模型 微观模型 宏观模型
下载PDF
界面预制:一种高效生成原子模型的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曹力 顾兆光 +1 位作者 孙健 王文平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22-1629,共8页
针对用于微电子元器件性能仿真的纳米尺度模型含有大量原子,直接对其进行编辑较为复杂的问题,在总结原子模型几何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建模方法.该方法预先将各种材料和不同材料间的界面设计成预制结构;在建模时,用户只需创建若干... 针对用于微电子元器件性能仿真的纳米尺度模型含有大量原子,直接对其进行编辑较为复杂的问题,在总结原子模型几何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建模方法.该方法预先将各种材料和不同材料间的界面设计成预制结构;在建模时,用户只需创建若干基本的图元,再选择各图元相应材料并将它们组合成一个复合图元;依据复合图元的材料信息选择合适的界面预制结构,最终生成设计器件的原子模型.用户调查结果表明,与现有建模方法比较,文中建模方法更为简便和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建模 纳米元器件模型 原子模型编辑
下载PDF
单壁碳纳米管低能区光吸收性质
6
作者 李慧 曲亮生 +1 位作者 江炎兰 吴世永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357-360,共4页
采用半经验方法,通过紧束缚理论建立一维近似模型,研究了单壁碳纳米管的态密度,解释了单壁碳纳米管光吸收谱低能阶段出现的3个吸收峰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 单壁碳纳米 吸收峰 一维碳纳米模型 态密度
下载PDF
纳米透明隔热涂料隔热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黄燕 涂伟萍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1-123,130,共4页
以纳米氧化锡锑(ATO)水性浆料和水性聚氨酯(PU)为原料,采用共混法制备纳米ATO/水性PU透明隔热涂料。建立了隔热性能的在线测试装置和简化的辐射传热数学模型,研究了纳米ATO用量、测试位置及涂膜厚度对涂膜热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以纳米氧化锡锑(ATO)水性浆料和水性聚氨酯(PU)为原料,采用共混法制备纳米ATO/水性PU透明隔热涂料。建立了隔热性能的在线测试装置和简化的辐射传热数学模型,研究了纳米ATO用量、测试位置及涂膜厚度对涂膜热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碘钨灯照射下,当w(ATO)/w(PU)=1∶15时,所制得的纳米ATO/PU隔热涂层玻璃和空白玻璃背面的温差可达到10℃,木盒内空气温差达到6℃,底板温差也达到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涂料 氧化锡锑 模型 隔热性能
下载PDF
硅片表面纳米颗粒剥离及其成分检测方法研究
8
作者 刘立拓 王春龙 +4 位作者 余晓娅 石俊凯 黎尧 陈晓梅 周维虎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58-165,共8页
硅片表面纳米级污染颗粒的检测与去除是集成电路制造(Integrated Circuit,IC)的关键环节.本文主要对纳秒级脉冲激光作用至硅片表面后纳米颗粒的动力学过程及颗粒成分在线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搭建了双脉冲激光测量实验系统,并通过实验对3... 硅片表面纳米级污染颗粒的检测与去除是集成电路制造(Integrated Circuit,IC)的关键环节.本文主要对纳秒级脉冲激光作用至硅片表面后纳米颗粒的动力学过程及颗粒成分在线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搭建了双脉冲激光测量实验系统,并通过实验对300 nm Cu颗粒进行了双脉冲激光实验观测,通过分析表征颗粒运动轨迹的击穿光谱特征,从实验上观测到了清洗激光作用后颗粒沿垂直硅片表面向上的运动轨迹.在综合考虑空气碰撞阻力、颗粒重力的影响下,建立了激光清洗后颗粒的运动模型,并与实验相结合求解了运动模型参数,计算获得了清洗激光作用后颗粒的初始速度和激光作用时间内颗粒的平均加速度.本文为激光诱导晶圆表面纳米颗粒去吸附以及激光至纳米颗粒动力学过程研究提供了一种模型方法,也为集成电路污染源在线检测提供了一种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运动模型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激光清洗机理 成分检测
下载PDF
基于激光扫描的纳米晶粒生长估算及试验验证
9
作者 吕卫国 花国然 +1 位作者 居志兰 龚晓燕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08年第4期62-65,共4页
基于纳米晶粒生长的Brook模型和一维半无限大激光加热模型,建立了纳米材料激光成型晶粒生长估算模型;根据试验获得的性能参数进行了数值计算;利用激光扫描纳米材料获得了纳米块体零件,并对数学模型进行了修正。模型的建立将有利于加工... 基于纳米晶粒生长的Brook模型和一维半无限大激光加热模型,建立了纳米材料激光成型晶粒生长估算模型;根据试验获得的性能参数进行了数值计算;利用激光扫描纳米材料获得了纳米块体零件,并对数学模型进行了修正。模型的建立将有利于加工过程中的参数选取及晶粒大小的变化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粒生长模型 激光烧结 纳米块体成型 数值计算
下载PDF
金属纳米晶热稳定性的计算机仿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川 宋晓艳 +1 位作者 魏君 韩清超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08年第3期193-199,共7页
本文将纳米晶热力学理论模型中的函数关系引入元胞自动机(CA)仿真算法,建立了金属纳米晶热力学/CA算法相耦合的应用实参数的定量化、可视化计算机仿真模型。并从计算机仿真和实验两个方面系统研究了纳米晶粒组织演变及纳米晶粒长大动力... 本文将纳米晶热力学理论模型中的函数关系引入元胞自动机(CA)仿真算法,建立了金属纳米晶热力学/CA算法相耦合的应用实参数的定量化、可视化计算机仿真模型。并从计算机仿真和实验两个方面系统研究了纳米晶粒组织演变及纳米晶粒长大动力学规律。对纳米晶等温晶粒长大的模拟结果表明纳米晶粒长大指数n不是常数,而是随着纳米晶粒长大过程的进行逐渐增大。对纳米晶变温晶粒长大的模拟研究表明,在一定的中间温度区域,纳米晶发生快速不连续长大。通过系列实验研究了金属纳米晶块体材料的晶粒长大行为,获得了纳米晶粒长大的动力学特征,验证了纳米晶热力学/CA算法耦合仿真模型的正确性。该仿真模型为研究纳米晶材料的热稳定性和晶粒长大行为的控制提供了一种快捷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纳米 纳米晶热力学/CA耦合模型 可视化仿真 纳米晶粒长大
下载PDF
基于纳米出版物模型的历史事件溯源
11
作者 刘嘉龙 宋宁远 +1 位作者 裴雷 陈烨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05-113,共9页
[目的 /意义]探索历史事件溯源机制与实现路径,有助于细粒度多来源历史资料内容的关联与整合,支撑历史研究。[方法 /过程]在分析历史事件溯源机制的前提下,基于纳米出版物模型,复用领域本体,设计历史事件纳米出版物模型。以南京大屠杀为... [目的 /意义]探索历史事件溯源机制与实现路径,有助于细粒度多来源历史资料内容的关联与整合,支撑历史研究。[方法 /过程]在分析历史事件溯源机制的前提下,基于纳米出版物模型,复用领域本体,设计历史事件纳米出版物模型。以南京大屠杀为例,验证历史事件溯源路径的有效性。[结果 /结论 ]分析发现,历史事件溯源包含历史资料回溯、历史真实复原两个方面,前者可以通过历史纳米出版物模型中历史事件与历史资料的关联实现,后者以历史事件关键信息为线索整合历史事件纳米出版物,实现历史事件的比对、推理与补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事件溯源 纳米出版物模型 历史研究
原文传递
液态Cu和Al的短程有序结构 被引量:8
12
作者 田学雷 沈军 +1 位作者 孙剑飞 李庆春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83-888,共6页
为了研究液态Cu和Al的短程有序结构,建立了液态微观结构的纳米晶粒模型。根据这个模型,从晶体X射线衍射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一定晶格结构的固态Cu和Al衍射峰进行宽化处理,计算出了它们的液态X射线衍射强度曲线。结果表明,这些强度曲线... 为了研究液态Cu和Al的短程有序结构,建立了液态微观结构的纳米晶粒模型。根据这个模型,从晶体X射线衍射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一定晶格结构的固态Cu和Al衍射峰进行宽化处理,计算出了它们的液态X射线衍射强度曲线。结果表明,这些强度曲线与实验获得的液态Cu和Al的X射线衍射强度曲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这不仅证明了纳米晶粒模型的正确性,同时也证明了Cu和Al的液态短程有序结构分别是FCC和B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金属 微观结构 纳米晶粒模型 短程有序
下载PDF
多孔聚酰亚胺含油材料的储油性能及摩擦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邱优香 王齐华 +1 位作者 王超 王廷梅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8-543,共6页
通过冷压热烧结技术制备了多孔聚酰亚胺(PI)材料,利用其多孔结构分别浸渍不同性质的润滑油M1、M1001和P200得到3种PI含油材料.研究了多孔PI材料的微观结构,并考察了PI含油材料的储油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多孔PI材料呈现"... 通过冷压热烧结技术制备了多孔聚酰亚胺(PI)材料,利用其多孔结构分别浸渍不同性质的润滑油M1、M1001和P200得到3种PI含油材料.研究了多孔PI材料的微观结构,并考察了PI含油材料的储油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多孔PI材料呈现"墨水瓶"型贯通孔结构,孔径分布较窄约为1.6μm,孔隙率为26%,3种PI含油材料的含油率只与所含润滑油密度相关,而油保持率大小则随着润滑油黏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摩擦过程中3种PI含油材料的摩擦系数均稳定且小于0.1,对于含润滑油M1和M1001的PI含油材料其摩擦系数随着转速的提高而增大,而含P200的PI含油材料的摩擦系数却随着转速的增大而明显降低.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提出多孔PI含油材料的纳米薄膜润滑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聚酰亚胺含油材料 含油性能 摩擦磨损 纳米薄膜润滑模型
下载PDF
AFM针尖“突跳”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樊康旗 贾建援 王卫东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9-343,共5页
为了研究原子力显微镜(AFM)“突跳”现象的产生机理,基于经典弹性理论和Lennard-Jones势能定律建立了AFM针尖与样品纳米接触的弹性模型。给出了在AFM针尖逐渐趋近样品表面的过程中,AFM针尖与样品间的粘着力、样品表面的轮廓曲线和样品... 为了研究原子力显微镜(AFM)“突跳”现象的产生机理,基于经典弹性理论和Lennard-Jones势能定律建立了AFM针尖与样品纳米接触的弹性模型。给出了在AFM针尖逐渐趋近样品表面的过程中,AFM针尖与样品间的粘着力、样品表面的轮廓曲线和样品表面的变形量随AFM针尖与样品表面间距的变化规律。分析了AFM“突跳”现象的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AFM“突跳”现象主要是由样品表面在粘着引力的作用下产生拉伸变形并与AFM针尖“突跳”接触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突跳” 粘着 纳米接触模型
下载PDF
考虑质量扩散的瘤内磁流体分布对磁热疗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汤云东 苏航 +1 位作者 弗莱施C.C.鲁道夫 何明华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6-156,共11页
通过比较磁纳米颗粒在体内的理想均匀分布和真实实验分布,研究了不同纳米流体分布对治疗温度的影响,其中真实分布来源于实验结果经本文所提出方法处理后的图像分布。同时,还进一步研究了纳米流体扩散行为对浓度分布的影响,以及研究了温... 通过比较磁纳米颗粒在体内的理想均匀分布和真实实验分布,研究了不同纳米流体分布对治疗温度的影响,其中真实分布来源于实验结果经本文所提出方法处理后的图像分布。同时,还进一步研究了纳米流体扩散行为对浓度分布的影响,以及研究了温度依赖性的血液灌注率和传统定值灌注率对治疗温度分布影响的差异。本研究基于热等效应剂量的角度,通过43℃下的累积等效分钟数来评估磁流体热疗的治疗效果,该方法与治疗温度分布直接相关。模拟结果表明,在考虑单个磁性纳米颗粒临界功率耗散的情况下,纳米流体扩散对肿瘤区域内纳米流体分布的均匀度具有积极的影响,而对最终治疗温度的影响则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扩散 纳米粒子分布模型 温度场 血液灌注率 热等效应剂量
下载PDF
共晶Ni_(53)Si_(47)合金的液-固态结构相关性
16
作者 孙建俊 田学雷 +1 位作者 郑洪亮 詹成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68-670,682,共4页
利用高温液态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共晶Ni53Si47合金的液态结构。在衍射强度曲线的小角部分发现"预峰",且"预峰"的强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强;研究表明,熔体中原子团簇结构稳定,有序度随温度降低而提高;通过"纳米晶... 利用高温液态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共晶Ni53Si47合金的液态结构。在衍射强度曲线的小角部分发现"预峰",且"预峰"的强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强;研究表明,熔体中原子团簇结构稳定,有序度随温度降低而提高;通过"纳米晶粒模型"进一步研究了该合金的液-固态结构相关性,指出熔体衍射强度曲线上的"预峰"是化合物NiSi液态结构的一种体现,该合金液态结构与固态结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结构 高温液态X射线衍射 纳米晶粒模型
下载PDF
Release Model of Water-soluble Chitosan Nanoparticles for Protein Delivery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春 孙胜玲 +2 位作者 肖惠宁 何北海 杨连生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9年第3期144-147,共4页
[Objective] The experiment aimed to explore release rule of water-soluble chitosan (WSC) in vitro. [Method]The bovine serum albumin(BSA) was taken as a model protein drug and some existing release models such as Kinet... [Objective] The experiment aimed to explore release rule of water-soluble chitosan (WSC) in vitro. [Method]The bovine serum albumin(BSA) was taken as a model protein drug and some existing release models such as Kinetics model, Gompertz model, Weibull model, Higuchi model and Logistic model were used to fit the BSA release profile from WSC carriers. [Result] Except Higuchi model and Logistic model, other models could fit BSA release profile better. [Conclusion] Gompertz two-order kinetics model could fit the release of WSC nano-particles better and model parameters had practical physical mea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soluble chitosan Nano-particle carriers Protein delivery Release model
下载PDF
畸变对hopping电导的影响:Thue-Morse纳米结构模型 被引量:2
18
作者 缪智武 丁建文 +1 位作者 颜晓红 唐娜斯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213-1217,共5页
发展实空间重正化群方法 ,研究了一维非周期Thue Morse纳米结构链的hopping电导率 .计算表明Thue Morse纳米结构体系的晶粒种类、晶粒尺寸对hopping电导有显著的调制作用 ,界面结构和晶格畸变对hopping电导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从无序度... 发展实空间重正化群方法 ,研究了一维非周期Thue Morse纳米结构链的hopping电导率 .计算表明Thue Morse纳米结构体系的晶粒种类、晶粒尺寸对hopping电导有显著的调制作用 ,界面结构和晶格畸变对hopping电导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从无序度对hopping电导的影响来看 ,Th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格畸变 hopping电导 Thue-Morse纳米结构模型 实空间重正化群方法 晶粒种类 晶粒尺寸 界面结构 一维非周期Thue-Morse纳米结构链
原文传递
Gate-Capacitance-Shift Approach and Compact Modeling for Quantum Mechanical Effects in Poly-Gates
19
作者 张大伟 章浩 +1 位作者 田立林 余志平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599-1605,共7页
A new approach,gate-capacitance-shift (GCS) approach,is described for compact modeling.This approach is piecewise for various physical effects and comprises the gate-bias-dependent nature of corrections in the nanosca... A new approach,gate-capacitance-shift (GCS) approach,is described for compact modeling.This approach is piecewise for various physical effects and comprises the gate-bias-dependent nature of corrections in the nanoscale regime.Additionally,an approximate-analytical solution to the quantum mechanical (QM) effects in polysilicon (poly)-gates is obtained based on the density gradient model.It is then combined with the GCS approach to develop a compact model for these effects.The model results tally well with numerical simulation.Both the model result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QM effects in poly-gates of nanoscale MOSFETs are non-negligible and have an opposite influence on the device characteristics as the poly-depletion (PD) effects d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act model nanoscale regime GCS approach QM effects in poly-gates
下载PDF
Structural,optical properties and optical modelling of hydrothermal chemical growth derived Zn O nanowires 被引量:6
20
作者 Hin On CHU Quan WANG +6 位作者 Yong-jing SHI Shi-geng SONG Wei-guo LIU Shun ZHOU Des GIBSON Yahya ALAJLANI Cheng LI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91-199,共9页
Zn O nanowire films were produced at 90°C using a hydrothermal chemical deposition method,and were characterised with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optical transmission spectrometry and X-ray diffraction.The resul... Zn O nanowire films were produced at 90°C using a hydrothermal chemical deposition method,and were characterised with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optical transmission spectrometry and X-ray diffrac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cal band gap is 3.274-3.347 e V.Film porosity and microstructure can be controlled by adjusting the p H of the growth solution.Zn O nanowire films comprise a 2-layer structure as demonstrated by SEM analysis,showing different porosities for each layer.XRD analysis shows preferential growth in the(002)orientation.A comprehensive optical modelling method for nanostructured Zn O thin films was proposed,consisting of Bruggeman effective medium approximations,rough surface light scattering and O’Leary-Johnson-Lim models.Fitted optical transmission of nanostructured Zn O films agreed well with experimental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 O NANOWIRES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ptical modelling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