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纳米混悬技术提高中药难溶性成分溶解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 1
-
-
作者
王绍花
牛余珍
张元元
韩真真
盛华刚
-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
出处
《山东中医杂志》
2018年第7期619-622,共4页
-
基金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编号:BS2014YY047)
-
文摘
纳米混悬技术为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可望为中药难溶性成分的成药性提供新的解决方法。综述了中药难溶性成分纳米混悬剂的制备方法包括Top-down技术、Bottom-up技术以及联用技术,稳定剂选择包括表面活性剂和高分子聚合物,稳定性考察包括再分散性和晶型转变,给药途径包括口腔、经皮、鼻腔、肺部和注射给药,以及药物动力学和药理学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目前纳米混悬技术在中药难溶性成分中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待于提高,本文可为进一步促进纳米混悬技术在中药难溶性成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参考文献44篇。
-
关键词
纳米混悬技术
中药
难溶性药物
稳定性
给药方式
-
分类号
R283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纳米混悬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1
- 2
-
-
作者
罗开沛
李小芳
罗佳
杨露
刘海霞
林浩
吴超群
-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出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65-871,共7页
-
基金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5ZA0094)
成都中医药大学科研实践创新课题重点项目(ky2015-004)
-
文摘
纳米混悬技术为改善难溶性中药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提供了新的方法,在中药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中,是实现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主要对中药纳米混悬给药系统的制备方法、固化研究和应用进行综述,并分析了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设想,以期促进纳米混悬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开发与完善,扩大中药的应用范围。
-
关键词
纳米混悬技术
中药制剂
生物利用度
溶解度
固化
-
Keywords
nanosuspension technology
Chinese materia medica preparation
bioavailability
solubility
solidification
-
分类号
R283.3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药物纳米混悬剂的形成与维持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 3
-
-
作者
王胜峰
姚瑶
丁劲松
-
机构
中南大学药学院药剂学系
-
出处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57-1259,共3页
-
-
关键词
纳米混悬技术
药用制剂
药物稳定性
-
分类号
R943
[医药卫生—药剂学]
-
-
题名纳米碳混悬液示踪技术对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3
- 4
-
-
作者
游伟
姜彪
邓修健
-
机构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医院普外科
-
出处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第5期152-154,共3页
-
文摘
目的:观察纳米碳混悬液示踪技术对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甲状旁腺、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前准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纳米碳混悬液示踪技术。两组均接受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将患侧甲状腺完整切除;同时清扫中央区淋巴结。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淋巴结转移率、淋巴结清扫数量、甲状旁腺误切率,监测两组患者术后甲状旁腺激素及血清钙水平,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淋巴结转移率、术后感染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目高于对照组,甲状旁腺误切率、甲状旁腺功能暂时衰退率、一过性Ca降低率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米碳混悬液示踪技术安全有效,对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甲状旁腺具有保护作用。
-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纳米碳混悬液示踪技术
术后感染
甲状旁腺
-
分类号
R736.1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中药纳米混悬剂制备及固体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3
- 5
-
-
作者
廖卫波
李晶
田莹莹
李雪
王亚敏
-
机构
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
出处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712-2715,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3697)
-
文摘
纳米混悬技术为解决中药难溶性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的溶解度障碍、溶出速率不佳以及口服生物利用度低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其在中药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有利于拓展中药应用、实现中药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该文概述了中药纳米混悬剂的制备工艺和固体化方式,旨在纳米混悬技术应用于中药制剂中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借鉴。
-
关键词
纳米混悬技术
中药
难溶性药物
制备工艺
固体化
综述
-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纳米炭提高甲状腺乳头癌中央区清扫淋巴结数
被引量:4
- 6
-
-
作者
顾建华
刘芳
苗恩君
费健
-
机构
上海市黄浦区东南医院普外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外科
-
出处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3期248-251,共4页
-
基金
上海市黄浦区科技项目(HKW201615)
-
文摘
目的:探讨纳米炭混悬液示踪技术在颈淋巴结阴性(cN_0)甲状腺乳头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上海黄浦区东南医院治疗的cN_0期甲状腺乳头癌病人85例,随机挑选45例病人使用纳米炭淋巴示踪剂(示踪组),另40例病人未使用纳米炭淋巴示踪剂(对照组)。所有病人均行甲状腺全切除术以及患侧或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病人的淋巴结清扫数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示踪组和对照组清扫淋巴结总数分别为294枚和116枚。示踪组清扫中央区淋巴结(6.5±5.3)枚,显著高于对照组清扫淋巴结(2.9±2.2)(P<0.001)。示踪组淋巴结转移率37.8%(17/45)与对照组45.0%(18/40)无统计学差异(P=0.499)。示踪组和对照组阳性淋巴结分别为(1.2±2.2)和(0.7±0.8),无统计学差异(P=0.119)。淋巴结转移病人中,示踪组清扫淋巴结数多于对照组(P=0.007)。两组病人术后均随访6个月,未发现肿瘤复发、转移及死亡。结论:纳米炭淋巴示踪技术可显著提高cN_0期甲状腺乳头癌病人中央区淋巴结的清扫数及阳性淋巴结的清扫数,有利于甲状腺癌的淋巴结清扫。
-
关键词
纳米炭混悬液示踪技术
淋巴示踪剂
甲状腺乳头癌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
Keywords
Carbon nanoparticles suspension liquid tracing technique
Lymphatic tracer
Papillary thyroid cancer
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
分类号
R736.1
[医药卫生—肿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