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纤维素材料在功能膜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魏洁 邵自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3-211,共9页
功能(薄)膜材料是具有光电、磁性、吸附、分离、刺激响应等性能的一类产品,有十分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前景。然而功能膜的原料多以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为原料,这一缺点限制了其发展和应用前景,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具有绿色可再生特点的替... 功能(薄)膜材料是具有光电、磁性、吸附、分离、刺激响应等性能的一类产品,有十分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前景。然而功能膜的原料多以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为原料,这一缺点限制了其发展和应用前景,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具有绿色可再生特点的替代品以满足其发展需求。纳米纤维素材料(包括通过化学方法对其进行修饰的纳米纤维素衍生物)是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最有潜力的绿色可再生材料之一,在提高功能膜材料性能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纳米纤维素材料目前在食品工业、水处理行业、新能源领域、电池制造等产业的功能膜中应用广泛。其在这些功能膜中的作用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具有高结晶度、比表面积和机械强度的纳米纤维素材料通常被当作纳米填料与功能膜基体混合,以起到增强力学性能的作用,根据需求还可以使用不同尺寸、不同形貌或不同表面改性的纳米纤维素材料以提高其与基体的结合强度,从而帮助功能膜达到理想的力学性能。其次,纳米纤维素材料由于本身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可作为功能膜的基体材料。除了单独成膜外,纳米纤维素材料也可以与其他材料复合成膜,尤其可以和其他生物质材料制成表面平滑、阻隔性能良好的生物膜材料,在包装膜应用领域有着极大的潜力。再者,纳米纤维素的高吸水性、溶胀性和一定的吸附性能对需要一定液体的润湿性功能膜(如超滤膜)性能的改善有很大的帮助。最后,纳米纤维素材料由于稳定的结构、表面改性的多样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的优点,可以作为良好的载体材料及骨架材料与具有特殊功能性(如光电、磁性、响应性等)的材料结合,制备具有应用价值的功能膜材料,使得纳米纤维素材料在导电膜、电池隔膜和其他功能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较于传统功能膜材料,纳米纤维素材料的引入将会为功能膜在提高性能、降低成本、增加生物相容性和促进绿色环保方面带来新的活力和生机。基于此,本文在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纳米纤维素材料在包装膜、超滤膜、导电膜、电池隔膜和其他功能膜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纳米纤维素材料在不同功能膜中的作用机理和应用优势,对纳米纤维素材料在功能膜材料中的进一步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材料 功能膜 复合材料 功能与应用
下载PDF
微纳米纤维素材料的微流控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兴兴 李琴 +1 位作者 岳甜甜 刘宇清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0-186,共7页
为深入分析微流控技术制备微纳米纤维素材料的研究现状,促进其在各领域应用,综述了以纤维素及纳米纤维素为原料,以微流控技术为基础,结合快速冷冻法、原位界面络合法等技术,制备纤维素及纳米纤维素微球和微胶囊、纤维长丝、薄膜、微管... 为深入分析微流控技术制备微纳米纤维素材料的研究现状,促进其在各领域应用,综述了以纤维素及纳米纤维素为原料,以微流控技术为基础,结合快速冷冻法、原位界面络合法等技术,制备纤维素及纳米纤维素微球和微胶囊、纤维长丝、薄膜、微管、水凝胶的最新研究进展;针对微流控技术制备微纳米纤维素材料存在的挑战,提出了克服材料缺陷,提升微通道构建能力,探索技术结合方案的应对策略;展望了微流控技术在制备微纳米纤维素材料方面的发展前景,为微流控技术制备微纳米纤维素材料在材料科学、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材料 纳米纤维素纤维 微流控技术 受控挤出 层流效应 纤维素微球 纤维素微胶囊
下载PDF
第一届纳米纤维素材料国际研讨会在杭州召开
3
作者 刘振华 陈丽卿 《造纸信息》 2017年第6期67-68,共2页
为使我国造纸科技工作者及时了解世界先进国家在纳米纤维素材料领域的最新研发成果,促进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2017年5月20—22日,由中国造纸学会(CTAPI)主办,国家造纸化学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浙江科技学院、浙江理工大学、
关键词 造纸业 会议信息 企业动态 第一届纳米纤维素材料国际研讨会
下载PDF
纤维素基材料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周洁 《西部皮革》 2024年第9期6-8,共3页
21世纪“绿色”化学已成为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研究与开发战略方向。纤维素作为自然界中储量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以及未来的主要工业原料。文章分析了纤维素基材料的性质和性能,介绍了再生纤维素材料、纳米纤维... 21世纪“绿色”化学已成为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研究与开发战略方向。纤维素作为自然界中储量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以及未来的主要工业原料。文章分析了纤维素基材料的性质和性能,介绍了再生纤维素材料、纳米纤维素材料、纤维素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使纤维素基材料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材料 再生纤维素材料 纳米纤维素材料 纤维素复合材料
下载PDF
纳米纤维素基材料在电子器件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媛媛 陈晨 +1 位作者 焦丽 戴红旗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5年第3期69-76,共8页
纤维素纤维是世界上储量最多的可再生聚合物,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降低纤维直径到纳米尺寸,纤维素可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光学性能与纳米尺寸效应,使其在能源电子器件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纳米纤维素的基本性能以... 纤维素纤维是世界上储量最多的可再生聚合物,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降低纤维直径到纳米尺寸,纤维素可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光学性能与纳米尺寸效应,使其在能源电子器件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纳米纤维素的基本性能以及纳米纤维素基导电材料的制备,最终从性能―应用的角度重点阐述了纳米纤维素基材料在能源电子器件领域的研究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 基本性能 纳米纤维素材料 电子器件应用
下载PDF
纤维素纳米材料用于稳定Pickering乳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婉嫕 王聪 +2 位作者 李宇航 栾云浩 刘鹏涛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0-104,共5页
纤维素纳米材料作为Pickering乳液的稳定剂,其以优异的稳定性、环境友好性且用量低等优点,吸引了广大研究人员的关注。文章综述了纤维素纳米材料在Pickering乳液中应用的机理及分类与应用,对纤维素基Pickering乳液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建议... 纤维素纳米材料作为Pickering乳液的稳定剂,其以优异的稳定性、环境友好性且用量低等优点,吸引了广大研究人员的关注。文章综述了纤维素纳米材料在Pickering乳液中应用的机理及分类与应用,对纤维素基Pickering乳液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建议,以期对今后更多层面的化妆品、食品、生物、医药、造纸等领域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材料 稳定性 Pickering乳液
下载PDF
纳米纤维素-蒙脱土块状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子锐 王文波 +2 位作者 刘忠明 孔凡功 王守娟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27,共7页
以自制的纤维素纳米晶体(CNC)为主要原料,通过与一定比例的蒙脱土(MMT)和水共混、搅拌、热压制备出了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纳米纤维素基块状材料。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及丁达尔效应证明了制... 以自制的纤维素纳米晶体(CNC)为主要原料,通过与一定比例的蒙脱土(MMT)和水共混、搅拌、热压制备出了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纳米纤维素基块状材料。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及丁达尔效应证明了制备的CNC具有良好的再分散性能。以MMT作为增强剂按照不同的比例添加到CNC中制备得到纳米纤维素-蒙脱土(CNC-MMT)块状材料,采用抗弯曲测试、SEM、接触角测试、吸水性测试和热重(TG)分析考察了CNC-MMT块状材料的弯曲性能、表面形态、亲水性能及热稳定性能。研究表明,当MMT的添加量为30%时,CNC-MMT块状材料的弯曲强度最高为74 MPa,其强度高于普通的商业塑料,且CNCMMT块状材料具有较低的亲水性能及较好的热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C 纳米纤维素-蒙脱土(CNC-MMT)块状材料 石油基塑料替代品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纤维素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分析
8
作者 张世锋 张志刚 《河南科技》 2022年第3期54-57,共4页
本试验运用造纸的方法,即溶液-水凝胶方法成功制备了纳米二氧化硅/纤维素复合材料。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各种性能,包括力学性能、热性能和吸湿性能。研究数据表明,复合材料中二氧化硅的质量分数会影响复合材料的性能,具体表现... 本试验运用造纸的方法,即溶液-水凝胶方法成功制备了纳米二氧化硅/纤维素复合材料。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各种性能,包括力学性能、热性能和吸湿性能。研究数据表明,复合材料中二氧化硅的质量分数会影响复合材料的性能,具体表现为当复合材料中二氧化硅的含量增多,材料的密度下降且材料的拉伸性和模量值都会有较大的下降幅度。但是,二氧化硅会正向影响材料的降解温度和活化能,材料的降解温度和活化能随着二氧化硅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且材料的吸湿性能也会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 性能研究 效果分析
下载PDF
3D打印纳米纤维素增强聚乳酸血管支架的体外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贾李涵 李岩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67,共7页
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是当今人们生命健康的巨大威胁,而血管内介入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金属血管支架是治疗动脉血管疾病的主要手段,但植入血管后会导致支架血栓和支架内再狭窄等问题。生物可吸收血管支架是有望解决支架血栓和支架... 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是当今人们生命健康的巨大威胁,而血管内介入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金属血管支架是治疗动脉血管疾病的主要手段,但植入血管后会导致支架血栓和支架内再狭窄等问题。生物可吸收血管支架是有望解决支架血栓和支架内再狭窄的新一代血管支架。本文采用3D打印熔融沉积成型技术,分别成型具有不同壁厚、直径,以及采用不同打印填充路径的聚乳酸血管支架和纤维素纳米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支架,采用平面压缩法和三点弯曲法对其进行体外力学性能测试,获得支架的径向支撑性能和纵向柔顺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相比聚乳酸支架,复合材料支架的径向支撑性能最高提升了47.6%;在相同的支架壁厚和支架直径情况下,复合材料血管支架的纵向柔顺性高于聚乳酸血管支架,提升了20.2%。此外,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壁厚对支架体外力学性能影响最大,其次是支架直径,打印填充路径对支架体外力学性能影响较小。本研究的成果为新型生物可吸收降解支架的研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纤维素纳米复合材料 聚乳酸 血管支架 体外力学性能测试
下载PDF
基于杨絮纤维的重金属离子吸附分离和催化材料 被引量:1
10
作者 宫玉梅 孙兆美 +2 位作者 李苗苗 蒋盼盼 郭静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79-384,共6页
以杨絮纤维素(PF)为基体,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引发丙烯腈在纤维素的羟基上自由基聚合而制备杨絮纤维-聚丙烯腈接枝共聚物(PF-g-PAN),用盐酸羟胺将聚丙烯腈中的氰基偕胺肟化,制备了聚偕胺肟功能化杨絮纤维(PF-g-PAO)。分析了PF-g-PAN、PF... 以杨絮纤维素(PF)为基体,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引发丙烯腈在纤维素的羟基上自由基聚合而制备杨絮纤维-聚丙烯腈接枝共聚物(PF-g-PAN),用盐酸羟胺将聚丙烯腈中的氰基偕胺肟化,制备了聚偕胺肟功能化杨絮纤维(PF-g-PAO)。分析了PF-g-PAN、PF-g-PAO纤维的形态结构,研究了在不同pH的溶液中PF-g-PAO对重铬酸钾溶液中铬及混合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行为和机理。利用偕胺肟基团对银离子的螯合作用,制备了偕胺肟杨絮纤维纳米银复合材料(PF-g-PAO/AgNPs),研究了PF-g-PAO对Ag(Ⅰ)的吸附还原机理及复合材料PF-g-PAO/AgNPs对对硝基苯酚(4-NP)还原反应的催化作用。在4-NP 0.3mmol/L、NaBH4264mmol/L、催化剂0.25mg/mL的催化条件下,PF-g-PAO/AgNPs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催化还原速率常数为1.87s^(-1)·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絮纤维素接枝改性 重金属离子吸附 天然高分子吸附剂 纤维素纳米银复合材料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纤维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姜李中 施银紫 《化纤与纺织技术》 CAS 2023年第4期7-9,共3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发病率的不断增加,人们对于高性能医用材料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物可降解纤维作为一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可塑性的材料,备受人们关注,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探讨生物可降解纤维在医用材料领...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发病率的不断增加,人们对于高性能医用材料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物可降解纤维作为一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可塑性的材料,备受人们关注,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探讨生物可降解纤维在医用材料领域中的应用及其复合应用,旨在为开发新型医用材料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纤维 医用材料 高分子材料 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
下载PDF
高附加值生物质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光照 郝建秀 王伟宏 《中国人造板》 2017年第7期11-16,共6页
以生物质原料特性为出发点,简要介绍了微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和木塑复合材料的独特优势,针对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总结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对二者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领域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生物质 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 木塑复合材料
下载PDF
木质纳米纤维素基材料热传导性能研究进展
13
作者 任丹 朱淼淼 +2 位作者 周小婉 王郁 王汉坤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5-49,共5页
木质纳米纤维素基材料,如气凝胶或泡沫,具有原料广泛、生物可降解且多孔性等特征。作为常温常压下使用的非导体材料,其热传导主要取决于气体传导,其次为固体传导,而对流和辐射换热则可忽略不计。研究者致力于通过筛选干燥方式(如超临界... 木质纳米纤维素基材料,如气凝胶或泡沫,具有原料广泛、生物可降解且多孔性等特征。作为常温常压下使用的非导体材料,其热传导主要取决于气体传导,其次为固体传导,而对流和辐射换热则可忽略不计。研究者致力于通过筛选干燥方式(如超临界干燥、冷冻干燥、气干或者烘干)、优化干燥工艺参数、添加纳米填料以及疏水改性来调控材料的孔径以及超微结构,进而获得热导率低于空气热导率,室温下为25 mW/(m·K)的超级保温材料。这类材料有望替代市场上常见的建筑或包装用石油基保温材料,可极大地减少环境污染压力。文中概述木质纳米纤维素基材料的热传递过程,讨论木质纳米纤维素基材料的热传导及其影响因子和作用机制,期望对开发新型的、具有低热导率的超级保温材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纳米纤维素材料 热传导 性能控制
原文传递
Nanocellulose Composites—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被引量:23
14
作者 Chang Ma MingGuo Ma +1 位作者 ZhiWen Li Bin Wang 《Paper And Biomaterials》 2018年第2期51-63,共13页
Nanocellulose composites combine the advantages of nanocellulose and composites. Recently, nanocellulose composites have been received more attentions due to their improved properties and promising broad applications.... Nanocellulose composites combine the advantages of nanocellulose and composites. Recently, nanocellulose composites have been received more attentions due to their improved properties and promising broad applications. In the past, rapid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synthesis, properties, and mechanism of nanocellulose composites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were reported. There are a few reports on the increasing applications of nanocellulose composites with focus on the biomedical field, environmental field, electrode and sensor applications. In this article,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nanocellulose composites was reviewed via some typical examples. In addition to the synthesis methods, improved properties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were discussed. The problems and future applications of nanocellulose composites were also sugges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CELLULOSE COMPOSITE PROPERTY application SENSOR biomedical field
下载PDF
Advances in Hard Tissue Engineering Materials——Nanocellulose-based Composites 被引量:10
15
作者 HuiZe Luo JuanJuan Li FengShan Zhou 《Paper And Biomaterials》 2018年第4期62-76,共15页
Nanocellulose(NC) has attracted much interest in the tissue engineering(TE) field because of its properties including biocompatibility,renewability, non-toxicity, functionality, and excellent mechanical performance. T... Nanocellulose(NC) has attracted much interest in the tissue engineering(TE) field because of its properties including biocompatibility,renewability, non-toxicity, functionality, and excellent mechanical performance. This review mainly focused on the advanced applications of NC-based composites in hard TE including cartilage TE, bone TE, and dental TE, illustrated the processing methods for synthesizing scaffolds including electrospinning, freeze-drying, and 3 D printing, reviewed the current status of hard TE, and presented perspective on the future of TE tech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CELLULOSE hard tissue engineering scaffolds
下载PDF
Comparable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cellulose Extracted from BleachedSoftwood and Hardwood Pulps 被引量:7
16
作者 Bin Li WenYang Xu +4 位作者 Dennis Kronlund Jan-Erik Eriksson Anni Maattanen Stefan Willfor ChunLin Xu 《Paper And Biomaterials》 2018年第4期35-44,共10页
In this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anocellulose extracted from bleached softwood and hardwood pulps by formic acid hydrolysis followed by TEMPO-mediated oxidation were compared us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 In this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anocellulose extracted from bleached softwood and hardwood pulps by formic acid hydrolysis followed by TEMPO-mediated oxidation were compared us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analysis(FT-IR), X-ray diffraction(XRD), and thermal gravimetric analysis(TGA).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anocellulose products derived from spruce pulp exhibited a relatively larger particle size, higher crystallinity, and higher thermal stability, compar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products obtained from aspen pulp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Furthermore, the study helped establish that the properties of the nanocellulose products were highly dependent on the nature of the starting materials under identical processing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CELLULOSE cellulose nanocrystal cellulose nanofbril formic acid TEMPO-mediated oxidation COMPARISON
下载PDF
Analysis of the Power System from an Electron Beam Accelerator and the Correlation with the Theoretical Dosimetry for Radiation Processing
17
作者 Samir Luiz Somessari Elizabeth S. Ribeiro Somessari Carlos Gaia da Silveira Wilson Aparecido Parejo Calvo 《Journal of Physical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2015年第5期356-366,共11页
Dynamitron DC1500/25/04 type EBA (Electron beam accelerator), model JOB 188, was manufactured by IBA Industrial (Radiation Dynamics, Inc.) and installed at IPEN-CNEN/SP, in 1978.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th... Dynamitron DC1500/25/04 type EBA (Electron beam accelerator), model JOB 188, was manufactured by IBA Industrial (Radiation Dynamics, Inc.) and installed at IPEN-CNEN/SP, in 1978.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the EBA are: energy 0.5 to 1.5 MeV; beam current: 0.3 to 25.0 mA; beam scanning: 60 to 120 cm; beam width: 25.4 mm and frequency: 100 Hz. Nowadays, this accelerator has been used for innumerable applications, such as: For sterilization of medical, pharmaceutical and biological products, treatment of industrial and domestic effluents and sludge, preservation and disinfestations of foods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 Other important application are lignocellulosic material irradiation as a pre-treatment to produce ethanol bio-fuel, decontamination of pesticide packing, solid residues remediation, organic compounds removal from wastewater, treatment of effluent from petroleum production units, crosslinking of foams, wires and electric cables. Electron accelerator JOB 188 is, also, very important composite and nanocomposite materials and carbon fibers irradiation, irradiated grafting ion-exchange membranes for fuel cells application, natural polymers and multilayer packages irradiation and biodegradable blends production. The energy of the electron beam is calculated as a function of the current in the accelerator high-voltage divisor,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thickness and density of the material to be irradiated. This energy is calculated considering the electron through the entire material and the distance from the titanium foil window, so that the absorbed doses at the points of entrance and exit are equivalent on the material. The dose i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beam current and the exposure time of the material under the electron beam and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scan width.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power system parameters of the EBA Dynamitron DC 1500/25/04, such as, voltage and RMS (Root-mean-square) current in the oscillator system, high voltage generator and waveform. For this purpose software developed in the Radiation Technology Center at IPEN/CNEN-SP to simulate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this industrial accelerator. Finally, it is also targeted to compare theoretical dosimetry using parameters of energy and beam current with data from the accelerator power system. This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will be very useful and essential for the control system upgrade of EBA, mainly Dynamitron DC 1500/25/04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at radia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for industrial and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 has been developed and used worldw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n beam accelerator industrial dosimetry radiation processing accelerator power system Dynamitron DC 1500/25/04 accelerator.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