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骨水泥增强骨质疏松松质骨性能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黄伟 安洪 +3 位作者 蒋电明 李玉宝 魏杰 秦廷武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评价新型注射型纳米羟基磷灰石/酰胺66复合骨水泥体外增强聚骨质疏松性松质骨的生物力学性能,从而选择适合临床使用的骨水泥。方法:实验于2001-01/2003-01在重庆医科大学、四川大学纳米生物材料研究中心和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 目的:评价新型注射型纳米羟基磷灰石/酰胺66复合骨水泥体外增强聚骨质疏松性松质骨的生物力学性能,从而选择适合临床使用的骨水泥。方法:实验于2001-01/2003-01在重庆医科大学、四川大学纳米生物材料研究中心和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选取5具老年和1具青年的T1-T6脊柱和双侧股骨髁标本,经X线摄片未见明显病理性缺损和破坏。椎体压缩实验:将脊柱标本去除椎间盘和椎体后方成分后仅保留椎体34个。①老年椎体28个,随机分为4组:纳米羟基磷灰石/酰胺66含量60%的复合骨水泥组(HP1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聚聚酰胺酰胺66含量70%的复合骨水泥组(HP2组)、纳米羟基磷灰石/66含量80%的复合骨水泥组(HP3组)、骨质疏松组,7个标本/;青年组椎体6个,作为正常对照组。②HP1,HP2,HP3组分别注射含量为60%,70%和80%的纳米羟基磷灰石/酰胺66复合骨水泥5mL,骨质疏松聚组和正常对照组仅作穿刺。③测定每个标本的载荷-位移数据和压力-位移曲线,采样频率为10Hz。股骨髁松质骨扭转实验:用于实验的股骨髁10个。①老年股骨髁8个,随机分为4组:HP1,HP2HP3组及骨质,疏松组,2个/;青年股骨髁2个,作为正常对照组。②HP1,HP2,HP3组组分别注射含量为60%,70%和80%的纳米羟基磷灰石/酰胺66复聚合骨水泥20mL,骨质疏松组和正常对照组仅作穿刺。然后将各组股骨髁的松质骨制成10mm×10mm×30mm的松质骨条标本,5个/每组。测定各组的抗扭强度和抗扭刚度。结果:椎体压缩实验中保留34个椎体,股骨髁松质骨扭转实验中选用10个股骨髁,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椎体压缩实验:①各组屈服强度和最大抗压强度的测定:与骨质疏松组比较,HP1,HP2,HP3组均明显提高,HP1,HP2组尤为显著(P均<0.05);但HP1,HP2,HP3组仍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各组抗压刚度的测定:与骨质疏松组比较,HP1,HP2,HP3组均明显提高,HP1,HP2组尤为显著(P<0.05);但HP1,HP2,HP3组仍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HP3组差异显著(P<0.05)。股骨髁松质骨扭转实验:①各组抗扭强度的测定:与骨质疏松组比较,HP1,HP2,HP3组的抗扭强度均明显提高,HP1,HP2组尤为显著(P<0.05);但HP1,HP2,HP3组的抗扭强度仍均低于正常对照组,HP2,HP3组尤为显著(P<0.05)。②各组抗扭刚度的测定:与骨质疏松组比较,HP1,HP2,HP3组的抗扭刚度均明显提高,HP1,HP2组尤为显著(P<0.05);但HP1,HP2,HP3组的抗扭刚度仍均低于正常对照组,HP3组尤为显著(P<0.05)。结论:注射型纳米羟基磷灰石与聚酰胺66复合骨水泥材料能够增强骨质疏松松质骨的抗压和抗扭性能,治疗骨质疏松骨折,预防椎体骨折的发生。另外,纳米羟基磷灰石/酰胺66含量为60%和70%的复合骨水聚泥有较好的抗压和抗扭性能,更符合临床应用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疏松 羟基磷灰石 酰胺 注射 粘合剂 治疗应用 酰胺66 水泥 松质性能 生物力学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骨填充材料修复良性骨肿瘤骨缺损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2
作者 梁熙 蒋电明 +4 位作者 倪卫东 欧云生 周爱国 余学东 李玉宝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85-788,共4页
目的观察颗粒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te/polyamide66,n-HA/PA66)复合骨修复材料修复良性骨肿瘤骨缺损的疗效和生物安全性。方法2003年1月~2005年5月,选取37例良性骨肿瘤患者,男21例,女16例,其中1例为2处病变;年... 目的观察颗粒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te/polyamide66,n-HA/PA66)复合骨修复材料修复良性骨肿瘤骨缺损的疗效和生物安全性。方法2003年1月~2005年5月,选取37例良性骨肿瘤患者,男21例,女16例,其中1例为2处病变;年龄19~58岁,平均38.5岁。骨纤维结构不良11例(12侧),骨囊肿14例,骨巨细胞瘤级10例,内生软骨瘤2例。肿瘤大小为1.0cm×0.7cm×0.4cm~10.0cm×4.0cm×3.0cm;肿瘤位于股骨近端12例(13侧),远端7例,胫骨近端9例,肱骨近端5例,指骨2例,掌骨和跟骨各1例。行肿瘤刮除术,瘤腔用颗粒型n-HA/PA66填充,伤口常规缝合;术后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局部炎性反应,排斥反应,全身毒性,瘤腔愈合和患肢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例伤口感染,余伤口期愈合。局部炎性反应轻微,无排斥反应和全身毒性反应。术后全部获随访5~33个月,术后3~5.5个月可见新骨长入n-HA/PA66填充区,下肢在术后8个月可完全负重,上肢在术后5个月可完成日常活动。结论颗粒型n-HA/PA66复合骨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生物安全性、相容性和骨传导性,可用于良性骨肿瘤骨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酰胺66 复合材料 缺损 良性肿瘤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在胸腰椎骨折前路重建手术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24
3
作者 欧云生 蒋电明 +2 位作者 权正学 安洪 刘渤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84-1089,共6页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te/polyamide 66,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在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重建伤椎结构和高度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12月~2006年1月,对42例胸腰椎骨折行前路减压、n-HA/P...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te/polyamide 66,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在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重建伤椎结构和高度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12月~2006年1月,对42例胸腰椎骨折行前路减压、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支撑植骨、钛钉板或钉棒系统内固定脊柱前路重建手术。其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17~67岁,平均43.6岁。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损伤节段:T125例、L117例、L214例、L36例。椎体前缘高度为椎体的29%~47%,平均40.6%。矢状面Cobb角为21~38°,平均27.6°。术前神经损害Frankel分级:A级7例、B级19例、C级8例、D级6例、E级2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6~25个月,平均13个月。36例伤椎近解剖复位,6例复位良好。术后伤椎前缘高度为椎体的87%~96%,平均91.7%,重建的椎体高度无丢失。术后矢状面Cobb角为9.5~18.5°,平均13.4°。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除7例A级及2例D级无变化外,其余均有1~2级的改善。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于术后3~5个月骨性融合。无感染、椎体移位和断钉等并发症。结论 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能有效恢复和维持伤椎的结构和高度,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并能与邻近椎体骨性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酰胺66 生物材料 脊柱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注射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魏世成 李玉宝 +3 位作者 郑谦 魏杰 周立伟 左奕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90-593,共4页
利用羟基磷灰石纳米晶体与聚酰胺 6 6复合 ,构成新型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 ,探讨用于不规则骨缺损修复的注射型纳米复合人工骨的生物学特性及骨组织修复能力。对该材料进行 X射线衍射分析、凝结时间、凝结强度等研究及动物实验研究 ,评价... 利用羟基磷灰石纳米晶体与聚酰胺 6 6复合 ,构成新型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 ,探讨用于不规则骨缺损修复的注射型纳米复合人工骨的生物学特性及骨组织修复能力。对该材料进行 X射线衍射分析、凝结时间、凝结强度等研究及动物实验研究 ,评价该材料的组织相容性和缺损骨组织的修复能力。结果表明该材料的 X射线衍射谱与羟基磷灰石 /聚酰胺复合材料的 X射线衍射谱相同 ;液固比为 0 .5时复合材料易于注射 ;在生理盐水或血液中的凝固时间为 2 5~ 30 m in;在生理盐水中固化 4 8h后 ,抗压强度为 37MPa。植入后牙槽嵴表面软组织愈合良好 ,实验侧牙槽嵴修复高度明显大于对照侧 ;组织形态学观察 ,4周时材料周围未见有成骨迹象 ,16周时材料被包裹并在与其相连的区域出现成骨早期的片状结缔组织。研究证实 ,以一定的复合比例构成的纳米羟基磷灰石 /聚酰胺 6 6复合材料组织相容性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型 纳米羟基磷灰石 酰胺生物活性 修复材料 生物活性 不规则缺损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骨水泥的固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利 李玉宝 +2 位作者 周钢 吕国玉 左奕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97-1202,共6页
制备了以ZnO为促凝剂的n-HA/CS复合骨水泥,并对其理化性能和固化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ZnO/复合材料比为1/8,固化液/(复合材料+ZnO)之比(L/P)为1.2mL/g时,骨水泥的抗压强度及其对应的固化时间均能够满足临床操作的需要;骨... 制备了以ZnO为促凝剂的n-HA/CS复合骨水泥,并对其理化性能和固化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ZnO/复合材料比为1/8,固化液/(复合材料+ZnO)之比(L/P)为1.2mL/g时,骨水泥的抗压强度及其对应的固化时间均能够满足临床操作的需要;骨水泥快速固化的机理是其中的Zn2+和Ca2+与壳聚糖的氨基之间发生了络合反应所致,并形成了密实网络结构,其较大的收缩力使其中的水分子迅速排出,从而实现了骨水泥的快速固化,并赋予其较高的固化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氧化锌 促凝剂 水泥
下载PDF
骨修复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的体内外生物相容性(英文) 被引量:16
6
作者 杨萌 陈民芳 +1 位作者 王昊 李长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13-1516,共4页
背景:采用基于纳米羟基磷灰石溶胶新方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该材料提高了纳米羟基磷灰石在聚酰胺66基体中的均匀分布和二者的有效键合,进而有利于改善材料的生物性能,有望成为新型骨修复材料。目的:评价纳米羟基磷灰... 背景:采用基于纳米羟基磷灰石溶胶新方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该材料提高了纳米羟基磷灰石在聚酰胺66基体中的均匀分布和二者的有效键合,进而有利于改善材料的生物性能,有望成为新型骨修复材料。目的:评价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体内外生物相容性。方法:①将原代培养的成骨细胞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及聚酰胺66材料复合培养,使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材料周围及表面的细胞形态。②将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植入兔右侧胫骨,将聚酰胺66作为对照组材料植入兔左侧胫骨。在术后2,8周,取材料周围骨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结果与结论:①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和聚酰胺66未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性,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材料周围细胞形态好于聚酰胺66,且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表面细胞数量多于聚酰胺66,在复合培养的第3天差异尤其显著(P<0.01)。②在植入早期,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相接的骨组织成骨细胞活跃且该组材料周围的骨形成过程较对照组更快。结果说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较聚酰胺66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 酰胺66 生物相容性 细胞培养 修复材料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与动物体内骨组织的相容性 被引量:8
7
作者 鹿鸣 张雪松 +2 位作者 徐辉 胡文浩 杨晓青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523-2528,共6页
背景:碳纤维增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相对于羟基磷灰石材料和其他纳米羟基磷灰石二元复合材料在力学强度、韧性和弹性模量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可用于承受载荷部位的骨缺损修复。目的:评价新型生物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纳米... 背景:碳纤维增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相对于羟基磷灰石材料和其他纳米羟基磷灰石二元复合材料在力学强度、韧性和弹性模量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可用于承受载荷部位的骨缺损修复。目的:评价新型生物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在骨组织的生物相容性。方法:使用巴马小型猪8只,在每只巴马小型猪的胸椎建立骨缺损模型并植入碳纤维增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在植入后8,16,24周处死动物并取材,行骨密度检测,胸椎椎体缺损处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在植入前、植入后1,8周取血,查肝肾功能并进行对比。结果与结论:植入后8周,椎体松质骨断端封闭,复合材料被肉芽组织包裹,椎体松质骨断端可见软骨细胞,界面间软骨成骨活跃。植入后16周,肉芽组织机化通过纤维内成骨方式生成新的骨组织并与骨端骨质大致融合。植入后24周,新生骨组织已成为成熟的板层骨,断端与复合材料结合紧密。植入复合材料的椎体骨密度在植入后8,16,24周的均数呈上升趋势(P<0.05),随着植入时间增长,成骨量增加。植入前后的肝肾功能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实验可以初步认为碳纤维增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是一种组织相容性、生物活性好,无肝肾毒性的新型骨缺损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组织相容性 纳米 组织 动物实验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纳米羟基磷灰石 酰胺66 碳纤维 缺损 修复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富血小板血浆复合物修复兔股骨中段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卢旻鹏 王群波 +5 位作者 董靖 曹春风 邱皓 朱水涛 刘佐忠 焦春艳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85-887,共3页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富血小板血浆(n-HA/PA66/PRP)复合物修复兔股骨中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新西兰大白兔共40只,切除左股骨中段1cm连同骨膜的骨质造成骨缺损模型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植入n-HA/PA66/PRP复合物后予以钢板固...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富血小板血浆(n-HA/PA66/PRP)复合物修复兔股骨中段骨缺损的疗效。方法新西兰大白兔共40只,切除左股骨中段1cm连同骨膜的骨质造成骨缺损模型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植入n-HA/PA66/PRP复合物后予以钢板固定;对照组植入n-HA/PA66后予以钢板固定。术后2、4、8、12周每时间点处死5只兔子,进行X线片、大体标本观察、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观察股骨骨缺损愈合情况。结果术后所有动物无感染、死亡及植入物脱落,大体标本及组织学结果显示术后2周内实验组开始有新生骨组织,随着时间的延长,实验组新骨生长速度和数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12周Lane-Sandhu法X线片评分显示实验组(6.80±2.05)分,对照组(4.20±1.30)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强度在术后第2、4周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8、12周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HA/PA66/PRP复合物具有促进骨质愈合的作用,尤其在早期修复骨缺损的效果优于n-HA/PA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损 富血小板血浆 纳米羟基磷灰石 酰胺66
下载PDF
聚氨酯/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股骨髁修复犬骨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苏保 李吉东 +3 位作者 蒋电明 李玉宝 谯波 李维朝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3-497,共5页
制备了PU/n-HA/PA66股骨髁,用扫描电镜观察材料表面情况并测定其孔隙率;将PU/n-HA/PA66股骨髁与自体髁植入犬股骨远端,以替代、修复骨软骨缺损,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免疫组化、CT、血常规和生化检测以及肝、肾、脾组织学检测。结果表... 制备了PU/n-HA/PA66股骨髁,用扫描电镜观察材料表面情况并测定其孔隙率;将PU/n-HA/PA66股骨髁与自体髁植入犬股骨远端,以替代、修复骨软骨缺损,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免疫组化、CT、血常规和生化检测以及肝、肾、脾组织学检测。结果表明材料孔隙率为80.89%±5.01%,孔径主要分布在300~800μm之间。术后实验动物活动正常,切口愈合良好,两组髁假体均与自体骨结合紧密,PU/n-HA/PA66股骨髁网孔中的骨小梁逐渐增多成熟,材料孔穴中的新生骨Ⅰ型胶原阳性表达。术后动物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62.67±24.04)U/L],肝、脾、肾HE染色未见异常。PU/n-HA/PA66股骨髁具有良好的骨修复、软骨替代能力和生物相容性,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损 氨酯 纳米羟基磷灰石 酰胺66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人工骨修复颅骨缺损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周立伟 魏世成 +1 位作者 李玉宝 姜肖梅 《口腔医学》 CAS 2009年第11期561-563,585,共4页
目的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骨作为骨缺损修复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将人工骨材料的预制件植入人工形成的兔颅骨临界缺损区域内,通过大体标本观察、X线及锝(99mTc)亚甲基二磷酸盐核素骨显像检查评价该材料的骨缺损修... 目的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骨作为骨缺损修复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将人工骨材料的预制件植入人工形成的兔颅骨临界缺损区域内,通过大体标本观察、X线及锝(99mTc)亚甲基二磷酸盐核素骨显像检查评价该材料的骨缺损修复能力,并动态评价修复后受植区内的骨代谢变化。结果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生物活性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颅骨及其颅内代谢无影响,可在兔颅骨临界缺损区域内引导骨再生。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生物活性人工骨材料具备骨缺损修复材料所需的良好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酰胺66 人工 缺损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生物活性支撑体联合自体骨在颈前路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叶向阳 甄平 +3 位作者 汤立新 赵玉果 王华磊 程省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84-990,共7页
目的:评估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生物活性支撑体+自体骨应用于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损伤的临床效果,并与自体髂骨植骨进行列比。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及兰州军区... 目的:评估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生物活性支撑体+自体骨应用于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损伤的临床效果,并与自体髂骨植骨进行列比。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及兰州军区总医院收治的62例下颈椎损伤患背临床资料,损伤均为单一颈椎椎休骨折并颈髓损伤。入选的患者均行预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椎间融合+前路钛板内固定术;根据术中支撑融合所用的植骨材料的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A组,心刚自体髂骨植骨融合30例;B组,应用—HA/PA66支撑体+自体骨植骨融合32例。比较两组的术中LH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包括影像学评价及临床疗效评价,影像学评价以颈椎标准侧位X线片评估颈椎曲度、融合节段椎间高度及术后支撑体下沉率,以CTi维重建(3DCT)评估骨融合率;临床疗效评价采用JOA坪分评价术后脊髓功能改善情况。结果: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2.2个月。A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明显大于B组(P〈0.05)。两组均无排斥反应出现.A组8例出现取骨区感染,16例出现取骨区疼痛、麻木不适;B组无术后并发症发生.A、B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刖为80%及0%,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Х^2=17.12,P=0.00);术后6个月两组的JOA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但术后6个月两组间比较JOA评分改善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骨性融合分别为A组100%,B组96.9%,两绀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术后6个月两组的植骨下沉率分别为0%及3.1%(P=0.20),两组的术后植骨下沉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手术前后的颈椎曲度矫正角度及椎间矫上E高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砍0.05),而两组相对应时间点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生物活性支撑体能有效恢复并维持颈椎融合节段牛理高度及生理曲度,其骨融合率同¨体髂骨相似,且不影响术后手术节段的影像学观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颈椎前路重建植骨替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酰胺 支撑体 自体 下颈椎损伤
下载PDF
比较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人工椎体与自体髂骨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豪 王利民 +3 位作者 谭洪宇 刘屹林 王卫东 杨朝垒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95-2198,共4页
背景:目前用于颈椎前路重建的材料较多,如自体髂骨、同种异体骨、钛网等,但各种材料均存在一定的不足。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人工椎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安全性,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椎体植骨替代材料。目的:评估纳米羟基磷灰石... 背景:目前用于颈椎前路重建的材料较多,如自体髂骨、同种异体骨、钛网等,但各种材料均存在一定的不足。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人工椎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安全性,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椎体植骨替代材料。目的:评估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人工椎体应用于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并与自体髂骨进行对比。方法:2009-01/2010-03对4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钛板内固定。22例行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人工椎体植骨,18例行自体髂骨块植骨,采用JOA评分法评价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测量Cobb角评价融合节段曲度以及融合节段椎体前缘、后缘高度。结果与结论:患者均获得6~14个月随访,JO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人工椎体组及自体髂骨组融合节段后缘高度和前凸Cobb角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即刻差值、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差值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根据融合标准,治疗后6个月两组融合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人工椎体作为颈椎前路植骨材料,融合率同自体髂骨相似,可以有效保持颈椎生理曲度及椎间高度,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 颈椎病 自体髂 前路植融合 COBB角
下载PDF
双表达重组腺病毒介导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9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融合器用于山羊椎间融合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金梁 黄帆 +2 位作者 汪洋 罗进勇 邓忠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86-1090,共5页
目的:比较双表达重组腺病毒介导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9(Adv-BMP2-9)与单表达Adv-BMP9和Adv-BMP2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融合器用于山羊椎间融合的效果,验证BMP2与BMP9的协同成骨作用。方法:选用40只中国青山羊行L2-3、L3-4... 目的:比较双表达重组腺病毒介导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9(Adv-BMP2-9)与单表达Adv-BMP9和Adv-BMP2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融合器用于山羊椎间融合的效果,验证BMP2与BMP9的协同成骨作用。方法:选用40只中国青山羊行L2-3、L3-4和L4-5腰椎间融合术,共融合120个腰椎间隙。每个腰椎间隙植入nHA/PA66融合器复合以下4种腺病毒之一,Adv-BMP9(Adv-BMP9组,n=30)、Adv-BMP2(Adv-BMP2组,n=30)、Adv-BMP2-9(Adv-BMP2-9组,n=30)和Adv-GFP(Adv-GFP组,n=30)。术后24周处死所有山羊,取出融合节段标本,行影像学评估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X线检测,术前、术后各组间椎间隙高度(D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标本椎间融合率,Adv-BMP2-9组为70%(21/30),Adv-BMP9组为53%(16/30),Adv-BMP2组为43%(13/30),而Adv-GFP组为30%(9/30)。各组椎间CT融合度评分,Adv-hBMP2-9组、Adv-hBMP9组、Adv-hBMP2组和Adv-GFP组依次为52.29±0.72、44.02±0.67、38.83±0.86和28.65±0.47,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生物力学评估,Adv-BMP2-9组融合节段刚度大于Adv-BMP9组(P<0.05);Adv-BMP9组融合节段刚度大于Adv-BMP2组,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实验期间各组山羊均未观察到局部或远处感染、发热和异物排斥反应。结论:双表达Adv-BMP2-9复合nHA/PA66融合器对山羊椎间融合效果优于单表达Adv-BMP9或Adv-BMP2,BMP2与BMP9具有协同成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发生蛋白 重组腺病毒 椎间融合 纳米羟基磷灰石 酰胺
下载PDF
重组腺病毒介导的骨形态发生蛋白9与骨形态发生蛋白2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多孔支架修复桡骨缺损的比较 被引量:5
14
作者 卢小娟 赵迎泽 +5 位作者 文巍 张婷 陈恒君 周炜 冯涛 康权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3815-3818,共4页
背景:课题组采用新的重组腺病毒介导的基因表达手段,与传统方法比较具有高效、方便、安全等优点,可作为进入临床基因治疗应用的潜在有力手段。目的:比较腺病毒介导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9(Adv-h BMP-9)与腺病毒介导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Adv... 背景:课题组采用新的重组腺病毒介导的基因表达手段,与传统方法比较具有高效、方便、安全等优点,可作为进入临床基因治疗应用的潜在有力手段。目的:比较腺病毒介导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9(Adv-h BMP-9)与腺病毒介导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Adv-h BMP-2)分别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多孔支架材料修复重建桡骨缺损的效果。方法:新西兰白兔36只,随机分成3组,制成双侧桡骨中段13mm骨缺损模型。分别植入Adv-h BMP-9+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骨、Adv-h BMP-2+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骨、Adv-GFP+羟基磷灰石/聚酰胺骨。植入后进行大体观察、X射线摄片、组织学检测。结果与结论:BMP-9组骨缺损完全修复,BMP-2组骨缺损部分修复,而GFP对照组骨缺损修复明显欠佳。提示重组腺病毒介导的BMP-9对桡骨骨缺损后的成骨修复作用强于BMP-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发生蛋白9 形态发生蛋白2 腺病毒 纳米羟基磷灰石 酰胺 缺损 作用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颈前路减压后前方骨缺损仿生髂骨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1
15
作者 周银银 汪涛 陶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8期7455-7458,共4页
背景:在椎体和椎间盘切除以后,对于减压后前方骨缺损的修补长期以来以钛网和自身髂骨两种方式为主,但效果都不尽理想。目的: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对其进行表征和生物力学性能检测。设计、时间及地点:重复性对比实验,于2... 背景:在椎体和椎间盘切除以后,对于减压后前方骨缺损的修补长期以来以钛网和自身髂骨两种方式为主,但效果都不尽理想。目的: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材料,对其进行表征和生物力学性能检测。设计、时间及地点:重复性对比实验,于2008-01/12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无机材料实验室完成。材料:利用水热反应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晶体,通过液相混合、冷压烧结制备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仿生骨块。方法:切除新鲜冰冻正常颈椎标本C5椎体,植入不同材料,钢板螺钉内固定,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具体分组为:正常颈椎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仿生髂骨钢板螺钉内固定组、髂骨植骨钢板螺钉内固定组。加载时模拟人体颈椎生理运动,即中心位、前屈位、后伸位和侧屈位4种生理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通过X射线衍射仪对材料的物相进行表征。②红外图谱对材料的基团构成进行表征。③扫描电镜观察仿生骨的端口形貌。④正常颈椎、仿生髂骨、髂骨植骨进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①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和聚酰胺66的主要衍射峰在复合材料中存在,但纳米羟基磷灰石对聚酰胺66的β晶型衍射峰起到宽化、削弱的作用。②红外图谱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氢键。③扫描电镜观察,两者结合密实,界面性能优异。④通过生物力学实验,对比得出,仿生髂骨在载荷-应变变化、载荷-位移变化、应力强度方面都优于髂骨植骨,仅次于正常颈椎骨。结论:所制备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仿生骨力学性能优异,是一种理想的颈椎替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酰胺66 生物复合材料 生物力学性能 颈前路手术
下载PDF
聚氨酯/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一体化复合支架材料修复软骨及软骨下骨缺损 被引量:4
16
作者 彭超 郭忠鹏 +1 位作者 蒋电明 安洪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883-2887,共5页
背景:目前软骨支架材料种类繁多,随着制备工艺、结构及表面改性技术的提高,材料的性能更加完善,而一体化修复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缺损对于软骨替代材料的稳定性十分重要。目的:观察新型生物复合材料聚氨酯/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一体... 背景:目前软骨支架材料种类繁多,随着制备工艺、结构及表面改性技术的提高,材料的性能更加完善,而一体化修复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缺损对于软骨替代材料的稳定性十分重要。目的:观察新型生物复合材料聚氨酯/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一体化修复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多孔聚氨酯/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致密聚氨酯/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及单纯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材料植入狗膝关节,空白组作为对照,分别于4,12,24周,对动物行大体观察,局部行组织学切片观察,对支架材料植入后24周修复组织进行组织学评分,扫描电镜观察生物材料与周边软骨连接界面的情况。结果与结论:支架材料植入后12,24周,下层材料中可见有骨组织长入,多孔聚氨酯与周边软骨融合较好,周边软骨未见明显退变。植入后24周,扫描电镜见上层材料多孔聚氨酯与周围正常软骨结合牢固,未见明显间隙,周围软骨未见明显退变;致密聚氨酯与周边正常软骨有较明显间隙,周边正常软骨退行性改变,变薄、卷曲。说明新型多孔聚氨酯/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支架材料在结构上更加接近正常软骨及软骨下骨,对软骨及软骨下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酯 纳米羟基磷灰石 酰胺66 组织工程 关节软 修复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人工骨块在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柴旭斌 周英杰 +3 位作者 郑怀亮 赵刚 赵鹏飞 王少纯 《中医正骨》 2016年第8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人工骨块行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颈部疾病患者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32-78岁,中位数56岁;脊髓型颈椎病11例,发育性颈椎管狭... 目的:探讨应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人工骨块行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颈部疾病患者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32-78岁,中位数56岁;脊髓型颈椎病11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症7例,颈椎后纵韧带钙化症14例;病程5-15个月,中位数10个月。均采用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以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人工骨块作为间隔物。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制定的脊髓型颈椎病评分标准(17分法)评定脊髓功能;进行颈椎 X 线、CT、MRI 检查,观察颈椎曲度和活动度、植骨块位置和愈合情况,测定椎管矢状径;观察记录治疗及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行 C3- C6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手术时间(1.6±0.3)h,术中出血量(188±50)mL。所有患者均获12个月以上随访,切口均甲级愈合,未出现过敏或毒性反应,均未出现脊髓损伤加重表现。术后所有患者的症状均明显缓解,3例患者出现单侧或双上肢烧灼样疼痛,治疗1-3个月后消失;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的 JOA 评分分别为(6.56±2.52)分、(10.82±1.47)分、(11.94±1.63)分、(12.35±1.96)分。影像学检查显示术后颈椎椎管容积明显增加、颈脊髓漂移满意、脊髓压迹消失;术前最狭窄部椎管矢状径(8.86±3.69)mm,出院时增加至(14.27±2.54)mm;植骨块位置维持良好,所有植骨块均与棘突融合;未发生再关门、颈椎后凸畸形及颈椎节段性不稳等并发症。结论:应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人工骨块行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可有效扩大并维持颈椎管容积,促进脊髓功能恢复,且植骨愈合良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椎管狭窄 后纵韧带 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 66 人工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骨填充材料修复肢体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段宏 张开伟 +4 位作者 闵理 刘跃辉 刘洋 屠重棋 裴福兴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09年第5期341-346,共6页
目的初步评估和分析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te polyamide 66,n-HA/PA66)骨填充材料修复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并初步确定其适应证。方法2007年11月至2009年4月,应用n-HA/PA66骨填充材料修复45例... 目的初步评估和分析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te polyamide 66,n-HA/PA66)骨填充材料修复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并初步确定其适应证。方法2007年11月至2009年4月,应用n-HA/PA66骨填充材料修复45例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男28例,女17例;年龄18~60岁,平均36岁;骨巨细胞瘤16例,骨囊肿8例,纤维结构不良8例,软骨母细胞瘤13例;股骨远端12例,股骨近端7例,胫骨近端15例,肱骨近端4例,跟骨2例,尺骨、桡骨、掌骨、指骨、距骨各1例;肿瘤刮除、灭活及人工骨植入25例,14例加用内固定,6例加用异体骨板和内固定。肿瘤范围为1.0 cm×1.0 cm×1.5 cm~9.0 cm×3.0 cm×3.0 cm,骨缺损范围为2.0 cm×1.5 cm×2.0 cm~11.0 cm×3.5 cm×3.5 cm。结果除5例失随访外,4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7个月,平均7.2个月。伤口均Ⅰ/甲愈合,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非特异炎症反应和排斥反应;术前、术后的血常规和免疫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均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X线片和CT检查示:术后病灶区域填充良好,密度较松质骨稍低,材料与瘤壁边界清楚;术后1个月,病灶区密度逐渐升高,可见植骨周围与自体骨结合处模糊,开始有少量新生骨痂形成;术后3个月,病灶区密度明显升高,病灶区从颗粒植骨周围间隙开始向中心融合成片,更多新生骨痂影融合;术后6个月,病灶区密度明显升高,病灶区大量新生骨痂形成。临床骨愈合时间为术后2~6个月,平均2.8个月,愈合率为94.5%。结论n-HA/PA66骨填充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良好,无明显排斥反应和非特异炎症反应,修复囊性良性骨肿瘤和瘤样病变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肿瘤 缺损 填充材料 纳米羟基磷灰石 酰胺
下载PDF
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骨修复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8
19
作者 强巴单增 刘晓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2-396,共5页
背景:与同种致密骨修复材料相比,多孔材料虽然强度低,但材料中的三维多孔网状结构能够保证其具有更大的表面积,更加有利于细胞的黏附、生长及分裂等,更加有利于传输营养物质。目的:探讨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骨修复材料的制备... 背景:与同种致密骨修复材料相比,多孔材料虽然强度低,但材料中的三维多孔网状结构能够保证其具有更大的表面积,更加有利于细胞的黏附、生长及分裂等,更加有利于传输营养物质。目的:探讨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方法:采用化学发泡法制备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骨修复材料,通过调节发泡剂用量、复合材料中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含量制备不同的复合骨修复材料,检测材料的力学性能、孔隙率及组成成分变化。结果与结论: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骨修复材料孔呈近似管状通道,孔贯通性相对较好,分布较均匀,孔径260-400μm,孔隙率在35%-57%之间,发泡剂用量、羟基磷灰石使用量及复合材料的密度均能够影响总孔隙率。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骨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显著高于松质骨抗压强度,加入发泡剂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骨修复材料的形状、组成及衍射峰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且材料以纳米尺度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尼龙 纳米结构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 酰胺 复合修复材料 发泡剂 制备方法 性能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骨填充材料与自体骨修复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岩松 刘丹平 +3 位作者 张元和 梅晰凡 于德水 吕刚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373-374,共2页
目的比较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骨填充材料与自体骨修复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3月,选取52例良性骨肿瘤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行肿瘤刮除术,A组瘤腔用颗粒型及条形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骨填充材料... 目的比较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骨填充材料与自体骨修复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3月,选取52例良性骨肿瘤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行肿瘤刮除术,A组瘤腔用颗粒型及条形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骨填充材料填充,B组用自体骨填充,伤口常规缝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血沉及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评价骨缺损愈合情况。结果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材料填充组与自体髂骨填充组比较,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1),失血量明显减少(P<0.01),两组对修复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疗效相当。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骨填充材料是修复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优良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用品 纳米羟基磷灰石 酰胺66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