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酪蛋白/聚乙烯醇纳米纤维膜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思远 高晓平 +2 位作者 胡海娜 杨博琛 康乐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15,共7页
以酪蛋白和聚乙烯醇为原料,基于正交试验设计,运用静电纺丝技术纺制纳米蛋白纤维膜。研究聚乙烯醇质量分数固定时,酪蛋白质量分数、纺丝电压和接收距离等参数对纳米纤维膜成膜性的影响。分别应用透射电镜、透气性测试、傅里叶红外光谱、... 以酪蛋白和聚乙烯醇为原料,基于正交试验设计,运用静电纺丝技术纺制纳米蛋白纤维膜。研究聚乙烯醇质量分数固定时,酪蛋白质量分数、纺丝电压和接收距离等参数对纳米纤维膜成膜性的影响。分别应用透射电镜、透气性测试、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测试等手段研究纤维膜微观结构、透气性、成膜性及稳定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纤维膜为介孔结构,具有良好的孔隙率与比表面积;酪蛋白质量分数对纤维膜为主要影响因素,接收距离和纺丝电压为次要影响因素;酪蛋白与PVA分子之间以氢键结合,随着酪蛋白质量分数提升,氢键和结晶度发生变化,结合更紧密但纤维膜无序且多晶粒排列,成膜性逐渐下降。由正交试验得出,酪蛋白质量分数为5%,纺丝电压为27 kV,接收距离为9 cm时纺制的纳米纤维膜具备良好成膜性、且微观结构均匀、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蛋白纤维膜 正交试验设计 介孔结构 蛋白
下载PDF
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余丕军 陈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2期7897-7901,共5页
背景: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组织细胞相容性而成为近年来科学研究的热点。目的:总结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进展。方法:以"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 背景: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组织细胞相容性而成为近年来科学研究的热点。目的:总结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进展。方法:以"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collagen/chitosan、compound Nanofiber membrane、collagen/chitosan compound nanofiber membrane、development of research" 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数据库、Elsevier数据库、万方数据库1993-01/2010-05关于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研究的相关文章,对53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研究表明,将胶原蛋白/壳聚糖共混,在不同条件下交联,其共混复合物在力学性能方面较单一的胶原蛋白有一定的改善,其共混膜可以作为较小软骨缺损的修复的支架材料。研究证实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有着优异的力学性能、很好的组织细胞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文章从胶原蛋白和壳聚糖单一生物材料的缺陷性、复合纤维膜的优势及其在生物医药工程中的应用方面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 壳聚糖 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 生物医学工程 综述文献
下载PDF
蛋白质-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用于皮肤缺损修复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余丕军 王露萍 +2 位作者 郭妤 陈炜 莫秀梅 《中国医学工程》 2010年第4期1-4,9,共5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的方法评价由胶原蛋白-壳聚糖(两者比例为8:2)、明胶-透明质酸(两者比例为9:1)复合纳米纤维膜对于SD大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修复的作用。方法用胶原蛋白-壳聚糖、明胶-透明质酸复合纳米纤维膜覆盖雌性SD大鼠皮肤缺损...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的方法评价由胶原蛋白-壳聚糖(两者比例为8:2)、明胶-透明质酸(两者比例为9:1)复合纳米纤维膜对于SD大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修复的作用。方法用胶原蛋白-壳聚糖、明胶-透明质酸复合纳米纤维膜覆盖雌性SD大鼠皮肤缺损创面,两组各用大鼠15只;对照组仅覆盖油纱和纱布敷料,用大鼠15只。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背部皮肤缺损的面积均为2×1.5 cm2。分别于术后第3、7、14天观察SD大鼠大体情况、创面情况,并在第3、7、14天分别取创面组织行H-E染色对比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创面修复情况较对照组好,其中尤以胶原蛋白-壳聚糖复合生物材料的促创伤修复作用更明显。结论胶原蛋白-壳聚糖(8:2)复合纳米纤维膜较普通纱布敷料和明胶-透明质酸(9:1)复合纳米纤维膜能更好的促进创伤修复、愈合,有着较好的科研和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多糖复合纳米纤维 胶原蛋白-壳聚糖 明胶-透明质酸 复合纳米纤维 皮肤缺损修复
下载PDF
丝素蛋白/壳聚糖复合纳米纤维膜心脏补片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江炜 张建伟 +4 位作者 王亚斌 马赛 张然 邓红兵 曹丰 《心脏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547-552,共6页
目的探讨丝素蛋白(SF)/壳聚糖(CS)复合纳米纤维膜对小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黏附和生长的影响,评估该材料用作心脏补片的可行性。方法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纤维素纳米纤维底板,用层层自组装技术(LBL),将SF和CS组装到纤维素纳米纤... 目的探讨丝素蛋白(SF)/壳聚糖(CS)复合纳米纤维膜对小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黏附和生长的影响,评估该材料用作心脏补片的可行性。方法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纤维素纳米纤维底板,用层层自组装技术(LBL),将SF和CS组装到纤维素纳米纤维表面,得到改性的SF/CS复合纳米纤维膜,用ζ-电位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定材料的表征。分离培养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和荧光素酶(Fluc)双重报告基因的小鼠AD-MSCs细胞,并接种于SF/CS复合纳米纤维膜上共培养,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FM)观察细胞黏附和生长形态,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超微结构,生物发光成像(BLI)及MTT比色法评估AD-MSCs细胞的数量和活性。结果 XPS测定的结果提示SF/CS复合纳米纤维膜构建成功。SEM观察可见纳米纤维直径均一,具有良好的三维多孔结构,细胞在SF/CS复合纳米纤维膜上增殖活跃,形态和生长状态良好。CFM、BLI及MTT比色法的结果提示细胞与SF/CS复合纳米纤维膜共培养后呈三维分布,增殖状态好。结论对纤维素纳米纤维用LBL进行改性后可明星促进AD-MSCs的三维生长,SF/CS复合纳米纤维膜是可用于组织工程心肌补片的理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壳聚糖纳米纤维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心脏补片
下载PDF
静电纺纳米纤维PLCL/纤维蛋白原人工韧带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5
作者 郭佳花 张羽 +3 位作者 陈丽媛 徐丽明 莫秀梅 陈亮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44-550,560,共8页
本研究旨在评价聚乳酸-己内酯(PLCL)/纤维蛋白原纳米纤维膜(P/F-Ns)的安全性和功能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撑。通过扫描电镜、材料测试机、接触角测量仪和酶标仪分别研究P/F-Ns的表面形态、力学性能、亲水性和纤维蛋白原含量。通过CCK-... 本研究旨在评价聚乳酸-己内酯(PLCL)/纤维蛋白原纳米纤维膜(P/F-Ns)的安全性和功能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撑。通过扫描电镜、材料测试机、接触角测量仪和酶标仪分别研究P/F-Ns的表面形态、力学性能、亲水性和纤维蛋白原含量。通过CCK-8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评价Hig-82细胞在P/F-Ns上的黏附、增殖及韧带修复相关基因表达。结果显示,随着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P/F-Ns表面纤维孔隙增大,力学性能下降,亲水性增强,其中P/F-N-2最有利于细胞黏附和增殖。以不含纤维蛋白原的P/F-N-0为对照,含纤维蛋白原的P/F-N-1、P/F-N-2和P/F-N-3上细胞韧带修复相关基因在第3天和第7天表达均上调。与P/F-N-0相比,含纤维蛋白原的P/F-Ns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有效应用于前交叉韧带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相容性 静电纺丝 PLCL/纤维蛋白纳米纤维 韧带重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