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乳反胶团体系在纳米超微颗粒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邵庆辉 古国榜 章莉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综述了微乳状液体系的应用现状 ,对微乳反胶团反应器的原理、形成与结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并进一步阐述了微乳反应器在纳米超微颗粒制备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 乳液 反胶团 乳反应器 纳米超微颗粒 制备
下载PDF
石墨烯负载的超微Ru纳米颗粒催化NaBH_(4)水解制氢
2
作者 张磊 范薇 +1 位作者 邹润 雷丽军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19期41-44,84,共5页
氢能被认为是绿色、清洁的新型能源形式,在未来的“碳中和碳达峰”战略中扮演重要的作用。相比于液化储氢方式,固态储氢具有运输和储存安全,使用条件温和等优势。其中NaBH_(4)是目前固态储放氢中研究最为广泛和深入的一种。采用改进的... 氢能被认为是绿色、清洁的新型能源形式,在未来的“碳中和碳达峰”战略中扮演重要的作用。相比于液化储氢方式,固态储氢具有运输和储存安全,使用条件温和等优势。其中NaBH_(4)是目前固态储放氢中研究最为广泛和深入的一种。采用改进的液相沉积-气相还原法可控制备了平均粒径为1.1 nm的超微Ru/rGO催化剂,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形貌和物相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的量、NaOH浓度、NaBH_(4)浓度和反应温度对NaBH_(4)水解产氢活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催化剂的循环稳定性以及循环后Ru/rGO的形貌和Ru尺寸分布,该工作将其超微Ru催化剂催化NaBH_(4)水解制氢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BH_(4)水解 产氢 纳米颗粒
下载PDF
超微颗粒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应杏秋 朱心强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5年第1期6-10,共5页
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 ,各种纳米材料大量涌现 ,其优良特性及新奇功能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人们接触纳米材料的机会也会随之迅速增多。纳米颗粒 (超微颗粒 )在理化性质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 ,其生物学效应也出现了显著的改变 ,现有... 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 ,各种纳米材料大量涌现 ,其优良特性及新奇功能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人们接触纳米材料的机会也会随之迅速增多。纳米颗粒 (超微颗粒 )在理化性质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 ,其生物学效应也出现了显著的改变 ,现有的职业和环境卫生接触标准是否适用的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了目前有关超微颗粒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 纳米颗粒 毒性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磁性纳米颗粒在小鼠巨噬细胞体外MRI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宋江 戈锐 +5 位作者 朱凯 孙杰 宋美娜 赵薇 马宏宁 王志军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ultra-micro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USPIO)标记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的最适浓度以及比较MRI中不同扫描序列在细胞吞噬功能评价中的敏感度差别。材料与方法用终浓度为0... 目的探讨应用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ultra-micro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USPIO)标记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的最适浓度以及比较MRI中不同扫描序列在细胞吞噬功能评价中的敏感度差别。材料与方法用终浓度为0、25、50、75、100、125μg/mL的USPIO分别与小鼠巨噬细胞共培养24 h后,细胞计数试剂法(CCK-8)计算细胞存活率以及USPIO对该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普鲁士蓝染色确认细胞对USPIO的吞噬效应;3.0 T MRI扫描细胞-琼脂糖凝胶模型,记录T1WI和T2WI序列的弛豫时间和弛豫率并计算弛豫时间降低率。结果当USPIO浓度为25μg/mL时,对细胞的存活率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USPIO浓度≥50μg/mL时,细胞存活率随USPIO浓度增加显著降低(P均<0.05);USPIO对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为(186.5±7.2)μg/mL;当USPIO浓度为50μg/mL时,细胞形态开始皱缩、透光度减低;当USPIO浓度为25μg/mL时,普鲁士蓝染色呈显著阳性;MRI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USPIO浓度为25μg/mL时,细胞即见显著信号改变;随USPIO浓度增加,T1、T2弛豫时间显著缩短(P均<0.01),对应弛豫率R1、R2逐渐升高;相同USPIO浓度下,各组T2弛豫时间降低率显著高于T1弛豫时间降低率(P均<0.001)。结论浓度为25μg/mL的USPIO对细胞没有明显毒性作用,而且标记效率高、MRI即见显著信号改变与较好的成像效果,为标记巨噬细胞的最适浓度;MRI能用于细胞标记后的体外成像,T2WI序列在检测细胞吞噬USPIO后的信号变化优于T1WI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 磁共振成像 小鼠
下载PDF
MMP-9单克隆抗体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的合成并行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7.0 T MR成像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姚琼 邓钢 +6 位作者 吴国球 张宇 王松 赵瑞 王中娟 居胜红 金晖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431-435,共5页
目的: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作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单克隆抗体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ltrasmall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USPIO)粒子MR分子探针,并探讨其作为MR特异性分子探针示踪剂使动脉粥样硬化成... 目的: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作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单克隆抗体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ltrasmall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USPIO)粒子MR分子探针,并探讨其作为MR特异性分子探针示踪剂使动脉粥样硬化成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EDC(1-ethyl-3-[3-dimethylaminopropyl]carbodiimide hydrochloride)化学连接剂将MMP-9单克隆抗体与DMSA[meso-2,3-dimercaptosuccinic acid,(HOOCCH(SH)-CH(SH)-COOH)]修饰的USPIO相结合,形成具有免疫学活性的MR分子探针。通过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其免疫活性及生物稳定性。采用高脂饲料喂养ApoE-/-小鼠结合机械损伤的方法,建立小鼠左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将MR磁性粒子探针(Ab-MMP-9-USPIO)经小鼠尾静脉注射(45 mgFe.kg-1),分别于0、4、6、24、48 h对小鼠颈部行7.0 TMR扫描检查。结果:向0.05 mg的USPIO溶液中加入不同质量的单克隆抗体,ELISA试验所得的生成物MMP-9单克隆抗体超微超顺磁性纳米颗粒(Ab-MMP-9-USPIO)吸光度值随抗体含量增加而增大,与阴性对照USPIO组(未加单克隆抗体)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间隔3 d及100 d后再次测量,100μg及200μg单抗组吸光度值降低(P<0.05)。经小鼠尾静脉注射磁性粒子探针后6 h,损伤侧颈动脉斑块管壁信号于T2WI像上降低最显著,管腔呈"假性扩大样"改变。结论:EDC化学方法可制备出单克隆抗体USPIO粒子,同时仍具有抗体的免疫学活性及生物稳定性。该合成物可以作为MR分子探针在体显像小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子成像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 单克隆抗体 核磁共振成像 分子影像学
下载PDF
纳米颗粒物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双英 应杏秋 朱心强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7年第2期65-70,共6页
从上世纪开始人们对气源性超细颗粒物的暴露水平已有显著增加,且该暴露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正相关。近年来纳米技术快速发展,人造纳米材料大量出现,纳米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暴露机会增加,人造纳米材料对人体建康和... 从上世纪开始人们对气源性超细颗粒物的暴露水平已有显著增加,且该暴露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正相关。近年来纳米技术快速发展,人造纳米材料大量出现,纳米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暴露机会增加,人造纳米材料对人体建康和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也得到广泛关注。目前纳米毒理学研究已逐渐从纳米材料的肺毒性拓展到肺外组织器官,其中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重点综述纳米材料对心血管系统的损伤及其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颗粒 心血管系统 血小板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发动机曲轴药芯焊丝堆焊层及组织结构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玉峰 袁东升 +1 位作者 谢双显 李敏睿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4-136,共3页
应用药芯焊丝对发动机曲轴磨损进行修复,论述了药芯焊丝堆焊工艺及药芯焊丝化学成分。试验表明,超微颗粒SiC/纳米WC促进了堆焊层中原位反应,形成了弥散强化、固溶强化等多机制强化效应;SiC与金属基体之间不是仅仅机械结合,部分区域是以... 应用药芯焊丝对发动机曲轴磨损进行修复,论述了药芯焊丝堆焊工艺及药芯焊丝化学成分。试验表明,超微颗粒SiC/纳米WC促进了堆焊层中原位反应,形成了弥散强化、固溶强化等多机制强化效应;SiC与金属基体之间不是仅仅机械结合,部分区域是以化学键方式结合,实现了结构上的连续性,修复的曲轴表面耐磨性相对于原件表面耐磨性提高了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曲轴 药芯焊丝 CO2气体保护焊 颗粒SiC/纳米WC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