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硫化钼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在纳米载药体系中的应用
1
作者 高培轩 刘莉 +2 位作者 张乃强 韩馨 董建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8期75-78,共4页
以二硫化钼粉末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二硫化钼量子点(MoS_(2)QDs),并对其结构、组成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以MoS_(2)QDs为载体负载抗肿瘤药物盐酸阿霉素(DOX),构建了纳米载药体系(MoS_(2)-D... 以二硫化钼粉末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二硫化钼量子点(MoS_(2)QDs),并对其结构、组成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以MoS_(2)QDs为载体负载抗肿瘤药物盐酸阿霉素(DOX),构建了纳米载药体系(MoS_(2)-DOX),并通过体外药物释放实验和细胞毒性实验对其药物释放行为及治疗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显示:MoS_(2)QDs分散均匀,尺寸约为3.0 nm,并具有良好荧光性质。借助MoS_(2)QDs自身的荧光性质,可追踪其进入U251胶质瘤细胞后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MoS_(2)-DOX具有明显的pH值响应性药物释放行为,其在酸性条件下(pH值为5.0和6.0)48 h的DOX释放率(35.1%和28.7%)明显高于pH值为7.4环境下的释放率(18.2%)。MoS_(2)QDs质量浓度低于150μg·mL^(-1)时对U251胶质瘤细胞无明显毒性;而MoS_(2)-DOX的细胞毒性呈现DOX剂量依赖性,且低于游离的DOX。这表明本方法制备的MoS_(2)QDs有望作为安全性较高的荧光纳米载体,在细胞成像和药物输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钼量子点 溶剂热法 盐酸阿霉素 纳米载药体系 pH值响应物释放
下载PDF
基于羧甲基壳聚糖的槲皮素纳米载药体系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汲丽丽 张釜源 +3 位作者 郑韩 李双燕 杨晶 于澎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3年第3期72-79,86,共9页
目的制备含锰二氧化硅载体,用其负载槲皮素并用羧甲基壳聚糖进行封堵,研究该纳米载药体系的结构和释药特征,拟合含锰二氧化硅纳米球(MMS)吸附槲皮素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模型。方法以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合成含锰二氧化硅载体,采用兰缪尔(Langm... 目的制备含锰二氧化硅载体,用其负载槲皮素并用羧甲基壳聚糖进行封堵,研究该纳米载药体系的结构和释药特征,拟合含锰二氧化硅纳米球(MMS)吸附槲皮素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模型。方法以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合成含锰二氧化硅载体,采用兰缪尔(Langmuir)、弗伦德利希(Freundlich)和乔姆金(Temkin)等温吸附模型对含锰二氧化硅纳米载体吸附槲皮素热力学数据进行模型拟合,采用准一级动力学、准二级动力学和颗粒内扩散模型对吸附动力学数据进行模型拟合。采用透析袋法评价纳米载药体系体外释放情况。结果基于羧甲基壳聚糖的槲皮素纳米载药体系被成功制备,含锰二氧化硅载体对槲皮素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吸附按照25℃>35℃>45℃的顺序减小,热力学拟合最佳模型是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动力学拟合最佳模型是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在pH6.5时,纳米载药体系在50 h内累计释放达92.53%,高于其他pH值(5.5,7.4)下的累计释放量,这种影响有利于治疗肿瘤。结论含锰二氧化硅载体吸附槲皮素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温度对载体吸附槲皮素有影响,且环境pH值影响纳米载药体系中槲皮素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羧甲基壳聚糖 肿瘤 纳米载药体系 化学治疗 研究
下载PDF
肝靶向性壳聚糖基纳米载药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赵晓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8期7193-7196,共4页
目的:阐述肝靶向性壳聚糖基纳米载药体系的研究和应用。方法: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万方数据库中检索2002-12/2010-02有关肝靶向性壳聚糖基纳米的研究文章,关键词为"壳聚糖基纳米载药体系,肝靶向性,研究,应用"。排除重复研究... 目的:阐述肝靶向性壳聚糖基纳米载药体系的研究和应用。方法: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万方数据库中检索2002-12/2010-02有关肝靶向性壳聚糖基纳米的研究文章,关键词为"壳聚糖基纳米载药体系,肝靶向性,研究,应用"。排除重复研究、普通综述或Meta分析类文章,筛选纳入18篇文献进行阐述。结果:壳聚糖纳米粒是一种天然无毒的非病毒药物载体,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可靶向释放药物,增加药物的吸收等,达到控释和靶向治疗的作用。载药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有离子交联法、沉淀法、超声乳化法、反相微乳法、静电纺丝法、反相悬浮交联法、逆相蒸发一短时超声法、还原胺化法等8种不同方法。用于肝脏组织工程如肝移植、人工肝,能维持和提高肝细胞活性和功能,有利于肝细胞生长;肝脏肿瘤治疗中使药物靶向释放于肿瘤部位,更有效抑制肿瘤细胞、降低毒副作用等。结论:肝靶向性壳聚糖基纳米载药体系是一种安全、高效的靶向性基因载体,但它的研究还需不断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基纳米载药体系 肝靶向性 研究 应用 生物材料
下载PDF
核定位信号肽修饰的抗肿瘤纳米载药体系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若瑾 吴晓雪 王澈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5-41,共7页
纳米载药体系作为一类具有可控性和靶向性的药物递送工具,可以保护生物分子药物免于细胞内快速酶促降解、免于快速血液清除,确保将生物分子药物安全递送至作用部位,从而有效改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提高药物疗效并降低毒副作用,在生物医... 纳米载药体系作为一类具有可控性和靶向性的药物递送工具,可以保护生物分子药物免于细胞内快速酶促降解、免于快速血液清除,确保将生物分子药物安全递送至作用部位,从而有效改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提高药物疗效并降低毒副作用,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功能材料研究和肿瘤靶向治疗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通过使用功能性生物分子对纳米载药体系表面进行功能化修饰,进一步改善其生物相容性和药物的生物活性是纳米医学研究的热点。细胞核是很多抗肿瘤物质的主要作用位点,而核定位信号(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NLS)肽,作为一类能够识别并定位于细胞核的功能化多肽,能够穿透生物膜并靶向细胞核,被认为是构建纳米载药体系的通用工具。将核定位信号肽用于构建具有核靶向能力的功能化纳米载药体系,在抗肿瘤治疗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尽管目前已经开发出多种核靶向功能化纳米载药体系的合成工艺,但是由于制备成本高和合成工艺复杂,将核靶向纳米载体从实验阶段转化到临床阶段还有一段漫长的研究过程。本文重点从核靶向功能化纳米载药体系的组成与构建入手进行阐述,对其入核方式和入核条件进行分析,并针对抗肿瘤纳米载药体系现存的问题对今后发展的方向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定位信号 肿瘤 纳米载药体系
下载PDF
嵌段共聚物纳米载药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裕宏 胡林 +2 位作者 张浩 胡犇 杨倩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403-408,共6页
纳米技术在医学领域发展迅速并取得一定成果,其中共聚物纳米粒在药物载体、基因载体、免疫分析、介入治疗等方面已有应用[1-3]。嵌段共聚物在用于药物载体时,具有增加药物溶解性与稳定性、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等优点。许多药物因其溶解度... 纳米技术在医学领域发展迅速并取得一定成果,其中共聚物纳米粒在药物载体、基因载体、免疫分析、介入治疗等方面已有应用[1-3]。嵌段共聚物在用于药物载体时,具有增加药物溶解性与稳定性、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等优点。许多药物因其溶解度小、半衰期短、不良反应大等缺点,需采用有效的药物传递系统来克服,比如聚合物胶束、纳米脂质体、固体脂质体、纳米囊和纳米球等。近来,聚合物胶束为研究较多、较为理想的纳米载体之一。嵌段共聚物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聚合物链段连在一起制备而成的一种聚合物。根据嵌段共聚物的链段数量,可分为两嵌段共聚物、三嵌段共聚物和多嵌段共聚物等。嵌段共聚物作为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医药、建筑和化工等行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段共聚物 自组装 纳米载药体系 聚乙二醇
下载PDF
基于新型铁基MOFs负载青蒿素的纳米载药体系构建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文清 毕军霞 +1 位作者 唐诗雨 李亚巍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71-174,共4页
目的构建一种高效递送抗肿瘤药物青蒿素的纳米载药体系,实现其减毒增效。方法利用新型MOFs材料MIL-100(Fe)作为青蒿素的载体材料,构建负载青蒿素的纳米载药体系,并且利用MTT方法考察青蒿素@MIL-100(Fe)纳米粒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 目的构建一种高效递送抗肿瘤药物青蒿素的纳米载药体系,实现其减毒增效。方法利用新型MOFs材料MIL-100(Fe)作为青蒿素的载体材料,构建负载青蒿素的纳米载药体系,并且利用MTT方法考察青蒿素@MIL-100(Fe)纳米粒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流式考察青蒿素@MIL-100(Fe)纳米粒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成功合成MIL-100(Fe),并高效载入青蒿素,得到稳定性好、形貌规则、尺寸均一的载药纳米粒;体外抗肿瘤研究结果显示,与单独青蒿素相比,装载等量青蒿素的纳米粒对于HepG2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并且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结论将青蒿素载入MIL-100(Fe)框架结构内制成纳米药物能够有效增强其体外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纳米载药体系 抗肿瘤
下载PDF
小鼠膀胱癌正位模型的建立及纳米载药体系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于肖肖 李丹丹 高基民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8期1482-1484,1488,共4页
为了更好的监测小鼠膀胱癌的治疗效果,构建了荧光素酶标记的小鼠膀胱癌细胞系和小鼠膀胱癌模型,利用活体成像直接监测肿瘤生长情况。为了寻找纳米载药体系对小鼠膀胱癌的治疗,使用光热、免疫、化疗联合进行治疗。构建荧光素酶和绿色荧... 为了更好的监测小鼠膀胱癌的治疗效果,构建了荧光素酶标记的小鼠膀胱癌细胞系和小鼠膀胱癌模型,利用活体成像直接监测肿瘤生长情况。为了寻找纳米载药体系对小鼠膀胱癌的治疗,使用光热、免疫、化疗联合进行治疗。构建荧光素酶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双报告质粒,慢病毒包装后感染小鼠膀胱癌MB49细胞,流式细胞术单细胞分选,成功构建稳定表达荧光素酶和绿色荧光蛋白的MB49细胞系。通过尿道将细胞注入膀胱中,构建小鼠膀胱癌正位模型。利用明胶包裹的单壁碳纳米管包载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阿霉素处理小鼠膀胱癌皮下模型,使用过程中利用近红外光进行照射,从而达到光热、免疫、化疗联合治疗的效果。本研究成功构建小鼠膀胱癌正位模型,纳米载药体系对小鼠膀胱癌有一定治疗效果,为后续膀胱癌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素酶 活体成像 联合治疗 纳米载药体系 膀胱癌
下载PDF
基于阿霉素–嵌段共聚物的多功能纳米载药体系及其性能研究
8
作者 韩成坤 闫慧娟 +3 位作者 刘宇飞 李春燕 李文俊 李亚洁 《纳米技术》 2018年第3期24-30,共7页
目的:以阿霉素(DOX)为模型药物,嵌段共聚物(PMMA-co-MAA)为纳米载体,构建一种新型的多功能纳米载药体系,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方法:基于PMMA-co-MAA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外亲水,内疏水”纳米胶束的原理,采用共沉淀-自组装法来制备DOX@... 目的:以阿霉素(DOX)为模型药物,嵌段共聚物(PMMA-co-MAA)为纳米载体,构建一种新型的多功能纳米载药体系,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方法:基于PMMA-co-MAA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外亲水,内疏水”纳米胶束的原理,采用共沉淀-自组装法来制备DOX@PMMA-co-MAA纳米载药体系。通过TEM、DLS和zeta电位等进行形貌和表面电荷的表征。同时,采用紫外和荧光光谱法对其性能进行考察。结果:纳米颗粒平均粒径约为50 nm,表面电荷为?36.9 mV。在470 nm处具有较强的紫外吸收,最大发射波长为563 nm。同时,在缓冲液和血清中具有优良的荧光特性和光学稳定性。结论:本实验通过共聚物PMMA-co-MAA对疏水性药物DOX的包裹,明显地改善了药物的光学性能和生物利用度,减少其毒副作用,从而实现了细胞水平上的荧光成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嵌段共聚物 纳米载药体系 生物利用度 细胞成像
下载PDF
牛蒡子中牛蒡苷元纳米载药体系的研究
9
作者 刘斯文 史锐 +2 位作者 刘苗苗 丛龙娇 黄晓彤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2年第1期40-44,共5页
对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MSN)进行叶酸(FA)和氧化锌(ZnO)双重修饰,制备了装载牛蒡苷元(ARG)的纳米载药体系FA@ZnO-MSN-ARG,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和N_(2)吸附-脱附分析等方法对纳米载药体系F... 对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MSN)进行叶酸(FA)和氧化锌(ZnO)双重修饰,制备了装载牛蒡苷元(ARG)的纳米载药体系FA@ZnO-MSN-ARG,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和N_(2)吸附-脱附分析等方法对纳米载药体系FA@ZnO-MSN-ARG进行表征,并对其载药性能和释药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随着牛蒡苷元与载体比例的增加,载药体系MSN-ARG和FA-MSN-ARG的载药率升高、包封率降低,载药体系FA@ZnO-MSN-ARG的载药率和包封率远高于MSN-ARG、FA-MSN-ARG;在载药体系FA@ZnO-MSN-ARG中加入谷胱甘肽(GSH),释药率明显升高,在36 h时达到最高,为39.25%。该载药体系具有缓释、控释效果,为牛蒡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子 牛蒡苷元 谷胱甘肽 纳米载药体系
下载PDF
高分子纳米载药体系膀胱灌注治疗在原位膀胱癌动物模型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鑫 国林义 +3 位作者 徐涛 喻青松 甘志华 张冠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9年第11期895-900,共6页
目的:建立简单高效的小鼠原位膀胱癌动物模型,评估高分子纳米载药体系CPRD在模型中进行膀胱灌注治疗的效果。方法:使用能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鼠源膀胱癌细胞MB49-luc,通过癌细胞移植的方法接种到C57BL/6小鼠的膀胱上皮上,通过小动物活体... 目的:建立简单高效的小鼠原位膀胱癌动物模型,评估高分子纳米载药体系CPRD在模型中进行膀胱灌注治疗的效果。方法:使用能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鼠源膀胱癌细胞MB49-luc,通过癌细胞移植的方法接种到C57BL/6小鼠的膀胱上皮上,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检测癌细胞的生长状况;将CPRD应用于已经建立的小鼠膀胱癌模型上,分为键合环状RGD多肽的CPRD组、阿霉素(DOX)组和对照组三组进行研究。观察CPRD在小鼠活体身上的抗癌效果。结果:移植MB49-luc的小鼠原位膀胱癌动物模型成瘤率为80%;在小鼠模型膀胱灌注治疗研究中,CRPD组肿瘤抑制效果高于DOX组和对照组(P<0.05),CPRD组膀胱组织内DOX含量也高于DOX组(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小鼠原位膀胱癌动物模型,肿瘤生长基本模拟了表浅性膀胱癌的发生、发展过程;高分子纳米载药体系对动物模型中的肿瘤细胞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纳米载药体系 膀胱灌注治疗 动物模型 膀胱肿瘤 活体成像
原文传递
牛乳-紫草素纳米载药体系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礼萌 田野 李强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13-1317,共5页
目的探讨牛乳-紫草素纳米载药体系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采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牛乳外泌体, 制备牛乳-紫草素纳米载药体系, 分光光度法测定并计算紫草素含量。采用磺酰罗丹明B比色法评价细胞毒性, Annexin V-FITC... 目的探讨牛乳-紫草素纳米载药体系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采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牛乳外泌体, 制备牛乳-紫草素纳米载药体系, 分光光度法测定并计算紫草素含量。采用磺酰罗丹明B比色法评价细胞毒性, Annexin V-FITC/碘化丙啶检测法测定细胞凋亡情况, 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癌细胞中B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单纯紫草素溶液处理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为紫草素组, 牛乳-紫草素纳米载药体系处理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为牛乳-紫草素纳米载药体系组。观察指标:(1)牛乳-紫草素纳米载药体系中紫草素载量百分比。(2)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毒性评价。(3)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凋亡情况分析。(4)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B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检测。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查。结果 (1)牛乳-紫草素纳米载药体系中紫草素载量百分比:牛乳-紫草素纳米载药体系中紫草素载量百分比为22.8%。(2)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毒性评价:紫草素组和牛乳-紫草素纳米载药体系组的肝癌细胞存活率分别为53.9%±2.9%和45.4%±1.9%,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27, P<0.05)。(3)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凋亡情况分析:紫草素组和牛乳-紫草素纳米载药体系组的肝癌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11.3%±1.5%和14.8%±2.2%, 两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7, P>0.05)。紫草素组的肝癌细胞晚期凋亡率和总凋亡率分别为32.3%±1.3%和43.6%±4.3%, 牛乳-紫草素纳米载药体系组的肝癌细胞晚期凋亡率和总凋亡率分别为38.7%±3.2%和53.5%±4.4%, 两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39, 30.97, P<0.05)。(4)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B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检测:紫草素组B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232.0±2.6和32.0±1.6, 牛乳-紫草素纳米载药体系组中B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286.0±3.8和17.0±1.5, 两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9.83, 53.32, P<0.05)。结论牛乳-紫草素纳米载药体系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有细胞毒性和凋亡诱导作用, 可抑制肝癌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乳源性外泌体 紫草素 物传递 纳米载药体系 化疗
原文传递
共载TPE衍生物和纳米银的PLGA复合载药体系的抑菌活性研究
12
作者 匡昭 张伟伟 项驷文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14-21,共8页
通过复乳法合成复合纳米载药体系PLGA@TPE@Ag,其粒径大小300 nm左右,分散均一。其载药量达到了35±3.7%,包封率为73±0.9%,具有明显的药物缓释特性。PLGA@TPE@Ag对耐药性的大肠杆菌MIC值是2.3±0.09μg/mL。PLGA@TPE@Ag质... 通过复乳法合成复合纳米载药体系PLGA@TPE@Ag,其粒径大小300 nm左右,分散均一。其载药量达到了35±3.7%,包封率为73±0.9%,具有明显的药物缓释特性。PLGA@TPE@Ag对耐药性的大肠杆菌MIC值是2.3±0.09μg/mL。PLGA@TPE@Ag质量浓度为20μg/m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率都高达90%以上。载药体系PLGA@TPE@Ag对细菌细胞内部形态的破坏可能是导致其细菌被抑制存活的主要机制。小鼠器官毒性试验明确PLGA@TPE@Ag无毒性。复合载药体系的抑菌活性相对于单一的载药体系有极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GA 纳米复合体系 TPE Ag NPs 抑菌
下载PDF
基于UiO-66-NH2的智能药物递送体系的构建及其协同抗肿瘤活性研究
13
作者 潘业婷 刘玉红 +2 位作者 王鹤润 杜晓倩 孙杰 《生物医学》 CAS 2021年第3期149-158,共10页
目的:以阿霉素(DOX)和内消旋–四(4-羧基苯基)卟吩(meso-tetra(4-carboxyphenyl)porphine:TCPP)为模型药物,UiO-66-NH2为纳米载体,构建了一种能响应肿瘤微环境的复合纳米载药体系,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方法:将TCPP通过配位作用引入到金... 目的:以阿霉素(DOX)和内消旋–四(4-羧基苯基)卟吩(meso-tetra(4-carboxyphenyl)porphine:TCPP)为模型药物,UiO-66-NH2为纳米载体,构建了一种能响应肿瘤微环境的复合纳米载药体系,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方法:将TCPP通过配位作用引入到金属–有机框架的周期性结构中,负载DOX,构建了UiO-66-NH2@TCPP@DOX复合纳米载药体系。通过SEM、XRD、IR和荧光光谱进行形貌和结构的表征。同时,研究了其在不同pH缓冲溶液中药物的释放情况、细胞外和细胞内单线态氧产量及对B16F10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纳米载药体系平均粒径约为200 nm,DOX的负载量为31 wt%,TCPP的负载量为10.9 wt%。在pH为5.0的缓冲液中,时间108 h内DOX的累积释放率为47.2%,TCPP的累积释放率为76.8%,高于在pH为7.0的缓冲溶液中的相应释放量。此外,UiO-66-NH2@TCPP@DOX在细胞外和细胞内都有较高的单线态氧产量,细胞毒实验证明其在体外能够明显杀伤肿瘤细胞B16F10,在660 nm激光照射下,细胞存活率为55%,表明UiO-66-NH2@TCPP@DOX中光敏剂协同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高效杀伤效果。结论:本实验通过构建复合纳米载药体系UiO-66-NH2@TCPP@DOX有效避免了光敏剂的聚集,提高了DOX负载量,增强了靶向性,从而实现了光敏剂和化疗药的有效递送和对肿瘤细胞的协同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载药体系 阿霉素 TCPP 物释放 光动力治疗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铂类抗癌药物的多功能纳米递送体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沈娟 朱阳 +1 位作者 师红东 刘扬中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57-1572,共16页
以顺铂为代表的小分子铂类抗癌药物是临床应用的一线化疗药物,但其严重的毒副作用和难以克服的耐药性限制了铂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和研发。运用纳米药物递送技术可以实现药物的靶向递送和可控释放,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的毒副... 以顺铂为代表的小分子铂类抗癌药物是临床应用的一线化疗药物,但其严重的毒副作用和难以克服的耐药性限制了铂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和研发。运用纳米药物递送技术可以实现药物的靶向递送和可控释放,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以及耐药性,为癌症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此外,丰富多样的纳米递送体系易于实现药物与具有生物学活性试剂的共运输,从而为各种治疗策略以及诊疗策略的联用提供可能,为最终实现癌症的精准治疗展现广阔前景。本文从靶向递药、药物可控释放、联合治疗、诊疗一体化四个方面对铂类抗癌药物的多功能纳米递送体系在癌症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同时通过列举最新研究成果,展示了新材料、新技术以及新颖设计思想在铂基纳米递送体系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癌 纳米载药体系 靶向递 可控释放 联合治疗 诊疗一体化
原文传递
新型多功能可生物降解PEG-PLA/PLGA/PCL聚合物纳米抗肿瘤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广阔 苏为科 帅棋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2291-2298,共8页
PEG-PLA/PLGA/PCL聚合物药物载体因具备可生物降解性、高包封率、靶向运输、可控释放及可修饰的特性,在癌症治疗的应用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然而,PEG-PLA/PLGA/PCL聚合物材料作为抗癌药物的递送载体仍然面临诸多的挑战:聚合物药物... PEG-PLA/PLGA/PCL聚合物药物载体因具备可生物降解性、高包封率、靶向运输、可控释放及可修饰的特性,在癌症治疗的应用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然而,PEG-PLA/PLGA/PCL聚合物材料作为抗癌药物的递送载体仍然面临诸多的挑战:聚合物药物载体结构的不稳定性;靶向运输的效果不明显;药物在肿瘤组织释放不完全等。因此,设计出新型的PEG-聚酯类聚合物药物载体成为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学者在构建多功能性的PEG-聚酯类聚合物纳米抗肿瘤药物载体的研究成果,从提高结构稳定、增强靶向能力以及刺激响应释放3种设计理念对不同的纳米载药体系进行讨论、分析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抗肿瘤 纳米载药体系
原文传递
还原响应性聚氨酯三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应用
16
作者 彭泽林 谭佳佳 张国颖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09-516,共8页
设计合成了一类对还原性微环境具有响应性的两亲性聚氨酯三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聚氨基甲酸酯-聚乙二醇(PEG-PU(SS)-PEG),其中PU(SS)中间嵌段由双(2-羟乙基)二硫化物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经逐步聚合得到。该聚合物可以在水溶液中... 设计合成了一类对还原性微环境具有响应性的两亲性聚氨酯三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聚氨基甲酸酯-聚乙二醇(PEG-PU(SS)-PEG),其中PU(SS)中间嵌段由双(2-羟乙基)二硫化物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经逐步聚合得到。该聚合物可以在水溶液中经纳米闪沉法自组装形成直径约100 nm、分别由PEG嵌段和PU(SS)嵌段构成壳层和内核的纳米胶束,在其疏水内核中可以负载疏水性化疗药物姜黄素,构成还原环境响应性纳米载药体系,载药量和载药效率分别可达22.2%和71.3%。体外药物释放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共聚物链上疏水性PU(SS)嵌段中二硫键结构的存在,在谷胱甘肽(GSH)作用下,可触发聚合物链发生降解,从而导致胶束结构解离,释放所负载的姜黄素;在GSH处理6 h后,姜黄素的累积释放量可达约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性聚氨酯三嵌段共聚物 还原响应性 自组装 胶束 纳米载药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