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铂微粒电极催化氧化有机污染物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赵国华 李明利 +1 位作者 李琳 高廷耀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0-95,共6页
采用电化学阴极还原 阳极氧化方法制备了纳米铂微粒电极 .电极表面的微观结构表征表明 ,铂微粒在三维网状的氧化钛膜孔道中呈均匀、高度分散状态 ,且粒径细小 ,铂微粒充分裸露 ,使得纳米铂微粒电极活性点多 ,电催化性能高 .采用循环伏... 采用电化学阴极还原 阳极氧化方法制备了纳米铂微粒电极 .电极表面的微观结构表征表明 ,铂微粒在三维网状的氧化钛膜孔道中呈均匀、高度分散状态 ,且粒径细小 ,铂微粒充分裸露 ,使得纳米铂微粒电极活性点多 ,电催化性能高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铂微粒电极对有机小分子代表性物质甲醇的电催化氧化行为 .结果表明 ,在酸性、中性和碱性介质中纳米铂微粒电极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性能均明显优于光滑铂片电极 ,甲醇在纳米铂微粒电极上产生的氧化电流密度比光滑铂片电极高 1 0 0倍以上 .2种铂电极催化氧化降解甲醇、苯酚和甲基橙 3种有机物时 ,纳米铂微粒电极的平均氧化电流效率是光滑铂片电极的数倍 ,这进一步表明纳米铂微粒电极对有机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催化氧化降解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铂微粒电极 电催化氧化 循环伏安法 氧化电流效率 有机污染物
下载PDF
纳米铂微粒修饰电极上甲醛电催化氧化的电位振荡和电流振荡
2
作者 唐轶婷 赵国华 +2 位作者 陈蕊 耿榕 胡惠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83-787,共5页
通过阴极还原-阳极氧化法制备了钛基纳米铂微粒修饰电极,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分布于钛基体表面的氧化钛膜三维网状孔道中的纳米铂微粒具有高度分散状态.采用多种电化学手段在该电极上不仅观察到甲醛在恒电流条件下产生的电位振荡,而且在... 通过阴极还原-阳极氧化法制备了钛基纳米铂微粒修饰电极,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分布于钛基体表面的氧化钛膜三维网状孔道中的纳米铂微粒具有高度分散状态.采用多种电化学手段在该电极上不仅观察到甲醛在恒电流条件下产生的电位振荡,而且在循环伏安和恒电位两种条件下均观察到强烈的电流振荡,这进一步证明高度分散的纳米铂微粒使电极的催化活性大大提高,促进了甲醛及其毒化中间产物的电催化氧化过程,从而有利于电极上电化学振荡的产生.研究结果还表明,甲醛底物浓度、硫酸介质浓度、恒电位或恒电流大小等多种因素对振荡强度、范围或类型会产生规律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振荡 纳米铂微粒修饰电极 甲醛
下载PDF
铂纳米微粒的微波高压液相合成及光谱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罗杨合 蒋治良 刘凤志 《贵金属》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9-23,共5页
以柠檬酸钠作还原剂、聚丙烯酰胺作稳定剂 ,采用微波高压液相合成法制备了稳定的液相铂纳米粒子。TEM表明 ,铂纳米粒子呈球形 ,粒径约为 1 0nm。光谱分析表明聚丙烯酰胺在 2 1 6nm处有一个吸收峰 ;铂纳米粒子体系在紫外可见光波长范围... 以柠檬酸钠作还原剂、聚丙烯酰胺作稳定剂 ,采用微波高压液相合成法制备了稳定的液相铂纳米粒子。TEM表明 ,铂纳米粒子呈球形 ,粒径约为 1 0nm。光谱分析表明聚丙烯酰胺在 2 1 6nm处有一个吸收峰 ;铂纳米粒子体系在紫外可见光波长范围内无吸收峰 ,随着波长的降低其吸收增大 ;浓度低于 8 0× 1 0 - 4 mol/LPt的铂纳米粒子体系在 40 0nm ,470nm、 5 1 0nm和 940nm产生 4个共振散射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粒 柠檬酸钠 聚丙烯酰胺 微波高压液相合成 共振散射光谱
下载PDF
二级散射光谱法研究纳米铂胶体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郭晓燕 何宝林 刘光荣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4-7,共4页
以柠檬酸钠直接还原氯铂酸制备出了平均粒径为1.3 nm的纳米铂微粒.在水溶液中,纳米铂粒子具有一个较弱的二级散射光谱,在牛血清白蛋白(BSA)存在下,其二级散射光谱大大增强并产生相应的散射光谱,最大波长位置位于516 nm.据此建立了一种... 以柠檬酸钠直接还原氯铂酸制备出了平均粒径为1.3 nm的纳米铂微粒.在水溶液中,纳米铂粒子具有一个较弱的二级散射光谱,在牛血清白蛋白(BSA)存在下,其二级散射光谱大大增强并产生相应的散射光谱,最大波长位置位于516 nm.据此建立了一种灵敏快速简洁的测定蛋白质的分析方法.在酸性条件下,BSA在0~2.4mg/L范围内与散射峰强度的变化△I成正比,检测限为3.8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铂微粒 二级散射 牛血清白蛋白
下载PDF
Pt纳米微粒自组装体系的电化学和原位FTIR反射光谱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卫 孙世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17-819,共3页
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铂金属纳米微粒 ,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表征纳米Pt微粒的平均直径为 2 5nm。通过二硫醇将Pt纳米微粒组装到多晶金电极表面。以Fe(CN) 4- 3-6 的氧化还原作为探针反应的电化学研究表明 ,Au表面组装二硫醇后抑制了电... 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铂金属纳米微粒 ,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表征纳米Pt微粒的平均直径为 2 5nm。通过二硫醇将Pt纳米微粒组装到多晶金电极表面。以Fe(CN) 4- 3-6 的氧化还原作为探针反应的电化学研究表明 ,Au表面组装二硫醇后抑制了电极 /溶液界面的电子传递过程 ,而在二硫醇上再组装铂纳米微粒后 ,电子传递又可进行。运用电化学FTIR反射光谱研究了Pt纳米微粒组装电极在酸性介质中CO的吸附 ,检测到CO的线型、桥式吸附态 ,分别在 2 0 30和 184 5cm- 1 附近给出红外吸收谱峰 ,并且有增强红外效应。此外 ,还观察到Pt纳米微粒上的CO孪生吸附态。红外吸收峰位于 2 10 0cm- 1 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粒 自组装体系 电化学 原位FTIR反射光谱 纳米材料
下载PDF
Synthesis,characterization and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rod-shaped Pt/PbWO_4 composite microcrystals 被引量:6
6
作者 余长林 白羽 +3 位作者 何洪波 范文宏 朱丽华 周晚琴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178-2185,共8页
Rod-shaped PbW O4 microcrystals of length 1 μm were fabricated by a hydrothermal route and subsequent calcination. Pt nanoparticles(NPs) of different contents(0.5 wt%,1 wt% and 2 wt%) were subsequently deposited ... Rod-shaped PbW O4 microcrystals of length 1 μm were fabricated by a hydrothermal route and subsequent calcination. Pt nanoparticles(NPs) of different contents(0.5 wt%,1 wt% and 2 wt%) were subsequently deposited on the PbW O4 microcrystals,producing robust Pt/PbW O4 composite microcrystals. The PbW O4 microcrystals and Pt/PbW O4 photo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N2 sorption measurements,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and X-ray photoelectron,photoluminescence,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and ultraviolet-visible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oscopies. The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s of the catalysts were evaluated by the consecutive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acid orange II dye. The Pt/PbW O4 composite microcrystals exhibited high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and stability. The deposition of Pt NPs produc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which induced a large visible light absorption. A Pt NP content of 1-2 wt% resulted in an ~2 times increase in photocatalytic activity,compared with the activity of Pt/PbW O4. The crystal structure and high crystallinity of PbW O4 resulted in its favorable photocatalytic property,and the SPR effect of the Pt NPs promoted visible light harvesting. The Pt NPs also enhanced the separation of photo-generated electrons and holes,which further promoted the photocatalytic re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d-shaped Lead tungstate microcrystals Platium nanoparticles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Photocatalytic stability Surface plasma Electron-hole separ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