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还原石墨烯/纳米银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测定双酚A 被引量:12
1
作者 谭杰 史朝霞 +2 位作者 胡玉斐 肖小华 李攻科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011-2017,共7页
石墨烯特有的褶皱层状结构以及银纳米粒子良好的催化性能,使其在电化学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潜能。本研究以柠檬酸钠为还原剂,通过水热反应原位制备出还原石墨烯/纳米银复合材料(rGO/Ag NPs),用于修饰玻碳电极,研究了双酚A的电化学行为。... 石墨烯特有的褶皱层状结构以及银纳米粒子良好的催化性能,使其在电化学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潜能。本研究以柠檬酸钠为还原剂,通过水热反应原位制备出还原石墨烯/纳米银复合材料(rGO/Ag NPs),用于修饰玻碳电极,研究了双酚A的电化学行为。循环伏安法(CV)和方波伏安法(SWV)的实验结果表明,双酚A可以在r GO/Ag NPs修饰电极表面发生快速的氧化还原反应,基于此实现了对双酚A的高灵敏检测。在最优条件下,双酚A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0.1~40.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6),检出限为50.7 nmol/L(S/N=3)。将其用于实际环境和塑料样品中双酚A的检测,回收率为91.7%~10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石墨烯/纳米银复合材料 电化学检测 双酚A
下载PDF
纳米银复合材料与抗生素的联合抗菌性能及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孟珍 孙昊宇 +1 位作者 龙茜 林志芬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9-49,共11页
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细菌耐药问题日益严重,人类迫切需要开发出新的抗菌药物以减少细菌耐药问题。基于纳米银制备而成的纳米银复合材料在兼顾纳米银抗菌性能的同时不仅能够克服单一纳米银释放速度快、不稳定等缺点,还能缓解细菌耐药的问题... 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细菌耐药问题日益严重,人类迫切需要开发出新的抗菌药物以减少细菌耐药问题。基于纳米银制备而成的纳米银复合材料在兼顾纳米银抗菌性能的同时不仅能够克服单一纳米银释放速度快、不稳定等缺点,还能缓解细菌耐药的问题,因此被认为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抗菌剂。已有研究表明,单一纳米银与某些抗生素的联合使用可以达到协同抗菌效果,但目前尚缺乏对纳米银复合材料与抗生素的联合抗菌性能及机制的研究。本文首先制备出3种不同结构的纳米银复合材料,包括二氧化硅-聚多巴胺-纳米银复合材料(SiO2-PD-AgNPs)、纳米银@二氧化硅复合材料(AgNPs@SiO2)和纳米银@二氧化硅-聚多巴胺-纳米银复合材料(AgNPs@SiO2-PD-AgNPs)。随后测定了纳米银复合材料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E. coli)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B. subtilis)的单一毒性效应。结果显示,AgNPs@SiO2-PD-AgNPs复合材料对2种菌的单一毒性均大于其余2种纳米银复合材料。因此,笔者以AgNPs@SiO2-PD-AgNPs作为代表,测定了纳米银复合材料与硫酸卡那霉素(kanamycin sulfate, KS)/盐酸土霉素(oxytetracycline hydrochloride, OH)的二元联合抗菌性能,发现AgNPs@SiO2-PD-AgNPs与KS联合可以对E. coli产生协同效应。协同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gNPs@SiO2-PD-AgNPs释放出的纳米银会和KS发生键合反应生成KS-纳米银复合物,导致纳米银释放出大量的Ag+增加了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使得进入细菌内的Ag+和KS比单独作用时进入胞内的抗菌剂增多,产生更强的抗菌性能,从而表现出协同抗菌效应。本研究基于新型纳米银复合材料与抗生素的联合抗菌性能实验探究了纳米银复合材料与特定抗生素联合用药的最佳组合和相关机制,为今后开发新型抗菌材料提供了新思路并为相关联合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复合材料 抗生素 大肠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联合抗菌性能
下载PDF
猪肉中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氧化石墨烯纳米银复合材料对其抗菌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侯俊宁 王璇姝 +3 位作者 余权 陈奕峤 姚小艳 杨粤军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第30期174-177,共4页
目的:探究新型制备的氧化石墨烯纳米银复合材料(GO-Ag)对从猪肉中分离的沙门氏菌的抗菌性能。方法:从市场中随机采集样本,应用前增菌、选择性增菌、分离培养和纯化培养分离沙门氏菌,应用肠杆菌科鉴定板进行鉴定,再采用常量肉汤稀释法和... 目的:探究新型制备的氧化石墨烯纳米银复合材料(GO-Ag)对从猪肉中分离的沙门氏菌的抗菌性能。方法:从市场中随机采集样本,应用前增菌、选择性增菌、分离培养和纯化培养分离沙门氏菌,应用肠杆菌科鉴定板进行鉴定,再采用常量肉汤稀释法和倾注平板法进行抗菌实验。结果:测得GO-Ag对该株菌的MIC为64μg·mL^(-1),GO-Ag对该株沙门氏菌的抗菌作用较弱,在相同浓度下药效不及环丙沙星。结论:新型制备的GO-Ag对沙门氏菌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但抗菌作用较传统的抗生素环丙沙星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分离鉴定 氧化石墨烯纳米银复合材料 抗菌性能
下载PDF
具有光协同抗菌作用纳米银复合材料的制备
4
作者 刘天宇 徐丽 +4 位作者 钱泽丹 沈颖欣 庞千粤 卢晴风 刘意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共6页
研究开发了一种利用硫氮掺杂的碳量子点与硝酸银反应制备纳米银@硫氮掺杂碳量子点纳米复合材料(AgNPs@S,N-CQDs)的简易方法,并采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银纳米颗粒与... 研究开发了一种利用硫氮掺杂的碳量子点与硝酸银反应制备纳米银@硫氮掺杂碳量子点纳米复合材料(AgNPs@S,N-CQDs)的简易方法,并采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银纳米颗粒与硫氮掺杂碳量子点均匀且紧密地结合,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抗生素耐药菌、真菌等表现出优越的抗菌性能;试样质量浓度为0.05 mg/mL时,采用420 nm光源、光照功率15 W、光照时间3 min条件下,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接近80%,具有光动力抗菌活性;溶血实验显示,AgNPs@S,N-CQDs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望作为新型抗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复合材料 碳量子点 纳米颗粒 光协同抗菌
下载PDF
纳米银形状控制合成与聚合物纳米银复合材料 被引量:9
5
作者 钟震 路航 任天斌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30-1941,共12页
纳米银(Ag NPs)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备受研究人员的关注。纳米银应用性能除了受到粒子尺寸、分布、纯度等因素影响,还与纳米银的形状密切相关。纳米银的形状对纳米银的抗菌性能、光学性能以及聚合物纳米银复合材料的综... 纳米银(Ag NPs)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备受研究人员的关注。纳米银应用性能除了受到粒子尺寸、分布、纯度等因素影响,还与纳米银的形状密切相关。纳米银的形状对纳米银的抗菌性能、光学性能以及聚合物纳米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纳米银的形状控制合成可以进一步发挥聚合物纳米银复合材料的性能潜力。因此,不断发展纳米银新的合成方法,研究纳米银形状控制的机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纳米银合成方法和不同形状纳米银的最新研究进展,合成方法重点介绍了辐射法、激光烧蚀法、电化学法、光化学法和生物合成法,评述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同时从模板法、动力学、热力学以及氧化刻蚀4个方面介绍了纳米银形状控制的机理。介绍了聚合物纳米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形状控制合成 聚合物纳米银复合材料
原文传递
纳米银-托玛琳复合材料在治疗牙周病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曹立群 严浩军 陈健芬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310-311,共2页
目的 探讨纳米银 -托玛琳复合材料在牙周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单纯性龈炎患者 6 0例 ,成人牙周炎患者 4 0例 ,分别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使用纳米银 -托玛琳复合材料刷牙 ,普通牙膏刷牙 ,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后2周的牙周指数 ,并进... 目的 探讨纳米银 -托玛琳复合材料在牙周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单纯性龈炎患者 6 0例 ,成人牙周炎患者 4 0例 ,分别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使用纳米银 -托玛琳复合材料刷牙 ,普通牙膏刷牙 ,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后2周的牙周指数 ,并进行相互比较。结果 使用纳米银 -托玛琳复合材料的受试者牙龈指数显著降低 (P <0 .0 1 ) ,但对牙周袋的改善无效果。结论 纳米银 -托玛琳复合材料对于控制牙龈的炎症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托玛琳复合材料 单纯性龈炎 成人牙周炎
下载PDF
银/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被引量:12
7
作者 安静 王德松 +3 位作者 罗青枝 李雪艳 李敏娜 袁晓燕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59-868,共10页
银/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是一种典型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其结构和性能依赖于合成方法,因此开发材料的优异性能必须以深入研究纳米材料的先进合成技术为前提。本文综述了纳米银粒子及其与聚合物形成的纳米复合材料的最新合成进展,重点介绍... 银/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是一种典型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其结构和性能依赖于合成方法,因此开发材料的优异性能必须以深入研究纳米材料的先进合成技术为前提。本文综述了纳米银粒子及其与聚合物形成的纳米复合材料的最新合成进展,重点介绍了基于液相化学还原方法合成纳米银粒子的新方法,如溶胶-凝胶法、沉淀法、微乳液法和离子液体法,以及纳米银粒子的分散技术和原位法合成银/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新技术,并介绍了纳米银复合材料的电绝缘性、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性能、抗菌性及其在生物医学等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粒子 纳米银复合材料 合成
下载PDF
自组装法制备纳米银-螺旋藻复合材料及其表征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华英 刘祥文 蒋述兴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34-36,共3页
在液相中 ,以适当的温度、浓度 ,采用自组装方法 ,把贵重金属Ag负载到具有孔洞结构的螺旋藻内。经清洗和低温烘干处理后 ,研磨成粉即得纳米银 -螺旋藻复合材料。样品分别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X射线能谱成分分析 (EDAX)、红外光谱 ... 在液相中 ,以适当的温度、浓度 ,采用自组装方法 ,把贵重金属Ag负载到具有孔洞结构的螺旋藻内。经清洗和低温烘干处理后 ,研磨成粉即得纳米银 -螺旋藻复合材料。样品分别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X射线能谱成分分析 (EDAX)、红外光谱 (FTIR)等进行表征。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表述了纳米银粒子在螺旋藻中的分布情况及粒径分布 ;X射线能谱成分分析 (EDAX)和电子衍射花样分析确定了螺旋藻上负载的都是纳米银 ;红外光谱 (FTIR)研究分析了纳米银与螺旋藻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 ,纳米银粒子以窄的粒径分布约 1~ 12nm均匀而无团聚的分散在螺旋藻中。平均粒径约 4nm ,最小粒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法 制备 纳米银-螺旋藻复合材料 表征 透射电子显微镜 X射线能谱成分分析 红外光谱
下载PDF
纳米银/托玛琳复合材料在功能性纤维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翟羽 《印染》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3-15,共3页
应用纳米技术开发纳米银 /托玛琳多功能复合材料 ,并将其应用于纤维中 ,以提升传统纺织原料的性能 。
关键词 纳米银/托玛琳复合材料 功能性纤维 粘胶纤维 纳米技术
下载PDF
石墨烯-纳米银修饰电极的制备及用于芦丁的测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翟江丽 张源 郭强强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45-950,共6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石墨烯-纳米银(GR-AgNPs)复合材料,然后用扫描电镜、红外吸收光谱法、电化学阻抗谱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将复合材料滴涂在玻碳电极上,用循环伏安法、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芦丁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pH 3.4... 采用水热法制备石墨烯-纳米银(GR-AgNPs)复合材料,然后用扫描电镜、红外吸收光谱法、电化学阻抗谱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将复合材料滴涂在玻碳电极上,用循环伏安法、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芦丁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pH 3.4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中,该修饰电极对芦丁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据此提出了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芦丁含量的方法。芦丁浓度在1.0×10^-7~2.5×10^-5mol·L^-1内与其氧化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3S/N)为1.0×10^-8mol·L^-1。方法用于市售芦丁药片和苦荞中芦丁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9%~101%和99.4%~103%;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为0.41%~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纳米银复合材料 修饰电极 芦丁 电化学行为
下载PDF
纳米银/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抑菌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姚雪 张亚会 +2 位作者 吕菊波 徐慧 王磊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96-502,共7页
纳米银/聚合物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在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而其在高效抑菌灭菌方面的突出功效更是引起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纳米银/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抑菌效果的进展,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纳米银/聚合物复合材料 合成方法 抑菌效果
原文传递
基于杨絮纤维的重金属离子吸附分离和催化材料 被引量:1
12
作者 宫玉梅 孙兆美 +2 位作者 李苗苗 蒋盼盼 郭静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79-384,共6页
以杨絮纤维素(PF)为基体,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引发丙烯腈在纤维素的羟基上自由基聚合而制备杨絮纤维-聚丙烯腈接枝共聚物(PF-g-PAN),用盐酸羟胺将聚丙烯腈中的氰基偕胺肟化,制备了聚偕胺肟功能化杨絮纤维(PF-g-PAO)。分析了PF-g-PAN、PF... 以杨絮纤维素(PF)为基体,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引发丙烯腈在纤维素的羟基上自由基聚合而制备杨絮纤维-聚丙烯腈接枝共聚物(PF-g-PAN),用盐酸羟胺将聚丙烯腈中的氰基偕胺肟化,制备了聚偕胺肟功能化杨絮纤维(PF-g-PAO)。分析了PF-g-PAN、PF-g-PAO纤维的形态结构,研究了在不同pH的溶液中PF-g-PAO对重铬酸钾溶液中铬及混合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行为和机理。利用偕胺肟基团对银离子的螯合作用,制备了偕胺肟杨絮纤维纳米银复合材料(PF-g-PAO/AgNPs),研究了PF-g-PAO对Ag(Ⅰ)的吸附还原机理及复合材料PF-g-PAO/AgNPs对对硝基苯酚(4-NP)还原反应的催化作用。在4-NP 0.3mmol/L、NaBH4264mmol/L、催化剂0.25mg/mL的催化条件下,PF-g-PAO/AgNPs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催化还原速率常数为1.87s^(-1)·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絮纤维素接枝改性 重金属离子吸附 天然高分子吸附剂 纤维素纳米银复合材料
下载PDF
一种新型总氮微型电化学传感器
13
作者 胡敬芳 孙楫舟 +1 位作者 边超 夏善红 《传感器世界》 2014年第1期7-13,共7页
采用微机电系统(MEMS)工艺制备金叉指超微电极阵列(IDA),通过电化学沉积技术在电极表面修饰纳米银钯双金属复合物敏感膜,制得一种新型总氮微型电化学传感器。该纳米银钯双金属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可实现在强碱溶液环境中(pH 12.0~12.5)对... 采用微机电系统(MEMS)工艺制备金叉指超微电极阵列(IDA),通过电化学沉积技术在电极表面修饰纳米银钯双金属复合物敏感膜,制得一种新型总氮微型电化学传感器。该纳米银钯双金属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可实现在强碱溶液环境中(pH 12.0~12.5)对硝酸根离子的电催化还原,从而避免了繁琐的总氮消解水样pH调节,实现了总氮直接检测的目标。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在强碱溶液环境中对硝酸根具有高灵敏的伏安响应(灵敏度为37.9mA/mmol),响应电流在总氮I^V类水浓度(0~2.0m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度为99.43%),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一致性,使用寿命可达到30天,并实现了实际水样总氮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复合材料 超微电极 修饰电极 总氮检测 微型电化学传感器
下载PDF
Spectroscopic Investigated Interaction between Silver Nanocomposites Based of Poly-N-Vinylpyrrolidone and Doxorubicin for Drug Delivering
14
作者 Mammedova Samira Mirali Tapdiqov Shamo Zokhrab Humbatova Seadat Faiq Zeynalov Nizami Allahverdi 《Journa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4年第8期800-804,共5页
It is investigated to synthesis of Ag nanoparticles by presence the synthetic polymer poly-N-vinylpyrrolidone. It was determined with X-ray analyses that the size ofnanoparticles changed between 18-42 nm. Then, the au... It is investigated to synthesis of Ag nanoparticles by presence the synthetic polymer poly-N-vinylpyrrolidone. It was determined with X-ray analyses that the size ofnanoparticles changed between 18-42 nm. Then, the authors studied sorption process of doxorubicine by silver nanocomposites and investigated chemical interaction between antibiotic and poly-N-vinyplyrrolidone with UV-VIS (ultraviolet visible) and FT-IR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It is shown that formation of the nanoparticles doxorubicin complex mainly occurs in the 190-208 nm wavelengths on polymers 〉C=O functional groups. Also, the four main absorbing peaks of doxorubicin--234, 253, 288 and 495 nm undergo chemists shift (A2 = 12-15 nm). When increases to pH = 7-8, the size of Ag-doxorubicin particles decreases. It is determined that the 410 nm absorption peak of Ag nanoparticles undergo 409-418 nm interval and the 3,500, 1,600, 1,645 and 1,190 sm^-1 absorption lines of PVPr (polymer poly-N-vinylpyrrolidone) slightly alte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ver nanoparticles doxorubicine poly-N-vinylpyrrolidone anticancer.
下载PDF
Adhesive aero-hydrogel hybrid conductor assembled from silver nanowire architectures 被引量:2
15
作者 Zhao Pan Ze-Yu Wang +2 位作者 Mo-Han Wang Lu Yang Shu-Hong Yu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2868-2876,共9页
Conductive and adhesive hydrogels are promising materials for designing bioelectronics.To satisfy the high conductivity of bioelectronic devices,metal nanomaterials have been used to fabricate composite hydrogels.Howe... Conductive and adhesive hydrogels are promising materials for designing bioelectronics.To satisfy the high conductivity of bioelectronic devices,metal nanomaterials have been used to fabricate composite hydrogels.However,the fabrication of a conductive-nanomaterial-incorporated hydrogel with high performance is a great challenge because of the easy aggregation nature of conductive nanomaterials making processing difficult.Here,we report a kind of adhesive aero-hydrogel hybrid conductor(AAHC)with stretchable,adhesive and anti-bacteria properties by in situ formation of a hydrogel network in the aerogel-silver nanowires(AgNWs)assembly.The AgNWs with good conductivity are wellintegrated on the inner-surface of shape-memory chitosan aerogel,which created a conductive framework to allow hydrogel back-filling.Reinforcement by the aerogel-silver makes the hybrid hydrogel tough and stretchable.Functional groups from the hydrogel allow strong adhesion to wet tissues through molecular stitches.The inherent bacteria-killing ability of silver ions endows the conductive hydrogel with excellent anti-bacteria performance.The proposed facile strategy of aerogel-assisted assembly of metal nanomaterials with hydrogel opens a new route to incorporate functional nanoscale building blocks into hydrog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ver nanowire chitosan aerogel templating assembly conductive hydrogel
原文传递
Green photochemical synthesis of fluorescent carbon spheres in-situ enwrapped around Ag nanoparticles
16
作者 Wei Ge Xiaoli Liu +3 位作者 Jing Ye Qiwei Li Hui Jiang Xuemei Wang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634-639,共6页
Biocompatible carbon-spheres-based nanocomposites exhibit great potential in biomedical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In this contribution we report the first green photochemical synthesis of carbon spheres through in-si... Biocompatible carbon-spheres-based nanocomposites exhibit great potential in biomedical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In this contribution we report the first green photochemical synthesis of carbon spheres through in-situ enwrapping around silver nanoparticles(CS–Ag NPs). Since mesoporous carbon spheres can provide the location for combining Ag NPs and other agents, one-step synthesis of glutathione-stabilized CS–Ag NPs could be readily realized by photoreduction. TEM characterization of CS–Ag NPs nanocomposites illustrates that Ag NPs were superbly wrapped inside the carbon spheres and also adhered to the surfaces of the carbon spheres. These porous CS–Ag NPs show excellent fluorescence and effective antibacterial efficiency, exhibiting ideal lengthened activities against Escherichia coli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compared with bare Ag NPs. The relevant rationale behind it c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fact that CS–Ag NPs nanocomposites can provide some excellent niches for the durable and slow release of silver ions. This raises the possibility of promising applications of CS–Ag NPs nanocomposites as excellent antibacterial agents for the efficient monitoring of some disease-related bacter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spheres silver nanoparticles CS-Ag NPs nanocomposites antibacterial activity
原文传递
推荐项目
17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CAS 2004年第19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AJ建筑保温隔热材料 乙蒜·酮可湿性粉剂 吗啉·腐植酸可湿性粉剂 CSK.A纳米银抗菌防霉复合材料 高透明聚酯薄膜 萘系高效减水剂 多稀土镀铬添加剂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冷粘合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